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杂交稻对甲烷排放及土壤产甲烷菌的影响
种植杂交稻对甲烷排放及土壤产甲烷菌的影响【摘要】:经早稻、中稻、晚稻三季24 h 稻田甲烷监测结果表明,种植杂交稻没有明显增进稻田甲烷排放的作用。在三季种植中,甲烷释放总量除连晚杂
【关键词】: 甲烷释放 杂交稻 水稻田 水溶性甲烷 产甲烷细菌
【基金】:GEF/UNDP资助
【分类号】:S19
【正文快照】: 甲烷是一种引起全球性大气变暖的重要温室效应气体,虽然其在大气中的浓度低于CO2,但它的热吸收效应却是CO2的30倍[1]。目前大气中甲烷的总量为4700Tg,年释放量为500Tg,其中70%源于生物活动[2]。据估测淹、灌稻田甲烷的年释放量可达20~1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稻田甲烷代谢及其对电子受体的响应 林德华;赵娜;李鹏飞;王维奇;
水稻植株与CH_4排放的相关因子及模糊聚类分析 傅志强;黄璜;何保良;谢伟;廖晓兰;
稻田甲烷排放控制方法的研究进展 张竹青,李义纯
湿地甲烷生物化学过程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葛瑞娟;宋长春;王丽丽;
稻田甲烷排放的研究进展 王玲,魏朝富,谢德体
FACE对水稻土产甲烷菌和甲烷氧化菌种群及其活性的影响 王殳屹;韩琳;史奕;梅宝玲;朱建国;
微波遥感水稻种植面积提取、生物量反演与稻田甲烷排放模拟 张远
稻—鸭复合系统土壤中甲烷细菌数量及其活性研究 邓晓
淹水和旱作稻田土壤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研究 王英
闽江河口湿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甲烷排放研究 雷波
长期不同施肥制度下红壤双季稻田甲烷与氧化亚氮排放的研究 杨秀霞
水稻田的甲烷释放及其生物学机理 闵航,陈美慈,钱泽澍
灌溉与绿肥对稻田土壤甲烷释放能力的影响 陈苇,郭望模,卢婉芳,段彬伍
厌氧发酵工艺动力学分析与优化计算 梁金喜;
穗萌抑制剂在天协1号制种过程中的应用试验初报 丁松;朱国邦;刘平;
杂交水稻制种应用穗萌抑制剂试验初报 丁松;张效忠;林开兵;苏松田;李家和;李邦虎;刘晓松;王合勤;
沼气发酵微生物研究进展 虞方伯;罗锡平;管莉菠;张妙仙;单胜道;
水稻爪哇型恢复系HP121的选育和应用 张培江,孙明,许传万,杨联松,白一松
从中国水稻育种经验看遗传资源的意义 汪向明
怒江州种植籼型杂交水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刘润福;
糖蜜酒精废水两相UASB处理工艺的酸化段特征 张仁江,张振家,谷成,张虹,戴树桂
杂交粳稻优势的分析 孟祥祯;
稻田CH_4排放的控制措施 上官行健,王明星
牛粪沼气发酵过程中物质转化、微生物生理群变化及产甲烷菌多样性研究 汪婷;何健;赵子如;李顺鹏;
牛粪沼气发酵过程中产甲烷菌群落结构的RFLP分析 何健;汪婷;梅琴;李顺鹏;
淹水和旱作稻田土壤中产甲烷菌的多样性分异 崔中利;王英;滕齐辉;张斌;曹慧;
论城镇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的综合效益 刘银洲;刘春麟;刘春成;徐远明;周晓棠;
农用地膜残留对水稻生长发育危害的初步研究 李江苏;袁卫东;骆丽英;郭茂绿;
超级杂交水稻形态性状特征及其遗传规律的研究 邓启云
水稻重要性状的遗传基础分析 任光俊
水稻钾高效营养机制研究 李华
超高产杂交稻冠层形态结构和光合特性及其遗传研究 刘建丰
水稻籽粒锌积累机制的研究 李志刚
催化填料研制及其变速生物滤池处理城市污水性能研究 方芳
温敏核雄性不育水稻育性转换相关基因的克隆及其RNAi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陈章权
稻鸭共栖免耕减排甲烷机制及综合效益研究 甘德欣
用分子标记剖析水稻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基础 邢永忠
杂交水稻强弱势颖花异步灌浆结实特性及其生理机制研究 靳德明
酒糟及废液综合利用的研究 王冬梅
湖南省稻瘟菌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及水稻品种抗性鉴定 张志飞
