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象草自交后代无性系的饲用价值及生物质能特性初步评价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2:44:36
热度:

象草自交后代无性系的饲用价值及生物质能特性初步评价【摘要】:江苏农科院1985年自美国引进的象草N51是一个高度杂合体。在南京地区经过人工短日照处理后抽穗并自交得到100多个具有不

【摘要】:江苏农科院1985年自美国引进的象草N51是一个高度杂合体。在南京地区经过人工短日照处理后抽穗并自交得到100多个具有不同植物学性状的无性系。试验对其中86个无性系进行植物学及产量性状的聚类分析,对聚类得到的不同类群进行了饲用价值比较,并测定了不同无性系的热值,分析了热值与植物学性状的相关性。试验结果如下: 1、象草各无性系一次性刈割后,测定其产量及植物学性状,根据株高、分蘖数、干草产量3个指标进行聚类分析,聚为11类。聚类结果显示同一类群的不同亚类群之间仍存在较大差异,以聚类分析所得的亚类为基本单元,以株高为分类指标,分蘖数和产量为属性指标进一步分类,分为高秆、中高和矮秆3个植株类型,进一步根据分蘖数和产量细分为14个类群。 2、对不同无性系的干物质产量与植物学性状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干物质产量与植物学性状之间存在相关性。其中,产量与株高、叶长、叶宽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茎粗和分蘖数相关性不显著,在同一株高类群中,产量与分蘖数显著正相关(P0.01)。 3、在南京地区全年进行1次性刈割的干物质产量最高,2次刈割干物质产量有所降低,但饲草品质有所提高。 4、以第一茬草的干物质消化率、粗蛋白含量、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和可消化干物质产量为指标,采用隶属函数(反隶属函数)法对象草各类群饲用价值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14个类群中,饲用价值综合得分在2.7以上的有3个类群,其中高秆2个,中高1个;综合得分在2.5-2.7之间有9个类群,其中高秆3个,中高4个,矮秆两个;综合得分低于2.5的有2个,其中高秆1个,矮秆1个。在所有类群中,高秆、中蘖、高产类群饲用价值最高,高秆、少蘖、高产类群饲用价值较低。 5、对象草不同类群的热值与其植物学性状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中高型和高秆型类群矮秆型类群,中高型和高秆型类群间差异不大。试验表明:不同无性系的热值与株高、叶长、叶宽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茎粗、分蘖数相关性不显著,但这种相关性在不同株高类型无性系间的表现是不一致的,具体为高秆型无性系热值与各植物学性状相关性不显著;中高型无性系热值与株高呈显著正相关,与茎粗呈显著负相关(P0.05);矮秆型无性系热值与叶长呈显著正相关(P0.05)。同时不同性状因子分析表明,在影响热值多因子构成中,株高、叶长和干物质产量为主要构成要素。 【关键词】:象草 植物学性状 无性系 饲用品质 热值 聚类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S543.9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9
  • 引言9-10
  • 第一章 文献综述10-16
  • 1 象草的综合利用研究10-11
  • 1.1 用作饲草10
  • 1.2 用作地被植物、造纸原料或食用菌培养基质10-11
  • 2 象草的遗传育种及杂交优势利用11-12
  • 3 能源植物的特性及研究概况12-15
  • 3.1 能源植物的特性12-13
  • 3.2 国外能源植物研究概况13
  • 3.3 国内能源植物的研究概况13-15
  • 4 象草作为能源植物的优势15-16
  • 第二章 象草自交后代无性系产量及植物学性状聚类分析16-26
  • 1 材料与方法16-17
  • 1.1 试验地概况16
  • 1.2 供试材料16
  • 1.3 试验方法16-17
  • 1.4 数据处理17
  • 2 结果与分析17-23
  • 2.1 聚类分析结果17
  • 2.2 各类群产量及植物学性状平均值17-21
  • 2.3 以株高为分类指标,分蘖和产量为属性指标的分类结果21-23
  • 2.4 象草不同无性系产量与植物学性状的相关性23
  • 3 讨论与结论23-26
  • 3.1 象草的变异来源23-24
  • 3.2 借助聚类分析的信息,提高象草育种的预见性24-26
  • 第三章 象草不同类型无性系的饲用价值比较26-40
  • 1 材料及方法26-27
  • 1.1 供试材料26
  • 1.2 试验设计26-27
  • 1.3 试验数据处理方法27
  • 2 结果与分析27-37
  • 2.1 各类群无性系的干物质体外消化率、干物质产量和可消化干物质产量27-31
  • 2.2 NDF含量31-32
  • 2.3 ADF含量32-33
  • 2.4 一次性刈割ADL、ASH含量33-34
  • 2.5 粗蛋白(CP)含量34-36
  • 2.6 象草不同类型无性系营养成分综合评价36-37
  • 3 讨论37-40
  • 3.1 不同类型象草饲用品质的差异37-38
  • 3.2 象草干物质生产潜力38
  • 3.3 可消化干物质产量作为象草饲用品质综合评定指标38-40
  • 第四章 象草无性系作为生物质能利用的热值特性分析40-46
  • 1 试验材料及方法40-41
  • 1.1 供试材料40
  • 1.2 田间试验方法40-41
  • 1.3 热值测定方法41
  • 1.4 统计憹法41
  • 2 结果与分析41-44
  • 2.1 各类群无性系的热值41-42
  • 2.2 热值与各植物学性状相关性42-43
  • 2.3 作为生物质能利用的象草性状分析43-44
  • 3 讨论44-46
  • 3.1 象草的热值特性44
  • 3.2 高热值无性系选择方法44-46
  • 第五章 综合讨论46-48
  • 1 适宜用作能源植物的无性系类群46
  • 2 适宜用作饲草的无性系类群46-48
  • 全文结论48-50
  • 参考文献50-54
  • 致谢54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象草木屑混合栽培优质花菇试验初报    周华光,李建春

