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我国生物质能应用中的法律机制完善构思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2:34:40
热度:

我国生物质能应用中的法律机制完善构思【摘要】:生物质能就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即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寻求

【摘要】:生物质能就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即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寻求新的替代燃料已迫在眉睫,此时生物能源由于具有可再生能源,二次能源、绿色能源的特点,对我国能源的困局提供思路。生物质能具有、可再生性、低污染性、广泛分布性、总量十分丰富的特点,在我国发展生物质能,有其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国外在生物质能政策法规建设方面经过数十年的探索取得了成果,我国通过短短数年,在生物质能立法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和西方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由于种种客观原因,我们的立法还相对滞后,因此我们要完善法律机制。包括激励机制、约束机制、保障机制。完善生物质能应用的激励机制,包括提升宏观规划目标、加大激励力度、并完善多种激励手段比如财政资助、调整和完善相关税收政策、加大投资补贴。生物质能应用安全机制包含有关的标准制定,政府需要进一步明确生物质能市场准入标准,第二、确保粮食安全,要坚守粮食底线和耕地红线、发展二代生物燃料技术、在今后将建立粮食影响因素评价制度、企业自主解决原料供应、第三是生产安全,无论是普通的企业生产还是生物质能的应用开发,其安全性都是第一位的。由于生物质能的特殊性,其在生产过程中往往会存在一定的危险,政府就要做好相关的监督检查工作,企业也要高度重视安全问题,作为企业的工作人员也要树立安全意识,忧患意识。最后是生态安全,发展生物质能的目的是通过寻求新能源的方式来缓解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进而保护环境,降低污染,改善生态环境,这时就不能为了生物质能而影响生态,要事前做好环境评测。加强生物质能保障机制才能使得生物质能能得到快速的发展。生物质能的产业化包括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首先要保障生产能得以顺利进行,主要有两个方面需要注意,一是原料的供给问题,只有解决好原料,生物质能企业才能正常运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二是要完善有关的技术保障,加大技术创新力度,降低生物质能产业化成本,为生物质能发展提供技术基础。在流通领域主要是产品的销售保障和市场保障,其法律机制包括完善配额制、加强政府采购等等;来保障生物质能的市场流通。 【关键词】:生物质能 政策 法律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2.67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导言9-13
  •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9-10
  •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10-11
  • 三、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1-12
  • 四、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及可行性分析12
  • 五、本题目的创新之处和可预期的创造性成果12-13
  • 第二章 生物质能的基本概念13-19
  • 一、生物质能的定义和分类及特点13-14
  • 1、生物质能的定义13
  • 2、生物质能的分类13-14
  • 3、生物质能的特点14
  • 二、我国应用生物质能的意义和优势及概况14-17
  • 1、发展生物质能具有重要意义14-15
  • 2、我国发展生物质能的优势15-16
  • 3、我国生物质能应用的概况16-17
  • 三、生物质能应用中的反对观点17-19
  • 1 、发展生物能源的可能会引发粮食危机17-18
  • 2、污染环境18-19
  • 第三章 、我国生物质能的立法19-27
  • 一、世界主要国家生物质能的立法梳理及借鉴19-22
  • 1、西方国家生物质能立法梳理19-21
  • 2、国外的生物质能政策法规主要借鉴:21-22
  • 二、我国生物能源立法22-27
  • 1、我国生物质能法规发展的现状22-25
  • 2、我国生物质能政策法规的成果25
  • 3、我国生物质能立法存在问题25-26
  • 4、我国生物质能立法的完善思路26-27
  • 第四章 、完善生物质能的激励机制27-32
  • 一、西方国家激励措施27-28
  • 二、明确我国生物质能应用激励措施方向28-29
  • 1、提升规划目标28
  • 2、加大激励力度28-29
  • 三、完善激励手段29-32
  • 1、财政资助29-30
  • 2、完善相关税收政策30-31
  • 3、加大投资补贴31-32
  • 第五章 生物质能应用安全机制32-38
  • 一、制定有关标准32-34
  • 1、建立生物质能相关企业的市场准入标准32-33
  • 2、制定产品标准33-34
  • 二、粮食安全34-35
  • 1、坚守民以食为天的原则34-35
  • 2、发展非粮生物质技术35
  • 3、建立粮食评价制度35
  • 三、生态安全35-36
  • 四、生产安全36-38
  • 第六章 加强生物质能保障机制38-44
  • 一、生产保障38-40
  • 1、原料38-39
  • 2、技术39-40
  • 二、流通保障40-42
  • 1、扩大销售渠道40
  • 2、加强政府采购40-41
  • 3、促进产业链形成41-42
  • 4、完善配额制42
  • 三、行政保障42-44
  • 参考文献44-47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47-48
  • 后记48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生物能源的开发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曾昭鹏;吕金凤;