复合式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处理城市生活污水试验研究 苏鸿洋
杂交水稻抗稻瘟性的遗传研究 张长伟
稻—鸭复合系统土壤中甲烷细菌数量及其活性研究 邓晓
水稻谷粒裂颖性状及其遗传的初步研究 朱伟
我国高速公路附属设施污水处理方法研究 赵琴
瓠瓜杂种优势利用及遗传研究 汪自松
寒地稻草还田培肥地力技术研究 宋国强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系统处理难降解有机物废水的特性研究 高峰
稻田甲烷排放的研究进展 曹云英
水稻根系对甲烷传输速率的影响 曹云英,许锦彪,朱庆森
土壤微生物活性对林地土壤磷有效性的影响 陈放鸣,李纯
土壤磷酸酶活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于群英
水稻品种以及施肥措施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 邵可声,环境模拟和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大气环境分室,李震
土壤过氧化氢酶活度及其动力学特征与土壤性质的关系 戴伟,白红英
杨槐混交林生长及土壤酶与肥力的相互关系 赵林森,王九龄
遗传算法及其在遥感线性、非线性模型反演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唐世浩,朱启疆,闫广建,周晓东
厌氧消化过程中Fe、Co、Ni对NH_4~+-N的拮抗作用 李亚新,董春娟,徐明德
基于遗传优化的分段线性影像增强 熊兴华,钱曾波,陈鹰,陈刚,张丽
有机无机肥料对农业环境影响述评 陈防,鲁剑巍,万开元
中国东南红壤丘陵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杨风亭,刘纪远,庄大方,胡云锋
免耕稻-鸭复合系统减少甲烷排放及其机理研究 甘德欣,黄璜,蒋廷杰,黄梅
稻田CH_4和N_2O排放消长关系及其减排措施 李香兰;徐华;蔡祖聪;
种植方式对水稻CH_4排放的影响 傅志强;黄璜;
不同施肥处理稻田甲烷排放研究进展 吴家梅;纪雄辉;刘勇;
不同稻草还田方式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影响研究 肖小平;伍芬琳;黄风球;李永;孙国峰;胡清;何莹莹;陈阜;杨光立;
添加稻草和选择性抑制剂的红壤旱地和稻田可培养微生物的变化 张洪霞;肖和艾;谭周进;杨喜爱;盛荣;葛体达;黄道友;
基于微波冠层散射模型的水稻生物量遥感估算 张远;张中浩;苏世亮;吴嘉平;
嵌套式静态采样箱的设计及其在稻田甲烷通量监测中的应用 刘孝富;王文杰;王维;蒋卫国;刘海江;毕军平;温月雷;陈强;
低温室气体排放水稻品种筛选的初步研究 傅志强;黄璜;朱华武;
水稻的遗传生理研究 陈海生
水稻不同栽培模式的节水效应、生产力特征及土壤微生物学性状研究 秦江涛
微波遥感水稻种植面积提取、生物量反演与稻田甲烷排放模拟 张远
秸秆资源评价与利用研究 毕于运
黄土高原农业土地利用对土壤呼吸与有机碳贮量的影响 陈先江
覆草旱作条件下稻田土壤肥力性状、碳氮动态及水稻生产力特征研究 王栋
免耕稻田磷素动态及组分特征的研究 通乐嘎
旱作和水作条件下稻田CH_4和N_2O排放的研究 李曼莉
闽江河口湿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甲烷排放研究 雷波
养殖区底质中甲烷的排放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王娟
长期不同施肥制度下湖南红壤双季稻田甲烷排放的研究 刘金剑
土地利用变化对闽江口湿地土壤有机碳的影响研究 钟春棋
闽江河口芦苇和咸草湿地CH_4排放通量研究 万晓飞
城市湖泊的甲烷排放时空变化及其与水文水质关系 艾永平
基于HSI高光谱数据的水稻光谱特征分析与识别技术研究 贾德伟
红壤旱地和稻田土壤磷素微生物转化及其有效性研究 张洪霞
我国稻田甲烷排放量和施用氮肥氧化亚氮排放量的估算 85-913-04-05攻关课题组,周毅
淹水稻田甲烷产生和排放的研究现状 朱德峰,裘凌沧
湖北省杂交水稻高产稳产的几个气候适应性问题 杨柏松
“两系”杂交稻空壳发生部位和分蘖利用的研究 孙昌璜,张智勇,茆敦俊,周嘉槐,郑相穆
关于杂交水稻秕粒问题的初步探讨 贾永贵;
怎样使杂交稻亲本花期相遇 毕伯钧
