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壳聚糖与纤维素酶对瘤胃发酵、甲烷产生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7:04:05
热度:

壳聚糖与纤维素酶对瘤胃发酵、甲烷产生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摘要】:反刍动物甲烷的产生,是饲粮能量损失的一部分,同时也会对环境造成影响。目前有许多关于甲烷减排的措施,但有些措施涉及到抗

【摘要】:反刍动物甲烷的产生,是饲粮能量损失的一部分,同时也会对环境造成影响。目前有许多关于甲烷减排的措施,但有些措施涉及到抗生素残留或饲料消化率降低问题,有必要探讨一种在不影响饲料消化率的前提下,降低甲烷的产生。本研究通过体外发酵试验,研究壳聚糖和外源纤维素酶对瘤胃发酵、甲烷产生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旨在探讨壳聚糖和纤维素酶调控瘤胃代谢的机理,为壳聚糖和纤维素酶在生产实践中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试验一添加壳聚糖对瘤胃发酵、甲烷产生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试验采用体外发酵试验,3×4因子设计,试验因素分别为精粗比(20:80、50:50和80:20)和壳聚糖水平(0、40、80和120mg/g DM底物)。结果显示,在三种精粗比条件下,壳聚糖均显著提高瘤胃pH(P0.05),且随壳聚糖添加水平的增加而上升;添加壳聚糖减少总产气量和甲烷产生,降低体外干物质消失率(IVDMD)和纤维素酶活(P0.05)。精粗比20:80和50:50时,添加壳聚糖显著增加丙酸摩尔比例(P0.01),降低乙丙比(P0.05),而对乙酸、丁酸的摩尔比例无影响,对总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和氨态氮浓度无影响(P0.05)。精粗比80:20时,添加壳聚糖显著增加瘤胃氨态氮浓度、丁酸、戊酸和支链挥发性脂肪酸(BCVFA)摩尔比例(P0.05),降低乙酸摩尔比例(P0.05),而对丙酸摩尔比例无影响(P0.05)。壳聚糖显著增加产琥珀酸丝状杆菌的数量(P0.05),但对总细菌、原虫和厌氧真菌无影响。研究表明,添加壳聚糖减少甲烷的产生,提高丙酸摩尔比例,降低乙丙比,使瘤胃维持一个较高水平的pH,且壳聚糖对瘤胃发酵模式的作用效果受发酵底物精粗比的影响。 试验二外源纤维素酶对瘤胃发酵、干物质降解率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本试验研究三种精粗比(20:80、50:50和80:20)饲粮条件下,添加外源纤维素酶对瘤胃发酵的影响,四个纤维素酶添加水平(0、40、80和120U/g DM)。结果显示,发酵24h后,纤维素酶显著增加总产气量、甲烷产生量、IVDMD和总VFA浓度(P0.05),降低瘤胃液pH(P0.05)。精粗比20:80和50:50饲粮中,纤维素酶增加丙酸的摩尔比例(P0.05),降低乙丙比(P0.05),但在精粗比80:20饲粮条件下,没有发现类似的结果。精粗比20:80饲粮中,添加纤维素酶显著增加产琥珀酸丝状杆菌和甲烷菌的数量(P0.05),但在精粗比50:50和80:20饲粮中,添加纤维素酶对微生物区系的影响不显著。研究表明,纤维素酶提高干物质的降解率,改变瘤胃发酵的模式,对瘤胃发酵的作用效果受底物精粗比的影响。精粗比20:80和50:50的饲粮中添加纤维素酶作用效果比精粗比80:20时更明显。 试验三半纤维素酶对干物质降解率、瘤胃发酵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本研究旨在探讨半纤维素酶对瘤胃发酵的影响,试验采用3×4双因素设计,三种精粗比(20:80、50:50和80:20)饲粮条件下,半纤维素酶添加分为四个水平(0、40、80和120U/g DM底物)。结果显示,发酵24h后,添加半纤维素酶显著增加IVDMD、总产气量和甲烷产生量(P0.05),降低瘤胃pH和NH3-N的浓度(P0.05)。添加半纤维素酶显著增加总VFA浓度(P0.05),不影响乙酸、丁酸和戊酸的摩尔比例(P0.05),但增加了丙酸的摩尔比例(P0.05),降低BCVFA摩尔比例和乙丙比(P0.05)。添加半纤维素酶降低了原虫数量(P0.05),增加了甲烷菌数量(P0.05),而对总细菌、产琥珀酸丝状杆菌和厌氧真菌无影响(P0.05)。研究表明,添加半纤维素酶提高IVDMD,增加总VFA浓度,改善了瘤胃发酵。 试验四壳聚糖与纤维素酶及其混合物对瘤胃发酵、甲烷产生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本试验探讨壳聚糖、纤维素酶及其混合物对瘤胃发酵的影响,试验设计为:空白对照组,壳聚糖(80mg/g DM底物),纤维素酶(80U/g DM底物),混合物处理组(纤维素酶80U/g DM底物+壳聚糖80mg/g DM底物)。