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混合动力汽车直流电源变换系统传导电磁干扰分析与抑制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6:42:08
热度:

混合动力汽车直流电源变换系统传导电磁干扰分析与抑制研究【摘要】:混合动力汽车相比传统汽车电磁兼容(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问题更加突出

【摘要】:混合动力汽车相比传统汽车电磁兼容(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问题更加突出,其车载大功率电力电子设备产生的强烈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Interference, EMI)会对自身系统和车内其它系统造成干扰影响。为了解决混合动力汽车大功率电力电子系统的EMC问题,本文重点研究车载大功率直流电源变换器系统EMC问题,掌握该系统的EMI测量方法、产生机理、传播路径、预测模型和优化方案,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可以推广到解决车载其它EMC问题较突出的系统研究中,能够为混合动力汽车EMC问题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取得的成果有: 1)采用消耗型铁氧体磁环对直流电源变换系统线束EMI进行排查,对多个线束上的EMI信号进行独立测量,获得直流电源变换系统单独产生的EMI水平。采用小波变换分解EMI信号并提取对应的小波系数,基于各分解尺度下的小波系数计算出了干扰信号频域内的三种特征参数:累积能量参数、突变参数和不平衡参数,该特征参数能够表征时域EMI信号的频域特征。 2)通过对直流电源变换器系统EMI产生机理分析,建立了产生干扰振荡波形的等效电路模型,并推导出振荡波形的数学表达式,该数学模型能够表征干扰波形的主要特征。在EMI传播路径研究过程中,依据变压器主电路中变压器的结构和初次级线圈之间寄生电容的分布,建立了EMI通过变压器的耦合路径模型。推导出了EMI从初级绕组耦合到次级绕组的机理,并定性分析出降低EMI耦合作用的三种方法。 3)建立了直流电源变换器系统传导EMI预测模型,包含的子模块主要为:基于传输线理论的电缆模型、基于多软件联合仿真计算的变压器和带铁芯电感的“实体-场-路”模型、干扰源的集中等效模型、基于静电场有限元方法的寄生电容计算模型。将各个模块的模型集合成系统仿真模型,仿真计算得到系统的传导EMI水平,并通过实验对比验证了该系统EMI预测模型的准确性。 4)基于直流电源变换器系统差模和共模EMI传播路径,分别建立其等效电路模型,分析得出功率器件对机壳的寄生电容是影响系统共模EMI水平的重要因素,提出通过改变寄生电容大小的方法来改善系统EMI。通过仿真分析增大功率器件导热片与散热器之间导热硅脂的填充厚度,减小导热片与散热器之间导热硅脂的介电常数,以及减小功率模块导热片的面积这三种优化方法,能够有效地降低系统共模EMI水平,并根据实验条件验证了前两种优化方法在低频段抑制传导EMI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5)设计研究了电源变换器系统EMI滤波器。通过测量直流电源变换器系统干扰源内阻抗和电源线EMI水平,建立滤波器的高频等效电路模型并提取参数,通过对滤波器插入损耗的仿真验证了滤波器的有效性,并将设计制作的滤波器加入直流电源变换器系统进行滤波效果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EMI滤波器能够有效地抑制变换器系统电源线上的传导EMI水平,并且弥补了导热硅脂只能抑制低频EMI的缺陷。 【关键词】:混合动力汽车 电源变换系统 电磁兼容 电磁干扰 传播路径 建模 寄生参数 抑制方法 滤波器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M46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1 绪论10-20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0-14
  • 1.1.1 课题研究背景10
  • 1.1.2 新能源汽车电磁兼容研究的意义10-14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4-18
  • 1.2.1 研究环境14
  • 1.2.2 研究内容14-15
  • 1.2.3 混合动力汽车研究现状15-18
  • 1.3 存在的问题18-19
