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双季稻田甲烷排放与土壤产甲烷菌群落结构和数量关系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6:56:08
热度:

双季稻田甲烷排放与土壤产甲烷菌群落结构和数量关系研究【摘要】:为揭示南方双季稻田甲烷排放与土壤产甲烷菌群落结构和数量的关系,监测了双季稻田甲烷排放规律,并采用PCR-DGGE和荧光

【摘要】:为揭示南方双季稻田甲烷排放与土壤产甲烷菌群落结构和数量的关系,监测了双季稻田甲烷排放规律,并采用PCR-DGGE和荧光原位杂交法(FISH)分别分析了水稻不同生育期土壤产甲烷菌群落结构和数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早晚稻生育期内的甲烷排放总量分别为9.28g·m-2和7.78g·m-2。早晚稻生育期内产甲烷菌的群落结构和种群数量均存在一定的季节变化,以水稻生长旺盛期群落结构复杂、数量多,其中水稻移栽20d左右土壤产甲烷菌数量最多,早、晚稻分别为1.14×107个·g-1干土和6.72×106个·g-1干土,均显著高于当季其他生育期。早稻生育期内产甲烷菌的群落结构多样性比晚稻复杂,数量比晚稻多,这与双季稻田的甲烷排放规律一致。稻田甲烷排放量与稻田土壤产甲烷菌的数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群落结构没有显著相关性。因此,控制稻田产甲烷菌数量可以有效减少甲烷的排放量。 【作者单位】: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土壤生态实验室;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关键词】稻田 甲烷排放 产甲烷菌 群落结构 种群数量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70487)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0903011和201003016) 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
【分类号】:S154.36
【正文快照】: 产甲烷菌在稻田甲烷产生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群落结构和种群数量的变化历来受到研究者的关心。随着微生物分析方法和技术的发展,国外研究者开始借助分子生物学手段研究稻田产甲烷菌的群落结构和种群数量变化特征,并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1-3]。我国作为全球最主要的水稻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利用PCR-DGGE研究膜生物反应器中微生物的群落结构    牟洁;孙宝盛;陈谊;

稻田甲烷的产生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陈玉泉

FACE环境下不同秸秆与氮肥管理对稻田土壤产甲烷菌的影响    韩琳;史奕;李建东;岳进;谢宝华;朱建国;王鸽;

不同水稻土甲烷氧化菌和产甲烷菌数量与甲烷排放量之间相关性的研究    陈中云,闵航,陈美慈,赵宇华

水稻田中产甲烷菌数量和优势种    陈美慈,闵航,钱泽澍

FACE对水稻土产甲烷菌和甲烷氧化菌种群及其活性的影响    王殳屹;韩琳;史奕;梅宝玲;朱建国;

水稻田优势产甲烷细菌的分离和特性    陈美慈,闵航,钱泽澍

控制灌溉稻田甲烷排放规律及其影响机理研究    李道西

水稻不同栽培模式的节水效应、生产力特征及土壤微生物学性状研究    秦江涛

淹水和旱作稻田土壤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研究    王英

秸秆还田的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朱自学;刘天学;

天然气库土壤中细菌及甲烷氧化菌的数量分布特性研究    孔淑琼;黄晓武;李斌;詹信;佘跃惠;

湿地甲烷氧化测定方法及主要控制因子研究综述    王维奇;曾从盛;仝川;

稻田甲烷代谢及其对电子受体的响应    林德华;赵娜;李鹏飞;王维奇;

不同耕作方式与施氮水平下稻田CH_4排放的动态变化    郑土英;杨彩玲;徐世宏;唐新莲;张玉;汪妮娜;江立庚;

中国农业甲烷排放的研究进展    朱鲁生;王玉军;李光德;徐玉新;

低COD浓度废水启动EGSB反应器    白玉华;张代钧;祖波;张萍;汪林;

