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沼气脱硫脱碳系统设计及工艺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2:36:34
热度:

沼气脱硫脱碳系统设计及工艺研究【摘要】:沼气是微生物在厌氧条件下发酵有机质形成的一种可燃性气体,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主要成分为甲烷(CH4)约占50%-75%,二氧化碳(CO2)约

【摘要】:沼气是微生物在厌氧条件下发酵有机质形成的一种可燃性气体,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主要成分为甲烷(CH4)约占50%-75%,二氧化碳(CO2)约占20%-45%,其余为硫化氢(H2S)等。沼气中占比较大的二氧化碳会降低沼气的热值。沼气中的硫化氢为带有刺激性气味的酸性有毒气体,具有腐蚀性,对人体有害,而且对环境、设备、管道以及仪表等产生污染和腐蚀的影响。因此利用沼气时,脱除沼气中二氧化碳和硫化氢对于沼气的工业化利用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试验的目的就是脱除沼气中的硫化氢和二氧化碳,提纯沼气。脱除硫化氢采用的方法是干式脱硫法,由于干法脱硫工艺在占地、造价、操作、调节、维护、副产品无二次污染等方面的优点,为此,本研究采用干式脱硫法。脱除二氧化碳采用的方法是变压吸附法,变压吸附法与其它传统的膜吸附法、吸收法、变温吸附法等方法相比,具有产品气纯度高、设备简单、操作成本低等优点,因此本试验最终选取变压吸附法作为提纯二氧化碳的方法。本文试验分为四个部分,首先是干式脱硫剂和脱碳吸附剂的选择,其次是脱碳装置及其控制系统的设计,然后是变压吸附装置工艺流程的研究,最后是沼气脱硫脱碳工艺的研究。 脱硫剂的选取,在沼气的提纯净化过程中,为防止脱碳吸附剂中毒,因此在脱碳之前需要对沼气进行脱硫。本试验采用了干式脱硫法,脱硫剂选取了活性炭、氧化锌、沸石和氧化铁四种脱硫剂进行对比,实验装置为手动两塔脱硫装置,试验内容为利用手动两塔脱硫装置进行试验,选取脱硫效果最佳的脱硫剂作为本工艺的干式脱硫剂,从试验结果得出,氧化铁的脱硫效果更优,并且得出结论,在使用氧化铁作为脱硫剂时,当脱硫时间持续到70h时,脱硫剂会出现吸附饱和现象,此时需要更换脱硫剂,因此得出结论,本干式脱硫装置在使用氧化铁作为脱硫剂是,其最佳换料时间为70h。 吸附剂的选择。首先介绍几种主要用来脱除二氧化碳的三种吸附剂,ZGA一高强度活性氧化铝、5A分子筛和13X-APG空分专用分子筛,并分别测定三种吸附剂对甲烷和二氧化碳的分离效果,具体试验内容为,在不同吸附压力条件下(0.1~0.8MPa),利用气相色谱分别测定三种吸附剂吸附塔出口端各气体的含量,通过试验得出以下结论:得到了5A分子筛在0.7MPa下,获得甲烷的浓度最高,为90.26%,因此本试验选取5A分子筛作为变压吸附剂,并且其最佳工作压力为0.7MPa。 变压吸附装置及控制系统设计。本试验用来脱除二氧化碳的装置为实验室自主设计的两塔变压吸附脱碳装置,该装置由两塔变压吸附系统和电动控制系统组成,通过电动控制系统实现对变压吸附过程的循环控制。 变压吸附装置脱碳工艺研究内容为:首先对变压吸附脱碳工艺参数进行确定,即吸附时间、均压时间、充压时间及脱附时间的确定,以5A分子筛为吸附剂,分别对典型的工艺参数进行测定,获得此两塔变压吸附装置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在0.7Mba下,降压点为0.1MPa,进气流量为25L·min-1时,吸附塔的充压时间为230s,吸附时间为220s,均压时间为8s,抽真空时间为520s,此时获得甲烷浓度最高。 本文的最后一个部分是沼气循环脱硫和脱碳工艺的设计研究,通过流程化设计,首先将干燥处理过的沼气通过干式脱硫系统进行脱硫,然后经过空气泵增压继续通入变压吸附装置进行脱碳处理,经过试验,该工艺设计可以达到沼气脱硫脱碳的目的。 【关键词】:沼气 二氧化碳 硫化氢 脱碳 脱硫 沼气提纯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Q221.11
【目录】:
  • CONTENTS5-8
  • 摘要8-10
  • Abstract10-12
  • 1 前言12-21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2-13
  •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13-14
  • 1.3 脱除硫化氢的主要方法14-16
  • 1.3.1 生物脱硫法15
  • 1.3.2 湿式脱硫法15-16
  • 1.3.3 干式脱硫法16
  • 1.4 分离二氧化碳的主要方法16-19
  • 1.4.1 吸收法16-17
  • 1.4.2 膜分离法17-18
  • 1.4.3 吸附法18-19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19-21
  • 1.5.1 研究内容19
  • 1.5.2 技术路线19-21
  • 2 干式脱硫剂和脱碳吸附剂的选择21-35
  • 2.1 干式脱硫剂的选择21-26
  • 2.1.1 几种主要的脱硫剂21-24
  • 2.1.2 脱硫装置及试验流程24-26
  • 2.2 吸附剂的比较研究26-34
  • 2.2.1 几种吸附剂的介绍26-29
  • 2.2.2 测定吸附剂试验装置及试验流程29-34
  • 2.3 小结34-35
  • 3 变压吸附试验装置的设计35-43
  • 3.1 脱碳塔装置设计35-38
  • 3.1.1 脱碳塔主体设计35-36
  • 3.1.2 强度校核36
  • 3.1.3 输送系统36-38
  • 3.2 脱碳控制系统设计38-41
  • 3.2.1 两塔变压吸附装置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38
  • 3.2.2 测控参数的确定38-39
  • 3.2.3 硬件的选择39-40
  • 3.2.4 系统电路设计40-41
  • 3.3 脱碳的工艺设计41
  • 3.4 小结41-43
  • 4 沼气脱硫脱碳工艺设计43-48
  • 4.1 沼气脱碳装置的工艺参数确定43-46
  • 4.1.1 变压吸附循环操作时序43
  • 4.1.2 混合气吸附时间43-44
  • 4.1.3 混合气均压时间44-45
  • 4.1.4 混合气解吸时间45
  • 4.1.5 混合气充压时间45-46
  • 4.2 沼气脱硫脱碳工艺设计46-47
  • 4.3 小结47-48
  • 5 结论48-49
  • 致谢49-50
  • 参考文献50-5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4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用于分离CH_4/CO_2的分子筛型PAN-ACF的制备和性能     陆安慧,郑经堂

