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南海北部陆坡973-4柱沉积物中硫酸盐—甲烷转换带(SMTZ)研究及其对水合物的指示意义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6:59:48
热度:

南海北部陆坡973-4柱沉积物中硫酸盐—甲烷转换带(SMTZ)研究及其对水合物的指示意义【摘要】:天然气水合物分解释放的甲烷向上逸散与孔隙水中硫酸盐发生甲烷厌氧氧化—硫酸盐还原反应

【摘要】:天然气水合物分解释放的甲烷向上逸散与孔隙水中硫酸盐发生甲烷厌氧氧化—硫酸盐还原反应。深海沉积物有机质氧化也可驱动硫酸盐还原反应。针对甲烷渗漏背景下硫酸盐还原的不同驱动模式,对沉积物中总有机碳、总硫、酸可挥发性硫(AVS)、δ34Spyrite及孔隙水中的SO2-4等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1总硫在390cm、610~890cm处为0.3%~0.7%,此含量高于相邻层位;2AVS含量在表层较低,于610~868cm区间缓增至565μmol/g,898cm处AVS含量激增至9 315μmol/g;3δ34Spyrite值由浅至深逐渐增大,由-44.4‰升至17.9‰,后回落到12.6‰;490~900cm区间的SO2-4含量逐渐下降,大于900cm则SO2-4含量变化不大。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存在分别由有机质氧化和甲烷厌氧氧化驱动的2种硫酸盐还原模式;硫酸盐甲烷转换带以总硫、δ34Spyrite等指标为判定因素可分为上、下2部分;研究区SMI深度约为900cm,这一较浅的SMI预示着研究区深部可能存在天然气藏或天然气水合物藏;结合微生物研究结果发现,研究区地球化学特征和微生物的分布存在耦合现象,这对进一步研究甲烷水合物潜在区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关键词】硫酸盐—甲烷转换带 硫同位素 酸可挥发性硫 黄铁矿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0976035;41276046) “973”计划“我国天然气水合物富集规律与开采基础研究”(编号:2009CB21951)联合资助
【分类号】:P618.13
【正文快照】: 2.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福建厦门3610053.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湖北武汉430074)Natural Gas Geoscience,2014,25(11):1811-1820.[张稢,雷怀彦,欧文佳,等.南海北部陆坡973-4柱沉积物中硫酸盐—甲烷转换带(SMTZ)研究及其对水合物的指示意义[J].天然气地球科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海洋沉积物中有机质早期成岩矿化路径及其相对贡献    朱茂旭;史晓宁;杨桂朋;李铁;吕仁燕;

东沙海域浅层沉积物硫化物分布特征及其与天然气水合物的关系    刘坚,陆红锋,廖志良,陈道华,程思海

硫同位素分馏中的生物作用及其环境效应    张伟;刘丛强;梁小兵;

海洋沉积物甲烷厌氧氧化作用(AOM)及其对无机硫循环的影响    吴自军;任德章;周怀阳;

南海北部九龙甲烷礁邻区沉积物层中垂向细菌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史春潇;雷怀彦;赵晶;张劼;韩超;

南海东北部硫酸盐还原-甲烷厌氧氧化界面——海底强烈甲烷渗溢的记录    陆红锋;刘坚;陈芳;程思海;廖志良;

海洋沉积物甲烷厌氧氧化及其影响因子研究进展    王维奇;王宝霞;张文娟;王天鹅;

南海北部陆坡NH-1孔沉积物中自生硫化物及其硫同位素对深部甲烷和水合物存在的指示    蒲晓强;钟少军;于雯泉;陶小晚;

南海北部琼东南盆地HQ-1PC沉积物孔隙水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天然气水合物的指示意义    杨涛;蒋少涌;葛璐;杨競红;吴能友;张光学;刘坚;陈道华;

南海北部神狐海域沉积物中孔隙水硫酸盐梯度变化特征及其对天然气水合物的指示意义    吴庐山;杨胜雄;梁金强;苏新;付少英;沙志彬;杨涛;

国内天然气水合物相平衡研究进展    安青;许维秀;

南海北部陆坡构造坡折带中的天然气水合物    王宏斌;张光学;梁劲;刘学伟;梁金强;龚跃华;郭依群;沙志彬;

南海北部天然气水合物研究进展    邓希光;吴庐山;付少英;吴能友;

胶州湾李村河口沉积物中硫化物形成的控制因素    蒲晓强;钟少军;刘飞;许德如;

东海陆架泥质沉积物中固相Fe形态及其对有机质、Fe、S成岩路径的制约意义    吕仁燕;朱茂旭;李铁;杨桂朋;邓霏霏;

莓状黄铁矿:环境与生命的示踪计    杨雪英;龚一鸣;

南海东北部HD196A岩心的自生条状黃铁矿    陆红锋;陈芳;廖志良;孙晓明;刘坚;程思海;付少英;

天然气水合物钻探的关键技术    姚彤宝;

