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氢能燃料电池逆变控制的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2:20:03
热度:

氢能燃料电池逆变控制的研究【摘要】:环境污染、能源危机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以氢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燃料电池是氢能利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反应产物为水,对环境没有污

【摘要】:环境污染、能源危机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以氢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燃料电池是氢能利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反应产物为水,对环境没有污染。而DC/AC逆变器是燃料电池和其他新能源发电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环节,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本文对氢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电能变换的通用电路结构进行了研究。氢燃料电池具有比较软的输出外特性,因而在采用两级结构时要求前一级DC/DC变换器可以高效的工作在比较宽的输入电压范围内。通过对比和讨论本文确定了两级结构的燃料电池逆变系统,通过仿真实验详细地分析了相关参数的变化对系统输出波形的影响。该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1)两级结构,前级和后级功能独立,结构清晰明确。由DC/DC变换器构成的前级电路可以实现升压作用和电气绝缘的作用,提供稳定的直流电输出给后级的逆变环节。后级DC/AC逆变器可以实现逆变输出交流电。 (2)通过调节调制深度和载波频率可以方便的调节输出电压的基波幅值和谐波频率。 (3)采用了高频变压器,使得电能变换系统装置体积小、重量轻。 (4)能够达到燃料电池电压输出要求,满足负载需要。 针对两级结构的通用逆变系统拓扑结构复杂,开关器件多,不易于控制的问题。本文研究了一种目前比较热门的逆变器拓扑结构,双boost逆变电路。双boost逆变电路是一种可以将较低的直流电压输入转换为较高的交流电压输出的拓扑,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对双boost逆变电路拓扑的直流增益特性和交流增益特性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经过修订的交流增益特性。该电路拓扑具有以下特点: (1)结构简单,功率开关器件少,实现单级输出,开关损耗低。 (2)可以实现升压功能,电流双向导通,输出电压可以在四个象限内变化。 (3)电压调制原理简单,易于控制。 针对双boost电路输出波形总谐波分量大,升压比不高的问题,本文对双boost逆变电路拓扑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将双boost电路与LC谐振电路相结合的改进型拓扑结构,并通过采用PID控制和SPWM控制,使得输出波形达到理想值。该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1)升压比高,由于谐振电路的作用,升压比可以达到十倍以上。 (2)可以实现对输出电压的调节,得到符合要求的输出电压。 (3)有效地减少了输出电压波形的总谐波失真,输出电压接近理想正弦波。 根据以上分析,本文搭建了软件仿真和硬件实验系统平台,实验结果表明,在参数合适的条件下系统可以实现较好的输出波形,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有效性。 【关键词】:氢燃料电池逆变器 双boost变换器 SPWM DC/DC变换器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化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M911.4;TM464
【目录】:
  • 学位论文数据集3-4
  • 摘要4-6
  • ABSTRACT6-13
  • 第一章 绪论13-31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13
  • 1.2 氢能燃料电池的发展现状13-19
  • 1.2.1 国际氢能燃料电池的发展现状17-19
  • 1.2.2 国内氢能燃料电池的发展现状19
  • 1.3 氢能燃料电池发电系统概述19-21
  • 1.4 逆变技术的研究现状21-28
  • 1.4.1 DC/AC 逆变器的发展历史21-24
  • 1.4.2 DC/AC 变换器的开关器件24-25
  • 1.4.3 DC/AC 变换器的其他相关技术25-28
  • 1.5 课题研究内容和主要工作28-31
  • 第二章 燃料电池逆变系统的研究31-45
  • 2.1 DC/AC 逆变器的拓扑结构31-33
  • 2.2 前置 DC/DC 变换器的电路功能33
  • 2.3 燃料电池发电主电路结构33-34
  • 2.4 全桥逆变器的调制策略分析34-36
  • 2.4.1 全桥逆变器的单极性 SPWM 调制35
  • 2.4.2 全桥逆变器的双极性 SPWM 调制35-36
  • 2.5 全桥式逆变电路的仿真分析36-40
  • 2.5.1 仿真参数设置37-38
  • 2.5.2 仿真结果及分析38-40
  • 2.6 逆变系统仿真分析40-44
  • 2.6.1 氢燃料电池发电系统通用电路结构40-41
  • 2.6.2 各主要参数的设置41-42
  • 2.6.3 仿真波形及分析42-44
  • 2.7 本章小结44-45
  • 第三章 双 boost 逆变电路的研究45-57
  • 3.1 双 boost 变换器的拓扑分析45-46
  • 3.2 双 boost 变换器的直流特性和交流特性46-48
  • 3.2.1 双 boost 逆变器的直流增益特性46-47
  • 3.2.2 双 boost 逆变器的交流增益特性47-48
  • 3.3 改进型双 boost 电路拓扑结构48-50
  • 3.4 改进型双 boost 变换器的控制策略设计50-53
  • 3.5 改进型双 boost 变换器的仿真分析53-55
  • 3.6 本章小结55-57
  • 第四章 改进型双 boost 逆变电路系统实验搭建57-67
  • 4.1 系统设计方案57
  • 4.2 主要元器件的选型57-58
  • 4.3 IBGT 驱动电路的设计搭建58-61
  • 4.4 输出滤波器的设计搭建61
  • 4.5 双 boost 电路主电路的设计搭建61-62
  • 4.6 DSP 软件算法的设计62-64
  • 4.6.1 DSP 内部的功能模块介绍62-63
  • 4.6.2 DSP 软件算法设计63-64
  • 4.7 实验与结果分析64-66
  • 4.7.1 传统双 boost 逆变器的实验分析64-65
  • 4.7.2 改进型双 boost 逆变器的实验分析65-66
  • 4.8 本章小结66-67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67-69
  • 5.1 课题总结67
  • 5.2 展望67-69
  • 参考文献69-72
  • 致谢72-73
  • 研究成果及发表学术论文73-74
  • 作者与导师简介74-75
  • 附表75-76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开发及应用进展    陆虎瑜

