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生物质燃烧对清洁地区地面O_3含量的影响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5:35:12
热度:

生物质燃烧对清洁地区地面O_3含量的影响【摘要】:使用美国热电子公司的TEMode149C型O3监测仪、TEModel48C型CO监测仪和TEModel42C型NOx监测仪,对上甸

【摘要】:使用美国热电子公司的TEMode149C型O3监测仪、TEModel48C型CO监测仪和TEModel42C型NOx监测仪,对上甸子区域大气本底站2005年9月地面O3、CO和NOx的浓度进行了连续监测,获得了同步的气象数据,并详细记录了测站附近生物质燃烧的现象。结果表明,生物质燃烧影响了O3浓度日变化规律,最大小时平均浓度出现在18时(北京时间,下同),峰值过后的5~6h内O3的浓度仍明显高于无燃烧现象的情况,且从燃烧集中时段(15时左右)至傍晚(19时),O3浓度逐时上升;NOx和CO浓度日变化规律和城市地区的观测结果也有不同,浓度高值时段和燃烧时间吻合,其中CO浓度在燃烧集中时段上升明显;生物质燃烧情况下,Δφ(O3)/Δφ(CO)高于无燃烧情况,在午后至傍晚燃烧集中且太阳辐射条件较好的时段内,NOx、CO浓度与O3浓度呈现正相关关系。相同天气条件下的个例对比结果显示:测站受生物质燃烧排放输送的影响,主导风向下燃烧个例中O3浓度明显高出无燃烧个例约0.02mg.m-3。 【作者单位】: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上甸子大气成分本底国家野外站;
【关键词】生物质燃烧 本底站 O
【基金】: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CCSF2007-15 北京区域气象中心科技创新基金项目BRMCCX200604
【分类号】:P412
【正文快照】: 1引言对流层O3在近地层大气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它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还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参与许多大气化学反应[1,2]。全球范围对流层O3浓度的增加会影响地气系统的辐射平衡,进而引起气候的变化[3]。对流层O3含量直接关系到大气的氧化能力,其通过参与大气化学反应而影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夏季城市大气O_3浓度影响因素及其相关关系    单文坡;殷永泉;杜世勇;闫怀忠;吕波;侯鲁健;

上甸子本底站地面臭氧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刘洁;张小玲;张晓春;汤洁;

生物质燃烧对东南亚及中国南方对流层臭氧含量影响的模拟研究    吴涧,蒋维楣,陈新梅,王卫国,郭世昌,谢应齐,刘红年

北京市O_3污染的区域特征分析    王淑兰,柴发合

中国及邻近地区污染排放对对流层臭氧变化与辐射影响的研究    王卫国,吴涧,刘红年,郭世昌,陈新梅,罗燕

东南亚地区生物体燃烧影响华南地区对流层臭氧垂直分布的个例分析    郑永光,朱佩君,陈尊裕,陈鲁言,崔宏,郑向东,赵琼,秦瑜

地面臭氧光化学过程规律的初步研究    白建辉,王明星

对流层垂直臭氧分布变化量对生物质燃烧响应的模拟研究    陈新梅;王卫国;吴涧;樊雯璇;

成都市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及其来源分析    王淑兰,柴发合,张远航,周来东,王琴玲

基于MODIS数据的城市光化学污染预警系统及预警等级研究    夏丽华;王芳;王德辉;

全球平流层-对流层之间臭氧通量的时空演变研究    王卫国;樊雯璇;吴涧;谢应齐;袁敏;陈新梅;杨茜;王颢樾;

近五年来东亚春季黑炭气溶胶分布输送和辐射效应的模拟研究    吴涧,符淙斌

大城市气溶胶对光化辐射通量及臭氧的影响研究(Ⅰ)——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观测事实述评    邓雪娇;吴兑;铁学熙;李菲;谭浩波;毕雪岩;

全球穿越对流层顶质量通量的时空变化特征    王卫国;樊雯璇;金建德;孙绩华;谢应齐;袁敏;王颢樾;刘晓璐;

多云天气异戊二烯排放通量的计算    白建辉;

气象因子对近地面层臭氧浓度的影响    陈世俭,童俊超,Kazuhiko KOBAYASHI,朱建国

光化学臭氧日变化特征与其前体物关系的探讨    朱彬;安俊岭;王自发;李一;

硫酸盐气溶胶直接辐射效应在线与离线模拟方法的比较    吴涧,蒋维楣,刘红年,王卫国,罗燕

天津秋季地面 O_3和NO_x的浓度变化特征与影响因素    姚青;刘爱霞;张小玲;孙玫玲;张长春;穆怀斌;

生物质燃烧对清洁地区地面臭氧含量的影响研究    徐敬;张小玲;刘洁;马建中;董璠;