华北地台串岭沟组砂脉中自生碳酸盐沉淀和自生黄铁矿——中元古代甲烷厌氧氧化的沉积证据    汤冬杰;史晓颖;刘娟;王新强;裴云鹏;

硫同位素示踪与热液成矿作用研究    陕亮;郑有业;许荣科;曹亮;张雨莲;连永牢;李闫华;

天然气水合物(地球物理属性)的神经网络识别方法及软件开发    吕琳

基于同位素技术的鄂尔多斯白垩系盆地北区地下水循环及水化学演化规律研究    柳富田

内蒙古龙头山Ag-Pb-Zn多金属矿床成矿模式及找矿模型    孙兴国

南海天然气水合物的早期成岩作用和地球化学特性研究    邬黛黛

华北北缘中元古界蓟县群沉积学及碳硫循环    郭华

南海北部深水区天然气水合物相关活动构造类型及成因机制    张丙坤

中国东部海域细颗粒沉积物中重金属源汇效应和其对人类活动响应    陈彬

闽江河口湿地甲烷厌氧氧化及其机制研究    王维奇

崇明东滩典型植被对沉积物AVS的时空分布特征及重金属活性的影响    翟立群

东海陆架沉积物中铁的早期化学成岩作用    吕仁燕

天然气水合物相平衡研究及其应用    胡志兴

神经网络在天然气水合物勘探中的应用研究    梁建

鄂尔多斯白垩系盆地北区地下水水化学演化的同位素示踪    李生海

东太平洋水合物海岭自生矿物成因及意义    刘晨晖

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地球化学勘探方法技术研究和资源潜力分析    相江芸

东海沉积物中铁(Ⅲ)-氧化物还原活性的动力学研究    范长清

东海陆架沉积物中硫、铁形态分析及其早期成岩作用    史晓宁

基于系列生物标志物的北部湾潮间带底栖环境质量评价    程凤莲

南海北部有孔虫碳氧同位素特征与晚第四纪水合物分解的响应关系    曹超;雷怀彦;

天然气水合物研究现状与未来挑战    雷怀彦,王先彬,房玄,郑艳红

天然气水合物地质前景    雷怀彦,王先彬,郑艳红,张中宁,周晓峰

冷泉流体沉积碳酸盐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陈多福,陈先沛,陈光谦

海洋天然气水合物的类型及特征    苏正;陈多福;

硫酸盐-甲烷界面与甲烷通量及下伏天然气水合物赋存的关系    方银霞;初凤友;

大南海地区新生代板块构造活动    姚伯初,万玲,吴能友

中国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研究现状及其进展    张洪涛;张海启;祝有海;

闽江河口感潮湿地入侵种互花米草甲烷通量及影响因子    仝川;闫宗平;王维奇;曾从盛;

琼东南盆地崖13气田天然气形成水合物的温压条件和厚度计算    陈多福,赵振华,解启来,徐文新,姚伯初

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元素地球化学行为模拟实验研究    陈敏

断陷盆地转换带分类及其对盆地结构与沉积的控制    吴敏;

伸展盆地转换带分析──以松辽盆地北部为例    刘德来,王伟,马莉

调节带和转换带及其在伸展区的分段作用    赵红格,刘池阳,杨明慧,王定一

苏丹福拉凹陷转换带特征及其与油气的关系    汪望泉;窦立荣;张志伟;李志;李谦;

转换带的分类浅述    吴康军;龚福华;易雪斐;

挤压区局部构造转换带类型及石油地质意义    宁飞;汤良杰;朱传玲;何春波;张钰;王鹏昊;陈群;

东非裂谷系中的转换带及其与裂谷中油气勘探的关系    C.K.Morley;李士范;

应用接收函数方法研究海南及其邻区地幔转换带结构    王晨阳;黄金莉;

龙门山构造转换带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张永刚;汤良杰;金文正;万桂梅;吕志洲;

南海北部洋陆转换带地震反射特征和结构单元划分    朱俊江;丘学林;徐辉龙;詹文欢;赵明辉;卫小冬;孙金龙;杨睿;夏少红;黄海波;

异常地层高压转换带与千赫兹声波速度转换带相关性分析    张艳;符力耘;张敏强;管西竹;侯志强;

应用接收函数方法研究海南及其邻区地幔转换带厚度    王晨阳;黄金莉;

华北克拉通东北部及邻区地壳和地幔转换带厚度研究    王炳瑜;陈凌;艾印双;何玉梅;

地球深处蕴藏海洋五倍水量    孙凤蓬

塔里木盆地古生界碎屑岩地质转换系统与油气成藏规律    王锋

大北—克拉苏构造带转换带形成演化及其控藏机理    王勇

海塔盆地中部断陷带转换带形成演化及其控藏机理    王海学

应用接收函数方法研究海南及其邻区地幔转换带结构    王晨阳

塔南凹陷断裂生长变形机制及控制作用    沙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