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制糖业废弃生物质沼气发电项目碳排放计算方法应用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6:43:32
热度:

制糖业废弃生物质沼气发电项目碳排放计算方法应用研究【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温室效应被强化,碳排放量的定量研究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碳排放量的定量研究是评估温室气体减排效果的

【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温室效应被强化,碳排放量的定量研究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碳排放量的定量研究是评估温室气体减排效果的前提。本文以制糖业废弃生物质沼气发电项目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了碳排放计算方法的实际应用。 本文首先从全球气候变暖的现状出发,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温室气体减排策略,并对比分析了有机固体废弃生物质处理技术上的优势与不足,得出厌氧消化与堆肥是处理有机废水和有机废弃生物质的最佳利用方式。 其次,本文对CDM方法学的概念、内容构成、关键要素以及碳减排计算工具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介绍。从方法学使用的角度来看,已批准的我国项目中,仅有15个大规模方法学的应用次数超过10次,绝大多数大规模方法学没有得到实际应用。 最后,文中以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制糖厂废弃生物质沼气发电综合利用项目为例,选取适合该项目的CDM方法学ACM0006、AM0039,对该项目的碳排放量进行了计算。得出该项目的基准线排放量随年份增加而逐年增长,项目排放量为974CO2e/a,泄露排放量为0,年平均减排量为62,839tC02e。由此可见,对制糖厂废弃生物质回收利用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还有CO2减排的社会效益。 该研究采用的计算方法不仅对制糖业废弃生物质沼气发电综合利用领域碳排放量进行了有效的评估,同时也为我国开展大规模制糖业废弃生物质沼气发电综合利用项目提供了一个应用案例,并为我国清洁发展机制在该领域的推广提供帮助。 【关键词】:制糖业废弃生物质 温室气体 碳排放量 CDM方法学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X792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2
  • 第1章 绪论12-22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12-15
  • 1.1.1 气候变化与温室效应12-13
  • 1.1.2 国际气候公约的形成与演化13-15
  • 1.2 国内外温室气体减排策略15-20
  • 1.2.1 发达国家温室气体减排策略15-18
  • 1.2.2 我国温室气体减排策略18-19
  • 1.2.3 世界各国二氧化碳减排目标19-20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20-22
  • 1.3.1 研究内容20-21
  • 1.3.2 技术路线21-22
  • 第2章 废弃生物质能应用现状及趋势22-30
  • 2.1 有机固体废弃生物质处理技术概况22-24
  • 2.1.1 有机固体废弃物处理方式及其比较22-24
  • 2.2 制糖业废弃物及其危害24-26
  • 2.2.1 制糖业产污分析25
  • 2.2.2 制糖厂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25-26
  • 2.3 生物质能沼气利用技术26-28
  • 2.3.1 沼气来源及性质、用途26
  • 2.3.2 厌氧产沼气原理26-27
  • 2.3.3 国内外沼气发电技术现状27-28
  • 2.4 本章小结28-30
  • 第3章 CDM方法学简介30-42
  • 3.1 CDM方法学概述30-33
  • 3.1.1 CDM方法学基本概念30
  • 3.1.2 经批准的方法学的主要内容构成30-31
  • 3.1.3 CDM方法学的关键要素31-33
  • 3.2 CDM方法学研究现状33-37
  • 3.2.1 CDM方法学批准情况33-36
  • 3.2.2 批准方法学的应用情况36-37
  • 3.3 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减排项目适用方法学简介37-39
  • 3.4 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减排项目适用方法学39-40
  • 3.5 本章小结40-42
  • 第4章 碳排放计算工具简介及方法学ACM0006和AM0039解读42-64
  • 4.1 CDM方法学工具42
  • 4.2 CDM方法学工具应用指南42-54
  • 4.2.1 化石燃料燃烧导致的项目或泄露的二氧化碳排放计算工具42-43
  • 4.2.2 固体废弃物非填埋处理所避免的甲烷排放计算工具43-45
  • 4.2.3 确定含甲烷气体火炬燃烧导致的项目排放的工具45-47
  • 4.2.4 电力消耗导致的基准线、项目和/或泄露排放计算工具47-50
  • 4.2.5 电力系统排放因子计算工具50-54
  • 4.3 方法学ACM0006和AM0039解读54-63
  • 4.3.1 ACM0006生物质废弃物并网发电整合方法学(第11.2.0版)54-60
  • 4.3.2 AM0039对有机废水和生物有机固体废弃物采用联合堆肥技术减少甲烷排放(第二版)60-63
  • 4.4 本章小结63-64
  • 第5章 制糖业废弃生物质沼气发电项目碳排放量计算应用实例64-80
  • 5.1 项目简介64-67
  • 5.1.1 项目活动简要介绍64-65
  • 5.1.2 生产废弃物产量预测65-66
  • 5.1.3 厌氧消化沼气产量预测66
  • 5.1.4 工艺说明66-67
  • 5.2 基准线和监测方法学67
  • 5.3 项目边界确定和温室气体种类描述67-69
  • 5.4 基准线确定69-70
  • 5.5 项目碳减排量计算70-75
  • 5.5.1 项目排放量71-72
  • 5.5.2 基准线排放量72-74
  • 5.5.3 泄漏量74
  • 5.5.4 项目碳减排量74-75
  • 5.6 碳减排监测计划75-79
  • 5.6.1 监测数据75-77
  • 5.6.2 监测设备77-78
  • 5.6.3 数据收集78-79
  • 5.7 本章小结79-80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80-81
  • 6.1 结论80
  • 6.2 建议80-81
  • 致谢81-82
  • 参考文献82-86
  • 附件86-100
  • 作者简介10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100-10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101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征收碳税的可行性分析    鲍芳艳;

