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CO_2的吸收规律及其在沼气中脱除工艺的初步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6:43:31
热度:

CO_2的吸收规律及其在沼气中脱除工艺的初步研究【摘要】:随着社会的持续发展,能源危机越来越严重,探索新型可再生能源刻不容缓。净化可再生能源沼气,脱除其中降低燃烧值的CO2气体成为

【摘要】:随着社会的持续发展,能源危机越来越严重,探索新型可再生能源刻不容缓。净化可再生能源沼气,脱除其中降低燃烧值的CO2气体成为本文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 参照文献方法,基于微波辅助离子交换-旋转蒸发溶剂脱除绿色合成路线,制备出离子液体[NH2-C3mim][Br],通过Mohr法测量产物溴含量,非水滴定法测定产物胺含量,以及进行1HNMR、13CNMR、IR、MS和DSC的表征结果证实了合成产物的正确性及热稳定性。 验证了离子液体[NH2-C3mim][Br]水溶液对CO2有良好的吸收效果,并且在不同条件下:温度(293.15K-313.15K),压强(106KPa-185KPa),离子液体浓度(20%-60%),优化了其吸收条件:最佳温度为303.15K,最适宜[NH2-C3mim][Br]浓度为质量分数为58%的水溶液,而CO2吸收最佳初始压强为165KPa。同时,离子液体[NH2-C3mim][Br]的再生效果明显,本文摸索了吸收剂的“两段式”真空再生条件,第一段再生温度321.15K,30min,第二段再生温度343.15K,10min。结果表明:该离子液体吸收CO2吸收效果良好,并且再生后的离子液体,吸收性能稳定不变,可反复使用。同时“两段法”的再生工艺有利于降低再生的能耗和成本。 在探究改良热钾碱法对CO2的吸收效果时,选用了碳酸钾复合溶液包括碳酸钾、偏硼酸钠、偏钒酸钠的复配溶剂,对CO2有良好的吸收效果。效果受体系温度、初始压强和碳酸钾浓度、偏硼酸钠浓度、偏钒酸钠浓度影响。碳酸钾复合溶液对CO2的最佳吸收条件为体系温度:323.15K,初始压强:140-150KPa,碳酸钾浓度:30%,偏硼酸钠浓度:2%,偏钒酸钠浓度:0.6%。而且碳酸钾复合溶液解吸效果良好,解吸温度为97℃左右,解吸时间较短,10min,再生率良好,可以重复使用。但是解吸需要消耗的能量过高,不符合节能减排要求。 选用自制的离子液体[NH2-C3mim][Br],对静态和动态吸收CO2的性能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与传统有机胺溶液吸收剂吸收-解吸进行了对照。实验结果证明,离子液体[NH2-C3mim][Br]对CO2的吸收达平衡时间较短,而醇胺溶液吸收达平衡时间较长,而从吸收效果看,离子液体[NH2-C3mim][Br]也要远远高于醇胺溶液。 搭建了超重力场强化吸收-逆流接触加热或减压解吸再生集成化台架实验装置,分别以离子液体、改良热钾碱溶液和活化复配醇胺溶液进行了CO2的捕获和吸收液再生连续实验。稳态下对CO2有较好的吸收效果,吸收率分别达到了98%、96%、90%,水基离子液体具有良好的常温真空解吸特性,有望成为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CO2捕获新技术。 在进行沼气中杂质气体的脱除实验中,离子液体[NH2-C3mim][Br]表现出对CO2、 H2O、H2S的良好吸收效果,其中对H2O属于物理吸附,对CO2和H2S属于化学吸收,需要经过多次循环吸收才能实现对沼气的完全净化,离子液体在吸收前后的结构及性质也没有变化,这种吸收方法有望在工业生产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离子液体 [NH_2-C_3mim][Br] CO_2 碳酸钾 醇胺溶液 超重力旋转床 吸收-解吸
【学位授予单位】:海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O645.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8
  • 目录8-11
  • 1 绪论11-26
  • 1.1 CO_2固定技术研究进展11-14
  • 1.1.1 传统的CO_2固定技术11-13
  • 1.1.2 脱碳新技术13-14
  • 1.2 沼气脱碳技术的研究与进展14-17
  • 1.2.1 沼气的净化现状14-17
  • 1.3 离子液体研究现状17-21