结果显示,发酵培养24h后,纤维素酶处理组和混合处理组显著增加总产气量、IVDMD和总VFA浓度(P0.05)。与纤维素酶处理组相比,混合处理组降低甲烷产生量、CH4/VFA和乙丙比(P0.05)。与对照处理组相比,壳聚糖处理组降低IVDMD、甲烷产生量和总VFA浓度(P0.05)。与其它三组相比,混合处理组具有较低的CH4/VFA和最低的乙丙比,并显著增加产琥珀酸丝状杆菌的数量(P0.05)。研究表明,混合处理组提高IVDMD,降低CH4/VFA,具有最高的丙酸摩尔比例,最低的乙丙比,有益于瘤胃发酵,比单独添加纤维素酶或壳聚糖,更能兼顾到瘤胃干物质降解率、甲烷的产生和瘤胃的发酵模式。各处理组对瘤胃发酵的影响依赖于饲粮的精粗比。 总之,饲粮中添加壳聚糖可减少甲烷的产生,改变瘤胃发酵模式;添加纤维素酶提高瘤胃中粗饲料的消化,促进瘤胃发酵;壳聚糖与纤维素酶配合使用,在不降低干物质消化率的前提下,减少甲烷的产生,更有益于瘤胃的发酵,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关键词】:壳聚糖 外源纤维素酶 瘤胃发酵 甲烷产生 瘤胃微生物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S816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5
  • 第一章 文献综述15-29
  • 第一节 前言15-17
  • 1.1.1 畜牧业对温室效应的影响15
  • 1.1.2 壳聚糖在甲烷减排中的优点15
  • 1.1.3 纤维素酶提高饲料消化率的重要性15-16
  • 1.1.4 壳聚糖与纤维素酶的互补16
  • 1.1.5 日粮精粗比对添加剂作用效果的影响16
  • 1.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6-17
  • 第二节 甲烷产生的机理及甲烷减排的策略17-20
  • 1.2.1 瘤胃内甲烷的产生17
  • 1.2.2 饲料添加剂在甲烷减排中的应用17-20
  • 第三节 壳聚糖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畜牧业中的应用20-24
  • 1.3.1 壳聚糖的结构及理化特性20
  • 1.3.2 壳聚糖的生物学特性20-21
  • 1.3.3 壳聚糖的抑菌作用21-22
  • 1.3.4 壳聚糖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研究22-24
  • 第四节 纤维素酶降解粗纤维的机理及其在畜牧业生产中的应用24-27
  • 1.4.1 纤维素酶降解粗纤维,提高消化率的作用机理24-25
  • 1.4.2 纤维素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25-27
  • 第五节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27-29
  • 1.5.1 研究内容27
  • 1.5.2 技术路线27-29
  • 第二章 不同精粗比饲粮中添加壳聚糖对瘤胃发酵、甲烷产生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29-42
  • 2.1 材料与方法29-33
  • 2.1.1 试验动物及材料29
  • 2.1.2 缓冲液配制29-30
  • 2.1.3 缓冲液制备30
  • 2.1.4 试验方法30-31
  • 2.1.5 测定指标及方法31
  • 2.1.6 微生物 DNA 的提取31-32
  • 2.1.7 实时定量 PCR 检测瘤胃微生物32-33
  • 2.1.8 统计分析33
  • 2.2 结果33-38
  • 2.2.1 壳聚糖和饲粮精粗比对甲烷产生、总产气量和干物质消失率的影响33-34
  • 2.2.2 壳聚糖和饲粮精粗比对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34-35
  • 2.2.3 壳聚糖和饲粮精粗比对瘤胃挥发性脂肪酸的影响35-37
  • 2.2.4 添加壳聚糖对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37-38
  • 2.3 讨论38-41
  • 2.3.1 壳聚糖对甲烷产生的影响38
  • 2.3.2 壳聚糖对总产气量、体外干物质消失率和纤维素酶活的影响38-39
  • 2.3.3 壳聚糖和饲粮精粗比对瘤胃 pH 的影响39
  • 2.3.4 壳聚糖和饲粮精粗比对 VFA 的影响39-40
  • 2.3.5 壳聚糖对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40-41
  • 2.4 小结41-42
