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甲烷菌的研究进展
产甲烷菌的研究进展【摘要】:甲烷菌是一个古老的原生菌。随亨格特(Hungate)无氧分离技术发展以来,人们对甲烷菌的研究逐渐深入。从产甲烷菌生存环境分离、筛选出新的产甲烷菌种。20
【关键词】: 微生物 产甲烷菌 分离 纯化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7BAD41B03)
【分类号】:X703
【正文快照】: 产甲烷菌是一类极端厌氧古菌,广泛存在于各类极端厌氧环境中,其能量代谢的终产物主要为甲烷气体。产甲烷菌(Methanoges)最早被归属为原核生物,后来在“Bergey氏细菌鉴定手册”(第八版)中,被描述为一个独立的科,此时的分类依据主要是形态。1979年,Balch等根据核酸(DNA和RNA)、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一株产甲烷菌的生物学特性及系统发育分析的研究 刘晓凤;徐恒;王娟;邓宇;张辉;
固定化甲烷八叠球菌研究—─甲烷八叠球菌富集分离和固定化 杨秀山,田沈,杨静,汪洪杰
厌氧降解丁酸共培养物中产氢产乙酸细菌与产甲烷细菌的分离与再组合 程光胜,屠雄海,东秀珠,苏京军
九株嗜热产甲烷菌的特性 龚革,王修垣
染料废水的厌氧处理技术 王素芳;张林生;
乙醛废水处理的工程实例 徐富;吴建华;刘锋;蒋京东;马三剑;
生物可降解型阳离子酯类表面活性剂的研究 杨建洲,林里,付志刚,马托,王坤鹏
低DO下同步硝化反硝化现象新形式探讨 周国胜;刘年丰;姚瑞珍;张杰;王琪;
我国农村户用型沼气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高云超;邝哲师;潘木水;黄小光;陈薇;叶明强;徐志宏;张名位;肖更生;
高浓度化纤废水的处理及回用 孙一川;李彩亭;刘长培;吴小红;
UASB反应器处理城镇有机垃圾浸出液的研究 刘国涛;彭绪亚;袁荣焕;罗伟;周晓臣;
废水厌氧处理工艺的发展 吴平;吴慧芳;
ABR反应器处理草甘膦废水的研究 曹晓莹,沈耀良
黄姜皂素废水厌氧处理间歇试验研究 毕亚凡,汪建华,严向东,梅明,康明雄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系统的特性及调控研究 徐金兰
膜生物法(MBR)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研究 申欢
二相厌氧—好氧处理中药生产废水技术研究 李东伟
DASB、W-SFCW特性及联合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 何成达
基于渗滤液回灌的厌氧型生物反应器填埋场快速稳定研究 李启彬
超高温两相厌氧组合工艺体系对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的研究 于宏兵
高效厌氧反应器开发与应用研究 管锡珺
三柱厌氧反应器处理城市污水及水动力特性研究 陈振民
高盐染料废水的生物降解及介体强化作用研究 郭建博
城市有机生活垃圾高温厌氧消化工艺及沼渣综合利用研究 吴满昌
稻—鸭复合系统土壤中甲烷细菌数量及其活性研究 邓晓
固定化固氮菌的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 陈娜丽
固定化甲烷八叠球菌方法探究及其在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曹亚莉
超嗜热菌Pyrococcus furiosus的培养及其α-淀粉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林谦
厌氧条件下氨氧化、反硫化及其相互作用基础研究 王蔚蔚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处理玉米浸泡液试验研究 金慧宁