  • 1.3.1 离子液体种类17-18
  • 1.3.2 离子液体的合成18-19
  • 1.3.3 离子液体性质研究进展19-21
  • 1.4 CO_2分离及沼气净化研究与进展21-25
  • 1.4.1 离子液体吸收CO_2及在沼气净化中的应用21-24
  • 1.4.2 离子液体用于CO_2分离捕集及沼气净化的应用前景与展望24-25
  • 1.4.3 工业上化学吸收法CO_2分离捕集及沼气净化的应用25
  •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25
  • 1.6 课题的研究内容25-26
  • 2 离子液体[NH_2-C_3mim][Br]的制备26-31
  • 2.1 引言26
  • 2.2 试剂及仪器设备26-27
  • 2.3 制备方法及步骤27
  • 2.4 表征手段及方法27-30
  • 2.4.1 Mohr法测量产物溴含量27-28
  • 2.4.2 非水滴定法测定产物胺含量28
  • 2.4.3 产物结构表征28-30
  • 2.5 本章小结30-31
  • 3 离子液体[NH_2-C_3mim][Br]对CO_2的吸收31-39
  • 3.1 引言31
  • 3.2 材料与方法31-33
  • 3.2.1 主要实验试剂与仪器31
  • 3.2.2 实验装置和方法31-33
  • 3.3 结果与讨论33-38
  • 3.3.1 温度对[NH_2-C_3mim][Br]吸收CO_2的影响33-34
  • 3.3.2 离子液体质量分数对[NH_2-C_3mim][Br]吸收CO_2的影响34
  • 3.3.3 压强对[NH_2-C_3mim][Br]吸收CO_2的影响34-35
  • 3.3.4 [NH_2-C_3mim][Br]的再生工艺35-38
  • 3.4 本章小结38-39
  • 4 改良热钾碱法对CO_2的吸收39-46
  • 4.1 引言39
  • 4.2 材料与方法39-41
  • 4.2.1 主要实验试剂与仪器39-40
  • 4.2.2 实验装置和方法40-41
  • 4.3 结果讨论41-44
  • 4.3.1 温度对碳酸钾吸收CO_2的影响41-42
  • 4.3.2 压强对碳酸钾吸收CO_2的影响42
  • 4.3.3 K_2CO_3浓度对碳酸钾吸收CO_2的影响42-43
  • 4.3.4 NaVO_3浓度对碳酸钾吸收CO_2的影响43
  • 4.3.5 NaBO_3浓度对碳酸钾吸收CO_2的影响43-44
  • 4.3.6 吸收液的解吸条件44
  • 4.4 本章小结44-46
  • 5 离子液体与醇胺溶液对CO_2吸收对比46-51
  • 5.1 引言46
  • 5.2 实验装置及试剂46-47
  • 5.3 实验方法及设计47-48
  • 5.4 实验结果及数据分析48-49
  • 5.4.1 动静态过程的比较48-49
  • 5.4.2 胺水溶液吸收溶解CO_2与离子液体比较49
  • 5.5 流量差量法与质量差量法比较49-50
  • 5.6 本章小结50-51
  • 6 超重力场对沼气脱碳净化试验51-59
  • 6.1 引言51
  • 6.2 实验试剂及装置51-52
  • 6.3 实验方案52-53
  • 6.4 实验结果及数据处理53-57
  • 6.4.1 离子液体复配溶剂在连续化超重力场对CO_2的吸收53
  • 6.4.2 改良热钾碱法和活化醇胺溶液在连续化超重力场对CO_2的吸收53-55
  • 6.4.3 离子液体复配溶剂在连续化超重力场对沼气的脱碳研究55-56
  • 6.4.4 离子液体复配溶剂在连续化超重力场对沼气的脱碳效果研究56-57
  • 6.4.5 离子液体的再生57
  • 6.5 本章小结57-59
  • 7 总结与展望59-61
  • 7.1 全文总结59-60
  • 7.2 本文创新点60
  • 7.3 下一步工作展望60-61
  • 参考文献61-67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67-68
  • 后记68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硼钒酸盐和二乙撑三胺复合活化改性热钾碱脱碳溶液    许中强,涂晋林

离子液体固定CO_2及其转化利用的研究进展    袁晓亮;张延强;兰玲;张锁江;

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应用进展    鲍晓磊;赵地顺;武彤;张立伟;贾晓艳;