种好杂交水稻促进粮食增产 郝育魁;陈家騊;方汉隆;卢廷林;
辽宁省国营农场大面积推广杂交粳稻的增产经验 郝育魁;李继开;
高温对杂交水稻的某些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谢锦云;戚志仁;周广洽;周青山;王振中;
早季杂交稻出叶速度与气温的关系 杨宝;罗启贤;
关于杂交稻海南鉴定的意见 毛道行;
杂交稻种子发芽率成秧率较低的原因 周宗岳,胡继银,唐宣付
一种保持杂交稻活力的植物源药物研究 罗宽;廖晓兰;戴良英;黎定军;
探讨杂交稻亲本分蘖进程和展始历期在制种中的应用 严重兵;孙会兰;
滇南思茅地区杂交稻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王志斌;
不同养分管理对杂交稻生育后期功能叶生理活性和籽粒灌浆的影响 李志刚;叶正钱;蒋彬;杨肖娥;V.V.Virmani;
5%锐劲特FS杂交稻直播田拌种试验总结 朱睦钧;余小兵;陈燕芳;周继芳;郑能文;吴湘富;
高温对不同类型杂交稻结实率的影响 张再君;朱英国;
杂交稻喷施三唑酮的增产效应 许永久;
水稻柱头外露性状的遗传学初步研究 杨文韬;李迪;
杂交稻霜霉病发生及防治措施 徐桂庆;徐蕾;耿跃;卜风定;
中稻区杂交水稻高产障碍因子与对策 陈云呈;
不育秧不插秧 邛崃杂交稻直播成功 姚凯峰本报记者 缪琴
4个组合品种通过省级审定 记者 魏盼生
研发杂交稻 养活更多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袁隆平
生产中杂交稻为何产量不高 桃源县农业局 徐国祥
江苏秋粮收购开局平稳,杂交稻比粳稻受青睐 苏良文
辽宁杂交稻亩产增二成 记者 韩克铭
冷凉稻区两系杂交粳稻高产栽培技术 嵩明县种子站 易淑华
杂交稻让世界为中国骄傲 本报记者 杜兰萍
云南杂交稻新品达到国家超级稻标准 康蕊
丽水育成抗旱杂交稻新组合 许建雨
水稻环境敏感核不育系的分类、遗传及亚种间杂交稻亲本选配研究 程式华
超高产杂交稻(Oryza Sativa L.)光合作用和光抑制特性的研究 王强
亚种间杂交稻根源细胞分裂素研究 沈波
高秆隐性杂交稻的遗传评价 张书标
超高产杂交稻冠层形态结构和光合特性及其遗传研究 刘建丰
亚种间杂交稻的籽粒灌浆机理及其化学调控研究 王若仲
杂交稻与常规稻对钾的需求和利用效率研究 胡泓
基因工程改良杂交籼稻的抗虫性 马炳田
内源IAA对亚种间杂交稻籽粒灌浆的信息效应 陶龙兴
籼粳杂交稻稻米蒸煮和营养品质性状的发育遗传研究 张小明
不同施氮条件下杂交稻的产量形成特点与氮肥利用率 陈永华
紫叶标记性两系不育系杂种F_1叶片衰老的生理生化研究 黄宏明
水分胁迫对高产杂交稻功能叶光合及抗氧化系统特性的影响 刘少华
配置方式对常规稻与杂交稻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 王建林
高产杂交稻“两优培九”剑叶衰退过程中叶绿体超微结构、光合功能特性变化的研究 王贵民
杂交稻指纹图谱构建及新型分子标记开发研究 夏红爱
超高产杂交稻生育后期形态特征与生理特性研究 刘辉
杂交稻川香优3号对稻瘟病的抗病性及其致病菌系的研究 张燕
eui基因对杂交稻若干生物学特性和构成产量因素的影响 章清杞
两系杂交稻株型的区域特征研究 张富存
上一篇:郑州市某高层办公楼暖通空调设计
-
二甲醚、甲烷及二甲醚/甲烷混合物的爆炸极限实验研究2024-08-18
-
中国甲烷排放现状2024-08-18
-
光谱吸收式光纤甲烷气体传感器的研究2024-08-18
-
湿地甲烷排放研究若干问题的探讨2024-08-18
-
平衡水分条件下煤对甲烷的等温吸附特性研究2024-08-18
-
煤层甲烷碳同位素分布特征及分馏机理2024-08-18
-
水分及温度对煤吸附甲烷的影响2024-08-18
-
Ni/La_2O_3/Al_2O_3催化剂上甲烷干重整积炭表征与分析(英文)2024-08-18
-
二氧化碳置换甲烷水合物微观实验研究2024-08-18
-
超临界甲烷在高表面活性炭上的吸附测量及其理论分析2024-08-18
-
芦苇湿地温室气体甲烷(CH_4)排放研究2024-08-18
-
煤制天然气浆态床甲烷化催化剂的研究2024-08-18
-
基于晶格氧的甲烷化学链重整制合成气2024-08-18
-
煤体甲烷吸附解吸机理研究2024-08-18
-
煤热解与甲烷二氧化碳重整耦合过程中焦油的形成机理及组成分析2024-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