论象草在南方农区的开发利用    余复陶;

广西饲草养牛奶肉役力成绩回顾及展望    汤贡珍

美洲狼尾草与象草杂交种生产的花期相遇及积温稳定性研究    顾洪如,白淑娟,杨运生,丁成龙,周卫星

王草和象草在云南省亚热带地区的适应性研究    钟声,周自玮,文际坤,杨世平

牛的好飼草—象草    一农;

象草餵猪初步效果观察    刘均默;文伯珍;李玉华;梅大谋;

南国宝草——象草    沈子仪;

亚热带高产象草的栽培利用    谭超夏;

象草自交后代无性系产量及植物学性状聚类分析    冉景松;顾洪如;沈益新;丁成龙;张霞;

华南红火蚁入侵区蚂蚁类群演替规律及其机制研究    吴碧球;陆永跃;曾玲;许益镌;

贺诗-学会颂    侯玉芬;

红火蚁入侵过程中草坪上蚂蚁类群变动趋势    宋侦东;陆永跃;许益镌;曾玲;

红火蚁入侵对广东多种生境中蚂蚁类群的影响    吴碧球;陆永跃;曾玲;梁广文;

苹果叶螨类群与捕食天敌类群在空间和数量上的关系研究    李建荣;石万成;刘旭;

地衣型子囊菌重要类群的分化时间    郭守玉;

蜈蚣目及相关类群的系统关系及分化时间的探讨    盖永华;杨群;

姜科热带分布与高山分布类群传粉生物学的比较研究——以茴香砂仁属和象牙参属的代表种为例    欧云锋;檀广兵;王英强;

Fusulinid()的中文译名    顾松竹;

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品系的遗传距离与聚类分析    张星星;曾德志;郭世星;牛应泽;

若美国10%耕地种象草,可供全美50%用电    范小林

欧洲将利用象草发电    记者 郑晓春

“象草”可用作替代能源    记者 赵剑英

观赏蔬菜的主要类群应用    桑景拴

云和农民象草代木屑育香菇    记者 崔璀 王建平 通讯员 徐小燕

兰溪引种“能源草”用于发电    李冰峰通讯员 孙伟东

稻草象草干牛粪样样宝 香菇蘑菇黑木耳朵朵鲜    李永安董静 彭莉

漳平注重提升“6·18”活动成效    通讯员 陈晓霞 郑克胜

龙泉用草种黑木耳    见习记者 颜伟杰 记者 聂伟霞 龙泉市报道组 周华俊

栽种饲草应科学搭配    阮礼录

中国绵羊主要类群进化关系分析    郭军

添加剂对象草和意大利黑麦草青贮发酵品质及有氧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张磊

小麦LMW-GS基因类群品质效应及茎基腐病遗传特性研究    刘亚西

小叶杨遗传资源评价及重要性状的SSRs关联分析    卫尊征

玉米×Teosinte远缘杂种后代重要性状的表型及遗传分析    陈景堂

樟子松顶芽休眠与萌发转换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毕影东

东祁连山高寒草地优势植物内生细菌多样性研究    李振东

毛茛科植物花形态发育性状的演化研究    赵亮

一粒系小麦Pina基因与小麦生防细菌荧光假单胞菌研究    陈庆

真姬菇AFLP分子标记的建立和遗传多样性分析及酿酒酵母细胞絮凝主效基因的定位克隆    汪林

象草自交后代无性系的饲用价值及生物质能特性初步评价    冉景松

苏牧2号象草新品种耐盐机制初探    刘智微

某些实二次域狭义类群的8-秩    张玲瑞

不同添加剂对象草和水葫芦青贮品质的影响    张丽

酶制剂对象草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    贾燕霞

虚二次数域类群的8-秩    吴锡梅

狼尾草属牧草营养价值及其人工瘤胃降解特性研究    黄煌兴

稻草与玉米秸秆或象草混合青贮及其对奶牛饲用价值研究    李旭华

桂花不同栽培变种的成花条件及花器官发育的形态解剖学研究    曹际云

三种禾本科牧草的比较试验    陈小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