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用从头计算研究煤表面与甲烷分子相互作用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7:17:13
热度:

用从头计算研究煤表面与甲烷分子相互作用【摘要】:依据所提出的煤表面原子簇模型 ,量子化学从头计算 (STO 4 31G)表明甲烷分子与煤表面相互作用是各向异性的 ,最大作用势

【摘要】:依据所提出的煤表面原子簇模型 ,量子化学从头计算 (STO 4 31G)表明甲烷分子与煤表面相互作用是各向异性的 ,最大作用势 (吸附势 )为 2 .6 5kJ/mol,旋转势垒为 1.34kJ/mol.结果表明甲烷在煤粒表面上的吸附属物理过程 (表面凝聚 )。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应用化学系!重庆400044 重庆大学应用化学系!重庆400044 重庆大学采矿工程系!重庆400044
【关键词】 甲烷分子 作用势 量子化学 从头计算
【基金】:国家教委博士学科点基金
【分类号】:O641.3
【正文快照】: 甲烷在煤层中的吸附同甲烷分子与煤表面的互相作用以及甲烷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分子间相互作用势(函数)是描述分子间作用力的主要参数,并可从实验数据导出或从理论上计算。人们对CH4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势研究较多[1~4],其结果也因方法而异(图1)CH4双分子势能曲线的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不同变质程度煤表面与甲烷相互作用的量子化学研究    降文萍;崔永君;张群;钟玲文;李育辉;

煤表面与CH_4,CO_2相互作用的量子化学研究    降文萍;崔永君;张群;李育辉;

煤的原子分子结构及吸附甲烷机理研究进展    陈昌国,辜敏,鲜学福

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在煤反应性研究中的应用    王宝俊,张玉贵,秦育红,谢克昌

煤对CH_4、N_2、CO_2及多组分气体吸附的研究    崔永君

煤结构与反应性的量子化学研究    王宝俊

载铜活性炭络合吸附一氧化碳的分子模拟研究    黎军

煤表面和碳纳米管与气体作用的量子化学研究    赵清艳

我国煤储盖层的成因类型、时空展布及控气特征    傅雪海,秦勇

用气体吸附法研究煤的分形维数    王荣杰,陈义胜,李保卫,徐龙君

准噶尔盆地热流及地温场特征    王社教,胡圣标,汪集

辽河盆地东部凹陷现今地温场及热历史的研究    王永新,冯殿生,汪集旸,吴铁生

塔里木盆地北缘库车前陆盆地地温梯度分布特征    王良书,李成,刘绍文,李华,徐鸣洁,王勤,葛锐,贾承造,魏国齐

济阳坳陷地温场分布特征    龚育龄,王良书,刘绍文,郭令智,蔡进功

沁水盆地大地热流与地温场特征    孙占学;张文;胡宝群;潘天有;

中国南方现今地热特征    袁玉松;马永生;胡圣标;郭彤楼;付孝悦;

