首页 > 学术论文

多孔介质中甲烷水合物降压分解实验与数值模拟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7:20:09
热度:

多孔介质中甲烷水合物降压分解实验与数值模拟【摘要】:面对当前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的严峻形势,寻求高效、清洁能源成为人类面临的迫切任务。甲烷水合物具有储量大、能量密度高、燃烧清洁等优点

【摘要】: 面对当前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的严峻形势,寻求高效、清洁能源成为人类面临的迫切任务。甲烷水合物具有储量大、能量密度高、燃烧清洁等优点,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开发前景的能源,开展甲烷水合物的基础物性及其开采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论文针对多孔介质中的甲烷水合物进行降压分解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建立了模拟多孔介质中甲烷水合物生成和分解的实验系统,测得了多孔介质中甲烷水合物的相平衡曲线。在此基础上,系统地进行了甲烷水合物的生成和降压分解实验研究,分析了开采动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边界传热能极大的影响水合物的分解速率。 采用通入过量气体提高水转化率的定容合成甲烷水合物实验方法,较大程度上避免了在测量过程中水合物的生成和分解,国内首次利用甲烷测量了恒温恒压恒流条件下含不同水合物饱和度时多孔介质的绝对渗透率,通过与当前通用模型的比较,发现与Masuda渗透率模型拟合较好。 建立了三维立方体孔隙网络模型,研究了孔径分布对水合物相平衡的影响,模拟了水合物在多孔介质中生成导致的渗透率变化,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表明了采用孔隙网络模型可以在微观尺度上模拟多孔介质中水合物的生成和分解。 考虑水、气、水合物三相,水、气、水合物三组分,根据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原理,考虑水合物在多孔介质中的生成分解动力学和热力学,建立了基于二维轴对称的甲烷水合物分解数学模型,采用全隐式方法进行求解。通过与实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数学模型的准确性。对实验室尺度下多孔介质中甲烷水合物降压分解进行了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水合物分解速度常数、渗透率下降指数、气液两相相对渗透率、岩石导热系数、水合物藏初始温度和各相饱和度、出口压力以及边界传热等均会影响多孔介质中甲烷水合物分解速率。 研究结果表明:气相相对渗透率的增加较相应液相相对渗透率的增加更能提高水合物的分解速率;对高饱和度的水合物藏,需要采用降压和注热联合开采;液相饱和度对水合物分解速率的影响存在一个最优值,大约为相应的有效残余饱和度;在较强边界传热条件下,累积产气量增加有限,而耗热量增加较多,且多孔介质区域内可能同时存在水合物生成和分解。 【关键词】:甲烷水合物 分解 渗透率 孔隙网络模型 数值模拟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P744.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1
  • 1 绪论11-30
  • 1.1 甲烷水合物介绍11-17
  • 1.1.1 气体水合物的性质和特点11-13
  • 1.1.2 甲烷水合物的形成与分布13-14
  • 1.1.3 甲烷水合物的潜在应用14-15
  • 1.1.4 甲烷水合物的研究历史及现状15-17
  • 1.2 甲烷水合物储藏方式及开采方法17-18
  • 1.3 多孔介质中甲烷水合物基础物性研究进展18-23
  • 1.3.1 甲烷水合物热力学研究进展18-20
  • 1.3.2 甲烷水合物动力学研究进展20-21
  • 1.3.3 多孔介质-水合物系统传质传热研究进展21-23
  • 1.4 甲烷水合物降压开采数值模拟研究进展23-26
  • 1.5 国内甲烷水合物研究进展26-27
  • 1.6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27-30
  • 2 多孔介质中甲烷水合物生成和降压分解实验研究30-47
  • 2.1 甲烷水合物生成和分解实验系统30-33
  • 2.2 含甲烷水合物多孔介质实验参数确定33-36
  • 2.2.1 孔隙度33-34
  • 2.2.2 渗透率34
  • 2.2.3 反应生成MH饱和度的计算34-36
  • 2.3 相平衡实验及结果分析36-40
  • 2.3.1 甲烷水合物相平衡测量方法36-37
  • 2.3.2 多孔介质中甲烷水合物相平衡测量37
  • 2.3.3 实验结果分析37-40
  • 2.4 多孔介质中甲烷水合物降压分解实验40-45
  • 2.4.1 实验流程40-41
  • 2.4.2 水合物分解动态特性分析41-44
  • 2.4.3 边界传热对分解速率的影响44-45
  • 2.5 本章小结45-47
  • 3 含水合物多孔介质渗透率测量47-60
  • 3.1 气测含水合物多孔介质渗透率实验研究47-53
  • 3.1.1 测量原理47-49
  • 3.1.2 实验设备及实验步骤49-50
  • 3.1.3 实验结果分析50-53
  • 3.2 水合物在多孔介质中的生成模式53-54
  • 3.3 多孔介质中含水合物渗透率模型54-59
  • 3.3.1 渗透率模型介绍54-58
  • 3.3.2 模型与实验结果比较58-59
  • 3.4 本章小结59-60
  • 4 多孔介质-水合物渗透率孔隙网络模型研究60-75
  • 4.1 孔隙网络模型介绍60-63
  • 4.1.1 孔隙网络模型描述60
  • 4.1.2 孔隙网络模型研究多孔介质渗透率60-63
  • 4.2 无水合物多孔介质绝对渗透率计算63-66
  • 4.2.1 孔隙网络模型建立63
  • 4.2.2 毛细管孔隙网络模型模拟流体流动63-65
  • 4.2.3 收敛性研究65-66
  • 4.3 含水合物多孔介质绝对渗透率计算66-73
  • 4.3.1 相平衡偏移66-68
  • 4.3.2 水合物-多孔介质系统孔隙网络模型计算68-73
  • 4.4 本章小结73-75
  • 5 甲烷水合物降压分解数学模型建立及求解75-98
  • 5.1 数学模型建立75-80
  • 5.1.1 质量守恒方程76-77
  • 5.1.2 能量守恒方程77-78
  • 5.1.3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78
  • 5.1.4 水合物生成分解动力学78-80
  • 5.2 物理性质和平衡压力计算80-83
  • 5.2.1 密度80
  • 5.2.2 导热系数与比热80-81
  • 5.2.3 粘度81
  • 5.2.4 相对渗透率和毛细压力81-82
  • 5.2.5 水合物相平衡压力82-83
  • 5.3 数学模型求解83-91
  • 5.3.1 有限差分离散83-85
  • 5.3.2 非线性方程组求解85-88
  • 5.3.3 线性方程组求解88
  • 5.3.4 计算流程及程序实现88-91
  • 5.4 模型验证91-97
  • 5.4.1 同Masuda实验结果对比91-93
  • 5.4.2 同本文实验结果对比93-95
  • 5.4.3 收敛性分析95-97
  • 5.5 本章小结97-98
  • 6 水合物降压分解敏感性分析98-130
  • 6.1 降压分解特性分析98-102
  • 6.2 水合物分解控制机理研究102-109
  • 6.2.1 水合物本征反应动力学影响102-104
  • 6.2.2 气、水两相流动影响104-107
  • 6.2.3 导热系数影响107-109
  • 6.3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109-128
  • 6.3.1 初始温度109-111
  • 6.3.2 初始饱和度111-115
  • 6.3.3 绝对渗透率115-117
  • 6.3.4 出口压力117-122
  • 6.3.5 边界传热122-128
  • 6.4 本章小结128-130
  • 7 结论与建议130-133
  • 7.1 结论130-131
  • 7.2 建议131-132
  • 7.3 创新点摘要132-133
  • 参考文献133-144
  • 附录144-151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151-152
  • 致谢152-153
  • 作者简介153-155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不同形式天然气水合物藏开采技术的选择研究综述    阮徐可;杨明军;李洋辉;宋永臣;梁海峰;