天津秋季地面O_3和NO_X的浓度变化特征与影响因素    姚青;刘爱霞;张小玲;孙玫玲;张长春;韩素芹;朱玉强;

中国地区卫星遥感对流层臭氧总量的时空分布特征    王永;刘毅;Xiong Liu;

海水介质中一氧化氮的电化学分析方法及一氧化氮对赤潮异弯藻影响研究    邢磊

CWRF在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应用    刘术艳

中国地区气溶胶光学特性地基联网观测与研究    辛金元

天然海水介质中一氧化氮的电化学测定    任春艳

青藏高原清洁地区近地面层臭氧/二氧化碳特征分析    乜虹

华东—华南地区大气边界层臭氧及相关污染物观测及分布特征研究    高健

黑龙江大兴安岭主要乔木树种火灾碳释放研究    吕新双

大气臭氧浓度变化规律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单文坡

南京市不同功能区大气降尘性质及其对土壤影响的研究    倪刘建

瓦里关地面臭氧与一氧化碳浓度变化特征研究    金赛花

北京市地面臭氧和前体物浓度变化规律及气象因子影响机制分析    叶芳

北京大气臭氧及其前体物观测和模拟研究    孙丹

城市大气污染若干特征研究    李一

北京地区一次持续重污染过程O_3、NO_x、CO的垂直分布分析    孙扬;王跃思;李昕;安俊琳;辛金元;胡波;

北京大气环境的区域特征与沙尘影响    任阵海,高庆先,苏福庆,王耀庭,张志刚,杨新兴

土壤——植物系统重金属污染研究现状与展望    张乃明

城市区域臭氧浓度变化的研究    王雪梅,符春,梁桂雄

当前我国大气环境质量的几个特征    任阵海,万本太,苏福庆,高庆先,张志刚,洪钟祥,胡非,程水源

中国华北区域城市间污染物输送研究    张志刚,高庆先,韩雪琴,郑晓军

北京边界层外来污染物输送通道    苏福庆,高庆先,张志刚,任阵海,杨新兴

农作物秸秆燃烧PM_(2.5)排放因子的研究    祝斌,朱先磊,张元勋,曾立民,张远航

上甸子本底站地面臭氧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刘洁;张小玲;张晓春;汤洁;

北京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数值模拟研究    孟伟;高庆先;张志刚;缪启龙;雷霆;李金环;康娜;任阵海;

长江三角洲地区大气污染物水平输送场特征研究    王艳

成都市大气中臭氧的分布及污染水平    袁野,范莉,邹玉林,刘晓

我国对流层大气臭氧的数值模拟    何东阳,黄美元

中国及邻近地区污染排放对对流层臭氧变化与辐射影响的研究    王卫国,吴涧,刘红年,郭世昌,陈新梅,罗燕

大气中的水汽对太阳紫外辐射消光的可能机制分析    白建辉,王庚辰

青藏高原清洁地区近地面层臭氧的特征分析    乜虹,牛生杰,王治邦,汤洁,赵玉成

城市区域臭氧浓度变化的研究    王雪梅,符春,梁桂雄

长江三角洲地区臭氧生成过程分析    胡建林,张远航

北京气象塔夏季大气O_3,NO_x和CO浓度变化的观测实验    安俊琳,李昕,王跃思,石立庆,胡非,徐永福

生物质燃烧对东南亚及中国南方对流层臭氧含量影响的模拟研究    吴涧,蒋维楣,陈新梅,王卫国,郭世昌,谢应齐,刘红年

城市臭氧浓度分布特征    殷永泉,李昌梅,马桂霞,崔兆杰

CALIOP对一次秸秆焚烧后气溶胶光学特性的探测分析    蔡宏珂;周任君;傅云飞;郑媛媛;王英俭;

    

    

    

    

    

    

    

    

    

我国4个国家级本底站大气CO_2本底浓度变化特征    刘立新;周凌晞;温民;张晓春;张芳;姚波;方双喜;温玉璞;

我国4个国家级野外站大气CH_4本底浓度变化特征    刘立新;周凌晞;温民;张芳;方双喜;姚波;

季风对城市大气污染的影响    吴水平;闫景明;张萌萌;刘碧莲;王新红;

珠穆朗玛地区大气挥发性有机物初步检测结果    王瑛;徐晓斌;毛婷;张东启;

上海地区黑碳污染物特征及其源分布研究    刘宏剑;

中国地区气溶胶光学特性地基联网观测与研究    辛金元

中国CH_4柱浓度时空分布及排量研究    张国君

大气微量气体CO的地基红外遥感    吴宏议

大气污染物与气象条件对长沙城市能见度的影响分析    路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