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红外吸收型煤矿甲烷检测仪的研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7:14:09
热度:

红外吸收型煤矿甲烷检测仪的研制【摘要】:利用甲烷气体对红外辐射有选择性吸收且吸收强度是甲烷浓度的函数这一关系,研制了红外吸收型煤矿甲烷检测仪。该检测仪将红外辐射强度转化为电压信号,

【摘要】:利用甲烷气体对红外辐射有选择性吸收且吸收强度是甲烷浓度的函数这一关系,研制了红外吸收型煤矿甲烷检测仪。该检测仪将红外辐射强度转化为电压信号,实现对甲烷浓度的测量。 本文采用商用红外吸收型甲烷气体传感器IR32BC作为敏感探头,并根据该传感器的特点,设计了合理的光源调制电路和信号调理电路;采用TI公司的16位单片机MSP430F149作为检测仪的核心处理器,完成正弦信号峰-峰值的采集、数字滤波处理、浓度计算等功能;以单片机为基础,设计了温度采集模块、液晶显示模块、数据存储模块、串口通信模块、标准输出模块和报警模块等接口电路,通过对单片机编程实现各模块功能。当甲烷浓度超过预先设定的报警阈值时,则产生声光报警信号;为了防止系统掉电时数据丢失,采用EEPROM保存报警阈值、最新浓度值等重要数据;由于仪表的输出信号为4~20mA标准制式,可以很方便与其它设备互联,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信号传输距离;通过单片机内部集成的异步通信模块USART1和计算机串行接口RS-232,检测仪将浓度值和原始信号采样数据实时地传送到计算机,并以数据表的格式保存在数据库中,以满足测试标定时采集和处理大量数据的需要。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该检测仪进行了标定,实验结果表明,该仪表实现了在5%体积分数范围内对甲烷气体浓度的检测,分辨率为500ppm,精度为±733ppm,在误差范围内有较好的重复性。 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本文还设计并通过实验对红外吸收型甲烷气体传感器进行了研究,对如何确定红外光源的调制频率和采样气室长度两个关键参数做了探讨,并对传感器的反应时间、稳定性和灵敏度进行了测试和分析。 【关键词】:红外吸收 检测仪 单片机 传感器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TN215
【目录】:
  • 独创性说明3-4
  • 摘要4-5
  • Abstract5-8
  • 1 绪论8-13
  • 1.1 课题背景8-9
  • 1.2 煤矿甲烷检测技术概述9-11
  • 1.3 红外吸收型煤矿甲烷检测仪的国内外研究概况11-12
  • 1.4 本文开展的主要工作12-13
  • 2 红外吸收型气体传感器的工作原理13-18
  • 2.1 Beer-Lambert定律13-14
  • 2.2 红外吸收型气体传感器的结构14-16
  • 2.2.1 红外光源14-15
  • 2.2.2 红外探测器15-16
  • 2.2.3 红外滤光片16
  • 2.3 红外甲烷气体传感器 IR32BC16-18
  • 3 红外吸收型煤矿甲烷检测仪的设计18-50
  • 3.1 设计概述18
  • 3.2 单片机的选择18-20
  • 3.2.1 MSP430系列单片机与 MCS-51系列单片机的比较18-19
  • 3.2.2 MSP430F149单片机19-20
  • 3.3 系统硬件设计20-35
  • 3.3.1 系统电源电路21-23
  • 3.3.2 光源调制电路23-24
  • 3.3.3 信号调理电路24-25
  • 3.3.4 温度测量电路25-26
  • 3.3.5 数据存储模块26-29
  • 3.3.6 液晶显示模块29-30
  • 3.3.7 4~20mA标准输出模块30-33
  • 3.3.8 串口模块33-34
  • 3.3.9 报警电路34-35
  • 3.4 系统软件设计35-43
  • 3.4.1 软件整体设计35-36
  • 3.4.2 系统初始化36-39
  • 3.4.3 定时器 Timer_A中断服务程序39-40
  • 3.4.4 串口中断服务程序40-41
  • 3.4.5 I~2C总线读、写时序的实现41-43
  • 3.5 系统低功耗设计43-44
  • 3.5.1 硬件低功耗设计43
  • 3.5.2 软件低功耗设计43-44
  • 3.6 测试及结果44-50
  • 3.6.1 灵敏度标定与浓度测量44-47
  • 3.6.2 4~20mA模拟信号输出测试47-50
  • 4 红外吸收型甲烷气体传感器的研制50-57
  • 4.1 红外光源IR715和红外探测器 LHI81450-51
  • 4.2 光源调制频率的确定51-52
  • 4.3 气室长度的确定52-54
  • 4.4 传感器性能测试54-57
  • 5 通信软件57-67
  • 5.1 软件启动流程58
  • 5.2 串口通信的实现58-60
  • 5.3 系统数据库管理60-62
  • 5.4 通信协议62-67
  • 5.4.1 报文解析62-64
  • 5.4.2 CRC校验64-67
  • 结论67-68
  • 参考文献68-70
  • 附录A 红外吸收型煤矿甲烷检测仪电路图70-7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71-72
  • 致谢72-73
  •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73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手持式多功能烟气分析仪的设计    郎宝华;张婧;闵喜艳;