产甲烷菌和甲烷氧化菌分布对土壤-植物系统甲烷逸出的影响    王延华;杨浩;

2种不同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性能差异的微生态研究    钱殷;全向春;裴元生;马景赟;陶锟;

南方红壤丘岗区稻田土壤有机酸含量与甲烷排放率    王卫东,谢小立,上官行健,王明星

淹水和旱作稻田土壤中产甲烷菌的多样性分异    崔中利;王英;滕齐辉;张斌;曹慧;

不同耕作方式下稻田土壤CH_4和CO_2的排放及碳收支估算    李成芳;曹凑贵;汪金平;翟中兵;梅少华;

黑龙江省村域农业生态系统碳平衡及低碳农业对策研究    温和

覆草旱作条件下稻田土壤肥力性状、碳氮动态及水稻生产力特征研究    王栋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动态随水稻品种和生育期的变化及其农田温室气体释放意义    Qaiser Hussain

猪场废水厌氧氨氧化反硝化甲烷化复合工艺特征分析及应用研究    顾平

稻鸭共栖免耕减排甲烷机制及综合效益研究    甘德欣

川中丘陵区农田生态系统主要温室气体排放研究    江长胜

控制灌溉稻田甲烷排放规律及其影响机理研究    李道西

水稻植株和土壤对CH_4排放的影响及定量模型研究    傅志强

水稻不同栽培模式的节水效应、生产力特征及土壤微生物学性状研究    秦江涛

厌氧氨氧化甲烷化反硝化耦合的机理及动力学研究    祖波

免耕稻田磷素动态及组分特征的研究    通乐嘎

闽江河口芦苇湿地甲烷和二氧化碳排放通量分析    廖稷

保护性施肥对洱海北部农田氮素流失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刘培财

红壤旱地和稻田土壤磷素微生物转化及其有效性研究    张洪霞

沿江农村生活垃圾污染控制技术研究    李鹏

贫营养条件下微生物种群结构的演替与分析    马瑶

胶州湾大沽河口湿地N_2O、CH_4排放规律研究    马晓菲

灌溉模式和供氮水平对水稻氮素利用率与土壤氮素供应能力及其流失风险的影响    陈星

农田土壤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的研究    蒋静艳

设施栽培土壤氧化亚氮(N_2O)释放和甲烷(CH_4)氧化及其微生物学机理的研究    张光亚

水稻旱作条件下的生理特性和经济性状研究    黄文江,黄义德,陶汉之,张玉屏

水稻高产抗旱的水分生理研究(简报)    葛圣伦,谈家云,王华琪

水分胁迫对水稻根系生长和部分生理特性的影响    张玉屏,李金才,黄义德,黄文江

水稻旱作栽培技术及其节本效益探讨    吴文革,陈周前,沈绪波

土壤微生物活性对林地土壤磷有效性的影响    陈放鸣,李纯

土壤磷酸酶活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于群英

微生物介导的土壤甲烷循环及全球变化研究    冯虎元,程国栋,安黎哲

不同类型黑松混交林土壤微生物、酶及其与土壤养分关系的研究    许景伟,王卫东,李成

土壤过氧化氢酶活度及其动力学特征与土壤性质的关系    戴伟,白红英

杨槐混交林生长及土壤酶与肥力的相互关系    赵林森,王九龄

稻田长期垄作免耕下土壤肥力及环境效应的研究    高明

水旱轮作系统养分资源综合管理研究    范明生

稻麦轮作生态系统温室气体(CO_2、CH_4和N_2O)排放研究    邹建文

陆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观测方法研究、应用及结果比对分析    王迎红

淹水和旱作稻田土壤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研究    王英

温度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    于心科,李宁,李春园,邵波,王卫东,谢小立

水稻品种以及施肥措施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    邵可声,环境模拟和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大气环境分室,李震

