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生物处理水洗沼气中硫化氢所产生废水的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6:43:15
热度:

生物处理水洗沼气中硫化氢所产生废水的研究【摘要】:硫化氢(H_2S)对生物具有毒性,对设备具有腐蚀性,沼气中的H_2S的存在影响了沼气的使用。去除沼气中的H_2S对提高沼气品质,扩

【摘要】:硫化氢(H_2S)对生物具有毒性,对设备具有腐蚀性,沼气中的H_2S的存在影响了沼气的使用。去除沼气中的H_2S对提高沼气品质,扩展沼气使用范围具有一定意义。本论文主要研究了一种使用废水将沼气中的硫化氢(H_2S)吸收,然后通过无色硫细菌的氧化作用将负二价硫化物氧化为零价态硫单质,从而去除硫化物污染,回收硫磺的新方法。实验中选用了两种反应器(全混式反应器、填料式反应器),研究了其对硫化物的去除效果,并研究可能影响反应器脱硫效率的因素:沼气吸收液、营养液、温度、pH等,确定了最佳的反应条件。针对脱硫反应器出水硫单质自然沉降困难,难以回收的问题,我们还研究了絮凝剂对硫回收的絮凝效果。 实验使用的两种反应器均为使用有机玻璃自制的反应器,有效体积3L,D=12 cm,H=40 cm。两种反应器的区别在于是否加入了拉西环填料(D=1 cm,H=0.8 cm)。通过控制反应器内溶解氧(DO)和温度,在进水硫化物浓度为200 mg/L和250 mg/L时,全混式反应器和填料式反应器的硫化物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5 %和99 %,负荷可分别达到4.5~5 kg/m~3·d和12 kg/m~3·d。填料式反应器的SO_4~(2-)转化率略高于全混式2~3个百分点。 在考察沼气吸收液、营养液、温度、pH等对脱硫效率的影响时,我们发现使用河水作为沼气吸收液的效果优于奶精废水的厌氧出水。选用的4种氮营养元素(尿素、硝酸钾、氯化铵及硝酸铵钙)的营养盐对反应器脱硫效率基本没有影响,添加有尿素和氯化铵的反应器和添加有硝酸钾和硝酸铵钙SO_4~(2-)的转化率略有差别。反应器运行的最适宜温度为20~35℃。高温(41℃以上)对硫细菌的影响是不可逆的,低温时(10℃以下)影响硫单质转化细菌的活性,不过缓慢恢复温度细菌能恢复活性。 酸性环境(pH6)有利于硫酸盐转化细菌的生存,而碱性环境(pH8.5)对硫单质转化细菌及硫酸盐转化细菌都不利。反应器pH在7~8.5为宜。低DO是保证硫化物转化为硫单质的必要条件,保持DO在2.5 mg/L以下,可以降低出水SO_4~(2-)浓度。 针对反应器出水中的硫单质通过自然沉降难以完全回收,我们通过使用混凝剂强化回收硫单质的回收效果。我们选用了2种无机混凝剂(PAC、PFS)和3种离子类型的聚丙烯酰胺(APAM、CPAM、NPAM)对反应器出水的硫回收的絮凝效果。加入PFS的沉降速度快及用药比例小要优于PAC,APAM和CPAM的絮凝效果也优于NPAM。PFS、APAM和CPAM加药量分别在400 ppm、250 ppm和430 ppm时都能使出水浊度达到20 NTU以下。筛选出的3种药剂(PFS、APAM、CPAM)的使用成本分别为0.198、0.077、0.105元/m~3。 【关键词】:沼气 硫化氢 硫细菌 生物脱硫 硫回收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科技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X703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2