基于CAN总线的智能瓦斯监测系统研究    齐冀

煤矿瓦斯浓度检测及报警系统    封蕾

红外吸收式甲烷浓度报警器研制    黄永亮

便携式多功能烟气分析仪的设计    张婧

矿工井下安全监测智能头盔的信号采集技术研究    赵娜

便携式红外甲烷报警仪的设计    任晓力

基于光纤传感的煤矿瓦斯监测系统设计    肖万

红外吸收式瓦斯检测系统开发    瞿明

手持式气体检测仪的设计    张中锋

基于红外吸收原理的甲烷浓度检测的实验研究    章蓬伟

催化元件配对工艺及瓦斯检测方法优化    刘志存,于海珠

红外吸收型CO_2气体传感器的设计    琚雪梅,张巍,毕东云,司良友

基于单片微处理器的应用系统的低功耗设计技术    黄石红,高伟,陈勇

光学瓦斯检定器干涉条纹的分析    郑传明

正确检测矿井中的瓦斯浓度    刘福

新型红外瓦斯检测仪的原理与设计    王璞,黄鹤全,钱建勋

矿井瓦斯传感器的近代研究方法及方向    王汝琳

谈矿井瓦斯爆炸    张国栋;

光干涉瓦斯传感器的研究    郭鑫禾,王建学,刘宇轩

I2C总线数据传输系统的设计及其应用    陈秀玲,周欣,陈黎平

煤矿气体检测仪表的研究与开发    焦培胜

基于全光缓存器的光纤传感甲烷多点监测系统    余贶琭;吴重庆;王智;刘锐;王俏;

基于ARM的嵌入式移动机器人遥控器设计    袁宪锋;周风余;王然;王小龙;

遥控起动在叉车上的应用    吴奇峰;刘冬雪;任家权;

基于MEMS技术微双桥催化LPG传感器研究    张洪泉;施云波;郭建英;

热催化气体传感器的特性分析及其设计原则    张正勇;徐定钧;于震;孔德义;

基于积分球算法的多气体检测系统研究    王焱;符江;

基于差分后谐波检测的瓦斯浓度传感器研究    杨伟红;刘克铭;徐广明;任兰柱;

催化元件变流检测矿井瓦斯    刘志存

SnO_2传感器的温度补偿特性研究    曹建安;刘君华;张进勇;

热燃烧式瓦斯传感器催化剂失活机理研究    张洪泉;郭建英;施云波;

基于遥控短信的服务器智能操作维护机制    王琦;

便携式矿井检测仪    胡志奇;吴海翔;许欢;朱隽典;梁益锋;

矿井瓦斯爆炸的特征及控制初探    乔奎红;景国勋;王振江;

频率调制式光纤CO_2气体传感器的研究    王玉田;陈蕾蕾;吴希军;张海锋;

光谱吸收型CO气体传感器的研究    王晓丽;刘瑾;周浔;

我国煤矿井下煤层气抽采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林柏泉;翟成;

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图古日格金矿炮烟监测中的应用    铁柱;

基于吸收光谱法的光纤气体传感器及传感网络    余贶琭

基于ARM9嵌入式和工业以太网的矿井瓦斯监控系统研究    徐竟天

光纤光学式甲烷气体传感器的设计与实验研究    张景超

甲烷与一氧化碳浓度光学检测    曲艺

基于随机共振和定向多壁纳米碳管气敏传感器阵列的SF_6气体检测系统的研究    惠国华

煤与瓦斯突出微观机理的基础研究    陆卫东

煤与瓦斯突出的分形预测理论及应用    王汉斌

基于光谱吸收的瓦斯检测技术及实验研究    吴希军

基于WSN的工作面监控及瓦斯浓度预测关键技术研究    王泉夫

基于支持向量机数据融合的矿井瓦斯预警技术研究    黄为勇

新安煤田二_1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程度预测    李连昌

基于电力线载波的采煤机监控通信系统的设计    李国伟

在线式瓦斯监测系统    陈洋

智能瓦斯传感器的研制    滕景忠

遮阳蓬智能无线控制系统的研究    季上满

基于数据挖掘的煤矿安全监测系统研究    王宏云

基于MPSO-RBF预测控制的瓦斯监控系统研究    赵丹

综采工作面环境参数检测系统    赵悦

基于ARM9的汽车尾气检测系统研究    李树金

现代有轨电车车载运行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袁成奎

用AT89C2051自身接口实现温度检测数码管动态显示和键盘扫描    郑敏;杨坤涛;

煤矿井下有害气体的危害及预防    张延松

光纤甲烷气体浓度传感器及测试系统研究    廖嘉;刘文达;李子琴;

