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若尔盖高原湿地甲烷排放的时空异质性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6:59:12
热度:

若尔盖高原湿地甲烷排放的时空异质性【摘要】:集中于北美落基山高山湿地甲烷排放的零星报道远不能解析全球高山湿地甲烷源强。因此,世界范围内其他区域高山湿地甲烷排放的研究对于合理估计全球

【摘要】:集中于北美落基山高山湿地甲烷排放的零星报道远不能解析全球高山湿地甲烷源强。因此,世界范围内其他区域高山湿地甲烷排放的研究对于合理估计全球高山湿地甲烷源强,意义重大。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基于3种典型湿地类型的甲烷排放数据,认为若尔盖高原湿地生长季甲烷的平均排放量为4.69mgCH4m-2h-1。同时根据2a数据,初步分析了甲烷通量及其对环境因素和生物因素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1)甲烷排放昼夜变化具有双峰模式(主峰出现在15:00,次峰出现在06:00),可由土壤温度以及植物气孔开启来解释。(2)若尔盖湿地甲烷排放季节动态较为典型,即在7月份或8月份出现排放高峰,冬季甲烷排放较少。生长季,对3类群落类型,表面温度与甲烷排放显著相关(r2=0.55,P0.05,n=30),地表水位和植物群落高度与甲烷排放相关性更为显著(r2=0.32,0.61,P0.01,n=30)。分析认为该季节节律是由温度以及植物生长状况直接影响的,而水位则是使该节律发生波动的原因(高原气候)。(3)群落尺度下,物候学上相当重要的两个时期,甲烷排放通量均有较高的空间变异(植物生长高峰变异系数为38%,积雪融化高峰为61%)。通过逐步回归线性分析,发现植物生长高峰期,地表水位和群落高度是影响甲烷排放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r2=0.43,0.59,P0.01,n=30)。(4)景观尺度下,生长季,景观尺度下甲烷排放有较大的空间变异,湖滨湿地甲烷平排放量最高为11.95mgCH4m-2h-1,其次为宽谷湿地,其排放量为2.12mgCH4m-2h-1,河岸湿地表现为甲烷吸收,其吸收量为0.007mgCH4m-2h-1。地表水位、植物地上生物量以及植物高度能够很好地解释甲烷排放的景观差异。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院
【关键词】青藏高原 温室气体通量 景观 时间动态 空间动态 地表水位 植物高度
【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资助项目(KZCX2-XB2-02,KZCX2-YW-418)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资助项目(2006BAC01A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4067118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90511008) 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联合学者资助项目 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资助项目~~
【分类号】:Q14
【正文快照】: 大气中甲烷的浓度是地球气候的主要控制因素之一,已由工业革命以前的700nl L-1增加到目前的1750nl L-1,其年均增幅为0.5%~0.8%[1]。甲烷分子具有很强的红外吸收能力,单分子的增温潜势是CO2的15~30倍[2]。因此,在过去的150a间,甲烷辐射强迫为0.48Wm-2,对全球变暖的贡献为CO2的2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稻田甲烷排放的研究进展    曹云英

若尔盖高原沼泽湿地CH_4排放研究    王德宣,吕宪国,丁维新,蔡祖聪,高景福,杨福明

不同土壤水分含量下高寒草地CH_4释放的比较研究    胡启武,吴琴,李东,曹广民

卫星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在湿地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周华茂,曾良修,喻歌农,刘鼎昌

畜禽有机肥料对土壤有效铜锌铁锰含量的影响    赵征宇;蔡葵;赵明;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土壤的砷    谢建茂;张美如;罗小芳;许同建;

复合微生物肥料高效菌株的筛选    董昌金,蒋宝贵

安徽烟区土壤和烟叶的中微量元素含量的研究    王世济;李桐;赵第锟;韩永镜;崔权仁;刘小平;武家美;

不同灌溉方法对保护地土壤磷·钾的影响    魏忠平;张玉龙;孟庆龙;田义;王耀生;张辉;

安徽省主要烟区土壤和烟叶氯含量状况及合理施氯    赵第锟;鲍穗;王世济;刘小平;崔权仁;武家美;

大镜山水库底泥的蓄积量及营养盐空间分布特征    林彰文;尹涛;谭镇;韩博平;冯远船;谭柏贤;郑旭明;

百喜草对南方果园土壤肥力的影响    高军;

蔬菜保护地连作土壤肥力性状调查研究    刘文利;马琳;

太湖水稻土中磷的固定和释放特性的研究    李寿田,周健民,王火焰,陈小琴,杜昌文,董彩霞

水磷互作对大豆根系及产质量的影响    金剑;王光华;刘晓冰;张秋英;徐艳霞;刘俊杰;Stephen J Herbert;