燃料电池的历史和现状    孟黎清

氢能与燃料电池的研发及商业化进展    潘相敏;林瑞;李昕;马建新;

绿色机动车——燃料电池汽车    马紫峰,陆天虹,袁权

双降压式半桥逆变器及输出并联型组合变换器研究    洪峰

交流感应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设计    徐中领;李桥梁;

基于定子磁链的异步电动机软启动仿真研究    岳强;郭兴众;

新型三相四线制串级数字调速系统设计    李林龙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研究进展    朱红,许韵华,李战国

异步电机与变频控制的系统匹配问题    马亚青;

基于Matlab/Simulink的交流电机建模与仿真    程靖

基于MATLAB SIMUlink的电传动履带车辆转向性能仿真    鲁连军;孙逢春;翟丽;

纺丝变频电机过热损坏原因分析及对策    谢志强

异步电机调速系统基于灰色预测的模糊PI控制    祁鲲;厉虹;张巧杰;

燃料电池技术的发展现状    陈彬剑,方肇洪

变频器调速系统在煤矿高强皮带中的设计及应用    李双双;

变频器在火力发电厂凝结水系统中的应用    徐支援;

燃料电池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    叶季蕾;吴福保;杨波;

圆筒型直线永磁同步电机及其变频控制系统    杨少东;叶云岳;范承志;

家用天然气燃料电池的应用    李帆;

6SE70变频器在轧机压下系统中的应用    沈三林;

翻车机电气自动控制改造    周继勋;

高压变频调速技术在高炉鼓风机拖动系统中的应用    张丽华;穆昭;韩继征;康晓村;张浩;

变频调速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应用    李琳甲;胡玲;

新型混合式高精度永磁同步电动机速度调节方法    吴茂刚;赵荣祥;

SOFC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分布式发电系统仿真及其潮流计算    刘杨华

Buck型逆变器高阶系统布尔型滑模控制及反馈线性化最优控制研究    陈江辉

基于Zn/ZnO的两步式热化学准循环制氢系统基础性研究    吕明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阴极材料的研究    于洁

