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陕西省生物质能产业发展趋势和长效机制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2:20:02
热度:

陕西省生物质能产业发展趋势和长效机制研究【摘要】:随着国际油价的大幅度波动,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呼声日益高涨,国际社会普遍开始重视生物质能,各国纷纷采取有效措施鼓励生物质能产业的发

【摘要】: 随着国际油价的大幅度波动,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呼声日益高涨,国际社会普遍开始重视生物质能,各国纷纷采取有效措施鼓励生物质能产业的发展,生物质能的有效开发和利用日益成为国际能源领域投资发展的焦点。中国政府十分重视生物质能资源的开发利用,许多支持性政策纷纷出台。 作为生物质能资源丰富的西部省份,陕西省各级政府更应重视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重点分析生物质能产业的发展趋势,全面剖析陕西省生物质能产业化发展的前景,制定符合陕西省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和政策措施,为西部次区域经济发展和陕西省地方经济发展规划做出重要的贡献。 经过仔细认真的分析研究,不难获得以下成果和结论:随着陕西省经济的高速增长,能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利用生物质能作为化石能源的替代品,既可实现能源战略多元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又可增加农民收入和就业机会,也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循环经济的理念。 陕西省拥有丰富的生物质资源,生物质能源利用技术体系正逐步形成,促进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宏观政策环境正在完善,发展生物质能的各种条件已经具备。因此,根据陕西省基本情况,发展生物质能产业,一方面要立足全省,根据农作物秸秆、禽畜粪便和农产品加工副产品等农业废弃物量大面广、利用率不高、环境污染严重的特点,重点发展农村沼气、秸秆固体成型等技术,剩余部分用于发电;另一方面,生物质能替代化石能源,逐渐缓解化石能源供应紧张局面,优化能源结构,保障区域能源安全,重点发展生物乙醇和生物柴油技术。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建立相关产业体系将成为陕西经济新的增长点。 要想顺利推动生物质能的发展,必须建立灵活的宏观调控机制和公平合理的市场机制。为了达到既定目标,陕西省已制定了生物质能源长期发展规划,目标为到2020年,基本形成生物质能技术创新体系和产业发展体系,建成一批能源作物和能源林生产基地,使生物质能产业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生物质能年利用量占到一次能源消费量的4%。完成这一战略目标后,获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是十分可观的。 【关键词】:生物质能 循环经济 发展趋势 长效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426.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10
  • 第一章 绪论10-17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0-11
  • 1.1.1 研究背景10-11
  • 1.1.2 研究意义11
  • 1.2 研究目的和内容11-12
  • 1.2.1 研究的目的11-12
  • 1.2.2 研究的内容12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6
  • 1.3.1 国外研究现状12-14
  • 1.3.2 国内研究现状14-16
  • 1.4 文章的创新之处和写作方法16-17
  • 第二章 生物质能发展的基本理论17-29
  • 2.1 生物质能的概念、内涵和基本特点17-19
  • 2.1.1 生物质能的概念和内涵17-18
  • 2.1.2 生物质能的基本特点18-19
  • 2.2 生物质能发展的基本理论19-23
  • 2.2.1 生物质能可持续发展观理论19-20
  • 2.2.2 生物质能生态建设理论20-21
  • 2.2.3 生物质能系统内循环理论21-22
  • 2.2.4 生物质能外部经济性理论22-23
  • 2.3 生物质能发展的经济竞争力分析23-25
  • 2.4 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质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分析25-29
  • 2.4.1 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质能的社会效益分析25-26
  • 2.4.2 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质能的环境效益分析26-29
  • 第三章 陕西省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现状分析29-42
  • 3.1 陕西省生物质能资源分类及总量分布29-34
  • 3.1.1 能源作物分类及数量29
  • 3.1.2 农作物秸秆分类及数量29-30
  • 3.1.3 畜禽粪便的分布及产量30-31
  • 3.1.4 林业及其加工剩余物种类及产量31-32
  • 3.1.5 木本油料能源林分布、种类及产量32
  • 3.1.6 农产品加工废弃物分布及产量32-33
  • 3.1.7 城镇生活垃圾及地沟油资源分布及产量33-34
  • 3.2 陕西省生物质能产业化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34-36
  • 3.3 陕西省生物质能资源产业化发展的主要障碍分析36-38
  • 3.3.1 技术商业化障碍分析36
  • 3.3.2 市场化障碍分析36-37
  • 3.3.3 价格形成机制障碍分析37
  • 3.3.4 政策体制化障碍分析37-38
  • 3.4 陕西省生物质能源产业化发展的有利条件分析38-42
  • 3.4.1 生物质能资源供给潜力巨大38-39
  • 3.4.2 生物质能投资消费市场潜力巨大39-40
  • 3.4.3 相关技术利用得到不断创新和发展40-41
  • 3.4.4 政府支持性宏观政策环境逐渐形成41-42
  • 第四章 陕西省生物质能产业化发展趋势分析42-55
  • 4.1 生物质能产业链发展趋势分析42-45
  • 4.1.1 生物质能主导产品产业链分析42-43
  • 4.1.2 生物质能循环经济产业链分析43-44
  • 4.1.3 生物质能生产消费产业链分析44-45
  • 4.2 生物质能产业发展模式多样化趋势分析45-51
  • 4.2.1 发展企业大中型沼气工程和农村户用沼气池45-48
  • 4.2.2 生物燃料乙醇的生产48
  • 4.2.3 生物柴油的生产48-49
  • 4.2.4 生物质发电49-50
  • 4.2.5 发展固体成型燃料50
  • 4.2.6 展开综合开发利用50-51
  • 4.3 生物质能产业高新技术化发展趋势分析51
  • 4.4 大中型企业参与化趋势分析51-52
  • 4.5 政府主导采购和大型活动用能绿色化趋势分析52-53
  • 4.6 生物质能资源开发的规划重点和布局分析53-55
  • 第五章 建立长效机制的思想原则、政策措施和建议55-64
  • 5.1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55-56
  • 5.1.1 指导思想55
  • 5.1.2 基本原则55-56
  • 5.2 建立生物质能产业政府机制的政策措施56-58
  • 5.2.1 组建省生物质能专业发展委员会56
  • 5.2.2 拓宽融资渠道以加强投融资管理56-57
  • 5.2.3 实施扶持政策鼓励和支持产业发展57-58
  • 5.2.4 依靠科技创新建立技术研发推广服务体系58
  • 5.2.5 加强发展生物质能的宣传和规划力度58
  • 5.3 建立生物质能产业市场机制的政策措施58-60
  • 5.3.1 加快生物质能产业信息市场建设59
  • 5.3.2 建立公平的生物质能市场竞争机制59
  • 5.3.3 加大生物质能技术商业化步伐59-60
  • 5.3.4 加强生物质能市场风险预警机制的建设60
  • 5.3.5 完善生物质能市场价格形成机制60
  • 5.4 建立生物质能产业长效机制的合理建议60-64
  • 5.4.1 建立绿色能源示范基地和示范村60-61
  • 5.4.2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61
  • 5.4.3 制定地方法律确保生物质能有序发展61-62
  • 5.4.4 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产业62
  • 5.4.5 协调好地方粮食安全与能源安全的关系62-64
  • 结论与展望64-67
  • 1 主要结论64-65
  • 2 展望和预测65-67
  • 参考文献67-71
  • 致谢71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林木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及其产业支撑体系构建研究    孙凤莲