FILTER系统运行试验研究 李萃青
常温下EGSB反应器水处理特性研究 李湘凌
水解污泥性状及水解反应机理研究 康媞
城市垃圾厌氧消化处理技术研究 乔玮
厌氧消化中的产甲烷菌研究进展 公维佳;李文哲;刘建禹;
产甲烷菌的研究进展 郝鲜俊;洪坚平;高文俊;
产甲烷菌固定化新方法及其甲烷化特性 田沈,赵军,曹亚莉,骆海鹏,吴创之,袁振宏,杨秀山
ABR处理生活污水的指标沿程变化及动力学研究 信欣;胡细全;蔡鹤生;李耀辰;
ABR的启动与颗粒污泥形成特征 徐金兰,王志盈,杨永哲,王磊,高峰
活性污泥法动力学模型解析(1)——CSTR型反应器 杨开,庄仲辉
温度对甲烷产生和氧化的影响 丁维新,蔡祖聪
沼气发酵过程中产甲烷菌分子多样性研究及产甲烷菌的分离 汪婷
沼气池中产甲烷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分布的研究 崔晓光
ABR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特性及应用研究 孔祥西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启动及其微生物群落研究 孙蔚旻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处理山梨酸生产废水降解动力学研究 潘正现
柴达木盆地东部第四系某钻孔沉积物中厌氧细菌的组成与分布 邓宇,张辉,钱贻伯,戚厚发,关德师,张祥
厌氧消化中的产甲烷菌研究进展 公维佳;李文哲;刘建禹;
聚乙烯醇包埋活性炭与微生物的固定化技术及其对水胺硫磷降解的研究 陈敏,罗启芳
奶牛粪沼气池中三株产甲烷菌的分离和基本特征 何绍江,冯新梅,龚小平,刘建福
生物气研究新进展与勘探策略 张水昌,赵文智,李先奇,黄海平,苏爱国,帅燕华
厌氧降解丁酸共培养物中产氢产乙酸细菌与产甲烷细菌的分离与再组合 程光胜,屠雄海,东秀珠,苏京军
九株嗜热产甲烷菌的特性 龚革,王修垣
厌氧-缺氧-好氧工艺去除废水中COD、氮和磷的研究 杨秀山,汪洪杰,石晓东,赵幼一
固定化甲烷八叠球菌研究—─甲烷八叠球菌富集分离和固定化 杨秀山,田沈,杨静,汪洪杰
人工湿地处理制革废水的研究 宋宾涛;邓保君;李浩飞;
“倍加清”特种微生物强化处理技术在油田污水回注中应用成功 王娅娜;
城市生活垃圾除臭微生物的筛选及效果测定 解丽娟;肖蕾;
597份生活饮用水和水源水微生物检测结果分析 周藜;朱玫;陈依江;周倩;
微生物砷还原机制的研究进展 陈倩;苏建强;叶军;朱永官;
生化处理技术在含油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胡新洁;
含氰化物废水生物处理研究进展 郑伟;周林成;徐艳艳;任小军;刘晓侠;李彦锋;
高铁酸钾对微生物生长及污泥理化特性的影响 蓝惠霞;刘晓凤;王乐乐;陈元彩;
剩余活性污泥中微生物蛋白质的提取工艺研究 应诚威;诸玉辉;修光利;
惠州市惠阳区公共场所空调系统污染状况调查 苏兰妹;徐伟兵;袁花艳;
超声波强化微生物对偶氮染料AO7的降解研究 沈政赢;袁东星;
生物陶粒反应器处理效果及微生物生长规律研究 邱珊;马放;高国伟;沃源;
如何应用生物除污技术改善城门河环境 刘正光;程锦昌;
生态滤池的原理及特点 韩润平;李宏魁;李延虎;石杰;陆雍森;
大化肥停运废水汽提塔的可行性应用 梁宗忠;原丁;
低温产甲烷菌的研究现状 宋素琴;张志东;顾美英;房世杰;
微生物电解池降解芳香烃类化合物的研究 许炉生;吴伟勇;
微生物在重金属污染矿山修复中的应用 赵本良;李清飞;仇荣亮;石宁;
土壤Fe(Ⅲ)异化还原的环境效益 迟光宇;陈欣;史奕;郑太辉;
一种新的微生物除氰技术 王永浩;乔世俊;张兴林;李明峰;
微生物碳捕获:污水也能烧 本报记者 常丽君
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新型微生物获得成功 冯卫东
