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小麦秸秆与铁法煤混燃灰渣特性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6:04:05
热度:

小麦秸秆与铁法煤混燃灰渣特性研究【摘要】:利用马弗炉制取小麦秸秆与铁法煤的混燃灰,研究不同燃烧温度及混配比例下的混燃灰产率、化学成分、熔点及晶相结构等特性。结果表明:随燃烧温度的增

【摘要】:利用马弗炉制取小麦秸秆与铁法煤的混燃灰,研究不同燃烧温度及混配比例下的混燃灰产率、化学成分、熔点及晶相结构等特性。结果表明:随燃烧温度的增加,小麦秸秆与铁法煤的混燃产灰率先升高后降低,700℃时达到最大,800℃以后变化不显著;混燃灰化学成分含量受燃烧温度及混配比例影响较大,相同混配比例下,随温度升高,灰中SiO2、Al2O3和Fe2O3的百分含量增高,K2O、Na2O含量则相对减少,相同燃烧温度下,灰中各成分含量与混合燃料中小麦秸秆的比例呈非线性关系;700℃燃烧时,混燃灰中无机成分主要以石英(SiO2)、单钾芒硝(K2SO4)、方解石(CaCO3)及钾盐(KCl)形式存在,高温时则多以高熔点单体(SiO2、CaSO4)和高温共融体形式存在;混燃灰熔融特性受混配比例影响较大,小麦秸秆比例高于25%时,混燃灰变形温度(DT)显著降低,相同混配比例下,燃烧温度对灰熔融特性影响不大。 【作者单位】: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辽宁省清洁能源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小麦秸秆 铁法煤 混燃 灰熔点 熔融特性 灰成分 灰渣特性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计划)(2011CB2015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76130)
【分类号】:TK16
【正文快照】: 生物质在利用过程中具有CO2“零”排放、污染物排放低等[1-3]优点,当前利用锅炉直燃供热和发电是其重要利用方式之一[2]。与煤相比,生物质通常含有很低的灰分,几乎不含硫[4],但其能源密度、质量密度较低,碱性矿物质含量较高,提供相同能量需要更大的燃烧设备,且其灰渣熔融温度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灰化温度对生物质灰特征的影响    张军,范志林,林晓芬,徐益谦

煤液化残渣与生物质混合燃烧过程中硫污染物动态排放特性研究    周俊虎,方磊,程军,刘建忠,周志军,岑可法

大兴安岭几种主要可燃物类型地被物灰分含量比较分析    胡海清;彭徐剑;刘雪峰;孙龙;

酸解微波灰化-ICP-OES测定石油沥青中的钙、铁、钠、镍和钒元素    王豪;张樱;邬蓓蕾;林振兴;华正江;

MnO_x/RHA催化氧化NO制备工艺优化    高继慧;陈国庆;杜谦;徐莉莉;付晓林;秦裕琨;

煤液化残渣性质及应用研究进展    胡发亭;田青运;

生物质热能利用过程中碱/碱土金属特性及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杨涛;胡松;向军;孙路石;付鹏;陈巧巧;

低钾生物质灰肥用价值综述    李廉明;余春江;秦建光;方梦祥;骆仲泱;

灰化条件对油菜秸秆灰分特性的影响    刘巧玲;刘保华;张强;刘芳;

流化床垃圾焚烧过程受热面烧结积灰的生长特性    许明磊;严建华;马增益;王勤;岑可法;

煤加氢液化残渣的流变特性研究    任英杰;魏安岭;张德祥;赵锦超;林春岱;高晋生;

梧桐木与烟煤混烧的灰分特性分析    胡云鹏;程世庆;谢敬思;程琦雯;张慧敏;

生物质燃烧过程中受热面的腐蚀性机理和防范措施    张军;盛昌栋;魏启东;

煤液化残渣综合利用    刘广环;陈红萍;