张掖市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徐晓天

湖北省林农参与林木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意愿研究    周正亮

农村能源利用转型与生态环境效益    王宁

陕西地区秸秆沼气池应用研究    刘娥娥

陕西关中地区生物质能利用的环境影响及发展对策研究    洪雷

盐碱地发展能源作物蓖麻产业的可行性与对策研究    林岩

中国生物质能的地区分布及开发利用评价    贺仁飞

我国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    潘泽江;曹明宏;

关于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的调研与思考    李运生;

农村生物质资源的合理利用途径探讨    丁兆运;

生物质能源及其政策立法重点    刘国涛;石岩;

我国生物质产业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王晓飞;

试析循环经济对就业增长的促进作用    魏澄荣;

我国生物质能产业发展战略的思考    洪浩;

我国生物质能发展现状及对策    陈颖健;孟浩;

农村生物质能利用模式研究    苏宜虎;

美国和巴西生物燃料发展的几点启迪    白颐;

    李来房柴海亮 勿日汗

    本报记者 陈玮英

    尹伟伦

    高怀军

我国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顾华详

高龄老人户外交往空间设计分析    付飞;李异;张健;

全球气候变化下低碳城市实现的规划途径    张洪波;徐苏宁;

基于情景分析法的循环经济规划研究——以安徽能源循环经济规划为例    崔木花;