  • 1.4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19-20
  • 2 电磁干扰源独立测量与特征提取20-38
  • 2.1 引言20
  • 2.2 干扰源的独立测量20-25
  • 2.3 干扰源的特征提取25-33
  • 2.3.1 小波分解25-30
  • 2.3.2 累积能量参数30-32
  • 2.3.3 突变参数32-33
  • 2.3.4 不平衡参数33
  • 2.4 验证33-36
  • 2.5 本章小结36-38
  • 3 直流电源变换系统 EMI 产生与耦合机理38-54
  • 3.1 引言38
  • 3.2 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38-39
  • 3.3 EMI 产生机理分析39-45
  • 3.3.1 振荡波形产生机理40-44
  • 3.3.2 dv/dt 上升沿/下降沿产生的干扰44-45
  • 3.4 EMI 耦合路径及分析45-51
  • 3.4.1 耦合路径分析45-51
  • 3.4.2 耦合路径对 EMI 传播的影响51
  • 3.5 本章小结51-54
  • 4 直流电源变换系统传导 EMI 预测模型研究54-76
  • 4.1 引言54
  • 4.2 EMI 预测原理54-56
  • 4.2.1 研究系统介绍54-55
  • 4.2.2 模块化处理55
  • 4.2.3 建模流程55-56
  • 4.3 模型及参数提取方法56-71
  • 4.3.1 电源56
  • 4.3.2 LISN56
  • 4.3.3 电缆56-60
  • 4.3.4 变压器60-64
  • 4.3.5 铁芯电感64
  • 4.3.6 寄生电容64-66
  • 4.3.7 干扰源66-71
  • 4.3.8 负载71
  • 4.4 EMI 仿真预测模型71-72
  • 4.5 EMI 预测结果的实验验证72-75
  • 4.5.1 系统 EMI 实验平台搭建72-73
  • 4.5.2 EMI 仿真及验证73-75
  • 4.6 本章小结75-76
  • 5 直流电源变换系统 EMI 抑制方法研究76-100
  • 5.1 引言76
  • 5.2 电磁干扰传播的影响因素76-77
  • 5.3 EMI 抑制方法77-82
  • 5.3.1 寄生参数分析77-80
  • 5.3.2 优化原理80-82
  • 5.4 EMI 抑制方案82-95
  • 5.4.1 不同开关器件位置82-87
  • 5.4.2 不同导热片有效面积87-90
  • 5.4.3 不同导热硅脂介电常数90-92
  • 5.4.4 不同导热硅脂厚度92-95
  • 5.5 EMI 抑制方案的实验验证95-98
  • 5.5.1 优化实验研究平台95
  • 5.5.2 不同导热硅脂介电常数对 EMI 的影响95-97
  • 5.5.3 不同导热硅脂厚度对 EMI 的影响97-98
  • 5.6 本章小结98-100
  • 6 直流电源变换系统 EMI 滤波器设计100-120
  • 6.1 引言100
  • 6.2 EMI 滤波器原理和基本结构100-101
  • 6.3 EMI 滤波器滤波特性分析101-103
  • 6.3.1 EMI 滤波器阻抗失配问题101
  • 6.3.2 EMI 滤波器阻抗失配下插入损耗的计算101-103
  • 6.4 EMI 滤波器的设计103-114
  • 6.4.1 干扰信号测量103-105
  • 6.4.2 干扰源内阻抗测量105-108
  • 6.4.3 EMI 滤波器结构和参数选择108-109
  • 6.4.4 EMI 滤波器等效模型建立109-114
  • 6.5 EMI 滤波器仿真与实验验证114-117
  • 6.5.1 仿真分析114-115
  • 6.5.2 滤波器测试平台115-116
  • 6.5.3 实验验证116-117
  • 6.6 本章小结117-120
  • 7 全文总结120-124
  • 7.1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成果120-122
  • 7.2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122-124
  • 致谢124-126
  • 参考文献126-132
  • 附录132-133
  • A: 发表论文目录132-133
  • B. 授权专利目录133
  • C. 参与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133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变频空调压缩机电机高频参数的提取    陈名;孙旭东;黄立培;