碳酸钾-二乙烯三胺复合溶液吸收烟气中CO_2实验研究    李建强;张新军;陆诗建;李清方;刘海丽;张艳;

微波促进离子液体相反应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应安国;陈新志;叶伟东;张定丰;刘泺;陈建辉;

离子液体研究进展    石家华,孙逊,杨春和,高青雨,李永舫

功能离子液体[NH_2p-bim]BF_4吸收CO_2的密度泛函研究    陈卓;谢辉;胡长刚;

CO_2清除新技术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张长金;尹燕华;周旭;周军成;龚峻松;

用于CO_2吸收的离子液体的合成、表征及吸收性能    吴永良;焦真;王冠楠;吴有庭;张志炳;

离子液体-水复配吸收剂捕获CO_2性能    李天成;孔庆华;陈郴;朴香兰;

离子液体在萃取和色谱分析技术中的应用    褚明杰;张袖丽;王磊;

乙醇胺为主体的CO_2吸收剂的复配研究    顾光临;邹海魁;马乐;初广文;付纪文;陈建峰;

BPO引发与离子液体催化聚合焦化二甲苯中苯乙烯的研究    罗国华;张国锋;徐新;

离子液体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王寿武,冯莉,陈双平,张聿平

离子液体中脂肪酶催化拆分外消旋烯丙酮醇反应    王永泽;梅乐和;钟春龙;姚善泾;朱自强;

色素增感太阳能电池电解质的研究进展    刘丽红;胡志强;张晨宁;高岩;于仙仙;王一;

离子液体在生物质分离与转化中的应用前景    巩海永;夏新兴;

碳捕捉与封存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及发展趋势    王众;张哨楠;匡建超;

离子液体催化合成乙酸乙酯的研究    尉志苹;王少君;曲丰作;

离子液体及其研究应用进展    于长顺;刘晓畅;许绚丽;王少君;

二氧化碳分离捕集技术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韩永嘉;王树立;张鹏宇;朴文英;

离子液体吸收CO_2的研究进展    樊丽华;聂阳;

新型功能化离子液体的微波合成及表征    樊丽华;侯彩霞;聂阳;梁英华;芮玉兰;

膜分离集成工艺在天然气脱碳中的应用    李莹;王从厚;党延斋;曹忠民;

室温离子液体络合萃取催化裂化柴油碱性氮化物研究    曹祖宾;李丹东;高鹏;张姝妍;

离子液体的应用及其负载化的研究进展    刘海燕;刘宗昉;孙继红;

溶胶-凝胶法制备固载型离子液体催化剂以及在不对称双羟基化反应中的应用    仇深杰;刘海燕;郑朝慧;孙继红;

含Re烯烃环氧化催化剂的合成、表征及催化性能研究    岳爽

基于FCC汽油硫化物烷基化硫转移反应精馏脱硫的清洁汽油研究    徐亚荣

离子液体在色谱样品前处理中的应用    范云场

稻壳生物质资源的综合利用    安冬敏

离子液体为介质萃取分离天然活性同系物    杨启炜

DBU型功能离子液体的制备及其在Michael加成和Knoevenagel缩合反应中的应用    应安国

功能化室温离子液体的制备及其在分离领域中的应用    唐飞

用于制备还原糖的植物纤维素的预处理方法研究    巩桂芬

新疆棉籽油脱臭馏出物综合转化研究    李翠华

甲醇—乙醇—水—离子液体体系汽液平衡的测定及热力学模型研究    沈冲

离子液体中脱肟反应的研究    张晓霞

以离子液体为模板剂合成介孔分子筛MCM-41    喻娟

离子液体BMIMCI中长碳链脂肪酸淀粉酯和阳离子淀粉醚的制备与表征    王迎宾

离子液体双水相对某些生物分子的萃取分离性能研究    李志勇

离子液体双水相中金属离子的萃取分离及测定    朱陈银

桑蚕丝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和再生性能研究    杜一松

齐聚醚羧酸类离子液体及其混合物容量与传递性质的测量与关联    刘光明

碳四烯烃中有机硫脱除的研究    郭秋扬

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性质研究    王菲

氨基酸离子液体在有机溶剂中的热力学性质研究    于智超

二氧化碳的吸收方法及机理研究    宿辉;崔琳;

室温离子液体的研究进展    张静

氨基硅烷修饰的SBA-15用于CO_2的吸附    王林芳;马磊;王爱琴;刘茜;张涛;