  • 第三章 不同精粗比饲粮中添加纤维素酶对瘤胃发酵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42-51
  • 3.1 材料与方法42-43
  • 3.1.1 试验动物及材料42
  • 3.1.2 缓冲液配制42
  • 3.1.3 缓冲液制备42
  • 3.1.4 发酵试验方法42-43
  • 3.1.5 测定指标及方法43
  • 3.1.6 微生物 DNA 的提取43
  • 3.1.7 实时定量 PCR 检测瘤胃微生物43
  • 3.1.8 统计分析43
  • 3.2 结果43-48
  • 3.2.1 纤维素酶和饲粮精粗比对总产气量、IVDMD、甲烷产生、CH_4/VFA、pH 和 NH_3-N 的影响43
  • 3.2.2 纤维素酶和饲粮精粗比对挥发性脂肪酸的影响43
  • 3.2.3 纤维素酶和饲粮精粗比对瘤胃微生物的影响43-48
  • 3.3 讨论48-50
  • 3.3.1 纤维素酶对总产气量和 IVDMD 的影响48
  • 3.3.2 纤维素酶对 VFA 和 pH 的影响48-49
  • 3.3.3 纤维素酶对甲烷产生和 NH3-N 浓度的影响49
  • 3.3.4 纤维素酶对瘤胃微生物的影响49-50
  • 3.4 小结50-51
  • 第四章 不同精粗比饲粮中添加半纤维素酶对瘤胃发酵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51-60
  • 4.1 材料与方法51-52
  • 4.1.1 试验动物及材料51-52
  • 4.1.2 缓冲液配制52
  • 4.1.3 缓冲液制备52
  • 4.1.4 发酵试验方法52
  • 4.1.5 测定指标及方法52
  • 4.1.6 微生物 DNA 的提取52
  • 4.1.7 实时定量 PCR 检测瘤胃微生物52
  • 4.1.8 统计分析52
  • 4.2 结果52-57
  • 4.2.1 半纤维素酶和饲粮精粗比对瘤胃发酵参数、干物质消失率、酶活和 NH3-N 的影响52
  • 4.2.2 半纤维素酶和饲粮精粗比对挥发性脂肪酸的影响52
  • 4.2.3 半纤维素酶和饲粮精粗比对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52-57
  • 4.3 讨论57-59
  • 4.3.1 半纤维素酶对干物质消失率的影响57
  • 4.3.2 半纤维素酶对甲烷产生的影响57
  • 4.3.3 半纤维素酶对挥发性脂肪酸的影响57-58
  • 4.3.4 半纤维素酶对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58-59
  • 4.4 小结59-60
  • 第五章 不同精粗比饲粮中添加壳聚糖和纤维素酶及其混合物对瘤胃发酵及微生物区系 的影响60-69
  • 5.1 材料与方法60-61
  • 5.1.1 试验动物及材料60
  • 5.1.2 缓冲液配制60-61
  • 5.1.3 缓冲液制备61
  • 5.1.4 发酵试验方法61
  • 5.1.5 测定指标及方法61
  • 5.1.6 微生物 DNA 的提取61
  • 5.1.7 实时定量 PCR 检测瘤胃微生物61
  • 5.1.8 统计分析61
  • 5.2 结果61-66
  • 5.2.1 高粗料条件下添加壳聚糖、纤维素酶及其混合物对瘤胃发酵参数、IVDMD 和甲烷产生的影响61
  • 5.2.2 中等精料条件下添加壳聚糖、纤维素酶及其混合物对瘤胃发酵参数、 IVDMD 和甲烷产生的影响61-66
  • 5.2.3 高精饲粮条件下添加壳聚糖、纤维素酶及其混合物对瘤胃发酵参数、 IVDMD 和甲烷产生的影响66
  • 5.2.4 壳聚糖、纤维素酶及其混合物对瘤胃微生物的影响66
  • 5.3 讨论66-68
  • 5.3.1 壳聚糖和纤维素酶及混合处理组对干物质消失率的影响66
  • 5.3.2 壳聚糖和纤维素酶及混合处理组对挥发性脂肪酸的影响66-67
  • 5.3.3 壳聚糖和纤维素酶及混合处理组对甲烷产生和 NH_3-N 浓度的影响67-68
  • 5.3.4 壳聚糖和纤维素酶及混合处理组对瘤胃微生物菌群的影响68
  • 5.4 小结68-69
  • 第六章 结论69-70
  •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69
  • 本研究的创新点69
  • 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69-70
  • 参考文献70-85
  • 附录85-88
  • 缩略词表88-89
  • 致谢89-90
  • 作者简介90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运用Rusitec系统研究不同碳水化合物对麦秸消化率的影响机理    王星凌,朱承满,李世英,柳尧波,任素芳