稻田甲烷排放模型研究——模型的验证    张稳,黄耀,郑循华,李晶,于永强

亚热带丘岗区稻田甲烷排放特征及减排技术的研究    谢小立,王卫东,谭云峰,谢克和, 上官行健,王明星,沈王兴,王若思

控制稻田甲烷排放的农业耕作条件的研究    陈宗良,姚亨,高金和

控制稻田甲烷排放的农业管理措施研究    陈宗良,邵可声,李德波,王步军

华中稻田甲烷排放的施肥效应及施肥策略    王明星,上官行健,沈壬兴,王跃思,谢小立,王卫东

水稻田烤田期间甲烷排放规律研究    曹金留,任立涛,陈国庆,徐华,蔡祖聪

水稻覆膜旱作抑制稻田甲烷排放效应的研究    张竹青,李义纯

湿地稻-鸭复合生态种养对甲烷菌种群数量影响的研究    邓晓,廖晓兰,黄璜,唐群锋

转Bt基因水稻对土壤动物的影响    付秀芹;张志罡;张巍;刘立军;颜亨梅;

稻鸭复合生态种养对产甲烷菌种群数量的影响    邓晓;李勤奋;

花生田昆虫群落结构研究    尹新明;高玉红;郑晓军;刘莹;赵根平;

耕作制度对稻田根际土壤有机碳与颗粒有机碳的影响    符卓旺;

广西稻田和旱地的农田生态系统的氮磷钾养分平衡研究    谭宏伟;周柳强;谢如林;黄美福;

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下的稻田氮素转化与利用    徐明岗;邹长明;秦道珠;八木一行;宝川靖和;

稻田中蓝细菌群落的多态性    宋铁英;Lotta Martensson;包晓东;郑伟文;Ulla Rasmussen;

基于一种稻田新型耕作制度的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效应分析    刘建;

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下的稻田氮素转化与平衡    徐明岗;邹长明;秦道珠;王伯仁;申华平;

稻田氮素损失与实用控制技术—液态分子膜    尹斌;朱兆良;

稻田受涝后的补救措施    刘子龙

河溜镇70000亩稻田“水改旱”    刘流 丁琳

稻田施用石灰“三忌”    刘阳

受涝稻田用博医 一药防治多种病    仝玉纯

同江全面落实抗灾保种措施    张浩 王立峰 记者 孙立刚

农田急需“碳滋养”    本报记者 许琦敏

耕作方式对土壤生态环境将有重要影响    记者 范建

土壤生物:一群被忽视的“地下工作者”    本报记者 符王润

碱巴拉变稻田    张强 本报记者 于宁

越高产越环保    记者 张小军

多作对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动态的影响    姚凤銮

稻鸭共栖免耕减排甲烷机制及综合效益研究    甘德欣

黄河三角洲原生演替中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关系    余悦

肉牛甲烷排放与粪便肥料成分含量快速预测方法和模型的研究    樊霞

海南省稻田土壤硒的化学特征及水稻吸收累积硒的基因型差异与机理    耿建梅

稻田长期垄作免耕下土壤肥力及环境效应的研究    高明

紫色土稻田磷素迁移流失及环境影响研究    李学平

浙江天童受损常绿阔叶林的次生演替对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    易兰

森林—草原交错带动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研究    侯建华

转Bt基因水稻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    付秀芹

保定市不同绿地类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研究    黄秋娴

乌鲁木齐市五种绿地类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研究    余曙光

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壤纤毛虫的群落特征    秦洁

枣树间种牧草对枣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其生态环境的影响    王海香

甘蓝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天敌优势种评价研究    桑志

八大公山国家自然保护区鳞翅目昆虫资源调查及群落结构分析    李密

稻田固氮细菌分离物的PCR-DGGE分析及苯酚降解菌株的筛选    宋兵

淹水和旱作稻田土壤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研究    王英

稻—鸭生态种养减排甲烷和改善稻田环境的功能研究    王华

稻田氮素流失特征及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    闻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