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南京夏季清洁与污染区气溶胶微物理特征分析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2:32:58
热度:

南京夏季清洁与污染区气溶胶微物理特征分析【摘要】:为研究南京地区大气气溶胶粒子的微物理特征,于2008年8月~2008年9月在南京北郊和南京紫金山对照点进行了大气气溶胶观测,文章分

【摘要】:为研究南京地区大气气溶胶粒子的微物理特征,于2008年8月~2008年9月在南京北郊和南京紫金山对照点进行了大气气溶胶观测,文章分析了气溶胶的浓度、谱分布、日变化特征以及降水对其数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南京北郊大气气溶胶日平均数浓度约是紫金山的2.6倍,最大值数量级高达106,比紫金山高出2个量级;南京北郊气溶胶数浓度谱分布呈单峰分布,紫金山观测区呈双峰分布,峰值都集中在爱根核模态;气溶胶的表面积浓度分布集中在积聚模态,质量浓度则主要集中在积聚模态和粗粒子模态;气溶胶表现出明显的日变化,紫金山观测区上午达到全天最大值,南京北郊午后达到全天最大值,受人为活动影响较大;气溶胶的数浓度与降水强度呈负相关性,降水对粒径范围为0.02μm~0.1μm的气溶胶有很强的清除作用。 【作者单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大气气溶胶 清洁区 污染区 微物理特征
【基金】: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N1885008231) 国家973预研课题(2009CB426313) 江苏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项目
【分类号】:X513
【正文快照】: 大气气溶胶(Ambient Aerosol)是大气与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和液体微粒共同组成的多相体系。通常把粒径小于10μm的颗粒物称为PM10,又称为可吸入颗粒物或飘尘。可吸入颗粒物(PM10)在环境空气中存留的时间很长,对人体健康和大气能见度影响都很大[1]。近年来,大气气溶胶作为环境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南京地区大气气溶胶对近地面光化学活动的影响研究    蔡彦枫;王体健;

不同污染类型下南京气溶胶谱分布特征的观测研究    王飞

长三角城市地区大气颗粒物与臭氧相互作用的观测和数值模拟研究    蔡彦枫

人类活动对大气臭氧层的影响    王革丽;吕达仁;杨培才;

大气气溶胶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刘强,王明星,李晶,张仁健

重庆地区降水对气溶胶浓度及雨水中离子浓度的影响    吴玉霞,沈志来,黄美元

南京市城区气溶胶粒度分布特征    王荟,王格慧,高士祥,王连生

南京冬季大气气溶胶的物理特征    陈金荣,周文贤,安强

大气气溶胶研究的前沿问题    王明星,张仁健

灰霾过程中的气溶胶特性观测研究    闵敏;王普才;宗雪梅;夏俊荣;孟晓艳;

石家庄秋季大气气溶胶物理特征分析    孙玉稳,段英,吴志会

南京市大气气溶胶颗粒物污染特点    张予燕;黄辉军;刘红年;张群;

沈阳冬夏季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及尺度谱分布特征    严文莲;周德平;王扬峰;杨军;李子华;

2006年9~10月常德市太阳山大气中PM10气溶胶变化特征    何炳文;胡振菊;张东之;邬建祥;佘高杰;

夏季南昌市大气颗粒物PM_(10)·PM_(2.5)污染水平研究    何宗健;袁胜林;肖美;

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对北京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的研究    时宗波,邵友义,贺桃娥,吕森林

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期间大气超细颗粒物的水平和粒径分布    童建勇;苏畅;郭玉明;王佳佳;K.Max ZHANG;潘小川;

吉林省烟霾现象的气候特征及预报    王宁;王晓明;慕秀香;刘海峰;纪玲玲;

天津初夏大气气溶胶粒度谱分布特征    张金娜;董海燕;白志鹏;张裕芬;解以扬;

春节燃放爆竹对大气气溶胶水溶性无机离子的影响    李利平;张宁;王振;万东;周围;

近53年宜昌市霾的演变特征及气象因子诊断    付晓辉;肖刚;姜玉印;高亮;

1961-2005年中国霾日气候特征及变化分析    高歌;

华东雾和霾日数的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史军;崔林丽;贺千山;孙林;

沈阳城区春节期间大气细颗粒物元素的浓度变化及其来源    洪也;周德平;马雁军;李潮流;刘宁微;董玉敏;