燃煤烟气中CO_2脱除方法的分析与探讨    马双忱;韩剑;方文武;梁丕昭;

活性炭纤维及其在气体分离中的应用展望    张健,张永春,宋伟杰

应用变压吸附法分离回收CO_2    唐莉,王宝林,陈健

高温CO_2化学吸收剂的最新研究进展    邬剑明;于丽雅;晏泓;

湿法石灰石/石灰-石膏脱硫技术应用综述    林永明,韦志高

合成气脱氧催化剂及净化工艺研究    徐贤伦;马军;汤爱华;谭淑凤;安立敦;

烟气脱硫技术研究与进展    陈兵,张学学

氧化铁脱硫剂脱除煤气中硫化氢的技术探讨    孙小娟;陈晓明;

CH_4与CO_2催化重整制合成气研究进展    牛春艳;徐占林;

近十年常温干法精脱硫专利技术发展动态    彭勇,胡典明,孔渝华

低水工况常温氧化铁精脱硫剂的研制    彭勇,张林

脱碳吸收装置的化学循环清洗技术    周灵丹;汤立新;

沼肥研究与开发前景    邹长明;刘正;余海兵;汪建飞;

贵池区沼气肥营养成分及应用效果    吴群;张自立;曹顺;

碳减排经济手段及其应用    王文秀;吴开亚;刘晓薇;朱勤;

燃煤烟气氨法脱硫工艺探讨    张庆刚;

循环镁法烟气脱硫产物MgSO_3的热解回用工艺研究    张晓伟;鲁军;

锆酸锂的合成及其吸收CO_2性能研究    王银杰;代克化;冯华君;朱永双;其鲁;

1850—2008年中国及世界主要国家的碳排放——碳排放与社会发展Ⅰ    朱江玲;岳超;王少鹏;方精云;

燃煤电厂烟气中的二氧化碳捕集技术研究    杜云贵;聂华;蒙剑;喻江涛;秦福初;

AC催化氧化法脱除烟气中SO_2技术    韩东升;郭家秀;尹华强;楚英豪;梁娟;

利用木质剩余物和二氧化碳制备一氧化碳    李光禄;王育红;王林山;

