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免耕和秸秆覆盖旱作稻田甲烷排放及甲烷产生菌群落结构和数量的变化特征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7:06:43
热度:

免耕和秸秆覆盖旱作稻田甲烷排放及甲烷产生菌群落结构和数量的变化特征【摘要】:水稻是我国南方主要的粮食作物。传统的淹水栽培水稻存在着两个重要的问题:水资源的大量消耗和甲烷的大量排放。

【摘要】:水稻是我国南方主要的粮食作物。传统的淹水栽培水稻存在着两个重要的问题:水资源的大量消耗和甲烷的大量排放。因此,如何在保持水稻产量的同时减少水资源的消耗和甲烷的排放是研究者长期关注的热点问题。秸秆覆盖旱作可以有效减少水分的利用量,并可保持水稻的产量。然而,淹水条件下秸秆还田会显著增加甲烷排放,目前对秸秆覆盖旱作稻田甲烷排放规律的报道较少。免耕作为一种保护性耕作措施逐渐被广泛采用,最近有报道指出:免耕可以显著减少稻田甲烷的排放,但是对其中的机理研究尚在起步阶段。稻田甲烷排放是一个复杂的生理生化过程,甲烷产生菌是甲烷产生过程中必须的微生物类群,它在甲烷的产生和排放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研究其群落结构和数量在水稻不同生育期及不同耕作模式下的变化特征可以更深入的了解甲烷的排放机理。 本试验利用2003年在江西省余江县建立的田间试验小区主要研究免耕和秸秆覆盖旱作稻田的甲烷排放规律及影响因素,并采用PCR-DGGE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的方法对免耕及覆盖旱作稻田水稻不同生育期土壤中甲烷产生菌的群落结构和数量的变化特征进行研究,试图通过分析揭示甲烷产生菌群落结构和数量与稻田甲烷排放的关联性。 主要结果如下: 1、双季稻晚稻免耕稻田甲烷排放规律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 (1)在早稻生育期内,常耕处理的甲烷排放量为9.28g·m-2,免耕耕翻稻田的甲烷排放量为9.51g·m-2,二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在晚稻生育期内,常耕处理的甲烷排放量为7.78g·m-2,免耕处理的甲烷排放量为3.04g·m-2,二者存在显著差异。这表明:免耕可以显著降低甲烷的排放量,免耕稻田耕翻后没有显著增加甲烷的排放。 (2)造成免耕稻田甲烷排放量减少的主要因素可能是免耕稻田表层土壤紧实度增加、土壤中可溶性有机碳含量降低、土壤甲烷产生菌数量减少和植株根系发育受到一定的限制等。 (3)在本研究中,晚稻的甲烷排放量低于早稻,与早稻相比常耕和免耕处理分别减少16%和68%。 2、秸秆覆盖旱作稻田的甲烷排放规律及覆盖旱作栽培模式的生产实践意义 (1)秸秆覆盖旱作、常规水作和无秸秆覆盖旱作稻田的在晚稻生育期内甲烷排放总量分别为:11.12g·m-2,7.78g·m-2和4.23g·m-2。与常规水作相比,覆盖旱作处理显著增加了甲烷排放,而无秸秆覆盖旱作稻田甲烷排放量显著减少。 (2)与传统水作相比,秸秆覆盖旱作可以显著降低水分的损失,有效提高水分的利用效率、显著降低表层土壤的温度。秸秆覆盖旱作可以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维持和提高土壤养分含量。秸秆覆盖旱作对水稻的产量没有明显影响,同时还可以大幅度提高水稻干物质累积量。因此,在水资源缺乏的地区,秸秆覆盖旱作是一种值得考虑的替代传统水作的水稻栽培模式。 3、不同管理措施稻田甲烷产生菌的群落结构和数量季节变化特征及其与甲烷排放的关系 Ⅰ、传统栽培模式双季稻稻田甲烷产生菌的群落结构和数量季节变化特征 (1)在传统栽培模式的双季稻稻田土壤中,甲烷产生菌的群落结构在早稻和晚稻生育期内均有一定的季节变化,其中有一部分主要的类群在整个生育期持续存在。早稻甲烷产生菌的丰富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分别为22,2.86和0.934,而晚稻的对应指标分别为19,2.66和0.916。 (2)在传统栽培模式的双季稻稻田土壤中,不同属甲烷产生菌的数量在水稻的不同生育期土壤中变化剧烈,不同时期的优势种也不相同。无论早稻还是晚稻,甲烷产生菌的总数均在水稻移栽20天左右达到最大,分别为1.15×107个/克干土和7.75×106个/克干土,并显著高于水稻的其它生长时期,其它生长时期甲烷产生菌的总数没有显著的差异。与早稻相比,晚稻甲烷产生菌的数量相对较少。 (3)无论是早稻还是晚稻,利用H2/CO2和甲酸盐的甲烷产生菌在营养类群上占优势,其次是利用醋酸盐的甲烷产生菌,再次是利用混合碳源的甲烷产生菌。