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建平县玉米秸秆还田的发展与实施效果调查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7:01:12
热度:

建平县玉米秸秆还田的发展与实施效果调查【摘要】:正一、建平县基本概况建平县位于辽宁省西部,属于北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7.6℃,年均日照时数2850~

【摘要】:正一、建平县基本概况建平县位于辽宁省西部,属于北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7.6℃,年均日照时数2850~2950小时,年平均降雨量430毫克,无霜期120~155天,农田土壤以褐土为主,养分含量平均值为pH值8.3,有机质12.5克/千克,碱解氮74.02毫克/千克,有效磷9.97毫克/千克,速效钾134.87毫克/千克。土壤瘠薄,有机质含量 【作者单位】: 辽宁省建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关键词】玉米秸秆还田 建平县 有效磷 千克 碱解氮 速效钾 土壤肥力 农田土壤 养分含量 日照时数
【分类号】:S141.4
【正文快照】: 一、建平县基本概况建平县位于辽宁省西部,属于北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7.6℃,年均日照时数2850~2950小时,年平均降雨量430毫克,无霜期120~155天,农田土壤以褐土为主,养分含量平均值为pH值8.3,有机质12.5克/千克,碱解氮74.02毫克/千克,有效磷9.9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玉米秸秆还田注意事项    杨玉栋;徐浩;

秸秆直接还田应注意的问题    赵春艳

4JH-2-2型玉米秸秆还田机    杜文义

玉米秸秆还田新办法    于士杰,朱思杰

玉米秸秆还田注意什么    刘丽莹;

JHM-2型玉米秸秆还田灭茬机    

玉米秸秆还田的难点及对策    于士杰,朱思杰

玉米秸秆还田的注意要点    王鹤鸣

秸秆还田的技术要点    王平;杨金丽;张相武;瞿洪榕;

玉米秸秆还田技术    张清;

基于GIS的醴陵市耕地土壤肥力变异研究    周卫军;黄利红;田珂;李江林;薛涛;

有机肥的农业利用效果    李兴盛;

论黄陂区土壤(水稻土)肥力变化及对策    刘学军;

靖江市土壤肥力演变特性及其对策    郑建渠;熊江霞;侯立志;薛裕国;刘建刚;

土壤肥力与水土流失    孙剑峰;李婧菲;

土壤肥力与水土流失    孙剑峰;李婧菲;

马尾松林套种不同阔叶树土壤肥力性质的分异研究    林德喜;胡锋;

典型岩溶流域土壤肥力的时空变异——以云南小江流域为例    蒋勇军;吴月霞;李林立;袁道先;

山西省大同市耕地上有机质和速效钾的变化趋势    张登红;杨新莲;

矮象草对红壤养分影响的研究    欧阳克蕙;王堃;钟华平;瞿明仁;熊小文;王仁华;周萍芳;

玉米秸秆还田“三防”    张继臣 董庆利

玉米秸秆还田莫生负效应    苏中良

玉米秸秆还田注意啥    澄城县农技中心 常正民 澄城县种子公司 吴军荣

舞钢10万亩玉米秸秆还田增效千万元    任彦国 刘海军

玉米秸秆还田好 注意事项也不少    迁安市科学技术协会 阚云

玉米秸秆还田注意啥    张丽梅

建平县开足马力抗灾自救    记者 王文龙

玉米秸秆还田五注意    东光县东光镇政府 刘庆喜

许卫国莅朝视察旱情    记者 金晓明

提高土壤肥力 促进作物增产    德州市农业局土肥站 曲善功 刘忠海

陕北农牧交错带荒漠化土地植被恢复重建过程土壤效应研究    张静

影响土壤中Cr(Ⅵ)吸持与Cr(Ⅲ)氧化的主要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闫峰

长三角农田土壤固碳技术的固碳潜力及激励机制研究    芮雯奕

湘中南红壤地区土壤质量特征与退化红壤的肥力调控技术研究    刘杰

黄土旱塬农田土壤有机碳、氮的演变与模拟    郭胜利

土壤中氨基酸特性及其与土壤肥力关系的研究    张旭东

红松人工林土壤肥力的研究    谷思玉

农田土壤空气CO_2动态和土壤——大气界面CO_2释放的研究    戴万宏

基于农田土壤磷肥力预测的我国磷养分资源管理研究    曹宁

南方红壤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的土壤生态效应研究    李灵

关中地区农田土壤疲劳状况研究    张育林

秸秆类型和土壤性质对CO_2-C释放速率和土壤pH影响的研究    周领

河北山前平原小麦—玉米高产田土壤肥力动态研究    叶灵

等高绿篱—农业复合系统土壤CO_2和N_2O排放特征    莫琼

河北省果品主产区土壤质量研究    潘瑞

有机物料对渭北旱塬土壤肥力特性的影响    王芳

不同管理措施对三峡库区果园土壤肥力的影响    吴电明

九寨沟县党参土壤肥力特征研究    杜刚

DOM对紫色土中养分有效性的影响    李睿

铅污染土壤中施用有机肥对土壤肥力及小白菜的影响    杨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