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湿地甲烷的产生、氧化及排放通量研究进展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6:59:21
热度:

湿地甲烷的产生、氧化及排放通量研究进展【摘要】:甲烷研究已倍受科学界关注,不仅由于其对全球变暖的贡献仅次于二氧化碳,贡献率达25%,还因为单分子甲烷的增值潜势是二氧化碳的15~30

【摘要】:甲烷研究已倍受科学界关注,不仅由于其对全球变暖的贡献仅次于二氧化碳,贡献率达25%,还因为单分子甲烷的增值潜势是二氧化碳的15~30倍.湿地是甲烷的重要来源,估计湿地生态系统对全球甲烷排放的贡献率约为20%,即为100~200Tg a?1.湿地甲烷在厌氧条件下产生,在土壤氧化层以及根际中部分氧化,然后通过土壤、水体和植物体排放到大气中去.就近10a来湿地甲烷产生、氧化、传输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等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产甲烷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对环境因子的生理生态和分子生物学,尤其集中在稻田产甲烷菌的研究上,因此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待突破.产甲烷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生化过程,要对甲烷排放量估计、甲烷排放动态研究以及在甲烷排放建模等方面取得进展,必需在甲烷产生机制上进行突破.甲烷氧化菌的研究集中于菌群对环境的适应以及其自身氧化能力上,应用研究还不是很深入.甲烷氧化过程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深度,但氧化过程具体机理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这需要分子生物学以及基因组学等多学科的交叉.甲烷传输过程是研究甲烷排放动态的基础,目前相关研究较少,国内有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稻田研究上,对高寒湿地的研究则几乎是空白.湿地甲烷通量的研究是目前温室气体研究的热点问题,但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大气中甲烷气体浓度增加与湿地甲烷通量的关系.湿地甲烷通量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对影响湿地甲烷通量的因素的研究相当丰富,特别是近年来对生物因素的关注.由于学科的发展,近10a在这方面的研究较之过去更为全面和系统.图1表1参68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西华师范大学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生物系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关键词】湿地 甲烷排放通量 甲烷产生 甲烷氧化 甲烷传输
【基金】:中国科学院重要方向项目(KSCX2-01-09) 国家"十五"攻关项目(2001BA606A-05) 四川省青年科技基金项目(03ZQ026-043)~~
【分类号】:X51
【正文快照】: 甲烷作为一种温室气体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不仅仅因为其浓度在过去几个世纪以来迅速增加,特别是在工业革命开始之后.据最新数据,大气中甲烷的浓度已经从1750年的1.06×10-12增加到1983年的1.61×10-12,到1998年这个数值已经达到1.75×10-12.大气中甲烷浓度从工业革命开始每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草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机理及影响因素    陈先江;王彦荣;侯扶江;

气候变化对湿地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    董瑜;

垃圾填埋场甲烷氧化菌及甲烷通量的研究    赵长炜;梁英梅;张立秋;王辉;李周园;

秋季黄河口滨岸潮滩湿地系统CH_4通量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姜欢欢;孙志高;王玲玲;牟晓杰;孙万龙;宋红丽;孙文广;

氮输入对三江湿地小叶章不同生长阶段土壤产生CH_4能力的影响    葛瑞娟;宋长春;杨桂生;侯翠翠;李英臣;

准好氧填埋场作业台阶表面CH_4气体的释放通量研究    杨雪;岳波;黄泽春;尹胤;黄启飞;王琪;

海洋沉积物甲烷厌氧氧化及其影响因子研究进展    王维奇;王宝霞;张文娟;王天鹅;

乳山湾养殖区甲烷释放速率及其分布特征    王娟;曲克明;徐勇;单宝田;

氮输入对小叶章湿地土壤甲烷产生与氧化能力的影响    葛瑞娟;宋长春;王丽丽;杨桂生;

地下水位和土壤含水量对若尔盖木里苔草沼泽甲烷排放通量的影响    李丽;雷光春;高俊琴;吕偲;周延;贾亦飞;杨萌;索郎夺尔基;