Ⅱ、双季稻晚稻免耕处理稻田甲烷产生菌的群落结构和数量季节变化特征 (1)在双季稻晚稻免耕处理稻田中,早晚稻生育期内甲烷产生菌的群落结构也存在一定的季节变化,其中也有一部分主要的类群在整个生育期内持续存在;免耕处理早稻甲烷产生菌的丰富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分别为19,2.58和0.887,而晚稻的对应指标分别为21,2.78和0.884。 (2)在双季稻晚稻免耕处理稻田中,早稻和晚稻生育期内不同类群甲烷产生菌的数量也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无论早稻还是晚稻,甲烷产生菌的总数也均在水稻移栽20天左右的分蘖旺盛期达到最大分别为1.14×107个/克干土和6.72×106个/克干。早稻分蘖期的甲烷产生菌数量显著高于其它采样时间的数量。而晚稻分蘖期甲烷产生菌数量仅显著高于晚稻移栽前和收获时,与其它两个生育期在数量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同样其它采样时期其数量没有显著差异。这种单季免耕的双季稻晚稻的甲烷产生菌数量也少于早稻。 (3)与传统栽培模式相比,单季免耕模式双季稻早稻甲烷产生菌群落结构和数量均偏低,而晚稻生长季土壤中甲烷产生菌的群落结构多样性则较高,但是数量仍低于常耕处理。 (4)免耕处理的早稻和晚稻的甲烷产生菌主要营养类型也为利用H2/CO2和甲酸盐的类群,这类甲烷产生菌显著多于其它营养类型,而利用醋酸盐和混合碳源的甲烷产生菌较少,而这二者之间没有显著性的差别。Ⅲ、秸秆覆盖旱作稻田甲烷产生茵的群落结构和数量季节变化特征 (1)覆盖旱作稻田和无覆盖旱作稻田甲烷产生菌的群落结构也有一定的季节变化,其中也有一部分主要的类群在整个生育期持续存在。覆盖旱作稻田甲烷产生菌的群落结构比无秸秆覆盖旱作稻田的多样性,丰富度高。 (2)覆盖旱作稻田和无覆盖旱作稻田甲烷产生菌的总数也均在水稻移栽后21天时达到最大,此时秸秆覆盖旱作稻田的甲烷产生菌数量显著高于无秸秆覆盖旱作稻田,而其它时期两个处理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3)无论是秸秆覆盖旱作稻田还是无秸秆覆盖旱作稻田,在营养类群上利用H2/CO2和甲酸盐的甲烷产生菌数量显著高于其它营养类型的数量,其次是利用混合碳源的甲烷产生菌,再次是利用醋酸盐的甲烷产生菌。 (4)与常规淹水稻田相比,秸秆覆盖旱作稻田和无秸秆覆盖旱作稻田的甲烷产生菌的群落结构多样性和数量均偏小。但是三个处理甲烷产生菌的数量均在水稻移栽后21天达到最大,分别为7.75×106个/克干土、3.45×106个/克干土和4.21×106个/克干土。而群落结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的最大值出现的时间却有明显的差异。Ⅳ稻田甲烷排放与甲烷产生菌群落结构和数量的关系 稻田甲烷排放速率与稻田土壤甲烷产生菌的数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土壤中甲烷产生菌群落结构的丰富度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的相关性较小 【关键词】:免耕 秸秆覆盖旱作 甲烷排放规律 甲烷产生菌群落结构和数量 PCR-DGGE 荧光原位杂交(FISH)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S511
【目录】:
  • 摘要8-11
  • ABSTRACT11-17
  • 第一章 文献综述17-43
  • 1.1 水稻旱作和保护性耕作的研究进展17-26
  • 1.1.1 发展水稻旱作的意义及其研究进展17-23
  • 1.1.2 水稻保护性耕作的研究进展23-26
  • 1.2 不同田间管理措施对甲烷排放的影响26-35
  • 1.2.1 大气甲烷源汇估算27
  • 1.2.2 甲烷产生机理和途径27-28
  • 1.2.3 甲烷排放规律28-29
  • 1.2.4 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因素29-35
  • 1.3 甲烷产生菌研究进展35-43
  • 1.3.1 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研究方法进展35-40
  • 1.3.2 产甲烷菌研究进展40-43
  • 第二章 研究目的、内容及田间试验设计43-47
  • 2.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43
  • 2.2 主要研究内容43
  • 2.3 技术路线43-44
  • 2.4 试验地设计和管理44-46
  • 2.4.1 试验地概况44-45