  • 第一章 绪论12-27
  • 1.1 研究背景12-19
  • 1.1.1 沼气中硫化氢 (H_2S) 的生成机理13-15
  • 1.1.2 沼气中硫化氢(H_2S) 的性质、危害及去除方法15-19
  • 1.2 生物脱硫及其国内外研究进展19-27
  • 1.2.1 硫循环与脱硫微生物19-22
  • 1.2.2 无色硫细菌脱硫研究进展22-24
  • 1.2.3 生物脱硫的工程应用24-27
  • 第二章:实验目的、内容、技术路线图27-35
  • 2.1 实验目的27
  • 2.2 实验内容27-28
  • 2.3 实验方法28-34
  • 2.3.1 实验设备28-30
  • 2.3.2 污泥接种、配水方法及营养物配方30-32
  • 2.3.3 仪器、药品32-33
  • 2.3.4 分析方法33-34
  • 2.4 实验技术路线34-35
  • 第三章:反应器脱硫实验35-50
  • 3.1 前言35
  • 3.2 全混式反应器脱硫实验35-41
  • 3.2.1 污泥培养期35-38
  • 3.2.2 负荷提升期38-39
  • 3.2.3 稳定观察期39-40
  • 3.2.4 小结40-41
  • 3.3 填料式反应器脱硫实验41-44
  • 3.3.1 污泥培养期41-42
  • 3.3.2 负荷提升期42-43
  • 3.3.3 稳定观察期43
  • 3.3.4 小结43-44
  • 3.4 硫化物清水氧化实验44-48
  • 3.4.1 低浓度硫化物清水氧化实验45-46
  • 3.4.2 高浓度硫化物清水氧化实验46-47
  • 3.4.3 小结47-48
  • 3.5 总结48-50
  • 第四章:反应器内影响因素研究50-61
  • 4.1 前言50
  • 4.2 两种废水作为沼气吸收液对反应器的影响50-53
  • 4.2.1 引言50-52
  • 4.2.2 实验52
  • 4.2.3 小结52-53
  • 4.3 不同氮营养源对反应器的影响53-54
  • 4.3.1 引言53
  • 4.3.2 实验53-54
  • 4.3.3 小结54
  • 4.4 温度对脱硫效率的影响54-56
  • 4.4.1 引言54-55
  • 4.4.2 实验55-56
  • 4.4.3 小结56
  • 4.5 pH 对脱硫效率的影响56-58
  • 4.5.1 引言56-57
  • 4.5.2 实验57
  • 4.5.3 小结57-58
  • 4.6 溶解氧对脱硫效率的影响58-59
  • 4.6.1 引言58
  • 4.6.2 实验58-59
  • 4.6.3 小结59
  • 4.7 总结59-61
  • 第五章:硫单质的强化回收61-67
  • 5.1 前言61-62
  • 5.2 无机高分子混凝剂回收硫单质实验62-64
  • 5.2.1 引言62-63
  • 5.2.2 实验63
  • 5.2.3 小结63-64
  • 5.3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聚丙烯酰胺 (PAM) 回收硫单质实验64-66
  • 5.3.1 引言64-65
  • 5.3.2 实验65
  • 5.3.3 小结65-66
  • 5.4 总结66-67
  • 结论67-69
  • 参考文献69-73
  • 致谢73-74
  • 作者简历74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无色硫细菌氧化SRB还原硫酸盐产物硫化氢生成单质硫    李亚新,储江林,池勇志