不同类型河滨湿地甲烷和二氧化碳排放的研究    沙晨燕

人工湿地减排温室气体估算研究    潘涛

黄土高原农业土地利用对土壤呼吸与有机碳贮量的影响    陈先江

准好氧填埋场CH_4减排和加速稳定化的微生物学机制研究    张维

城市草坪温室气体通量研究    梅雪英

水文条件变化对三江平原沼泽湿地土壤碳蓄积的影响    侯翠翠

人类—自然耦合系统中生产和分解子系统功能强化研究    刘冬

闽江河口沼泽湿地土壤甲烷产生潜力及其影响因子    陈重安

闽江河口咸草湿地甲烷与二氧化碳排放及主要环境因子分析    姚顺

若尔盖自然湿地CH_4排放及不同利用方式下温室气体通量估算    李丽

闽江口沼泽湿地土壤孔隙水营养盐和甲烷剖面特征    田琳琳

胶州湾大沽河口湿地N_2O、CH_4排放规律研究    马晓菲

湖北咸宁地区几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温室气体排放及其增温潜势    阮雷雷

闽江河口湿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甲烷排放研究    雷波

闽江河口湿地入侵种互花米草甲烷排放特征    闫宗平

养殖区底质中甲烷的排放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王娟

排水造林对小兴安岭草丛沼泽温室气体(CO_2、CH_4、N_2O)排放的影响    冯登军

中国CH_4排放量的估算    王明星,戴爱国,黄俊,任丽新,沈壬兴,H. Schutz,H. Renneuberg,W. Seiler,R. A. Rasmussen,M.A.K. Khalil

稻田甲烷排放的研究进展    曹云英

水稻根系对甲烷传输速率的影响    曹云英,许锦彪,朱庆森

微生物介导的土壤甲烷循环及全球变化研究    冯虎元,程国栋,安黎哲

中国的农业发展与全球变化──中国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谢云

Profile of Methane Concentrations in Soil and Atmosphere in Alpine Steppe Ecosystem on Tibetan Plateau    

湿地甲烷排放研究简述    马学慧,刘兴土,吕宪国,李君泉

潮汐盐湿地甲烷产生及其对硫酸盐响应研究进展    王维奇;曾从盛;仝川;

全球变暖与湿地生态系统的研究进展    傅国斌,李克让

土地利用方式对白浆土氧化甲烷的影响    王长科;吕宪国;蔡祖聪;罗勇;

中国东北泥炭发育地区人工水库的CO_2调控作用    吴以赢;汪福顺;刘丛强;王宝利;彭希;灌瑾;

稻田甲烷排放监测技术研究    王秀珍;郑长春;黄敬峰;

区域碳排放及影响因素差异比较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胡初枝;黄贤金;

湿地甲烷生成的主要控制因子研究综述    王维奇;曾从盛;仝川;

南极苔原温室气体通量时空变化规律与产生机理研究    刘雅淑

减缓华中典型双季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措施的研究    秦晓波

黑龙江省村域农业生态系统碳平衡及低碳农业对策研究    温和

中国主要生物质废物环境影响与污染治理策略研究    罗钰翔

基于模型和GIS技术估算1955-2005年中国稻田甲烷排放    王平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动态随水稻品种和生育期的变化及其农田温室气体释放意义    Qaiser Hussain

稻田长期垄作免耕下土壤肥力及环境效应的研究    高明

稻渔共作生态特征与安全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研究    杨勇

三江平原沼泽土地利用变化对温室气体排放影响的研究    郝庆菊

川中丘陵区农田生态系统主要温室气体排放研究    江长胜

闽江河口沼泽湿地土壤甲烷产生潜力及其影响因子    陈重安

低碳经济下云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策研究    顾正兴

不同耕作方式下紫色水稻土农田生态系统甲烷排放的研究    唐其文

若尔盖自然湿地CH_4排放及不同利用方式下温室气体通量估算    李丽

水稻品种对三江平原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陶祥云

火干扰对小兴安岭草丛、灌丛、阔叶林湿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张博文

中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程健

耕作和施肥对稻田生态系统土壤碳排放及碳收支影响的研究    寇志奎

闽江河口芦苇湿地植物传输甲烷研究    刘泽雄

闽江河口沼泽湿地3种温室气体通量日进程特征    胡智强

稻田甲烷排放的研究进展    曹云英

氮肥施用量和节水灌溉对稻田甲烷排放量的影响    石英尧;石扬娟;申广勒;陈多璞;