  • 2.4.2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45-46
  • 2.5 数据分析与统计46-47
  • 第三章 双季稻晚稻免耕稻田甲烷排放规律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47-63
  • 3.1 材料与方法48-49
  • 3.1.1 试验材料48
  • 3.1.2 研究方法48-49
  • 3.2 结果与讨论49-61
  • 3.2.1 晚稻免耕条件下稻田甲烷排放规律49-52
  • 3.2.2 晚稻免耕对早稻甲烷排放日变化的影响52-53
  • 3.2.3 晚稻免耕对土壤容重的影响53
  • 3.2.4 晚稻免耕对水稻根系形态的影响53-55
  • 3.2.5 晚稻免耕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55-56
  • 3.2.6 晚稻免耕对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和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56-58
  • 3.2.7 晚稻免耕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响58-59
  • 3.2.8 晚稻免耕对土壤可矿化碳的影响59-60
  • 3.2.9 晚稻免耕稻田土壤不同形态碳与甲烷排放的关系60-61
  • 3.3 小结61-63
  • 第四章 秸秆覆盖旱作稻田甲烷排放规律及秸秆覆盖旱作水稻栽培模式的应用前景63-73
  • 4.1 材料与方法63-64
  • 4.1.1 试验材料63
  • 4.1.2 试验方法63-64
  • 4.2 结果与讨论64-72
  • 4.2.1 秸秆覆盖旱作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64-66
  • 4.2.2 秸秆覆盖旱作对土壤中不同形态有机碳含量的影响66-68
  • 4.2.3 秸秆覆盖旱作稻田甲烷排放与土壤中不同形态有机碳含量的相关性68-69
  • 4.2.4 秸秆覆盖旱作对土壤温度和含水量的影响69-70
  • 4.2.5 秸秆覆盖旱作对水稻产量、构成因素及生物量累积的影响70-71
  • 4.2.6 秸秆覆盖旱作对土壤养分的影响71-72
  • 4.2.7 秸秆覆盖旱作栽培模式的实践意义72
  • 4.3 小结72-73
  • 第五章 稻田土壤甲烷产生菌群落结构和数量研究方法确定73-83
  • 5.1 材料和方法74
  • 5.1.1 试验材料74
  • 5.1.2 试验方法74
  • 5.2 结果与讨论74-81
  • 5.2.1 甲炕产生菌群落结构研究方法74-77
  • 5.2.2 甲烷产生菌数量研究方法77-81
  • 5.3 小结81-83
  • 第六章 免耕和秸秆覆盖旱作稻田甲烷产生菌与甲烷排放的关系83-117
  • 6.1 材料与方法84-85
  • 6.1.1 试验材料84
  • 6.1.2 试验方法84
  • 6.1.3 PCR-DGGE图谱分析方法84-85
  • 6.1.4 主要使用的探针类别和序列85
  • 6.1.5 不同甲烷产生菌的荧光显微镜观测85
  • 6.2 结果与分析85-108
  • 6.2.1 双季稻田甲烷产生菌群落结构和数量季节变化特征85-93
  • 6.2.2 双季稻晚稻免耕稻田甲烷产生菌群落结构和数量季节变化特征93-101
  • 6.2.3 秸秆覆盖旱作稻田甲烷产生菌的群落结构和数量变化特征101-107
  • 6.2.4 稻田甲烷排放通量与甲烷产生菌群落结构和数量的关系107-108
  • 6.3 讨论108-115
  • 6.3.1 稻田甲烷产生菌群落结构的变化特征108-110
  • 6.3.2 稻田甲烷产生菌数量的变化特征110-114
  • 6.3.3 稻田甲烷产生菌群落结构和数量与稻田甲烷排放量的关系114-115
  • 6.4 小结115-117
  • 第七章 全文结论及研究展望117-121
  • 7.1 主要结论117
  • 7.2 创新点117-118
  • 7.3 存在问题118
  • 7.4 研究展望118-121
  • 参考文献121-137
  • 附录一 不同田间管理措施稻田甲烷产生菌荧光图片137-145
  • 附录二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和参与发表的学术论文145-146
  • 致谢146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水稻地膜覆盖增产原因及主要栽培技术    何代元