电动汽车用直流—直流变换器中电磁干扰与抑制    张逸成,韩新春,沈玉琢,姚勇涛

大功率直流/直流变换器的电磁兼容试验方案    朱学军;张逸成;沈玉琢;

汽车点火系统电磁干扰的仿真与实验研究    李旭

船用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技术研究    金华标

小波分析及其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    黄强;李向阳;刘金梅;

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边缘检测算法及像素结构分析    成金勇,范延滨,宋洁,潘振宽

基于小波变换的海洋平台损伤检测研究    林裕裕;王典鹤;王树青;王森;

变频空调压缩机电机高频参数的提取    陈名;孙旭东;黄立培;

小波分析在激光多普勒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周健;龙兴武;

一种脉冲高电压测量探头的地电位隔离方法    卫兵;卿燕玲;王敏华;付佳斌;孙奇志;杨礼兵;丰树平;

小波边缘检测算法在平面丝阵Z箍缩图像1维诊断中的应用    李阳;盛亮;张美;彭博栋;王培伟;袁媛;

基于EMD的汽轮机碰摩信号消噪技术研究    王翔;刘晓锋;朱正林;

基于温度和电导的地下水-海水交互作用研究    董林垚;陈建耀;谢丽纯;蒋华波;付丛生;

MP3播放器硬件电路的电磁兼容设计与应用    张艳春;

新阈值及阈值函数的小波去噪研究    刘俊星;章新华;周波;李茂林;

基于小波变换和CB形态学的航空图像边缘检测    段培超;

基于自适应递归LPA-ICI的图像去噪算法    赵振磊;耿则勋;王兰;闫兆婵;

小波图像去噪算法分析    李洋;李双田;

一种寻找最优正交小波基的方法改进    李万社;任俊伟;

基于TMS320F2812的电力系统暂态小波分析仪研制    何正友;曹军军;陈小勤;吴限;

框架理论在信号重构中的应用    郭晓旋;李万社;

小波分析在载人飞船GNC系统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郝慧;王南华;

单自由度结构地震激励下瞬时均方根响应的小波变换估计    杜鹏;孙智;

基于小波降噪和频域积累的生命信号检测    江川;王炳和;陈玙;

EMD算法研究及其在信号去噪中的应用    王婷

复数轮廓波变换的构造、扩展及其图像处理应用    王咏胜

纹理建模与图切分优化方法研究    韩守东

通信信号盲检测技术研究    隋丹

立体影像压缩方法研究    李诗高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走行部安全评估方法研究    李熙

轿车发动机点火系统电磁辐射研究    樊宽刚

基于桡动脉波形分析的动脉硬化评估指标研究    郑莹莹

黄河水沙变化过程及其三角洲沉积环境演变    彭俊

计算机视频泄漏信号监测平台研究    唐懿文

基于声波的运动车辆行驶状态辨识理论研究    李锦

颅骨三维重建与信息提取    刘桂珍

基于小波变换理论与比值分析法的变压器励磁涌流识别的研究    杨焱麟

电流型Z源逆变器主电路控制策略研究    翟清震

磁粉检测系统中图像增强的方法研究    田键

SD大鼠闪光视觉诱发电位的少次提取和神经元放电的初步研究    钟丽辉

实时信号小波分析中边界处理方法及应用    吴国曾

基于小波网络音频信号处理技术    袁铄

数字图像去噪算法研究及应用    雷浩鹏

实块Toeplitz矩阵的相关高性能算法研究    陈璐

谈汽车电子在中国加入WTO后的重要地位    黄宁军

汽车电器的电磁兼容    刘新亮

汽车暖风电动机的无线电骚扰抑制技术研究    谢俊文;

电动汽车电源变换器的柔性安全设计    黄勇;仇斌;卢青春;陈全世;欧阳明高;

汽车电磁兼容性综述    姜述刚,袁大宏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消耗量的计算    谢起成,赵广平

车用大功率燃料电池发动机动力系统平台    许家群;刘明基;黄海燕;裴普成;卢青春;欧阳明高;

航行数据记录仪与电磁兼容    肖爱珍;

建立我国汽车电磁兼容性研究体系的探讨    章一舫

基于FPGA和DSP的高分辨率图像采集系统    李立;金华标;陈智君;喻方平;

汽车电磁兼容性预估计的研究    马喜来

车载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研究    刘骞

典型电磁兼容问题的FDTD分析    陈莉

导体机箱孔缝的电磁辐射仿真研究    孙大伟

微型计算机开关电源电磁兼容预测研究    胡平林

电子设备电磁兼容仿真关键技术研究    何秋仙

一维和二维电磁带隙结构滤波特性的研究    许小玲

电子系统的电磁耦合干扰研究    周琦

吸波材料抑制电磁干扰研究    曾立志

电子设备电磁兼容仿真建模研究    张玉莲

基于电磁屏蔽的箱体设计及有限元仿真的研究    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