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潜力地质评价指标研究:理论与方法    吴能友;黄丽;苏正;杨胜雄;王宏斌;梁金强;LU Hailong;

多孔介质中水合物开采影响因素的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    阮徐可

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绞吸式开采管道水力输送规律研究    谢秋敏

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探、开采及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梅平;刘华荣;陈武;惠小敏;

水合物降压分解的实验及数值模拟    冯自平;沈志远;唐良广;李小森;樊栓狮;李清平;

气体水合物分解动力学研究现状    林微,陈光进

水合物法分离炼厂气的技术进展    许维秀;李其京;陈光进;

Equilibrium PT curve of methane hydrates in the presence of AlCl_3    

天然气水合物降压开采实验研究    郝永卯;薄启炜;陈月明;李淑霞;

天然气水合物储运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杜晓春,黄坤,孟涛

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方法及数值模拟研究评述    李淑霞;陈月明;杜庆军;

天然气水合物相关技术最新研究进展    陈宝宏,韩璐,李良君,宋岩

美国国家甲烷水合物多年研发计划简介    郑军卫

水合物气藏降压开采机理研究    陈科

利用CT扫描对粗砂土中甲烷水合物形成过程中水分迁移特征的分析    蒋观利;吴青柏;蒲毅彬;邢莉莉;