CH_4气体光纤传感器的研究    叶险峰,汤伟中

表面反射镜镀膜技术理论的探讨    刘英杰,李庆泉,王文高,赵占庶

PWM控制器的控制方法    周林,蒋建文,易强,罗眉

DS18B20硬件连接及软件编程    周月霞,孙传友

电化学式气体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陈长伦,何建波,刘伟,刘锦淮

论便携式智能设备的低功耗设计    鲁荣清

大容量多电平变换器PWM控制技术现状及进展    李永东,高跃,候轩

基于光谱吸收光纤甲烷气体传感系统的研究    郭增军

煤矿瓦斯灾害特征提取与信息融合技术研究    付华

基于光谱吸收的瓦斯检测技术及实验研究    吴希军

光谱吸收式光纤气体检测理论及技术研究    张可可

软开关电阻点焊逆变电源的研究    唱志强

智能温度测控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宋冬萍

光纤乙炔气体传感器的研究    王杰

光纤气体相关光谱检测的研究    付松年

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瓦斯检测及报警系统    郏东耀

瓦斯监控系统的研制    安敏

虚拟仪器及数据融合在瓦斯监测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徐耀松

基于CAN总线的智能温度变送器    高瑞丽

电渣炉单片机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    赵焱

分布式煤矿现场集成监控系统的研究开发    赵晶晶

红外甲烷传感器的研究及应用    何云文;

本质安全型红外甲烷报警仪设计    王小珲;王晶禹;王丽;梁庭;

红外甲烷传感器光学气室设计    杨康;杨绪军;刘健康;薛明;

基于振弦式传感器的压力检测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田环宇

自动测量系统收发装置的防爆外壳设计和研究    夏震华

矿用红外瓦斯传感器的设计    刘岗

金属矿山监控分站的研究与设计    田娜

煤矿井下有害气体的危害及预防    张延松

催化燃烧式可燃气体微机化检测技术研究    顾文照,顾月清,易登录,向小曼

光纤乙炔气体检测系统的研究    刘泉,林海燕

催化元件变流检测矿井瓦斯    刘志存

光纤位移传感器    王桂荣,王新生

吸收式环境气体光纤传感器    王莉田,史锦珊,王玉田

瓦斯传感器稳态工作方程与线性补偿模拟    刘建周,王永志,冯业铭,魏贤勇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甲烷浓度报警监控仪    李鸿燕,张立毅

串行DataFlash存储器及其与单片机的接口    王文兴,颜国正

论中国大陆的板内变形机制    万天丰,赵维明

纯吸收型高斯光束失稳后行为的探讨    龙爱群,孙德贵,陈继述

吸收型光学双稳性(AOB)与平衡势力学的类比    欧发,秦子雄

吸收型光学双稳态以及超荧光的热力学模型    何林,金维睦

吸收型双稳半导体激光器的起振波长    夏光琼,吴正茂,陈建国,卢玉村

吸收型准高斯带通滤波器的研制    李明武;李丽;杨亮;刘超;

研究双稳半导体激光器的新方法——逐点跟踪法    陈建国

完全 MBE 生长的内含吸收型光栅 GaAlAs/GaAs 多量子阱增益耦合型分布反馈式半导体激光器    罗毅,司伟民,张盛忠,陈镝,王健华,蒲锐

红外吸收型光纤甲烷气体传感器的研究    陈娟,冯锡钰,马莹

吸收型光纤甲烷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潘文娜,武林,周正利

红外吸收型瓦斯传感器的研究    林枫,蔡海文,瞿荣辉,方祖捷

可编程PIN吸收型衰减器设计    蒋小川;阳明;

有限形式声衍射吸收型散射体重建算法及其数值模拟    谭春虎;陆振球;陶智勇;

硬X射线荧光全息术    高鸿奕;陈建文;谢红兰;李儒新;徐至展;

两种纤毛虫脱包囊前后包囊壁蛋白质的比较研究    陈季武;顾福康;朱振勤;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研究进展    简科;

植物光敏色素信号转导的研究进展    王小菁;

有限形式声衍射无对称非均匀散射体重建算法及其数值模拟    谭春虎;陆振球;陶智勇;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徐青平

标致307 4P:“六块玻璃”的轿车    本报记者 施乾元

让人欢喜让人忧    余绮 吴军

光可控制基因“开关”    英信

配送中心要“度身定做”    宿凌 杨世民

引进人才还是引进技术?    周茂清

北京探路商业地产“和谐”之道    刘云佳

沪东重机制成大功率水力测功器    刘向东

产品创新与技术管理    刘京

券商购并起风云广发海通催生控股集团    本报记者 何逍

不同生理条件下两种纤毛虫细胞的比较研究    陈季武

利用SSrRNA序列对四种腹毛目纤毛虫系统进化及一种纤毛虫细胞结构的研究    李艺松

单晶硅吸收型光纤温度传感器的探索    张邵华

截止吸收型玻璃着色过程动力学及其控制技术    赵娟

转化犯:一种特殊的犯罪形态    王维志

光纤氧、乙炔气体敏感材料及其传感器性能研究    越方禹

光纤气体相关光谱检测的研究    付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