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油页岩干馏残渣与玉米秸秆混烧特性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7:11:09
热度:

油页岩干馏残渣与玉米秸秆混烧特性【摘要】:利用热重分析仪对汪清油页岩干馏残渣、玉米秸秆及二者不同比例的混合物进行了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燃烧特性实验,得到了燃烧特性曲线并求解了燃烧特性参

【摘要】:利用热重分析仪对汪清油页岩干馏残渣、玉米秸秆及二者不同比例的混合物进行了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燃烧特性实验,得到了燃烧特性曲线并求解了燃烧特性参数.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秸秆的燃烧特性明显优于油页岩干馏残渣,油页岩干馏残渣中掺入玉米秸秆后,着火温度、燃尽温度提前,综合燃烧特性得到改善;混合物的综合燃烧特性指数随升温速率的升高而增加;通过对混合物实际燃烧和理论计算热失重微熵(DTG)曲线比较,分析了混合物在燃烧过程中的相互影响,其相互影响主要发生在400~600,℃,表现为玉米秸秆固定碳的燃烧向高温区移动.用Weibull分布模拟了油页岩干馏残渣和玉米秸秆混烧的热失重(TG)曲线,模拟效果良好,表明用Weibull分布模拟此混合物反应失重是可行的. 【作者单位】: 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东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关键词】油页岩干馏残渣 玉米秸秆 热重分析 燃烧特性 模拟
【基金】: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科学技术研究资助项目(2009106)
【分类号】:TK16
【正文快照】: 油页岩在化石燃料中的储量折算成发热量仅次于煤,其利用主要有两种途径,即炼油和燃烧发电.目前国内油页岩炼油主要采用抚顺式干馏技术[1-3],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称干馏残渣)热值很低,排放量巨大,堆弃需占用大量土地.油页岩干馏残渣中有多种微量金属元素、半挥发性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世界油页岩资源利用和发展趋势    钱家麟;王剑秋;李术元;

煤的挥发分释放特性指数及燃烧特性指数的确定    陈建原,孙学信

煤燃烧试验中着火点确定方法的探讨    喻秋梅,庞亚军,陈宏国

油页岩及其半焦混烧特性的热重试验研究和动力学分析    王擎;王海刚;孙佰仲;柏静儒;李少华;

煤与生物质混合燃烧特性及动力学分析    黄海珍;陈海波;苏俊林;于秀敏;

油页岩干馏残渣与烟煤混合燃烧试验研究    孙佰仲;王擎;申朋宇;刘洪鹏;秦宏;李少华;

生物质和煤混合燃烧实验    刘豪,邱建荣,董学文,李骏

颗粒油页岩半焦燃烧过程有效系数的研究    林民;王贤清;钱家麟;朱亚杰;

桦甸油页岩半焦燃烧反应动力学研究    王擎;吴吓华;孙佰仲;柏静儒;孙键;

产气率:油页岩工业品质评价值得重视的指标——以鄂尔多斯盆地何1井三叠系延长组油页岩为例    卢进才;魏仙样;李玉宏;魏建设;

煤与玉米秸秆混合燃烧的实验研究    卢洪波;徐海军;马文学;王金龙;张军;鹿钦军;

桦甸油页岩半焦燃烧特性研究    孙凯;

不同热解气氛煤焦结构及燃烧反应性    段伦博;赵长遂;李英杰;屈成锐;周骛;陈晓平;

油页岩及半焦混合燃烧的燃尽特性    柏静儒;豆海强;孙佰仲;王擎;李少华;孙键;

桦甸油页岩及半焦孔结构的特性分析    孙佰仲;王擎;李少华;王海刚;孙保民;

生物质高温分解产物析出特性的试验研究    张睿智;罗永浩;段佳;刘春元;陈祎;

煤着火特性的热重分析研究    胡文斌,杨海瑞,吕俊复,岳光溪,张建胜

基于热天平着火温度的新方法    周英彪;范杜平;段权鹏;傅培舫;

玉米秸秆与煤掺烧对循环流化床锅炉性能的影响    张红霞;王玉召;张康;杨石;

热重法研究高炉喷吹煤粉添加剂    张建良;龚必侠;张曦东;祁成林;

新型管式循环瓦斯加热炉的研发    赵文婧;张卫军;

油页岩热解特性及原位注热开采油气的模拟研究    康志勤

煤拔头半焦燃烧反应特性的基础研究    申春梅

页岩飞灰重金属赋存形态及熔融制备的微晶玻璃性能研究    栾敬德

工业污泥与煤矸石LCFB混烧特性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    王裕明

低挥发份劣质燃料循环流化床燃烧特性研究    李社锋

低热值煤层气与煤矸石CFB混烧特性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    王炯

西藏农牧区民害室内空气污染及其对策研究    高翔

博格达山北麓二叠系芦草沟组油页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李婧婧

油页岩及半焦混合燃烧特性理论与试验研究    孙佰仲

油页岩资源潜力评价与开发优选方法研究    陈会军

循环流化床半焦燃烧特性研究    余斌

油页岩热解渗透及内部结构变化相关规律实验研究    赵静

生物质与煤混烧发电基础研究    龚德鸿

煤与生物质混燃过程碱性矿物质对硫迁移转化特性影响    宋闯

煤矸石与煤层气在循环流化床中混烧试验研究    杨屏

生物质与煤混合燃烧特性的研究    马爱玲

杨木速燃炭的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    段红燕

金属化合物催化煤燃烧规律的实验研究    姜建勋

煤基混合燃料的燃烧特性及优化配比研究    袁军

桦甸不同密度级油页岩理化特性研究    孔令文

半焦加压燃烧特性研究    陈晓平 ,谷小兵 ,段钰锋 ,赵长遂 ,吴新

油页岩及其半焦混烧特性的热重试验研究和动力学分析    王擎;王海刚;孙佰仲;柏静儒;李少华;