略论非合理性政府行为与政府成本刚性    汪少波

当前我国分配领域的突出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黄晓霓;

对我国居民消费率过低的几点思考    王守敬;

新农村建设视域中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孟祥健;

麦秸秆稀酸水解条件的研究    程旺开;汤斌;张庆庆;陈阿娜;翟光雯;周逢云;陈中碧;

安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浅析    郑家欢;吴志祥;

长三角循环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主要挑战    胡建一;

京津冀区域旅游文化产业合作研究    常慧娟;

节能高效、减排低碳与责任和快速工业化及经济腾飞    滕吉文;阮小敏;张永谦;闫雅芬;

民营房地产业发展报告    李毅;

我国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推广与普及    王娜;邱琦;

化肥减施及秸秆过腹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弘毅生态农场为例    唐海龙;徐玉新;蒋高明;刘沙沙;张偲;钟世霞;

苕溪流域典型村落水污染特征调查研究    郭雪松;邹娟;梁瀚文;刘俊新;

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的现状和对策    刘召彬;

“积极老龄化”理论视角下的我国老龄旅游产业发展战略    黄璜;

城市旅游业能耗消耗、二氧化碳排放估算方法及深圳市实证分析    汪清蓉;

珠江三角洲城市职业女性体育生活方式研究    杜熙茹

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    胡雪梅

科技进步对劳动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    汪慧玲

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    陈春常

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投资风险及决策研究    朱震宇

我国高校教师人力资本定价研究    董国强

黑龙江省产业结构优化及仿真    李玉凤

高新技术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刘林

阔叶木生物质精炼两种利用模式的研究    迟聪聪

信任和关系承诺对第三方物流整合与绩效的影响    罗力

基于DEA方法的农地利用效率差异研究    高晓辉

棉花纤维发育伸长期和次生壁加厚期数字表达谱分析    闫恒超

资源型城市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    王旭

煤粉永磁强磁滤器的研究    刘鹏

生物质快速热解制生物质油的实验研究    胡兴涛

湘中南地区农村初中学校体育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谭啸

浙江能源—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王丽丽

开发节地型居住小区的技术措施研究    史玉岩

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合法性构成与获取研究    毕圣洁

比较优势理论与我国出口制造业发展及产业结构升级策略新析    陈伟

中国水泥生产的物质消耗和环境排放分析    陈超;胡聃;文秋霞;张大康;

微生物预处理稻草秸秆产沼气试验研究    胡晓明;张无敌;尹芳;刘士清;李建昌;徐锐;陈玉保;

大型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生命周期评价    赵兰;冷云伟;任恒星;李浩;

山东省生物质能总量测算及其环境效益分析    郑艳琳;李福利;刘芳;

瑞典、丹麦、德国和意大利生物质能开发利用考察报告    史立山;

不同种植密度对蓖麻生长性状与产量的影响    蒋小军;

气浮法处理废水的研究及其进展    魏在山,徐晓军,宁平,徐金球

生命周期评价    樊庆锌;敖红光;孟超;

浙江农村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的SWOT分析    马驰;夏伊丽;

中国水土流失问题的初探    彭珂珊

蓖麻亩产超千斤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研究    冯广敏;刘恩利;

    本报记者 黄天香

    曲照贵张维维

    陈文乾 记者 胡震杰

    孙亚辉 金高娃

    山东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开发室主任 侯方安

农村能源系统评价指标与方法研究    秦静

中国燃料酒精产业发展模式与政策研究    孙承华

创业者创业决策的风险行为研究    陈震红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能源资源价值研究    黎永亮

我国循环经济的系统分析、评价与管理研究    黎雪林

贸易自由化下粮食财政支持政策研究    叶慧

生物质成型燃料在农村推广的机制设计与政策研究    刘俊红

循环经济的运行机制研究    杨雪锋

黑龙江省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张孟林

循环农业主体行为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    陈诗波

新疆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研究    刘彦东

我国生物质能主要能源品种的综合效益评价    张玉兰

农业核心竞争力与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关系研究    吴正东

林木生物质能资源量及资源收集半径的计量研究    徐剑琦

中国林木生物质能源产业化政策研究    姜书

林木质固体燃料在我国农村地区发展的研究    王莹

生物质能源建设项目社会评价研究    陈振华

可再生能源对浙江新农村建设的作用评估及对策研究    吴清萍

清洁发展机制的经济学意义及其对策研究    张园浩

黑龙江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评价体系研究    王莉静

生物质能源成本问题研究综述与分析    姜洋;