半纤维素酶处理丝瓜络纤维结构分析    王迎;李红;

瘤胃发酵调控研究进展    赵广永

粗饲料颗粒长度对山羊咀嚼活动和瘤胃发酵的影响    张涛;赵向辉;徐明;姚军虎;

壳聚糖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史彬林,李德发,朴香淑

饲粮中添加半纤维素酶对生长猪的促生长作用及其内分泌机制    许梓荣,卢建军,杨英

饲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GXC)对仔猪消化机能的影响    许梓荣,王振来,王敏奇

壳聚糖对肉鸡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分子机理研究    李慧英

不同精粗比全价颗粒饲料对4~6月龄犊牛增重的影响    宋恩亮;刘晓牧;穆阿丽;庞玉合;杨在宾;杨维仁;吴乃科;

猪胃肠道微生物菌群的研究现状浅析    柳尧波;凌泽春;

过瘤胃脂肪对绵羊瘤胃内环境的影响    滕佳伍;穆叔琴;高玉鹏;王文杰;李千军;马志芳;张晓青;

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转化生物乙醇预处理B2B工艺的发展研究    李文;潘家祯;许洪朋;

锌的消化吸收机制研究进展    高建伟;王林枫;杨改青;严平;贺翠婷;

烟酸铬与氯化钾对热应激肉牛生理指标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孙凯佳;高腾云;吕超;韩志国;韩平福;周涛;

预处理对废纸纤维素酶水解的影响    邓立红;肖领平;唐勇;宋先亮;

肉牛对不同物理性状的玉米秸饲料利用效果的研究    苏秀侠;刘海燕;于维;陈群;

BMY公牛对不同能量蛋白比日粮的消化代谢试验    王安奎;金显栋;付美芬;刘建勇;杨国荣;

微量元素铜对奶牛营养作用及生产性能的影响    程延彬;苗树君;赵辉;钱占宇;李红宇;刘文芝;

免疫抑制影响蛋鸡生产性能的代谢机制探讨    彭炳勇;高玉鹏;郑海祖;王春江;纪建新;皇甫一凡;

产气法评价纳豆芽孢杆菌对瘤胃液体外发酵的影响    邓露芳;王加启;姜艳美;卜登攀;魏宏阳;周凌云;王金枝;