基于新型膜CO_2吸收技术的沼气净化实验研究    晏水平;陈竞翱;艾平;王媛媛;张衍林;

基于修正STIRPAT模型的山东省碳排放分析及其预测研究    纪建悦;栾绍朔;姜兴坤;

中国生物质能源(沼气)工程研究与前景展望    裴建川;张亦斌;张文;冯磊;陈伟芬;

烟气中CO_2化学吸收法脱除技术分析与进展    方梦祥;晏水平;王金莲;骆仲泱;

中国沼气工程发展现状    裴建川;谢正苗;林伯儒;刘秀艳;

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研究进展    王华;李孔斋;魏永刚;敖先权;何方;

沼气研究和利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赵新波;祝诗平;

活性半焦低温催化氧化脱除烟气中NO的研究    高健

固定化微生物净化低浓度SO_2烟气研究    黄兵

利用臭氧及活性分子协同脱除多种污染物的实验及机理研究    姜树栋

MCFB烟气净化系统的多种污染物协同脱除研究    刘海蛟

膜吸收和化学吸收分离CO_2特性的研究    晏水平

锆酸锂材料的设计、合成及高温CO_2吸附性能    尹先升

(Salen)MX-季铵(鏻)盐催化CO_2与环氧化合物反应    郭丽萍

栲胶脱硫工艺副产物生成机理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牛艳霞

改性吸附材料对恶臭气体的吸附效应与机理研究    刘南

Ni基催化剂上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制合成气的研究    张安杰

湖北省农村沼气产业化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    刘莹玉

已建池农户沼气消费偏好的影响因素分析    王维薇

变压吸附管道流体动力学特性研究    苏超

生物过滤法净化及回收含氨废气研究    杨松波

臭氧果蔬保鲜设备的研制    崔强

利用钢厂赤泥和碱厂白泥研制燃气(H_2S)脱硫剂    王志涛

改性高分子吸附剂的吸附性能研究及应用    锡林哈斯

广石化电站CFB脱硫技术的优化与示范效果    涂伟升

二氧化碳在有机胺中吸收及解吸动力学研究    张宁

不同炭质多孔材料对二氧化碳的吸附性能比较    葛明

中国经济增长对碳排放的影响分析    王中英;王礼茂;

二氧化碳的吸收方法及机理研究    宿辉;崔琳;

喷氨法吸收燃煤电厂CO_2的可行性分析    胡志光;叶秋生;程立国;

K元素的掺杂对锆酸锂材料吸收CO_2性能的影响    王银杰,其鲁,杜柯,闻雷

锆酸锂的合成及其吸收CO_2性能研究    王银杰;代克化;冯华君;朱永双;其鲁;

活性炭吸附二氧化碳性能的研究    张丽丹;王晓宁;韩春英;郭坤敏;

K的掺杂对硅酸锂吸收CO_2性能的影响    王银杰;其鲁;江卫军;

络合活化热钾碱法脱碳液的开发    张耀萍;

天然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氧转化制合成气的研究——稀土助剂的作用    史克英,徐恒泳,张桂玲,王玉忠,徐国林,韦永德

CeO_2和Co_3O_4助剂对镍基催化剂上CH_4积碳和CO_2消碳性能的影响    杨咏来,李文钊,徐恒泳

番禺200kW磷酸燃料电池工作原理及运行    隋静

甲烷/二氧化碳吸附剂研究    李喜

大中型沼气工程的沼气净化技术研究    黎良新

热等离子体重整天然气和二氧化碳制合成气研究    兰天石

CH_4-CO_2等离子体重整制合成气的研究    原丽军

车用沼气纯化装置试验研究    周磊

变压吸附制氧技术的研究    吴昊

沼气脱硫技术研究    王钢;王欣;刘伟;高德玉;赫大新;陈薇;

濮阳龙丰纸业沼气脱硫工程投入运行    

龙丰纸业沼气脱硫工程投入运行    

沼气脱硫系统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路敦涛;杨艳红;张振忠;

介绍一种新型沼气脱硫装置    金尧;

沼气脱硫    韦文虎;张金林;查忠秀;

沼气脱硫运行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张榕林;贾平丽;

沼气脱硫技术研究新进展    胡明成,龙腾瑞,李学军

沼气脱硫系统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路敦涛;张振忠;

沼气脱硫技术的探讨    李晓红;

废水脱氮与沼气脱硫耦联反应动力学研究    魏本平

沼气脱硫脱碳系统设计及工艺研究    黄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