污染物分布特征及演变过程的分析和数值模拟    韩志伟;王雪梅;朱江;

浑善达克沙地沙尘气溶胶物理特性的观测分析    成天涛;吕达仁;陈洪滨;李占清;

西安2005年春季大气碳气溶胶的演化特征    刘随心;张二科;曹军骥;沈振兴;朱崇抒;

北京冬季PM_(10)中有机碳与元素碳的连续观测及来源分析    张仁健;

东亚地区矿物尘气溶胶直接辐射强迫的初步模拟研究    吴涧;符淙斌;蒋维楣;刘红年;赵润华;

新疆土壤元素含量特征及其对沙尘气溶胶贡献分析    高卫东;

气溶胶在全球气候变化、环境与人类健康中的作用    张仁健;符淙斌;曹军骥;吴涧;

北京及周边地区雾形成过程与大气污染特征的分析    王继志;张光智;杨元琴;徐祥德;

北京大雾过程的热力和动力结构特征    张光智;徐祥德;杨元琴;王继志;卞林根;

青岛地区大气气溶胶及其中微量金属的形态表征和干沉降通量的研究    祁建华

沙尘气溶胶微结构及其对降水影响的观测和数值模拟研究    牛生杰

气溶胶光学厚度的高光谱遥感反演及其环境效应    孙娟

气溶胶多尺度定量遥感监测及其网格计算研究    胡引翠

生物标志物在全新世古生态恢复中的应用与南极气溶胶特征    汪建君

中国和韩国沙尘天气过程与气溶胶物理特性对比研究    金正润

利用激光雷达和黑碳仪观测资料模拟研究气溶胶辐射效应与影响    陈敏

东亚地区大气气溶胶的微观特性及表面化学反应对其影响    于兴娜

车内可吸入颗粒物热运动分析    潘峰

杭州市大气气溶胶与心脑血管病急性发作关系的空间流行病学研究    李秀央

苏南城乡地区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研究    周震峰

烟气和大气中小颗粒污染及颗粒物中多环芳烃污染研究    黄伟

重庆市大气总悬浮颗粒物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    陶俊

利用新型全自动太阳光度计研究气溶胶光学和物理特性    刘玉杰

光伏发电系统的蒙特卡罗序贯仿真和可靠性分析    陈闽江

我国东部地区气溶胶光学特性观测研究    柯宗建

青岛地区气溶胶特性的初步研究    邱明燕

MODIS遥感陆地上空气溶胶光学特性研究    牛峰

可吸入颗粒物在人体上呼吸道中运动沉积的数值模拟    曾敏捷

激光雷达对苏州城区对流层气溶胶的观测    丁红星

中国城市光化学烟雾污染研究    张远航,邵可声,唐孝炎,李金龙

沙尘表面非均相化学过程的气候效应的初步模拟研究    刘红年,蒋维楣

大气气溶胶的辐射与气候效应    石广玉;王标;张华;赵剑琦;檀赛春;温天雪;

沙尘表面非均相吸附系数不确定性及其影响的数值模式研究    李嘉伟;韩志伟;

强沙尘暴微气象特征和局地触发机制    胡隐樵,光田宁

东亚地区沙尘气溶胶影响硫酸盐形成的模式评估    肖辉,GregoryR.Carmichael

临安一次沙尘暴过程影响气溶胶物理化学特性演变的初步分析    颜鹏,毛节泰,杨东贞,刘桂清,朱爱华,俞向明,刘国平

气溶胶与云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段婧;毛节泰;

大城市气溶胶对光化辐射通量及臭氧的影响研究(Ⅰ)——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观测事实述评    邓雪娇;吴兑;铁学熙;李菲;谭浩波;毕雪岩;

大城市气溶胶对光化辐射通量及臭氧的影响研究(Ⅱ)——数值试验分析    邓雪娇;铁学熙;吴兑;毕雪岩;谭浩波;李菲;蒋承霖;夏冬;

北京上甸子地区气溶胶数谱观测与研究    沈小静

北京市冬季气溶胶粒子尺度谱分布研究    陈义珍;柴发合;魏强;