城市湖泊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保护    孙宁涛;李俊涛;

纳帕海湿地退化对碳氮积累影响的研究    黄易;

黑龙江省七星河湿地近50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王芳;高永刚;姜春艳;

近51年气候变化对黑河流域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马鸿勇;张峰;张洁;

中国高原湿地退化与恢复研究进展    李珂;杨永兴;杨杨;韩大勇;杨宇明;田昆;张昌兵;

大庆湿地土壤微生物调查    卞立红;袁改霞;曲丽娜;汪洋;张奕婷;

垃圾压实密度对模拟回灌型准好氧填埋场稳定进程影响的试验研究    孙晓蕾;刘丹;李启彬;

青藏高原冷湿地生态系统CH_4排放量估算(英文)    金会军,吴杰,程国栋,孙广友

    本报记者 李大庆

人类活动干扰下草原温室气体地-气交换特征及碳平衡研究    王艳芬

中国近海部分海域溶解甲烷和氧化亚氮的生物地球化学研究    张桂玲

稻麦轮作生态系统温室气体(CO_2、CH_4和N_2O)排放研究    邹建文

现代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环境演变及退化研究    张晓龙

三江平原沼泽土地利用变化对温室气体排放影响的研究    郝庆菊

川中丘陵区农田生态系统主要温室气体排放研究    江长胜

开垦和放牧对内蒙古草原土壤碳库和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    马秀枝

典型湿地生态系统碳蓄积与碳循环模拟    张文菊

不同放牧强度下高山草甸生态系统碳氮分布格局和循环过程研究    高永恒

天鹅洲湿地生态系统CO_2通量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子评价    黎明

紫花苜蓿生长模拟模型(ALFASM)研究    朱玉洁

太湖水—气界面温室气体通量及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李香华

东北地区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呼吸的时空异质性研究    张宪权

黄淮海平原农田土壤CO_2和N_2O释放及区域模拟评价研究    李虎

崇明东滩湿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及机制研究    汪青

北京地区大气甲烷的研究    刘瑜

管理方式和地形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天然草地植被和土壤的影响    李艳红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草地农业系统土壤呼吸与有机碳特征    陈先江

若尔盖高原花湖湖滨湿地甲烷排放研究    姚守平

不同施肥措施下玉米地温室气体排放特点分析与模拟研究    刘运通

我国湿地生态化学过程研究进展    程雅妮;谢文霞;赵全升;

阴山北麓浅耕翻季节对草地植被和土壤的影响    高天明;张瑞强;刘铁军;郭建英;

草坪生态系统中碳汇与碳源的研究进展    高伟平;熊雪;周禾;

小叶章种群研究进展    杨丽颖;倪红伟;

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进展    秦彧;宜树华;李乃杰;任世龙;王晓云;陈建军;

采伐对小兴安岭森林沼泽土壤碳质量分数和碳密度的影响    刘夏;牟长城;周文昌;包旭;

中国农村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发展低碳农业    高海莺;

香溪河库湾夏季温室气体通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王亮;肖尚斌;刘德富;陈文重;王雨春;陈小燕;段玉杰;

嵌套式静态采样箱的设计及其在稻田甲烷通量监测中的应用    刘孝富;王文杰;王维;蒋卫国;刘海江;毕军平;温月雷;陈强;

湿地甲烷排放估算模型的研究进展    陈强;潘英姿;蒋卫国;王文杰;刘孝富;