我国发展节水型稻作的若干问题探讨    金千瑜,欧阳由男

Methane Production, Emission and Possible Control Measures in the Rice Agriculture    王明星,上官行健,沈壬兴,Wassmann Reiner,Seiler Wolfgang

成都平原稻田甲烷排放的实验研究    任丽新,王庚辰,张仁健,段长麟,M. A. K. Khalil , M. J. Shearer,R. A. Rasmussen , R. W. Dalluge

华东稻田CH_4和N_2O排放    郑循华,王明星,王跃思,沈壬兴,上官行健,金继生,李老土

水稻田甲烷的减排方法研究及评价    李晶,王明星,陈德章

太湖流域单季稻的甲烷排放研究    熊效振,沈壬兴,王明星,郑循华,王跃思,李晶

稻田CH_4的排放规律    上官行健,王明星,沈壬兴

我国西南地区的稻田CH_4排放    陈德章,王明星,上官行健,黄俊,R.A.Rasmussen,M.K.A.Khalil

南方丘陵典型季节性干旱区水稻节水灌溉的密肥互作效应研究    肖新,赵言文,胡锋,牛高华,李旭征,刘红升

覆草旱作条件下稻田土壤肥力性状、碳氮动态及水稻生产力特征研究    王栋

稻田长期垄作免耕下土壤肥力及环境效应的研究    高明

水旱轮作系统养分资源综合管理研究    范明生

控制灌溉稻田甲烷排放规律及其影响机理研究    李道西

水稻不同栽培模式的节水效应、生产力特征及土壤微生物学性状研究    秦江涛

淹水和旱作稻田土壤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研究    王英

农业资源多维增量路径的建构、动力与运行    方小教;

水基型阻燃剂在木材上的应用研究    赵正强;

小麦垄作栽培的肥水效应及光能利用分析    王旭清,王法宏,董玉红,任德昌,曹宏鑫

水稻叶片对甲烷传输速率的影响    曹云英,许锦彪,朱庆森

重金属Pb、Cd在石灰性褐土上对小白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郭晓燕;袁玲;

不同钾肥品种及用量对香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崔荣宗;杨果;李彦;魏建林;姜国志;

流动注射分析法分析土壤有效磷试验    赵春芝;张守仕;王超;刘连航;陈利平;刘荣宁;

莘县保护地土壤养分含量与盐渍化状况分析    王连祥;闫传胜;袁方耀;张学锋;

不同栽培基质对甜瓜品质和养分含量的影响    姚玉敏;王秀峰;于喜艳;杨凤娟;史庆华;

转基因番茄栽培对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郭文文;诸葛玉平;李建勇;宗晓庆;娄燕宏;

生态农业建设中的土壤质量和土壤资源利用与保护    朱林;马友华;

安徽沿淮地区几种类型土壤的电荷性质研究    李孝良;于群英;纵艳芝;

Nutrismart生态肥中微生物释放硅的效果    甘旭华;唐欣昀;Raymond Liu;

玉米秸秆在人工瘤胃反应器中的厌氧转化    岳正波;胡真虎;俞汉青;

安徽省部分水稻土中氟含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李孝良;孙莉;于群英;