华北部分矿区煤储层压力研究    张延庆,唐书恒

煤储层孔隙、裂隙系统研究进展    王生维,陈钟惠

煤层甲烷变压吸附浓缩的研究    杨明莉

构造煤演化与力化学作用    张玉贵

煤与瓦斯突出的混沌动力系统演化规律研究    高雷阜

海拉尔盆地热演化史与油气成藏史研究    崔军平

楚雄盆地现今地温场特征分析与烃源岩热演化史恢复    付彩利

煤的大分子结构研究——煤中惰质组结构及煤中氧的赋存形态    罗陨飞

煤热解产物的关联性研究    尤先锋

水份对煤的瓦斯吸附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张占存

胺扩链聚氨酯的氢键相互作用研究    张世杰

晋城地区郑庄区块煤层气解吸分馏特征研究    段利江

煤氧化自燃过程吸附氧气机理研究    王丽敏

煤中吡啶型氮热解机理的量子化学研究    刘海明,张军营,郑楚光,王春梅

煤中噻吩型有机硫热解机理的量子化学研究    黄充,张军营,陈俊,郑楚光4

不同煤级煤对CH_4、N_2和CO_2单组分气体的吸附    崔永君,张群,张泓,张庆玲

煤层气赋存状态及提高煤层气采收率的研究    徐龙君,鲜学福

煤燃烧过程中有害元素和亚微米颗粒物排放与控制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孟韵

煤的自燃机理及自燃危险性指数研究    邓存宝

神东矿区开采煤层自燃及预防基础研究    王金力

煤中低分子化合物的氧化自燃机理研究    单亚飞

乙烯—乙烷分离用π络合吸附剂的研究    周玉梅

煤对氧分子的吸附机理研究    刘仲田

煤热解过程中NOX前驱物生成机理的研究    刘海明

煤超分子分子间相互作用的量子化学计算    张通

煤中有机硫热解机理的量子化学和热解脱硫实验研究    黄充

煤局部结构芳香环氧化反应机理的数值实验    李会荣

煤分子活性基团低温氧化过程研究    侯爽

防止煤炭自燃的阻化机理及阻化特性研究    叶兵

煤氧化自燃过程吸附氧气机理研究    王丽敏

不同孔径下瓦斯流动机理及模型研究    孙维吉

煤氧化自燃过程的红外光谱研究    王雪峰

煤孔隙结构和煤对气体吸附特性研究    孟宪明

过渡金属团簇M_(20)和M_(20)(PMe_3)_4(M=Cu,Ag,Au)的量子化学理论研究    张漪芳;仇毅翔;皮卫军;王曙光;

二元碱金属硅酸盐玻璃团簇结构的拉曼散射活性及其阳离子效应    王志超;尤静林;王媛媛;牛玉静;戴苏娟;

微波固相合成二正丁基锡2-萘甲酸酯配合物{[n-Bu_2Sn(O_2CC_(10)H_9)]_2O}_2及其结构与性质研究    张复兴;王剑秋;邝代治;冯泳兰;张志坚;李俊华;张可;

    

    

    

    

    

    

    

硅酸盐及铝硅酸盐拉曼光谱的量子化学从头计算研究    尤静林;王媛媛;蒋国昌;谢俊;喻学惠;莫宣学;

B_2Au_n~-(n=1,3,5)及其类似缺电子体系中的B-Au-B三中心双电子键    姚文志;李大枝;李思殿;

无机含氧酸pK_1的QSPR研究    李莉;张运陶;

聚金属磷腈结构与性能关系的量子化学研究    杨融生;陈红;李俊钱;张汉辉;

具有三中心两电子键的Au_3~+的类H~+性    李大枝;姚文志;李思殿;

煤基单壁纳米炭管的制备    邱介山;李永峰;王同华;王云鹏;赵宗彬;

基于符号演算和子表达式缓存技术的分子积分优化算法    王程飞;姜明艳;何彬;赵卉;王先龙;

吡啶热解气化过程HCN和NH_3的生成规律    林建英;赵炜;谢克昌;

单冰晶石及其熔体的高温原位拉曼光谱研究    戴苏娟;尤静林;牛玉静;王志超;

环硼氧烷及硼羰基环硼氧烷过渡金属夹心化合物理论研究    李大枝;吕海港;李思殿;

丁二烯分子的光解动力学及氢键团簇的理论计算研究    牟晓兰

一类新的串联反应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贾炯

一些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本质研究    吴俊勇

某些化合物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    汪朝旭

含硼二元团簇几何结构与成键特征研究    李大枝

硼氧及硼金团簇结构与性质的理论研究    姚文志

五种生物碱基的氢键二聚体等体系的理论研究    何文娣

超临界二氧化碳体系的计算机模拟研究    徐文浩

含碱金属与碱土金属氢化物的双氢键体系的理论研究    冯璐

COCl_2…NH_3,COCl_2…H_2S和COCl_2…PH_3体系的理论研究    吴功兵

煤基纳米洋葱状富勒烯的制备研究    杜爱兵

鸟嘌呤四链体中K~+移动路径的预测    王华荣

由两个带正电荷原子直接相互吸引形成的若干二聚体的理论研究    侯建华

几类苯并杂环化合物二阶NLO和荧光性质的研究    谢唯佳

纳米二氧化钛粉体材料的修饰及其光催化活性的研究    孙明

超原子复合物结构和性质的理论研究    崔松华

2-取代苯并唑系化合物分子内质子转移的理论研究    彭洪亮

2′-取代苯基(吡啶基)苯并唑系化合物质子转移及其对氟离子识别的理论研究    周继明

富硼硼氢化物的结构及稳定性研究    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