Numerical Study on Dissociation of Gas Hydrate and Its Sensitivity to Physical Parameters    白玉湖;李清平;喻西崇;冯国智;

2-D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Natural Gas Hydrate Decomposition Through Depressurization by Fully Implicit Method    宋永臣;梁海峰;

低渗透油藏中高含水期CO_2驱数值模拟研究    张兴勇;王新海;江山;陈河清;

低渗非达西油藏渗流数学模型研究    张宙;贾正新;杨阿玲;

用碳氧比能谱测井和多井解释技术确定剩余油饱和度分布    王佳平,万里春,赵雪梅

高含水后期油田动态监测模式探讨    慕玉福,肖培琛,高杰,林颖,杨立

水合物储氢技术的研究进展    常心洁;杨鲁伟;梁惊涛;

复杂断块稠油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挖潜研究    邹先雄;吴亚红;

利用高能气体压裂技术开采天然气水合物可行性分析    祝道平;宁正福;

(CH_4+N_2+THF)体系水合物生成动力学    孙强;郭绪强;

黏弹性稠油的松弛特性对其注水开发的影响    苏玉亮;李东霞;郝永卯;修建龙;

利用井间示踪剂流动状况确定油层非均质性    王成俊;蒲春生;张荣军;陈军斌;

天然气水合物加热开采的热效率分析    赵振伟;尚新春;

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与必须深层次思考的几个科学问题——非化石能源发展的必由之路    滕吉文;张永谦;阮小敏;

二氧化碳回收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王海;

甲烷水合物生成实验研究    郝文峰;樊栓狮;梁德清;田龙;杨向阳;

天然气水合物的开采——以马利克钻井为例    栾锡武;赵克斌;孙冬胜;岳保静;

浅表层天然气水合物特征    栾锡武;孙东胜;岳保静;鲁银涛;王静;

三相强制环流反应器局部传质行为的研究    刘梦溪;卢春喜;时铭显;

辽河油田锦607区块储层精细描述与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卢时林

DNAPLs污染含水层多相流模拟模型的替代模型研究    辛欣

聚合物驱动态预测及其评价研究    冯玉良

考虑渗流及时间效应的层状盐岩溶腔稳定分析    武志德

有限体积—有限元方法在油藏数值模拟中的原理和应用    杨军征

低渗透油藏水平井渗流规律与油藏工程研究    沈瑞

特低渗透油藏非线性渗流数值模拟研究及应用    于荣泽

基于相控模型的精细数值模拟技术研究    任刚

海洋沉积物中天然气水合物开采实验研究    孙建业

大牛地老区低渗致密多层叠合砂岩气藏稳产技术对策研究    郑军

祁连山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钻探区沉积物及岩心热释光特征初探    杨旭

煤层气数值模拟研究    洪光华

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热激法试开采系统及数值模拟研究    房治强

加速合成四氢呋喃水合物实验研究及水合物地层钻探扰动有限元分析    张大平

气体水合物生成特性基础研究    郭长松

石英砂中水合物法储存二氧化碳的静态实验研究    魏国栋

天然气水合物分解的自保护机理及热动力学特性研究    秦明举

高效环保水合物解堵剂的实验研究    李波

基于干水的水合物储气实验研究    邱传宝

曙光油区稠油油藏深部微乳酸酸化体系的研制及应用    郑英莉

多孔介质及盐度对甲烷水合物相平衡影响    杨明军;宋永臣;刘瑜;

含甲烷水合物沉积层渗透率特性实验与理论研究    刘瑜;陈伟;宋永臣;杨明军;李清平;喻西崇;

外界条件变化对天然气水合物相平衡曲线及稳定带厚度的影响    王淑红,宋海斌,颜文

东海陆坡及相邻槽底天然气水合物的稳定域分析    栾锡武,秦蕴珊,张训华,龚建明

南海琼东南盆地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域分布特征及资源预测    陈多福,李绪宣,夏斌

青藏高原冻土带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条件与分布预测    陈多福,王茂春,夏斌

海洋环境甲烷水合物溶解度及其对水合物发育特征的控制    苏正;陈多福;

南海北部陆坡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流体运移体系    吴能友;杨胜雄;王宏斌;梁金强;龚跃华;卢振权;邬黛黛;管红香;

祁连山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及其基本特征    祝有海;张永勤;文怀军;卢振权;王平康;

天然气水合物开采研究现状    吴传芝;赵克斌;孙长青;孙冬胜;徐旭辉;陈昕华;宣玲;

南海东沙海域含天然气水合物沉积地层地震波速度特征:岩石物理模型与岩芯数据分析    耿建华;吴松;