秸秆类生物质流态化燃烧特性研究    秦建光

稻壳低温慢速热解机理研究    沈建锋

秸秆燃料锅炉受热面高温腐蚀机制及防护研究    张小辉

先进再燃脱硝优化试验与机理研究    韩奎华

秸秆成型燃料燃烧过程中沉积腐蚀问题的试验研究    赵青玲

煤中有害元素直接液化迁移行为及其环境效应    夏筱红

玉米秆粉末在超临界甲醇中的解聚及其产物的高速逆流色谱分离与分析    唐仕荣

生物质再燃过程的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    栾积毅

海藻生物质热解与燃烧的试验与机理研究    王爽

微波改性与掺混煤液化残渣对石油焦气化活性的影响研究    张保申

农林生物质气化炉开发及试验研究    金亮

碱金属对生物质燃烧过程中结渣特性影响的研究    李黎

生物质快速热解气化过程中碱/碱土金属析出规律的试验研究    杨涛

秸秆类生物质与煤混合灰的熔融及粘温特性的研究    刘涛

污泥与煤混烧成灰及结渣特性研究    王雪花

生物质和煤混燃灰沉积动态特性研究    王旭

生物质燃烧过程中典型碱性矿物质的迁移转化机理及对成灰特性的影响    孟凡华

闪速加热条件下低灰分生物质热解挥发特性的研究    王娜娜

煤炭直接液化残渣制备新型炭材料    张艳

生物质能源应用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    蒋剑春

煤直接液化残渣热解特性研究    王鹏,步学朋,忻仕河,邓一英

碱金属及相关无机元素在生物质热解中的转化析出    余春江,骆仲泱,张文楠,方梦祥,周劲松,岑可法

煤液化残渣中残留催化剂对其挥发分测定的影响    崔洪,杨建丽,刘振宇,毕继诚

长广煤燃烧硫析出动态特性研究    刘建忠,周俊虎,程军,曹欣玉,吴晓蓉,岑可法

城市生活垃圾低温热解产气特性的实验研究    王艳,张书廷,张于峰,王洋,邓娜

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的煤灰熔点优化    石喜光,郑立刚,周昊,陈习珍,邱坤赞,岑可法

残碳对锅炉结渣影响的试验研究    董一真;黄镇宇;舒红宁;周俊虎;岑可法;

添加剂对煤灰熔融特性的影响    陈国艳;张忠孝;代百乾;陆成;黄凤豹;

煤灰熔融过程中的矿物演变及其对灰熔点的影响    杨建国;邓芙蓉;赵虹;岑可法;

几种煤种熔融特性分析和研究    纪鸿斌,李晶

煤灰助熔剂对灰熔点影响的研究    李帆,郑瑛,柳朝晖,郑楚光

碱性矿物质对煤灰熔融特性影响的研究    毛军,徐明厚,李帆

利用TG-DSC方法研究煤灰熔融特性    邓芙蓉,杨建国,赵虹

榆林地区煤种的结焦特性分析和燃烧调整    尚玉琴;陈禄;杨建华;

生物质与煤混燃研究分析    宋国庆;王志珣;

灰熔点预测建模研究    王春林;

循环流化床锅炉中生物质与煤混燃对电除尘器的影响    韩小梅;陈丽艳;蒙骝;

静电除尘器在三废混燃余热锅炉上的应用    胡小旭;高新忠;宋伟;侯朝阳;

CFB锅炉回料系统及设备分析    俞建洪;

劣质煤变汽油实现洁净开发利用    记者 段姝贤

生物燃料是否“碳中性”争议再起    潘治

新技术支招能源危机    李佳佳

燃煤锅炉内抑制粉尘附着和熔渣产生研究    肖英龙

大型电站锅炉配煤及燃烧优化的支持向量机建模与实验研究    王春林

高灰熔点煤高温、加压气流床气化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    乌晓江

基于矿物质赋存形态与转变过程的炉内灰渣沉积研究    赵晓辉

电站锅炉煤粉空气富氧直接点火技术的理论及应用研究    杨建国

利用TG-DSC、XRD、SEM等多种手段研究煤灰的熔融特性    邓芙蓉

生物质与煤混合燃烧成灰特性研究    李桂荣

配煤煤灰内矿物质转变过程与熔融特性规律研究    刘志

城市生活垃圾与煤混燃改进方案研究及其模糊评价    王朋

钙的多元组合对灰渣熔融特性的影响及数值模拟    舒红宁

生物质与煤混燃动态沉积结渣特性研究    吕峰

煤与生物质混燃中生物质识别技术和混燃比校核模型研究    徐金苗

生物质与煤混合燃烧过程中硫对碱金属迁移特性的影响    开兴平

四角切圆煤粉炉生物质气与煤粉混燃数值模拟    杨睿

吉林省燃煤锅炉生物质混燃的试燃研究    张晓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