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耕作方式和氮肥配施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6:11:26
热度:

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耕作方式和氮肥配施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摘要】:以华北地区主推的济麦22号为试材,研究了秸秆还田条件下三种耕作方式配施三个氮肥水平对冬小麦农艺性状和光合速率的影

【摘要】:以华北地区主推的济麦22号为试材,研究了秸秆还田条件下三种耕作方式配施三个氮肥水平对冬小麦农艺性状和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耕作方式和氮肥施用对冬小麦农艺性状和光合速率有显著影响。深耕(DT)提高了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穗数和分蘖数增加,产量最高;免耕(NT)使光合速率加快,成穗率增加,产量在三种耕作方式中居中;旋耕(RT)光合速率最小,成穗率最低,产量最低。氮肥施用可以使产量增加,增加幅度因耕作方式而异。免耕播种减少了劳动力投入,节约了成本,所以深耕或免耕配施225 kg/hm2纯氮是值得推荐的模式。 【作者单位】: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耕作方式 施氮量 小麦 光合特性 农艺性状
【基金】: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 国家小麦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3-1-21)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303109-7,201203079,200903007-03)
【分类号】:S512.11
【正文快照】: 秸秆还田可以改良土壤结构、改善肥力状况和养分循环,还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维持农业生态平衡,在农业生产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1]。秸秆还田配合不同耕作方式对作物生长有显著影响,当前的研究结果不尽一致。在小麦生产中,刘世平等(2007)[2]研究认为免耕可以使小麦产量明显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氮素对燕麦冠层结构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董祥开;衣莹;刘恩财;侯立白;齐华;蒋文春;高妍萍;王艺陶;

稻麦两熟制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刘世平;陈后庆;陈文林;戴其根;霍中洋;许轲;张洪程;

不同弱春性小麦品种NDVI与SPAD之间的相关性    郑飞;岳俊芹;邵运辉;汪庆昌;张桂堂;李春华;

小麦氮肥高效利用技术研究    王法宏;司纪升;李升东;孔令安;冯波;

少免耕与秸秆还田对极端土壤水分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吕美蓉;李增嘉;张涛;宁堂原;赵建波;李洪杰;

施氮对几种草地植物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影响    祁瑜;黄永梅;王艳;赵杰;张景慧;

氮肥用量和耕作方式对春玉米产量、氮肥利用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韩宝文;王激清;李春杰;刘社平;

耕作方式对麦田土壤水分消耗和硝态氮淋溶的影响    王红光;石玉;王东;张永丽;于振文;

耕作方式对冬小麦棵间蒸发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陈四龙;陈素英;孙宏勇;张喜英;裴冬;

秸秆还田配施化学氮肥对冬小麦氮效率和产量的影响    赵鹏;陈阜;

不同耕作方式下秸秆还田对直播田生态环境的影响    李凤博

春花生超高产生育动态及生理特性研究    冯昊;李安东;吴兰荣;孙奎香;孙学武;吴正锋;王才斌;

河北省作物秸秆资源及其利用状况分析    高利伟;王方浩;马林;张卫峰;马文奇;张福锁;

秸秆机械全量粉碎还田与密肥调控对稻麦周年生产力的影响    吴延华;黄正来;吴安昌;张长春;吴红星;

高唐县花生施用钾肥效果试验    谢荣芳;

2011年赣榆县玉米氮磷钾肥利用率研究    单之利;樊继刚;宋忠俭;

SPAC界面水分通量调控理论及其在农业节水中的应用    刘昌明;张喜英;胡春胜;

保护性耕作对菘蓝光合特性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杨江山;张恩和;黄高宝;张仁陟;

小麦秸秆全量还田后机插水稻肥料运筹技术研究    李育娟;龚克成;刘红江;侯秀芬;孙志明;

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苏啤4号产量性状的影响    乔海龙;沈会权;陈和;陈健;陈晓静;陶红;臧慧;

施肥对花生营养生理特性的影响及其研究进展    赵婷;郑向丽;徐国忠;张鼎华;翁伯琦;

旱地小麦土壤水分运行规律与蓄水保墒技术研究进展    高志强;

不同钾素水平对大丽花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丁雪梅;苑兆和;冯立娟;王晓慧;甄红丽;

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轮作秸秆全量还田对冬小麦的生理生态效应    屈会娟

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秸秆全量还田对夏玉米生育及产量影响研究    沈学善

保护性耕作对旱区小麦—菘蓝轮作土壤生态及作物生理特性的影响    杨江山

土壤水分与耕作方式对冬小麦水分利用特性和碳氮代谢及产量的影响    郑成岩

基于多源遥感信息融合的作物营养状况监测与喷洒控制系统的研究    朱航

营养型抗旱保水剂与氮肥配施对土壤与作物的效应研究    杨永辉

基于可见光—近红外光谱的冬小麦氮素营养诊断与生长监测    胡昊

不同氮源配比对小麦生长发育及籽粒产量和品质的调控研究    李春明

施氮量、氮源及栽培模式对小麦、玉米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鱼欢

土壤紧实胁迫对玉米根土系统及其生长发育的影响    王群

秸秆还田条件下稻麦生产密肥调控技术研究    吴延华

砂姜黑土玉米秸秆碳、氮矿化特征研究    张丽娟

少耕留茬覆盖小麦间作玉米的水分利用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陶志强

汝城县超级稻氮肥效应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研究    何蔚

灌水与覆膜对冀西北高原礼品西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张飞

花生肥效后移防衰增产的效应和机理研究    陈超

粉煤灰包膜缓释肥的制备及其对作物生长的影响研究    邱现奎

玉米蔬菜不同间套模式对菜田土壤特性影响的研究    仲惟磊

麦—稻作物系统氮素优化管理技术研究    易琼

稻田复种轮作系统下作物生产力及土壤生态环境效应的研究与综合评价    林青

我国小麦生产成本收益情况分析    朱致伟;于振文;