生物质能源及其政策立法重点    刘国涛;石岩;

生物质能发电技术    漆其鸣;陈子安;陶邦彦;

生物质能探索与实践的法律思考    董娟;温子涛;

论我国发展生物质能产业的财税激励机制    陈雪燕;陈少婷;郑林坚;吴静芬;

中国生物燃料发展战略和政策探讨    赵勇强;王仲颖;张正敏;

我国生物质能源立法的可行性分析    闫献伟;茜坤;夏少敏;

支持清洁能源发展的财政税收政策建议    苏明;傅志华;

河北省农村生物质能源发展的激励政策研究    张晓华;刘玮;

促进我国液体生物燃料产业发展的政策研究    张利华;徐晓新;高思扬;

湖北省发展能源农业的优势与对策    杨新笋;张琳;程航;周宏;黄钺;雷剑;张似松;

耐盐植物海滨锦葵研究进展    丁海荣;洪立洲;王凯;杨智青;

关于开发生物能源的研究    徐忠东;

我国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    潘泽江;曹明宏;

关于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的调研与思考    李运生;

淮安能源农业发展现状·潜力及对策    何伟;

珍稀油料植物琴叶风吹楠种子性状及含油率的变异分析    许玉兰;吴裕;易小泉;杨晓玲;蔡年辉;张夸云;段安安;

安徽省发展高能作物甜高粱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竟丽丽;孙学永;高正良;邵希文;

我国生物质液体燃料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    刘贞先;孙立;徐敏;徐健;

生物能源的开发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曾昭鹏;吕金凤;

安徽省发展高能作物甜高梁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孙学永;高正良;竟丽丽;

论我国农村生物质能源利用及其法制保障    马存利;王琦;

发展我国的生物能源势在必行    王艳凤;

生物质气化热解技术应用综述    陶邦彦;陈子安;余鸿达;

小桐子栽培技术研究及应用    谷勇;曹亚首;殷瑶;

美国生物能源战略和农业政策对我国未来农业的启示    封颖;郑方能;

汽车用生物能源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王勇能;马建中;胡静;

美国生物能源战略和农业政策对我国未来农业的启示    封颖;郑方能;

小桐子栽培技术研究及应用    谷勇;曹亚首;殷瑶;

生物柴油的研究生产现状和发展前景    苏有勇;戈振扬;张无敌;施卫省;

规模化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的技术经济优化研究    马永喜

中国木本油料能源树种资源开发潜力与产业发展研究    刘轩

中国玉米经济:供给与需求分析    邵飞

微小空间内光合细菌产氢行为及鼓泡强化产氢实验研究    屈晓凡

商品粮种植乡生物质废弃物回收利用规划研究    任峰

小桐子生物柴油的超临界两步法制备及其抗氧化耐低温性的研究    李法社

高含水量废弃生物质水热降解工艺及其资源化利用研究    罗光恩

玉米燃料乙醇生命周期系统的热力学分析    张治山

区域农村生活能源生态经济系统研究    李国柱

游离及固定化酵母连续发酵制取乙醇    王杏文

一株热带假丝酵母利用木糖生长及其产酒精特性的研究    刘兰杰

我国生物质能源立法研究    闫献伟

玉米秸秆热解制取生物油及其性质研究    王通洲

促进我国生物质能源发展的若干法律制度研究    李斌

云南省重点行业清洁发展机制(CDM)能力建设研究    刘维维

适用于云南地区的CDM项目及其方法学研究    张一博

高酸值植物油制备生物柴油的试验研究    徐娟

一株海洋光合细菌QD-10的分离鉴定    李延川

酒精沼气双发酵耦联工艺技术中高浓度酒精发酵及抑制因子的研究    王欣

可再生能源发展对电网管理体制的影响研究    陈立忠

试论农村建设中发展生物质能源的制度完善    贾静;于华;张树兴;

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对策    曾昭鹏

欧盟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现状和相关政策研究    张嵎喆;王君;林中萍;