UASB处理山梨醇废水的试验研究    周良明;廖军;刘锋;马三剑;

城市污水处理厂全流程节能降耗优化运行策略    刘礼祥;张金松;施汉昌;何苗;

脱氮硫杆菌在废水脱硫、脱氮处理工艺中的应用    王爱杰,杜大仲,任南琪,赵秋实,王文静

生物脱硫技术在炼厂气中的应用    张春燕;刘宇红;赵文辉;

Shell-Paques生物脱硫技术及其应用    汪家铭;

利用无色硫细菌氧化废水中硫化物的研究    左剑恶,袁琳,胡纪萃,顾夏声

温度与微生物    施邑屏

荷兰的烟气生物脱硫工艺    曹从荣,柯建明,崔高峰,王凯军

应用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处理制药废水的研究    方玲玲;周元祥;

噻黄隆生产废水处理实验研究    周学明;

UASB处理蛋白废水的实验研究    俞珊珊;刘锋;马三剑;王秋云;

UASB工艺处理秸秆乙醇废水的厌氧研究    乔华军;蒋文化;姜涛;马三剑;

加压厌氧反应系统的实验运行研究    於胜洪;华喜萍;姜涛;蒋京东;

UASB反应器处理制药废水的实验研究    周宇昭;蒋文化;张晔;戴庆武;马三剑;

涤纶短纤维废水中试研究    周宇昭;

UASB-SBR工艺处理屠宰废水    刘绍根,黄显怀,赵峰

微生物在生物脱氮过程中的作用    鲍立宁

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技术研究    徐天勇

不同阴离子在生物质发酵产氢中的作用研究    马欢;刘伟伟;王秀菊;刘士清;李建昌;张无敌;

EGSB工艺在啤酒废水处理改造中的应用    边伟伟;王国懿;王晶日;张华;

浅谈微生物絮凝剂(MBF)物质组成和应用    刘涛;

EGSB反应器中毒后快速恢复活性    黄益平;夏伟;邹鑫;刘毅;徐景富;刘爽;

氮掺杂ZnO纳米晶表面改性及其抗菌性、紫外防护性研究    郑敏;吴佳卿;许乐;殷骏;

畜禽废水的处理方法及畜禽养殖的清洁生产    傅学起;谭海周;

浅谈中小型马铃薯淀粉厂污水处理方案    王子戡;徐考群;

烟气生物脱硫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黄海鹏;

半化学草浆废水处理和运行成本核算    张义华;张华东;

微量金属元素对农业废弃物厌氧消化的作用    潘云霞;

固定化微生物净化低浓度SO_2烟气研究    黄兵

常温下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研究    袁志宇

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适用技术及机理研究    张增胜

预处理后剩余污泥中温两相厌氧消化效能研究    李广

超声预处理组合技术改善污水污泥厌氧消化的研究    刘畅

硫氧化菌群落结构分析及其特性研究    罗剑飞

基于垃圾渗滤液中有机污染物特征的预处理研究    张胜利

颗粒污泥用于污水生物除磷及剩余污泥中磷回收技术研究    黄宇

自然风速场下微生物气溶胶的室内外扩散与风险研究    刘伟

三沟式氧化沟工艺数值模拟与优化运行研究    杨跃

不同结构氧化锰矿物氧化硫化物动力学特点及影响因素    李倩

烟道气微生物脱硫反应器研究    马岩岩

生产性IC反应器的启动及“酸化”研究    沈小华

旋流内循环厌氧反应器(EIC)处理酒精废水的试验研究    丁玉

一种新型厌氧化反应器的研制与启动试验研究    孙延格

改良UASB反应器内气液两相流模拟及启动性能研究    孙向鹏

潍坊地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    薛梅

厌氧折流板—好氧反应器处理染废水中试试验研究    呼冬雪

抗铅联合苯酚降解多功能菌的构建    彭冉

生物膜法对淋浴废水中表面活性剂和氨氮去除效果试验研究    沈一村

城市污水处理能耗能效研究进展    高旭,龙腾锐,郭劲松

Fe(III)盐溶液吸收法处理H_2S气体的研究    鄂利海,雒怀庆,栾耕时

利用硫酸盐还原菌处理酸性矿山废水研究    李亚新,苏冰琴

城市污水生物—生态处理工艺的能效分析    章北平;刘礼祥;陆谢娟;吴晓晖;龙腾锐;

硫化物氧化及新工艺    任南琪;王爱杰;李建政;杜大仲;

产酸脱硫反应器中影响硫酸盐还原的关键因素研究    王爱杰,任南琪,计红芳,李建政,郭婉茜

生物脱硫技术在炼厂气中的应用    张春燕;刘宇红;赵文辉;

微生物脱硫技术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吴根,陈旭东,夏涛

硫/石灰石滤柱去除地下水中硝酸盐的研究    刘玲花,王占生,王志石

利用无色硫细菌氧化废水中硫化物的研究    左剑恶,袁琳,胡纪萃,顾夏声

氧化吸收硫化氢回收硫和氢的影响因素    刘常青,危青,张平民,陈启元

聚苯胺包覆对提高单质硫正极材料的性能研究    马萍;张宝宏;徐宇虹;巩桂英;