垂直上升油水及油气水多相流流动参数测量方法研究    王振亚

挖泥船泥浆管道输送系统效率优化与控制研究    闭治跃

原位条件下水合物形成与分解研究    杨明军

水合物气藏降压开采机理研究    陈科

砂土沉积物中甲烷水合物降压分解渗流阵面实验    刘乐乐;鲁晓兵;张旭辉;

天然气水合物三维成藏物模实验系统的构建与检验    粟科华;孙长宇;李楠;钟小禹;陈光进;

珠江口盆地东部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的成藏地质模式    苏丕波;沙志彬;常少英;梁金强;付少英;

天然气水合物勘探技术综述    刘影,史謌

天然气水合物研究现状与未来挑战    雷怀彦,王先彬,房玄,郑艳红

水合物技术在天然气储运中的应用    葛志祥

海洋天然气水合物的地球物理研究(Ⅰ):岩石物性    宋海斌,松林修,吴能友,郝天珧

天然气水合物的海洋地球物理研究进展    宋海斌,江为为,张文生,郝天珧

天然气水合物研究现状及我国对策——香山科学会议第160次学术讨论会观点摘要    赵生才

地球物理测井在天然气水合物勘探中的应用    高兴军,于兴河,李胜利,段鸿彦

科学大洋钻探与天然气水合物    吴能友,陈弘,蔡秋蓉,王宏斌

世界天然气水合物研究开发现状和前景    史斗,郑军卫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及地球化学勘查    吴自成;吕新彪;王造成;

日本准备开采海底甲烷水合物    卢林松

甲烷水合物常压分解    田龙;樊栓狮;郝文峰;

冰点以下不同粒径冰颗粒形成甲烷水合物的实验    展静;吴青柏;王英梅;

甲烷水合物合成实验和稳定条件的研究    前川龙男

深海新能源:甲烷水合物    云雨;

沉积物中甲烷水合物饱和度测定及其力学特性研究    孙中明;张剑;刘昌岭;赵仕俊;业渝光;

世界甲烷水合物研究开发现状    罗承先;

美国国家甲烷水合物多年研发计划简介    郑军卫

海底甲烷:洁静燃料    成春到;

值得高度关注的海底新能源:甲烷水合物    付彬

甲烷水合物资源评价技术探讨    戴春山;龚建明;

甲烷水合物实验合成的初步研究    业渝光;刘昌岭;张剑;刁少波;

水+沉积物体系中甲烷水合物的填充率    吴保祥;段毅;雷怀彦;张辉;

基于显微拉曼光谱的甲烷水合物生长过程研究    承峰;刘昌岭;孟庆国;

海洋甲烷水合物形成动力过程模拟方程及计算方法    彭超;耿建华;

关于岩古钾肥、古—新地震和人造甲烷水合物的思维启迪    宋天锐;

不同压力下I型甲烷水合物拉曼光谱    伍向阳;段体玉;杨伟;孙樯;

同位素效应对H型2,2-二甲基丁烷和甲烷水合物结构的影响    蔡震峰;邹如强;卢海龙;

甲烷水合物生成实验研究    郝文峰;樊栓狮;梁德清;田龙;杨向阳;

沉积物体系中甲烷水合物平衡P-T条件实验模拟    吴保祥;雷怀彦;段毅;张辉;

甲烷水合物:一种新的替代能源    爱古

美国的甲烷水合物开发计划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石宏仁 唐金荣

美国甲烷水合物开发计划透视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石宏仁 唐金荣

甲烷水合物引发能源革命?    爱古

日本要开发海底能源    

北极甲烷面临解冻危险    吕静 王平才

冷泉专家谈冷泉    本报特派记者 高博

海底气泡疑为沉船祸首    毛磊

日本欲大规模开采“可燃冰”    丛玫

百慕大三角 “魔鬼”究竟是谁?    李娜

多孔介质中甲烷水合物降压分解实验与数值模拟    梁海峰

甲烷水合物及其沉积物的力学特性研究    于锋

水—气—盐流体体系低温相平衡的理论模型研究    孙睿

甲烷水合物在盐、醇类介质中相平衡研究    郑艳红

甲烷水合物沉积物单轴强度研究    聂雄飞

甲烷水合物降压分散数值模拟研究    叶陈诚

面向天然气固态储运的甲烷水合物反应动力学特性研究    何双毅

甲烷水合物及其沉积物的蠕变特性研究    王锐

甲烷水合物在含动力学抑制剂体系中的生成动力学研究    王新

受限在纳米尺度下甲烷水合物的动力学性质的研究    冯梅

甲烷水合物饱和度控制及CT反应釜设计    李志强

低剂量水合物抑制剂分子动力学模拟    陈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