秸秆还田免耕撒播小麦技术研究    白瑞贤,杜文建,梅碧蓉

长期秸秆还田培肥砂姜黑土的效应    李录久,柳开瑜,胡永年,杨哲峰,徐志斌,苗春雷,肖凤体

太湖稻麦地区秸秆还田增产及培肥效果    王振忠,董百舒,吴敬民

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李孝勇,武际,朱宏斌,王允青

不同施氮水平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孙伟晶;王伯伦;陈丛斌;

小麦氮磷钾肥配施的效应研究    陶帅平;阚中培;

缓释型保水剂对油菜生长和土壤性状的影响    朱林;於忠祥;韩文节;冯贵良;李道林;孙秀伦;朱奎峰;

人工草地群落稳定性及其调控机制研究现状    董世魁,胡自治

基于NDVI与LAI的水稻生长状况研究    彭虓,张树文

SPAD值用于小麦氮肥追施诊断的研究    王亚飞

氮素施用量对新冬24号小麦产量与品质的调控    雷钧杰;赵奇;陈兴武;赛力汗;郭顺堂;

7号同源染色体对小麦气体交换及荧光参数的影响(摘要)(英文)    魏爱丽;畅志坚;王会琴;詹海仙;

氮素供应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徐茂林

施氮量对甜高粱光合特性·糖分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林长松;吴娜;李峻成;刘吉利;

不同密度和施氮量对郑单958产量及农艺性状效应的研究    张玮;左晓龙;张会南;童有才;刘泽;

小麦单株有效分蘖数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张晶;张定一;王姣爱;党建友;

春小麦杂种后代农艺性状和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王昆鹏;刘爽;郭世华;

小麦/玉米复合群体中小麦的光合特性研究    王晓娟,何海军

普通小麦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与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关系的研究    葛淑俊;谢令琴;王静华;卢少源;张荣芝;周树新;

小麦品质性状和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武计萍;许钢垣;仇松英;逯腊虎;李国强;陈爱萍;孟兆萍;

不同基因型小麦及其杂交后代优选株系光合特性的动态变化    程建峰;马为民;陈根云;胡美君;沈允钢;李振声;童依平;李滨;李宏伟;

小麦中后期追施氮肥对蛋白质品质的影响    林琪;位东斌;刘培利;潘波;王月福;

高效的小麦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    唐宗祥;张怀琼;张怀渝;晏本菊;任正隆;

水稻基因图谱品种9311和日本晴四倍体的诱导形成及相应研究体系的建立    郑四化;陈冬玲;胡亚平;宋兆建;何玉池;蔡得田;

水肥运筹对不同种植方式小麦品质的影响    黄高宝;郭丽琢;宋家宝;

导入高粱DNA选育高产抗逆春小麦新品系研究    倪建福;

高温对不同光适应型玉米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陈晓英;姜闯道;高辉远;邹琦;

黑籽雀稗的光合特性研究    刘金祥;陈伟云;肖生鸿;

中国小麦微核心种质白粉病抗性鉴定与抗病基因分子检测    伍翠平;王晓鸣;文成敬;宋凤景;武小菲;杨知还;李洪杰;

高丹草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    詹秋文;林平;李娣;李杰勤;赵庆伍;祖敏;董美荣;刘敏;

小麦高效施氮 把握四个要点    林文

气温回升,小麦油菜因苗分类早管理    省农林厅 供稿

小麦体细胞杂交新技术育出新品种    柴安东 张青

偃高1号998小麦    刘涛

新小麦储存三法    段波

专家谈小麦播种    

天脊牌硝酸磷肥在小麦上的施用    王爱军

小麦垄作四种四收    

适时冬灌 小麦增产    华树

小麦浇尿好 省肥产量高    王玉堂

优化三种遗传转化体系创造转抗虫基因小麦(Triticum aestivum)新种质    侯文胜

小麦矮秆基因同源序列的克隆与BAC源合池的构建    姜涛

小麦杂交当代和亲本自交种子发育早期的基因表达差异与杂种优势    谢晓东

小麦生育后期限量供水的生理生化基础    吕金印

大麦与小麦杂交及其杂种后代的创制、鉴定和应用研究    陈新宏

小麦淀粉合成关键酶基因启动子的克隆与特征    苗红梅

小麦春化相关基因元件克隆分析与小麦矮化突变体的研究    徐文忠

小麦耐盐相关基因的作图及克隆    马丽清

稻米与小麦质量标准的中外比较研究    马雷

小麦组蛋白修饰酶基因及DNA甲基转移酶基因的分离及鉴定    戴艳

水分胁迫下不同基因型小麦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    史磊

四川小麦新品种(系)品质性状分析    杨华

GS豫麦10号育种者种子贮藏特性的研究    王春平

K型细胞质在普通小麦主要性状上的遗传效应    赵鹏

水分处理对不同专用型小麦籽粒蛋白质品质和产量调节效应的研究    李琳

高土壤有机质条件下氮肥对强筋小麦的影响    杨丽珍

高油、高淀粉玉米光合特性研究    庄克章

不同大麦品种(系)农艺性状和生理特性比较研究    潘高峰

氮肥用量对雪茄外包皮烟生长发育、光合特性及品质的影响    汪文杰

小麦套作玉米周年土壤保护性耕作及轮耕模式研究    史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