博湖苇业培育微生物清洁污水 本报特约记者 马松岳
景宁农村流行用微生物治污造绿 记者 邓其锋 叶秀华
让微生物更好地“吃掉”污染毒素 本报记者 郑晋鸣 通讯员 张文江
让微生物吃掉南河有害菌 张友钊 记者 李俊萍
海上首次发现能分解塑料的微生物 常丽君
微生物公厕大多成摆设 深圳商报记者 郑恺 万红金
周楚新:用细菌“激发”污水中的能量 本报记者 王馨 实习记者 刘蒙丹 本报通讯员 管水莲
美科学家研究称微生物新物种正吞食墨西哥湾漏油 鑫晴
厌氧烃降解产甲烷菌系的组成及其代谢产物的特征 周蕾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处置中的温度—化学耦合作用研究 杨军
垃圾填埋场流体产生与地球化学迁移转化过程模拟研究 周效志
水解酸化—两级厌氧工艺处理甲醇废水的试验研究 马文成
微好氧颗粒污泥同时好氧—厌氧降解废水中五氯酚(PCP)的研究 蓝惠霞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应用技术及微生物群落生态学研究 朱葛夫
EGSB-好氧组合工艺处理腈纶废水试验研究 李慧莉
高温油藏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石油烃厌氧降解产甲烷体系构建研究 Mbadinga Serge Maurice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与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的耦合作用研究 胡绍伟
污泥浓缩消化一体化反应器试验研究 刘鸿霞
提高产甲烷菌活性的应用研究 吕映辉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的生物降解行为研究 张静云
中药废水两相厌氧处理工艺及其微生物学基础的研究 郭立峰
硫酸盐还原菌对厌氧消化促进作用的研究 夏涛
两段厌氧工艺处理含硫酸盐和氨氮废水的研究 任飞
高含油废水的微生物连续净化处理 刘妮妮
序批操作条件下厌氧活性污泥中糖原的储存研究 牛琪
高浓度有机废水超高温两相厌氧/好氧/BAC组合工艺处理效果及机理的研究 黄涛
秸秆与城市污水处理厂厌氧消化污泥的混合厌氧实验研究 刘丹娅
两种剩余污泥厌氧消化评估与研究 董慧峪
上一篇:自动喷洒清洁液擦玻璃器
-
产甲烷菌的分类及研究进展2024-08-18
-
瘤胃纤毛虫对甲烷菌和甲烷产量的影响2024-08-18
-
共存于厌氧真菌分离培养液中瘤胃甲烷菌的检测及其多样性分析2024-08-18
-
农药污染对黄松稻田土壤产甲烷菌数量和甲烷排放通量影响的研究2024-08-18
-
产甲烷菌在厌氧消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2024-08-18
-
产甲烷菌在厌氧消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2024-08-18
-
应用RFLP和DGGE技术对沼气池中产甲烷菌多样性的研究2024-08-18
-
闽江河口区淡水和半咸水潮汐沼泽湿地土壤产甲烷菌多样性2024-08-18
-
FACE对水稻土产甲烷菌和甲烷氧化菌种群及其活性的影响2024-08-18
-
嗜冷产甲烷菌及其在废水厌氧处理中的应用2024-08-18
-
瘤胃降解粗纤维产甲烷的厌氧真菌与甲烷菌共培养物的分离鉴定2024-08-18
-
温度对产甲烷菌代谢途径和优势菌群结构的影响2024-08-18
-
产甲烷菌的生理生化特性2024-08-18
-
产甲烷菌的生态多样性及工业应用2024-08-18
-
长江河口湿地产甲烷菌及甲烷氧化菌的分子生态学研究2024-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