青藏高原夏季臭氧低谷形成的机理——臭氧输送和化学过程    刘煜 ,李维亮 ,周秀骥 ,何金海

大气气溶胶浓度及其谱分布的某些特征    王庚辰

气溶胶粒子谱的观测分析    朱文琴

大气气溶胶的粒度谱分布函数及其随高度的变化    王明星,任丽新,吕位秀,曾伟,游荣高

重庆地区云水和雨水酸度及其化学组分的观测分析    黄美元,沈志来,吴玉霞,骆启仁,徐渝,张冬保,陈思龙

降水对气溶胶粒子清除的参数化    彭红,秦瑜

考虑湿度影响的城市气溶胶粒子白天温度效应    李子华,杨军,黄世鸿

大气化学    王明星

大气气溶胶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刘强,王明星,李晶,张仁健

城市大气环境下绿化植物叶片比叶重和光合色素含量    王会霞;石辉;李秧秧;

贵阳市花溪河水体及沉积物中多氯联苯的污染状况研究    李玉美;班睿;

交通尾气污染对4种乡土行道植物叶片气孔形态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何健;卓书斌;廖凌娟;王瑛;吴林芳;曹洪麟;

核泄露事故中指导群众应急防护应把握的问题    沈同强;杜怀强;

防治水体污染已经迫在眉睫    於稹;

饮料加工工厂的卫生设计    邱志强;

天津东丽区大毕庄土壤重金属污染综合评价    黄静宜;许虹;刘思宇;

石河子总场土壤残膜污染情况调查研究    张琴;刘鼎;

贵州省九城市远景规划区土壤污染的内梅罗指数评价    杨涛毅;杨森林;尹努寻;

几种常见绿化树对陶瓷工业污染的抗性    闫灵麟;聂呈荣;

严格落实规章制度是预防SARS在医院内流行的关键    文翠容;庄英杰;周华;

不同地区土壤镉污染对农产品影响的比较研究    曹仁林;贾晓葵;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污染区的职业防护    姚秀超;姚云风;王琳;

检查包装区防止器械二次污染的对策分析    李君红;周向群;

传染病医院固定电话细菌污染情况分析    李可萍;杨静;

组建甲型H1N1流感隔离病区的医院感染防控    张桂英;吴云雁;

传染病医院的隔离与防护    张菁;

三级动物实验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工艺设计探讨    曲连东;张永江;韩凌霞;

以卫生审核标准为指导创建现代化消毒供应中心    卢凤茹;郝桂娥;

医护人员预防SARS的护理体会    李红宇;

新华社记者勇闯“污染区”    

传染病医院建筑也显人文魅力    北京佑安医院宣传中心 刘慧

王岐山:打好收治关键一役    记者 宗焕平

南岳竭力打造“零”污染区    谭小华 谭英 周铁军

筑铜墙铁壁挡非典卷土重来    胡唯元

污染区园林花卉种类的选择    徐成文

宝山,从污染区变身生态园林区    记者 朱斌 通讯员 徐巍

河北:污染区百姓有三大苦    新华社记者 杨守勇 董智永

太原市再建9平方公里“清洁区”    记者 郑娜

不同污染区绿化苗木的选择    徐成文

重庆市土壤—作物系统重金属特征研究    李其林

南京市空气重金属污染的藓类和树木监测    王爱霞

深亚微米级集成电路用大直径CZSi单晶中微缺陷的研究    郝秋艳

污染含水介质ERT法探测技术研究    郭秀军

水土污染空间分析及源辨析    黄芳

重庆都市圈土壤重金属元素迁移富集及生态效应研究    陈高武

高能粒子辐照单晶硅辐照效应的研究    陈贵锋

长江三角洲典型污染农田土壤多氯联苯分布、微生物效应和生物修复研究    高军

三峡库区镉等重金属元素迁移富集及转化规律    唐将

铜矿区植物光谱特征与信息提取    周广柱

沙颖河某县段面居民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与细胞因子水平    李苹

黄山顶大气气溶胶粒子来源和输送过程的数值模拟    张小培

鞍山市空气污染与儿童肺功能发育关系的前瞻性研究    郭薇

GIS技术支持下的重庆土壤重金属元素污染评价    魏叶敏

P3实验室的自动化控制研究    韩刚

大气气溶胶粒子光吸收系数测量系统的研制    罗九强

快速热处理对大直径直拉硅中空洞型微缺陷及清洁区的影响    张建强

大环江沿岸典型污染区土壤改良技术及对芥菜品质的影响研究    任立研

环境汞、铅、镉污染对居民健康的影响    郭慧芬

苔藓对重金属的吸附特性及其在大气监测中的应用    孙守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