室温离子液体:合成、性质及应用    赵东滨,寇元

温室效应对环境的影响    郑京

松辽盆地咸含水层埋存CO_2储存容量初步估算    巫润建;李国敏;黎明;许志刚;曾荣树;

世界气候变暖及二氧化碳埋存现状与展望    江怀友;沈平平;宋新民;胡永乐;李治平;郭平;

世界二氧化碳埋存及利用方式研究    江怀友;沈平平;李治平;齐仁理;齐学军;

燃煤电站锅炉二氧化碳捕集封存技术经济性分析    田牧;安恩科;

基于水合物的混空煤层气分离技术    郑志;王树立;

功能性离子液体的合成表征及其催化性能的研究    王国松

CO_2再生塔组焊(A-DA_(402))    闫慧茹

2,4,6–三甲基苯甲酸的合成    徐广宇;徐建兵;廖丽萍;周伊;臧阳陵;

用红外CO_2分析器检测细菌性污染    C.H.Threlkeld ,陈葆新

CO_2灭火剂    詹姆斯·莱迪

催化加氢转化CO_2的研究    卢振举,林培滋,罗烘原,梁东白,林励吾

用超临界CO_2清洗部件的新型工业装置    张士莹

NBC-400-1系列CO_2气体保护焊机    

中国未来能源系统减排CO_2的技术对策    何建坤

OTC-1型开顶式气室的结构和性能与国内外同类气室的比较    王春乙;

日研制以CO_2等为原料的环境和谐型塑料    曹信孚

生物能源与CO_2减排领域的热点战略研究方向——微藻生物柴油产业化技术的发展思路及若干科学问题分析    李元广;王伟良;金建;

长时期的高CO_2浓度生长条件对羊栖菜光合作用没有下调的作用    邹定辉;

CO_2激光在自体表皮移植术中的应用    冯振刚;

超临界CO_2萃取牡蛎中多不饱和脂肪酸条件优化的研究    刘程惠;胡文忠;姜爱丽;田密霞;王艳颖;何煜波;金黎明;

不锈复合钢板的CO_2半自动焊接    南北红;赵青松;

海南香茅油超临界CO_2萃取条件的优化和筛选    王勇;李海龙;张俊清;赖伟勇;刘明生;

超临界CO_2萃取麻疯树籽油工艺的响应面优化    钟华;蒲彪;胡旭;

离子液体吸收CO_2的研究进展    樊丽华;聂阳;

固体胺纤维的制备及其对CO_2的吸附再生性能研究    杨营;林日嘉;吴清华;陈水挟;

基于LMDI方法的湖北省工业CO_2排放分解分析:1999-2007    何海;曹寅雪;李爱军;

高功率轴快流CO_2激光器气体流场及热交换的模拟与优化    黄鸿雁

大气CO_2、CH_4和CO浓度资料再分析及源汇研究    张芳

钯催化CO_2、CO的转化及C-N键偶联反应的研究    戴耀

射频板条CO_2激光器的光束特性及其热稳定性研究    王度

川西亚高山复合群落中岷江冷杉和四种草本植物生长对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的响应及其机理研究    侯颖

分离CO_2固定载体膜传质机理及其膜过程模拟和优化研究    杨东晓

亚热带稻田生态系统CO_2通量研究    朱咏莉

CO_2地质储存煤储层结构演化与元素迁移的模拟实验研究    刘长江

锆酸锂材料的设计、合成及高温CO_2吸附性能    尹先升

基于激光视觉传感的CO_2横焊焊缝图像处理研究    申俊琦

新造船舶CO_2指数计算方法研究    徐善雷

高密度CO_2诱导羊肉糜凝胶的形成因素及机理初探    曲亚琳

表面改性对活性炭物理、化学性质及CO_2吸附性能的影响    朱赛

表面改性对活性炭物理、化学性质及CO_2吸附性能的影响    朱赛

球形活性炭对CO_2吸附行为研究    谢菲

双台子自然保护区深部咸水层CO_2地质储存机制与潜力分析    谌艳珍

超临界CO_2萃取含油污泥技术研究    梁丽丽

CO_2激光写入旋转折变型长周期光纤光栅研究    史翠华

CO_2浓度与铜绿微囊藻生长关系的研究    李娜

跨临界CO_2热泵系统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    孙刚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