日粮中添加纳豆芽孢杆菌对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    张海涛;卜登攀;栾绍宇;邓露芳;周凌云;周振峰;魏宏阳;王学天;王加启;

大豆黄酮和染料木素对奶牛瘤胃内主要养分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刘春龙;李忠秋;张帆;姜文博;许岩;马宁;单安山;

大米草代替青贮玉米及羊草饲喂中低产奶牛试验    卞付国;

纳豆芽孢杆菌对瘤胃微生物发酵的影响    邓露芳;王加启;姜艳美;刘亮;卜登攀;周凌云;

添加壳聚糖对奶牛产奶性能、乳体细胞数及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田丰;任海军;史彬林;闫素梅;赵鹏;马跃军;

共轭亚油酸的来源及其生物学作用    王丽芳;马燕芬;卢德勋;

反刍家畜常用饲料蛋白组分对小肠吸收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周荣;王加启;潘发明;张俊瑜;卜登攀;魏宏阳;周凌云;

海水鱼消化道菌群结构研究进展    周志刚;石鹏君;姚斌;何夙旭;苏永全;

纸浆污泥纤维素酶水解糖化与增效工艺及机理的研究    吕健

代乳品酸度及调控对哺乳期犊牛生长性能、血气指标和胃肠道发育的影响    屠焰

品种与栽培技术对玉米产量及青贮质量的影响    冯鹏

芦丁对奶牛泌乳性能、瘤胃消化代谢和对大鼠乳腺发育的影响    郭旭东

木质纤维素原料生物转化生产纤维素乙醇过程的关键技术研究    张建

饲草型全混日粮饲用价值评价研究    王晓光

灌木类植物单宁对绵羊瘤胃发酵影响及其对瘤胃微生物区系、免疫和生产指标影响的研究    薛树媛

水稻秸秆降解放线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机理研究    徐杰

西藏披碱草属牧草利用研究    曹仲华

欧拉型藏羊消化系统发育和肌肉H-FABP基因表达规律的研究    郎侠

EAA构成与碳水化合物类型对混合瘤胃微生物体外发酵的影响    管红娟

不同水平柠条对奶牛生产性能和消化性能的影响    方姝骄

菊芋粕对泌乳奶牛的营养价值评定    赵芳芳

酶制剂和发芽小麦替代玉米对肉鸡影响的研究    吴庆伟

稀土壳聚糖对鲫鱼非特异性免疫、肌肉品质及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汪明

复合异位酸对山羊营养物质消化的影响    刘中流

中性和酸性蛋白酶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氮及氨基酸消化率的影响    卢晨

肉用公羔生长期(20-35kg)能量和蛋白质需要量研究    王鹏

外源反-10,顺-12共轭亚油酸对牛乳腺上皮细胞脂肪合成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    王红芳

姜粉对肉牛营养物质消化吸收和机体抗氧化能力影响的研究    刘明杰

壳聚糖对肉鸡生长发育的影响    张克胜,管其红,吴海泉,任艳,费良猛

豚鼠血清TNF、PLA_2含量在哮喘发病及其耳针防治过程中的变化    郝秀华,陈玲,颜光涛,刘心莲

支气管哮喘与免疫    徐玮,董伟

壳聚糖的抗菌性能研究    郑连英,朱江峰,孙昆山

甲壳素与壳聚糖在家禽饲料中的应用    宁维颖

壳聚糖对肉仔鹅生产性能、养分代谢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王润莲;常斌;杜柄旺;贾汝敏;张锐;黄晓亮;