在Ru/Al_2O_3催化剂上用H_2对SO_2选择性催化还原的研究    班志辉,王树东,吴迪镛

黄铁矿脱硫菌生长和代谢的影响因素研究    张兴,王少丽,丁玉,陶秀祥

多壁碳纳米管对单质硫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改性    吴锋;吴生先;陈人杰;陈实;王国庆;

生物脱硫工艺中单质硫的生成率分析    许吉现,李素燕,李思敏,张胜,张娟

硫化物氧化及新工艺    任南琪;王爱杰;李建政;杜大仲;

硫化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何向明,蒲薇华,王久林,姜长印,万春荣

生物法生成单质硫过程中氧化还原电位的研究    王庭;严群;阮文权;邹华;

芻议硫泡的产生及消除    杜巧玉;李宏;熊金红;

SAPO-44分子筛中一价Zn~+离子对单质硫还原作用的研究    高钱;修杨;李国栋;陈接胜;

HDO-H_2S选择性氧化脱硫催化剂    崔炳春;夏成浩;牛天声;崔卫星;马建国;

稀土有机化合物对不饱和有机分子和单质硫的活化    周锡庚;

高能量密度硫/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研究    郑伟;胡信国;张翠芬;

废水同步脱硫脱氮工艺运行模式优选    任南琪;陈川;王爱杰;刘春爽;周旭;李笃中;

具有高循环稳定性能的锂硫电池的研制    王久林;杨军;努丽燕娜;

含硫化物废水生物处理过程中单质硫的形成特性    张克强;季民;李军幸;李野;

稀土有机化合物对单质硫的活化作用    李艳荣;张杰;陈珍霞;翁林红;周锡庚;

含氧气氛中La-Co/γ-Al_2O_3催化还原脱硫的抗氧中毒性能实验研究    胡辉;赵岳;周荣;陆僖;

电解液对锂硫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影响    苑克国;王安邦;杨裕生;

“陶都”宜兴的“减排观”    申琳吴伟刚

宜兴“生态经济”发展迅速    记者 闵德强

积极稳步地推进燃气汽车发展    长春汽车燃气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级工程师 殷乃勋

生物催化脱硫技术成热点    李宏乾

我国掌握羰基硫脱硫核心技术    杨扬 姜小毛

达州将建成全国最大硫磺生产基地    华都

活跃的微波环保技术    秦伟程

微波环保领域显身手    广雨

一步法脱除羰基硫技术工业投产成功    中经

国内首个生物脱硫项目投运    

O_2存在下CO还原SO_2为单质硫的催化剂研究    贾立山

二次锂电池用含硫正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王久林

烟气氢氧化钠循环吸收—微生物还原回收单质硫的研究    王娟

导电含硫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及储锂机理研究    喻献国

二次锂电池单质硫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郑伟

含硫化物(H_2S,S~(2-),HS~-)废水电凝聚与生物处理的技术研究    张克强

新型二次锂电池正负极材料的研究    马萍

硫碳复合材料的制备和电化学性能研究    张波

典型嗜酸硫氧化菌作用下元素硫的形态及其转化的研究    何环

硫/多孔碳复合正极材料的研究    张文华

硫肥和pH值的变化对土壤有效磷含量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林世玲

单质硫对有机质深化成烃的影响    张更新

改型ABR反应器处理富含硫酸盐有机废水技术研究    张洪建

加氢精制催化剂器外预硫化技术研究    丁伯强

锌加压氧化浸出渣中闪锌矿与单质硫的浮选分离技术研究    黄海威

有机硫化剂合成及预硫化工艺研究    邹丹

新型锂硫二次电池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李丹丹

硫化物生物氧化为单质硫的研究    王庭

单一/复合金属吸附剂同时脱除模拟煤气中单质汞和硫化氢的研究    韩洁茹

废脱硫剂中有机硫的分离及硫的回收    白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