崇西湿地的甲烷释放及封碳效应    马安娜

等高绿篱—坡地农业复合系统氮素循环研究    郭忠录

猪场沼液农用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陈永杏

白洋淀湿地生态水文过程耦合作用机制及综合调控研究    赵志轩

城市河岸带氮阻控能力和机制及其工程应用研究    邓焕广

闽江河口湿地碳氮循环关键过程对氮输入的响应    牟晓杰

农田排水沟渠对氮磷的去除效应及管理措施    张燕

等高绿篱—农业复合系统土壤CO_2和N_2O排放特征    莫琼

垃圾生物覆盖土对填埋场甲烷减排的机理研究    王静

闽江河口咸草湿地甲烷与二氧化碳排放及主要环境因子分析    姚顺

茶园温室气体排放的研究    戴桂金

三江湿地小叶章不同水分条件下的光合响应与适应性研究    杨丽颖

耕作和施肥对稻田生态系统土壤碳排放及碳收支影响的研究    寇志奎

闽江河口芦苇湿地植物传输甲烷研究    刘泽雄

闽江河口沼泽湿地3种温室气体通量日进程特征    胡智强

土地利用变化对闽江口湿地土壤有机碳的影响研究    钟春棋

闽江河口芦苇和咸草湿地CH_4排放通量研究    万晓飞

我国杭州地区秋季稻田的甲烷排放    戴爱国,王明星,沈壬兴,H.Schütz,W.Seiler,H.Rennenberg,吴海宝

洪泽湖湿地生态服务功能分区及其效益分析    翟水晶,钱谊,侯建兵

退化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评价方法    陈波;

营养物及水位变化对湿地植物的影响    徐治国;何岩;闫百兴;任慧敏;

乌拉盖湿地自然保护区自然生态质量评价    陈杰;马远震;刘晓波;

湿地 人工湿地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    韩建秋;王传亮;

唐山市滨海湿地动态演变特征及其机制分析    邱若峰;杨燕雄;刘松涛;周振祥;孙娟;

辽东湾湿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思考    江和文;曹士民;迟春艳;

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要点探讨    刘伟生;李翔;舒俭民;

鄱阳湖湿地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对策    黄金国;郭志永;

扎龙湿地生态系统变化过程及影响因子分析    佟守正;吕宪国;苏立英;姜明;姚允龙;

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特征及开发利用    程晓明;李存才;杨秀丽;

湿地生态质量预警研究    韩钦臣;查良松;

我国湿地资源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    刘静;李津津;张树兴;

论湿地与水资源保护    王蓉;

我国湿地保护立法问题研究    梁敏姝;

东江湖湿地生态服务功能的价值初探    易烜;吕勇;但新球;周根苗;

对扎龙自然保护区湿地缺水的研究    陈立新;

对扎龙自然保护区湿地缺水的研究    陈立新;

基于AHP法的闽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功能评价    林璐莹;

基于GIS的崇明岛湿地资源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王莹;郑丽波;俞立中;

让健康的湿地服务人类    陆健健

我国湿地每年产生价值2.7万亿元    亢德喜 张敏

黄河入海口启动恢复湿地工程    刘宝森 王景波

源之生态 归于生态    本报记者 杨林 特约通讯员 刘原 王衡

中国湿地 年创价值2.7万亿元    记者 亢德喜、张敏

滦河口至北戴河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状态    记者 鄢玲 通讯员 曾兆爽

保护湿地生态系统 推动黄河三角洲生态高效经济区建设    副市长 吕雪萍

湿地与水——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    本刊记者 高立洪

黄河铜鱼又现黄河口    通讯员 刘岚 斐勇

若尔盖 湿地保护措施得力    邹志飞

天鹅洲湿地生态系统CO_2通量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子评价    黎明

松嫩平原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    李兴春

芦苇型水陆交错带中根孔结构及其影响下的水化学研究    王为东

三江平原生态系统CO_2通量的长期观测研究    宋涛

若尔盖高原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土壤碳、硒变化的研究    田应兵

长江口湿地生态系统中有机质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    周俊丽

内蒙古达赉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群落结构和动态研究    赵格日乐图

寒区湿地演变驱动因子及其水文生态响应研究    王兴菊

吉林省西部湿地草原生态环境现状研究    李波

沼泽湿地及其不同利用方式下甲烷排放机理研究    丁维新

水位变化下三峡水库典型消落区甲烷排放研究    李辉

扎龙湿地生态环境评价    舒展

武汉市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何丽

洞庭湖区湿地生态脆弱性评价及其恢复与重建研究    沈彦

乌梁素海湿地鸟类生态学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潘艳秋

渝西云雾山稻田湿地生态学初步研究    施肖亮

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杨成玉

江苏泗洪洪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构建    李强

福建省湿地资源合理利用及保护对策研究    欧世芬

云南省湿地保护法律制度构建研究    赵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