人工唾液对绵羊瘤胃液相平衡、瘤胃发酵和微生物氮合成的影响    赵广永,冯仰廉,X.B.Chen,E.R.Orskov,W.J.Shand

壳聚糖对肉用鹌鹑生产性能、脂肪代谢、免疫及内分泌机能的影响    柯叶艳,陈杰,韩正康,王国杰

壳寡糖对肉仔鸡肠道主要菌群、小肠微绒毛密度、免疫功能及生产性能的影响    王秀武,杜昱光,白雪芳,李曙光

低聚壳聚糖功能性质及应用    柴平海,张文清,金鑫荣

纤维素酶在畜牧业中的应用    孔凡德,刘建新

混合发酵对纤维素酶和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司美茹,薛泉宏,蔡艳

纤维素酶在速溶茶中的应用研究    梁靖,须海荣,蒋文莉,陈利燕

饲用纤维素酶的研究与应用    朱崇淼

一株产纤维素酶细菌液体发酵条件的初步研究    王炜,付建红,崔卫东,徐斌

饲用纤维素酶研究进展    钟发刚,王新华

纤维素酶酶活的影响因子初探    邱雁临,王金华,吴周和,王伟,李秀芳

饲用纤维素酶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姜殿文,王纪亭,万文菊

纤维素酶及其应用    

纤维素酶的研究进展    谢占玲,吴润

动物内源性纤维素酶:福寿螺(Ampullaria crossean)多功能纤维素酶基因的克隆    王骥;丁明;李燕红;陈清西;许根俊;赵辅昆;

固体纤维素酶的浸渍条件优化及其特性研究    冯文英;

纤维素酶的研究进展    赵辅昆;王骥;陈清西;许根俊;

产耐碱性纤维素酶丝状真菌的筛选及研究    姚强;黄琰;陈冠军;

中温纤维分解真菌尖镰孢Fusarium oxysporum的一种新的耐热内切纤维素酶    刘淑艳;卢雪梅;段新源;高培基;

不同来源纤维素酶的酶活最适条件研究    黄燕华;冯定远;

碱性纤维素酶研究进展    李艳丽;许尧兴;许少春;

宏基因组技术在纤维素酶活筛选中的研究进展    王春燕;刘四新;

特异腐质霉纤维素酶的酶谱分析    王在贵;何瑞国;钱世钧;刘朝良;

产纤维素酶真菌Mucor amphibiorum RSC1的鉴定和产纤维素酶特性的研究    李汉骏;王舒;付鸣佳;

纤维素酶可提高秸秆饲料利用率    平远 译

纤维素酶在动物营养中的应用    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孙洪新甄二英

纤维素酶的应用现状    王菁莎 王颉 刘景彬

开发纤维素酶制剂大有可为    刘国信

35项印染行业节能减排先进技术——助剂篇(二)    陆慕寒 整理

饲料原料资源匮乏出路何在    山东农业大学 王纪亭

2009年印染行业节能减排优秀技术创新成果推介    

科技将这样改变我们的生活    冯卫东

高活力纤维素酶生产技术     

生物炼制:突破纤维素利用瓶颈    本报记者 李晓岩

云斑天牛胃肠道内共生细菌来源的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的初步研究    周峻沛

斜卧青霉胞外蛋白质组学分析与纤维素酶合成调控机制研究    韦小敏

磁性纳米颗粒固定纤维素酶和产酶丝状真菌转化的研究    廖红东

新型嗜热纤维素酶的性质研究及协同水解纤维素作用    王玉国

纤维素酶产生菌的筛选及纤维素酶基因在家蚕中的表达研究    李兴华

纤维素酶修饰及其对纤维素纤维作用的研究    余圆圆

重组内切纤维素酶酶学性能及其应用研究    吴淑芳

纤维素酶高效水解、回收再用与反应机理的研究    张名佳

康氏木霉纤维素酶的发酵及其对稻草降解利用的初探    刘小杰

纤维素酶对纤维素纤维的作用    吕家华

纤维素酶工程菌的构建及表达    石矛

瘤胃纤维素降解微生物的筛选及产纤维素酶酶学性质的研究    郑德

深海细菌Martelella mediterranea纤维素酶基因的克隆、表达与酶学分析    董俊丽

纤维素酶发酵生产及其降解秸秆性能研究    杨春燕

耐高温纤维素酶在烟草中的表达    蒋西然

微生物发酵法生产纤维素酶    李收

一株产纤维素酶真菌的筛选、鉴定及代谢产物的研究    李保深

斜卧青霉纤维素酶液态发酵工艺研究    刘靖

福寿螺纤维素酶的研究    吴海洪

高温放线菌纤维素酶的研究    董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