中国林业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李永慧;李华晶;王秀峰;

世界生物柴油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陈晶晶;

关于推进襄阳市林业生物质能源发展的思考    刘厚超;冯桂明;

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构建研究    贾凤洲;

基于湖泊流域水污染控制的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龚琦

气候变化综合评估框架下中国土地利用和生物能源的模拟研究    高霁

生物质发电秸秆供应链物流成本研究    魏巧云

养殖户参与水禽健康养殖模式的意愿研究    朱璐

我国生物燃料乙醇产业发展政府规制研究    李萌

河北省林板一体化测度研究    左海娇

空心莲子草发酵产沼气的试验研究    涂武

生物质能在农村能源中的地位与薪炭林建设    杨克美,何小东,唐伟

能源农业发展的意义及前景分析    胡仁华,顾孟迪

我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与循环经济    任仲杰;顾孟迪;

关于开发生物能源的研究    徐忠东;

不同地区小麦蛋白质含量和硬度的测定分析    黄婷;许大军;万才琴;

关于加速发展我国生物质能源的思考    方升佐

生物燃料的作用及发展前景    崔心存 ,杜风光 ,张克范

天津市农村能源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探讨    张岳

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    祝列克;

生物质能源及其政策立法重点    刘国涛;石岩;

生物柴油的试制及其在柴油机上排放特性的研究    江清阳

生物柴油的实用性研究    徐元浩

中国东北地区能源生产的发展及投资分析    潘石

1997~2010年我国能源生产的预测    陈淑绵

江西省1995年—2003年能源生产情况    

简析我国一次能源生产与经济周期    于渤

广西能源生产、消费水平及在全国的排位名次说明    

近几年我省能源生产、消费及未来供求形势分析    胡自明

如何看待经济增长速度与能源生产增长速度的反差    马士龙

若干国家的能源生产力    浩均

联合国统计世界各国一次能源生产、进出口和消费情况    金川

能源生产蒸蒸日上    

中国的中亚能源发展策略    何伦志;安尼瓦尔·阿木提;张新花;

建设城市高效能源体系应对低碳时代挑战    佟泽民;杨春育;

企业清洁能源生产的经济行为分析    熊国强;

消除能源贫困的行政法机制研究——以能源普遍服务政策为例    苏苗罕;

以科学用能应对未来的能源挑战    蔡九菊;

高效节约使用能源并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    李争灵;

国外能源领域技术预见与战略部署及其对我国能源决策的启示    丛琳;

福建省能源生产、消费及问题分析    杨洪春;

能源行业必须积极推行ISO14000    林欣欣;

推进我国可持续能源发展的法律思考    陈勇;杨薇;

切实做好今冬明春能源生产和供应    记者 谭江琦

我市能源生产和消费持续增长    边玉春 赵辉

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消费国    季洪光

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需改善    郑言

中国石油忠诚履行国企三大责任    记者 王巧然 实习记者 马莹莹

中美能源大单落户新奥 输出“能源生态城”?    本报记者 王尔德 实习记者 李宁远

变革能源生产利用方式促进结构调整    苏伟

优化能源开发布局 “十二五”力解运输瓶颈    本报记者 王松才

加快制定实施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    武汉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 王来保

调整结构降能耗 布好能源这盘棋    本报记者 房晓童

唐宋时期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研究    柴国生

城市碳基能源代谢结构分异与演变机理    张丽君

中国碳排放总量产业间分配研究    向其凤

中国能源领域内的政府管制研究    高健

国际能源环境下的中国能源安全    杨维新

新中国能源政策研究    谢治国

贵州能源经济发展研究    申振东

黑龙江省能源可持续发展研究    王仲瑀

中国非可再生能源战略评价模型与实证研究    陈军

减排CO_2的能源动力系统综合评价与多目标优化    徐钢

20世纪70、80年代美国的能源外交    王蓓萨

能源贸易安全的规则路径研究    谈中正

中国与俄罗斯能源合作的法律机制研究    周胜男

论对能源贸易的国际法律规制    李朝

中国与中亚能源合作安全的俄罗斯和美国因素分析    赵炜

中国参与国际能源合作的法律制度研究    孙晶

日本小学能源教育的基本理念和实践研究    张倩倩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能源合作的法律模式建构    苗伟

中国对外贸易隐含能源决定因素研究    唐凌男

俄罗斯地区能源外交比较研究    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