秸秆、蓝藻和餐厨废弃物等生物质资源化利用的进展与探讨    翟志军;李俊;陈祥松;吴金勇;姚建铭;

覆盖免耕对棉田土壤物理性质及棉花生理特性的影响    郑曙峰;王维;徐道青;屈磊;

美盛肥料对油菜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张祥明;

氮肥运筹对小麦产量及生长性状的影响研究    王家嘉;李录久;吴萍萍;

安徽省主要土壤铅含量及其与小麦幼苗生长相关性研究    常江;杜艳;姚艳娟;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高寒地区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研究    赵锦梅

施肥对枸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效应研究    贺春燕

东祁连山高寒草地土壤真菌多样性研究    张俊忠

绿洲棉田磷素养分资源高效利用机理和技术研究    陈波浪

伊犁绢蒿生理生态适应性的研究    侯钰荣

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乙酸累积的微生态机理研究    许科伟

氮、水和温度对羊草有性生殖及克隆生长的影响    王俊峰

填闲作物阻控设施蔬菜土壤硝态氮累积和淋失的研究    吉艳芝

江苏部分地区土壤属性高光谱定量估算研究    郑光辉

中国土地利用的碳排放效应研究    赖力

铁锰硅对凤眼莲生物质结构的影响    武少伟

等高绿篱—农业复合系统土壤CO_2和N_2O排放特征    莫琼

砷污染地下水修复的渗透反应墙材料筛选及除砷机理研究    马琳

菹草对长江中游湖泊沉积物及上覆水间钙、磷循环的影响    倪玲珊

不同油菜品种硼吸收利用差异与细胞壁组分关系的研究    潘媛

江汉平原油菜—水稻轮作制度下施肥效果及经济效益的研究    宁大伟

施用工程菌和草木灰对污染土壤Cd形态和小麦生长的影响    朱小娇

不同修复措施下侵蚀红壤的团聚体稳定性与肥力特点    杨莹莹

污泥污染土壤中接种AM真菌对紫云英生长及重金属吸收的影响    费云舟

鄂南棕红壤区施用石灰对桃园土壤和树体营养的效应研究    蔡东

水稻旱作条件下的生理特性和经济性状研究    黄文江,黄义德,陶汉之,张玉屏

水稻旱作条件下灌浆特性的研究    黄文江,白善军,黄义德,王永久,张玉屏

水稻高产抗旱的水分生理研究(简报)    葛圣伦,谈家云,王华琪

水分胁迫对水稻根系生长和部分生理特性的影响    张玉屏,李金才,黄义德,黄文江

旱作水稻营养吸收特性的研究    李奕松,黄仲青,蒋之埙,何方,朱庆森

我国北方发展水稻旱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赵家铭;王昌华;张燕之;郑文静;

水稻旱作栽培技术及其节本效益探讨    吴文革,陈周前,沈绪波

覆膜旱作水稻生育特点及其适宜栽培技术的研究    吴文革,徐秀娟,陈周前,郑乐娅,王书应

秸秆生化还田效果研究    陈礼华,黄再刚,梁安平,陈虹

土壤微生物活性对林地土壤磷有效性的影响    陈放鸣,李纯

稻田长期垄作免耕下土壤肥力及环境效应的研究    高明

半腐解秸秆覆盖下旱作水稻氮素营养调控研究    石英

不同覆盖条件下稻麦轮作体系的产量效应与氮肥去向研究    艾应伟

水旱轮作系统养分资源综合管理研究    范明生

稻麦轮作生态系统温室气体(CO_2、CH_4和N_2O)排放研究    邹建文

南方季节性缺水灌区管理制度研究    张运华

陆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观测方法研究、应用及结果比对分析    王迎红

旱作水稻水氮利用特征研究    路兴花

覆盖旱作水稻营养生理的变异特征及其适应机理研究    崔国贤

种植方式、秸秆还田与实地氮肥管理对水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及其生理的研究    徐国伟