基于汽车产业的新能源多层次发展研究    杨宇

直接乙醇燃料电池新型阳极催化剂的研究    张新卫

燃料电池用碳气凝胶载铂基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郭志军

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钴基阴极材料的性能研究    吕世权

提高直接液体燃料电池催化剂活性和抗中毒能力的新原理、新方法研究    高艳艳

牵引电机无速度传感器间接定子量控制研究    王坚

基于ARM的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研究    王立飞

小型风机并网逆变器研究    马记

新型1H-1, 2,3三氮唑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    程康

城市二次供水智能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孔祥伟

宽频调速系统设计及精度分析    史大伟

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研究与实现    李志武

20kW燃料电池动力装置系统研究    石非

基于TMS320F2808的异步电动机矢量控制系统    韩美佳

矿井局部扇风机智能控制系统的研究    张丰敏

基于模糊控制的变频变压供水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杨旭

大功率快速软恢复二极管概述    张海涛,张斌

Boost PFC电路中开关器件的损耗分析与计算    曹建安,裴云庆,王兆安

电压源高频交流环节AC/AC变换器原理研究    陈道炼,李磊

三电平逆变器SHEPWM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张艳莉,费万民,吕征宇,姚文熙

基于基本单元串-并(并-串)思想生成多电平变换器拓扑的方法    陈阿莲,何湘宁,吴洪洋,赵荣祥

开关电源中磁集成技术及其应用    陈乾宏,阮新波,严仰光

高性能大容量交流电机调速技术的现状及展望    李永东

级联型多电平变换器一般构成方式及原则研究    丘东元,张波,潘虹

基于多电平逆变器通用组合拓扑结构的调制策略研究    周京华,苏彦民,沈传文,张琳

基于两类脉宽调制方式本质联系的三电平逆变器中点电压平衡控制的研究    宋文祥;陈国呈;丁肖宇;束满堂;

煤层气作为燃料电池燃料的预处理及发电过程    张强,徐益谦

燃料电池的进展    许业伟,袁文辉,关建郁,叶振华

燃料电池技术及其国内外研究概况    杜娟,廖世军

燃料电池模拟器的研究    刘珺;王丽芳;王立业;杨健;

燃料电池的进展    孙彦平;冯卫;

燃料电池及其结构材料    张传福,黎昌俊,曾德文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化学与热分析耦合的二维模型    林子敬,张晓华

新书介绍    

关于氢氧燃料电池的教学实验    李广洲,任红艳,陆真,夏长年

氢—氯燃料电池及其电催化剂研究    杨祖望;马淳安;

大型乙烯裂解炉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联合    何琨;吴德荣;马紫峰;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制备方法评述    韩敏芳;彭苏萍;王立刚;

燃料电池用石墨材料    朱文菊;

一种直接硼氢化钾燃料电池    董华;冯瑞香;艾新平;杨汉西;

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现况与未来发展    李碩仁;邱弘興;

高能金属铝燃料电池的研究    唐有根;卢凌彬;黄伯云;

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夏长荣;

燃料电池技术研究进展及产业化    李永振;

PEM燃料电池空气供给系统氧匮乏的模型预测控制    于树友;陈虹;张东波;郭洪艳;

PEM燃料电池Pt/C催化剂稳定化方法    魏子栋;陈四国;郭琳;丁炜;李莉;

21世纪的能源燃料电池    郑惠荣

燃料电池-未来的燃料    

燃料电池研发应立足四个重点    刘四旦

王诚:为燃料电池做“保湿”    本报记者 房琳琳

燃料电池:21世纪的能源主流    本报记者 宋剑峰

日本燃料电池市场将急剧扩大    陈锐

燃料电池与汽车行业的革命    

NEC工程师 为你解读燃料电池    

奥运公交将难见燃料电池身影    本报记者 吴凡

上汽燃料电池样车出炉    唐士军

直接硼氢化物燃料电池铜阳极电化学性能研究    段东红

直接硼氢化钠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及膜电极研究    王广进

直接硼氢化钠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及膜电极研究    王广进

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研制与电极过程的研究    阎景旺

多元金属纳米结构燃料电池催化剂的设计与制备    崔春华

低温燃料电池用纳米催化剂新型制备技术的研究    田植群

WC增强燃料电池贵金属催化剂催化性能的研究    聂明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抗CO电催化剂及电极结构的研究    侯中军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复合掺杂阴极材料的研究    马文会

关于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用新型侧链型磺化聚酰亚胺的合成及性能的研究    尹燕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分布式发电的鲁棒H_∞控制    王志丰

小型氢空燃料电池结构及操作条件优化的研究    孟艺飞

电催化氧化溶液硫化物的基础研究    劳国洪

基于光伏发电微源的微网动态特性研究    赵巧云

燃料电池内阻测试用交流变频信号源研究与设计    张巍

燃料电池用化学交联聚乙烯醇基碱性复合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傅婧

燃料电池碱性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与表征    李明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传热传质数值模拟    黄镜欢

添加剂对硼氢化钠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岳增芳

氢能燃料电池逆变控制的研究    陈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