碳排放与发展权益    田月;

“碳交易”——花点儿钱就可以作孽的混账游戏    沙澧一翁;

要让小孩知道地上的棒棒糖不能吃——访80后新中国风艺人章磊    朱艳;

中国的碳排放、减排潜力及低碳发展政策    段红霞;

碳税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魏云捷;

芬兰将建首个“零碳排放”购物中心    

我国将开展碳排放交易试点 力促节能减排    

后京都时代:建立可持续碳排放政策的法律意义探析    谢翀;

破解低碳之困    胡俞越;谷庆林;

中国一次能源消耗碳排放区域性特征发展分析    刘庆;雷莉萍;侯姗姗;

我国北方农村牧区生存性碳排放特征与实证研究——以内蒙古通辽地区为例    刘荣霞;张鹏鹏;夏建新;汲荣荣;

旅游业碳排放测度方法研究——基于长三角地区的实证分析    谢园方;赵媛;

气候变化、碳排放和纺织工业    

我国包装工业碳排放总量测算及分析    周建伟;许晨光;裴磊;张萍;

中国农村能源消费的碳排放核算    王长波;张力小;栗广省;

个人碳排放基准值的估算方法研究    周葵;朱莉;贾姗;

浅论碳排放交易制度    邵诗洋;

地级以上城市家庭直接能耗碳排放结构演进的空间差异    张艳;秦耀辰;

航空运输业碳排放交易机制的理论研究    杨涛;李艳梅;

青岛碳排放指标卖到德国    王开良

为何用双重标准看待中国碳排放    记者 吴苡婷

美碳排放交易法案喜忧参半    何英

走中国特色低碳化之路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齐晔

碳排放:企业可能面对的产品质量新标准    本报记者 徐建华

专家称我国应争取合理的碳排放权益    记者 周玉洁

刚性碳排放,绕不过的“坎”儿    本报记者 陈磊 通讯员 张于牧

中国控制碳排放是挑战也是机遇    本报记者 孙明河 王延斌

丁仲礼院士:人均累计碳排放体现公平    本报记者 李将辉

芬航为环保做贡献今年碳排放指标已增至61    

重庆市城镇污水处理系统碳排放研究    张成

应对气候变化的贸易措施与WTO规则:冲突与协调    宋俊荣

我国对外贸易的能源环境影响    陈红敏

基于能源环境效率的相关组织决策分析研究    杨琛琛

清洁发展机制下国际经济合作问题研究    艾轶伦

发展低碳经济的公共政策研究    邢继俊

不同稻作模式稻田碳固定、碳排放和土壤有机碳变化机制研究    展茗

能源法律制度生态化研究    赵爽

我国农地资源利用的碳排放及减排政策研究    李波

碳税循环政策在农村能源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于娟

论建立中国国际碳排放交易法律制度    和婉

我国碳排放权机制设计的研究    程昊汝

碳排放交易市场机制研究    李晓芬

能源密集型企业碳排放风险识别、评估与管理    杨波

关于碳排放交易会计的研究    张海伟

碳排放权的信托法律制度研究    娄欢欢

我国碳排放权交易法律制度的完善    董荣娜

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法律问题研究    杨雷

国际碳排放权价格影响因素研究    张清平

我国工业品出口影响碳排放的机制及其实证检验    席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