广州菜园土壤的微生物生态特征的研究    黎宁;李华兴;赵兰凤;朱凤娇;邝培锐;张育灿;林日强;

植物修复与络合剂淋洗复合技术处理污染土壤    郭祖美;吴启堂;卫泽斌;龙新宪;

腐植酸对氮磷钾的吸附和解吸特性研究    张树清;刘秀梅;冯兆滨;

镉胁迫对大豆籽粒中氮、磷、钾、锌含量的影响    黄运湘;廖柏寒;王志坤;

毒死蜱与乙草胺单一污染和复合污染对土壤酶活性及呼吸强度的影响    马爱军;何任红;蒋新宇;林玉锁;

生物复混肥后茬土壤的生物效应研究    韦翔华;李华兴;张志红;冯宏;赵兰凤;张丽娟;

植物样品中多种微量元素的分析方法及应用研究    余志峰;高永宏;毛振才;

应用PE—AA800检测耕地土壤中重金属元素    邱丹;郝国辉;

生姜产量与土壤特性关系研究    郭衍银;

稻鸭复合生态系统中水稻主要伴生种种群动态研究    杨治平

酸性紫色土钙、锌、硼的复合效应及机理研究    刘金萍

人类活动干扰下草原温室气体地-气交换特征及碳平衡研究    王艳芬

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中林木生长、养分平衡与地力维护研究    易志军

红壤铜污染的物理化学行为和生物学表征    俞慎

中国几种主要能源温室气体排放系数的比较评价研究    马忠海

紫色母岩现代表生作用及环境效应研究    骆东奇

沉积物对有机污染物的不可逆吸附行为    陈华林

HAL1和merB基因增强转基因植物耐盐和抗汞能力研究    田吉林

华北集约化农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可持续评价    孔祥斌

川中丘陵区草地土壤-植物系统CO_2、N_2O和CH_4通量研究    王艳强

泥炭地表层界面CO_2通量与有机碳积累速率研究    王杰

海南省反季节香蕉营养特性和营养诊断指标的研究    张海风

重庆市旱地土壤肥水协同效应研究    朱华玲

不同水稻土中铁的微生物还原特征    杨春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土壤肥力的垂直变化    王春明

南宁市郊菜园土壤及蔬菜重金属污染的现状与评价    秦波

精确农业实践中农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研究    郝鹏飞

后期营养调控对食用优质稻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    冯英梅

湖南省稻田土壤固定态铵的研究    孙玉焕

我国西南地区的稻田CH_4排放    陈德章,王明星,上官行健,黄俊,R.A.Rasmussen,M.K.A.Khalil

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氮素吸附释放规律    詹艳慧;王里奥;焦艳静;

广州地区稻田甲烷排放通量研究    许炳雄,卢巨祥,傅桂芬,李铭珊

太湖湖滨带秋、冬季CH_4排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初步研究    王洪君;王为东;卢金伟;杨龙元;尹澄清;

内蒙古典型草地CO_2,N_2O,CH_4通量的同时观测及其日变化    董云社,章申,齐玉春,陈佐忠,耿远波

三峡库区消落地的利用与管理问题研究    王炯

太湖梅梁湾冬季水-气界面二氧化碳通量日变化观测研究    李香华;胡维平;杨龙元;张发兵;胡志新;

耕种制度对西南地区冬水田甲烷排放的影响    魏朝富,高明,黄勤,车福才,杨剑虹,谢德体,蔡祖聪,徐华

稻田土壤理化特性对CH_4排放的影响    蒋静艳,黄耀,宗良纲

三峡水库消落区对库区水土环境的影响研究    谢德体;范小华;魏朝富;

三峡库区消落带对水环境影响分析及利用模式研究    袁辉

控制灌溉稻田甲烷排放规律及其影响机理研究    李道西

河流生态环境需水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    丰华丽

三江平原沼泽土地利用变化对温室气体排放影响的研究    郝庆菊

沼泽湿地及其不同利用方式下甲烷排放机理研究    丁维新

利用SCIAMACHY/ENVISAT资料开展中国区域NO_2反演研究    齐瑾

包膜肥料抑制稻田甲烷排放与增产粮食    徐和昌,韩者芬,包晓红,武冠英

三江平原沼泽地CH_4排放规律及估算    崔保山

中国CH_4排放量的估算    王明星,戴爱国,黄俊,任丽新,沈壬兴,H. Schutz,H. Renneuberg,W. Seiler,R. A. Rasmussen,M.A.K. Khalil

稻田CH_4的排放规律    上官行健,王明星,沈壬兴

我国西南地区的稻田CH_4排放    陈德章,王明星,上官行健,黄俊,R.A.Rasmussen,M.K.A.Khalil

过去2ka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杨保,施雅风,李恒鹏

水稻品种及栽培措施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    曹云英,朱庆森,郎有忠,杨建昌,王志琴,薛大忠