水稻旱作条件下根系生长特性的研究    张玉屏

覆膜旱作稻田土壤肥力变化研究    刘铭

不同地表覆盖旱作水稻的生长与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    黄新宇

不同地表覆盖直播旱作水稻的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特征    殷晓燕

水稻地表覆膜栽培体系中氮素营养特征研究    李庆江

淹水和旱作稻田土壤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研究    王英

种稻方式对稻麦轮作系统中作物产量、氮肥利用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李勇

长期不同种植方式稻麦轮作系统中土壤养分和作物营养特性的互作研究    薛琳

稻田甲烷排放控制方法的研究进展    张竹青,李义纯

反刍动物甲烷排放预测模型研究现状    樊霞,董红敏,韩鲁佳

湿地甲烷排放研究若干问题的探讨    郝庆菊,王跃思,江长胜,王长科,王明星

长期施肥对湖南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    秦晓波;李玉娥;刘克樱;万运帆;高清竹;

1955—2005年中国稻田甲烷排放估算    王平;黄耀;张稳;

稻田甲烷排放影响因素及减排措施研究进展    李茂柏;张建明;程灿;曹黎明;

国家环境保护局叶汝求副局长在甲烷排放问题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不同农业措施对稻田甲烷排放通量的影响    李德波,张纪伍,李维新,岳振陶,俞飞,顾建宁

稻田甲烷排放研究    杜道灯,陶战

稻田施用沼渣对甲烷排放通量的影响    陶战,杜道灯,周毅,买光熙,刘箫威

湿地甲烷排放研究评述    张银龙;

长期施肥对湖南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    秦晓波;李玉娥;刘克樱;

我国反刍动物甲烷排放现状及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高艳霞;李秋凤;曹玉凤;李春华;李建国;

稻油轮作稻田甲烷排放及其总量估算    韩广轩;朱波;

营养因素对反刍动物甲烷排放影响的研究现状    娜仁花;董红敏;

微生物生物技术在控制畜牧业甲烷排放中的应用    马青山;余占桥;张日俊;

稻田甲烷排放监测技术研究    王秀珍;郑长春;黄敬峰;

我国反刍动物甲烷排放现状及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高艳霞;李秋凤;曹玉凤;李春华;李建国;

湖南稻田甲烷排放及其对不同管理措施的响应    秦晓波;李玉娥;万运帆;廖育林;

大蒜素抑制牦牛瘤胃甲烷排放的研究    秦旭旭;郝力壮;冯宇哲;王万邦;王迅;柴沙驼;崔占鸿;赵月平;张晓卫;刘书杰;

北极释放甲烷速度加快    李欣 译

稻田甲烷排放不增加温室效应    林万涛

澳大利亚减排新招 不让羊打嗝放屁    马毅达

美公布甲烷排放削减计划    本报记者 何英

改变种稻习惯可为地球“降温”    首席记者 任荃

十九国联手推进甲烷市场化    张小青

越高产越环保    记者 张小军

水稻田并非甲烷排放重要源头    记者 沈建华 刘文彬

农田急需“碳滋养”    本报记者 许琦敏

世界各国致力甲烷市场化    陈重宇

肉牛甲烷排放测定与估算模型的研究    游玉波

沼泽湿地及其不同利用方式下甲烷排放机理研究    丁维新

基于模型和GIS技术估算1955-2005年中国稻田甲烷排放    王平

免耕和秸秆覆盖旱作稻田甲烷排放及甲烷产生菌群落结构和数量的变化特征    李大明

稻鸭共栖免耕减排甲烷机制及综合效益研究    甘德欣

小兴安岭沼泽甲烷排放及其对人为干扰的响应研究    孙晓新

水稻植株和土壤对CH_4排放的影响及定量模型研究    傅志强

闽江河口短叶茳芏湿地甲烷产生、氧化、传输与排放研究    黄佳芳

艾比湖地区生长季典型生态系统土壤甲烷排放通量分析    孙景鑫

若尔盖高原花湖湖滨湿地甲烷排放研究    姚守平

有氧条件下中亚热带植物甲烷排放研究    高玉春

淡水螺类对湿地微生物介导的甲烷排放的影响    徐晓

超级稻甲烷排放特征及其与植株生长特性的关系    闫晓君

闽江河口芦苇湿地甲烷排放及其主要环境影响因子分析    王维奇

稻田甲烷排放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及活性初步研究    许静

河滨修复湿地甲烷排放及其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吴筱

水稻栽培方式与植株特征对CH4排放影响研究    沈村正

稻—鸭生态种养减排甲烷和改善稻田环境的功能研究    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