生物质能源及其政策立法重点    刘国涛;石岩;

纤维质原料生物量全利用与生态工业的研究    陈洪章,李佐虎

农业循环经济与生物质能源开发策略    刘荣章;黄毅斌;周江梅;曾玉荣;翁伯琦;

世界生物燃料产业发展趋势及对中国的启示    赵勇强;

英国政府的公路运输生物燃料战略    张秋明;

极具开发前景的生物能源树——麻风树    邓绍林;

制氢技术现状及展望    刘少文,吴广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陈迎

    李大鹏 王晓红

    陈嘉珉

光合产氢菌群的筛选及其利用猪粪污水产氢因素的研究    尤希凤

生物质高温气流床气化制取合成气的机理试验研究    赵辉

细菌产氢的研究    赵玉山

“非粮”生物质能之困    戴劲松;何丰伦;

生物质能财税优惠政策:国外经验及启示    满相忠;王珊珊;

生物质能政策法规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张哲;田义文;

庄稼地里“种”出“石油”来    可及;

我国低碳生物技术发展的法律激励机制探索    杨解君;黄雄;

统筹城乡发展:生物质能绿色模式与解决三农问题研究    闫硕;

国家电网填补生物质发电空白 我国实现绿色电力新跨越    张艳;王薇;

开发生物质能 发展能源农业    路明

新疆涉农龙头企业介入生物质能产业的优势分析    张晟义;

韩国新能源领域知识产权与产业发展研究    曹晓蕾;

国外生物质能发展战略对我国的启示    王贤华;陈汉平;邵敬爱;杨国来;张世红;刘德昌;

流化床生物质CO_2催化气化模拟分析    张建社;郭庆杰;

生物质(秸秆)成型燃料制备技术应用与市场需求展望    周斌;雷建国;魏然;

自混合下行循环流化床生物质快速热解制燃料油    田原宇;梁鹏;盖希坤;乔英云;

生物质炉具:市场前景看好,更需政府支持    王玉琪;

可持续发展理论对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的影响研究    孙凤莲;王雅鹏;

生物质能在能源系统和农村经济中的作用及发展战略    王革华;

巴西发展燃料乙醇的经验以及对新疆兵团生物质能建设的启示    李冀新;武冬梅;贾雪峰;

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与我国西部的大开发和可持续发展    王述洋;李东升;

能源节约与开发    杨平原;张勍;

肖明松:为生物质能奔走呼号    本报记者 陈磊

生物质能产业将获国家财税扶持    记者 董克伟

生物质能开发利用工程将在我区启动    王占奇

印尼采用我市农民王有权发明的新技术开发生物质能    记者王小胜、常云亮

生物质能发展要洗好切入点    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生物质能中心主任 李海滨

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规划出台    姚润丰

发展可再生能源,不要轻视了生物质能    本报记者 陈瑜

生物质能和炼制油技术成热点    记者 顾定槐

生物质能前景诱人    雷奔

济锅打造生物质能“锅炉航母”    孟祥宾

湿生物质定向气化制取高浓度氢气的实验研究及理论分析    黄浩

生物质与煤共热解气化行为特性及动力学研究    孙云娟

生物质流化床燃烧粘结特性及控制研究    尚琳琳

基于组分的生物质热裂解机理研究    刘倩

生物质轻度预处理液化技术与机理研究    刘华敏

木质生物质各组分热解过程和热力学特性研究    胡亿明

神华不粘煤和胜利褐煤与生物质共液化反应研究    王志红

生物质合成气的组分调控技术及深度净化    孟凡彬

木质纤维类生物质定向热解行为研究    刘军利

生物质常温开模致密成型研究    闫文刚

HPB-V型生物质成型机的改进与试验分析    牛振华

生物质能资源化利用系统的初始条件及生物周期评价的研究    刘俊伟

生物质与煤共热解实验研究    朱孔远

热解温度对生物质焦油裂解率影响的实验研究    贺鹏

生物质料物理压缩成型参数优化研究    段宇

生物质块状燃料成型机的研究设计    何继龙

生物质能开发利用设计与环境效应的研究    刘威

基于ANSYS的生物质成型流变规律及进料螺杆模态特性研究    刘超

落下床中煤与生物质快速共热解研究    朱向伟

生物质电厂燃料供应系统的模拟与优化    俞宏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