青藏高原湿地CH_4排放评估    金会军,吴杰,程国栋,中野智子,孙广友

土壤Eh和温度对稻田甲烷排放季节变化的影响    徐华,蔡祖聪,李小平

不同农作措施对稻田甲烷排放通量的影响    陶战,杜道灯,周毅,买光熙,刘箫威

青藏高原科学考察丛书——《西藏哺乳类》    张荣祖

青藏高原错鄂湖2.8Ma来的孢粉记录    吕厚远;王苏民;吴乃琴;童国榜;羊向东;沈才明;李世杰;朱立平;旺罗;

青藏高原3种植被类型净生态系统CO_2交换量的比较    赵亮,李英年,赵新全,徐世晓,唐艳鸿,于贵瑞,古松,杜明远,王勤学

“黑土滩”退化草地、高寒湿地及其二者交错区植物群落β多样性    尚占环;马玉寿;龙瑞军;董全民;施建军;王彦龙;

青藏高原的气候植被模型研究进展    赵东升;李双成;吴绍洪;

青海省天峻地区藏原羚的食性分析    李忠秋;蒋志刚;

聚焦中国    

“中国植物生态学、地植物学的回顾与展望”讨论会简记    姜恕

南亚夏季西南季风成因的数值试验研究    刘晓东;蒋理;

青藏高原晚新生代以来植被时空变化的初步探讨    孔昭宸,杜乃秋,山发寿

青藏高原近20年植被生产力的变化    季劲钧;黄玫;丹利;

中国鸟类特有种地理分布格局和青藏高原雪雀谱系    雷富民;杨淑娟;赵洪峰;屈延华;尹祚华;

45年来青藏高原典型生态系统潜在蒸散发变化    尹志芳;

青藏高原湖泊鱼体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研究    杨瑞强;景传勇;江桂斌;

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鸡形目鸟类生殖对策进化的格局    刘迺发;黄族豪;文陇英;

青藏高原特有高山植物的抗逆性研究    韩发;岳向国;师生波;吴兵;李以康;

青藏高原高原鼠兔的能量代谢、产热能力和体重的季节性调节    王建梅;张堰铭;王德华;

青藏高原聚落研究    陈国阶;

青藏高原新生代岩石剥露、沉积与气候演化及其对构造隆升的响应    张克信;王国灿;洪汉烈;徐亚东;骆满生;季军良;宋博文;江尚松;

青藏高原冻土微生物的初步研究    冯虎元;马晓军;章高森;程国栋;

青藏高原特殊环境野生植物调查保存项目启动    郑菲通讯员 吴艳

刘务林:打开一扇望见高原的窗    本报记者 张一诺

青藏高原又发现5000年前古人类遗址    记者 裘立华 向晓林

青藏高原特色生物产业基地步入建设新阶段    杨廷成

人将会变成什么?    章轲

青藏高原部分植物会“热死”,放牧或可延缓    李来房勿日汗

拯救鼠兔 对环保有什么作用    冯永锋

高原益鸟——赤麻鸭    周耀伍

聚焦全球性生态系统的“癌变”    上海农昊生物技术研究所 杨再 陈佳铭 吴德峰 杨自立

青海将与中科院合作开展藏獒研究    钱荣

青藏高原水生植物地理研究    王东

青藏高原沙蜥的进化研究    金园庭

祁连圆柏的分子谱系地理学研究    张茜

青藏高原同域分布的藏棕熊、雪豹生存状态、保护及其生态学研究    徐爱春

不同光照、营养条件下青藏高原东缘10种风毛菊属植物幼苗的可塑性研究    路宁娜

亚高山林线生态交错带的植被生态学研究    石培礼

青藏高原三种小哺乳动物CRFR1α的研究    杨甲芳

野生藏原羚种群特征及其适应对策    鲁庆彬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常见毛茛科植物繁殖对策研究    赵志刚

青藏高原六种一年生植物对UV-B辐射的响应    王颖

中国西南地区青杨(Populus cathayana Rehd.)遗传多样性的ISSR研究    吕卓璇

高寒草甸沙化过程中生物结皮藻类组成及分布的变化    陈正宏

藏狐(Vulpes ferrilata)系统发育研究    戴捷

青藏高原脊椎动物D-Loop和HIF-1 alpha的基因克隆    谢振宇

青藏高原几种乔木叶片解剖结构与功能的比较研究    李翠

青藏高原东缘风毛菊属(SaussureaDC.)植物的性分配和繁殖分配研究    高素芳

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传播体微形态特征研究    景国海

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植被演替和生产力影响的模拟    郭亚奇

青藏高原冰川与冻土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    蒲玲玲

青藏高原赭红尾鸲的繁殖生态    穆红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