劣质煤钝体稳燃器的热态试验研究    陈迪训 ,韩才元 ,郑楚光 ,刘凯云

油页岩半焦燃烧反应活性分析    王擎;孙佰仲;吴吓华;柏静儒;孙键;

油页岩的开发与利用    何红梅,徐德平,张香兰

生物质燃料层热解过程的传热传质模型研究    赖艳华,马春元,施明恒

桦甸油页岩燃烧过程的热重分析    刘柏谦

油页岩的综合开发与利用    游君君,叶松青,刘招君,王云喆

球形催化剂等温有效系数的近似分析解法    袁乃驹,丁富新

颗粒页岩半焦燃烧反应模型的研究    王剑秋;王贤清;

6110型柴油机改善喷油速率的试验研究    张立人,刘文魁,吴林萍,李华

五一村十三社:“能源村见闻”    傅志臣;

酚-活性炭系统热再生    王建华;J.M.SMITH;

热谱分析用微机温度程序控制单元    梁天白;徐芷萍;冯伟国;

上海天平仪器厂简介    苏开元

小型高速增压柴油机燃烧放热过程的研究    周立明

涡流室柴油机不同结构参数的燃烧室放热规律研究    徐斌;周龙保;韩志玉;

直喷式柴油机燃用不同燃料时的工作稳定性与燃烧特性    张玉银;周龙保;杨中乐;韩志玉;

S195柴油机微粒排放特性及过滤器催化再生技术的研究    许斯都;段家修;陈丽娟;左斌;

光导热塑片的性能研究    华家宁,黄晓琴,陈婉蓉

小麦纹枯病品种抗性鉴定技术及其抗病资源的筛选与分析    史建荣;王裕中;陈怀谷;沈素文;

纤维增强型热缩制品专用料的热稳定性    刘光耀;陈亮;杨克斌;张纯忠;陈天锡;

分子内氮硼配位型硼酸酯添加剂性能研究    姚俊兵;董浚修;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O_2的合成机理及其电化学行为研究    杨新河;刘人敏;吴国良;金维华;阚素荣;卢世刚;

通辽市天然草地土壤性状特征及整治对策    范富;张永亮;李志刚;朱占林;张淑艳;

不同收获时间的玉米秸秆及其青贮饲料在牛瘤胃内干物质降解率的研究    祁宏伟;苏秀侠;于秀芳;生群;

高产、多抗、粮饲兼用型玉米杂交种豫玉29选育及应用前景分析    徐东春;周文伟;李应权;李文纯;李青竹;李桂芝;宋万友;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氢氧化锡包覆天然石墨的研究    李建军;万春荣;姜长印;何向明;何培炯;

不同加水量对玉米秸秆发酵酒精的影响    董惠钧;李华;贾士儒;

耕作土壤有机氮内循环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黄东迈;朱培立;王志明;高亚军;

我市利用温室栽培双孢菇获得成功    通讯员 王根寿

循环经济看望都    张建增

诺维信荣获2005年技术领先奖    李铁军

循环农业增收经    本报记者 吕向阳 康卫东

延庆加快新能源民俗村建设    实习记者 王海燕

青贮饲料喂牲畜增重快    华淑蕊

实地考察 深入剖析 提出建议    本报记者 朱大明

蓝旗镇靠养牛发家    宋桂平、杨春蓉、项东

新窝铺乡大力发展草食家畜养殖    记者 张启民

秸秆生产燃料乙醇进程加快    庞晓华

燃料乙醇固态发酵生产工艺的研究    王瑞明

生物质(秸秆)气合成甲醇工艺及动力学研究    朱灵峰

畜禽粪便高温堆肥机理与应用研究    李吉进

油棕废弃物热解的实验及机理研究    杨海平

聚醚砜/聚醚醚砜共聚物的序列分布与性能相互关系研究    周晓明

利用玉米秸秆制取燃料乙醇的关键技术研究    陈明

医疗废物热解特性及动力学模型研究    邓娜

利用农业秸秆制备阴离子吸附剂及其性能的研究    王宇

秸秆培肥土壤对大孔隙流中养分淋失的影响    耿玉辉

燃料理化特性对均质压燃影响的试验研究    张波

玉米秸杆揉切特性及其虚拟仪器测试系统的研究    马素玲

绵羊玉米秸秆日粮的初步研究    邓先德

玉米秸秆茎叶分离机理试验研究    高梦祥

YBCO及SrFeO_(3-x)的氧吸附特性研究    刘清青

玉米秸秆对舍饲育肥绵羊的矿物质营养及精料补饲水平的研究    董玉珍

在大量饲喂玉米秸秆日粮条件下,日粮阴阳离子平衡对绵羊纤维物质瘤胃降解、氮代谢及生产性能的影响    胡明

北方地区玉米秸秆复合碱化和快速氨化技术及其在幼羊生长中应用的研究    贺永惠

微生物发酵过程控制分析    李自刚

微生物处理玉米秸秆生产蛋白饲料的研究    张红莲

松嫩草原重度盐碱化草地玉米秸秆改良研究    吴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