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小麦秸秆生物质炭对水中罗丹明B的吸附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4:44:21
热度:

小麦秸秆生物质炭对水中罗丹明B的吸附研究【摘要】:以小麦秸秆为原材料,在500℃制备生物质炭,研究其对水中罗丹明B的去除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小麦秸秆生物质炭对水中罗丹明B的

【摘要】:以小麦秸秆为原材料,在500℃制备生物质炭,研究其对水中罗丹明B的去除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小麦秸秆生物质炭对水中罗丹明B的去除效果较好。Langmuir方程可以较好地描述小麦秸秆生物质炭对水中罗丹明B的吸附行为,其最大吸附量为0.022 mmol/g;p H=9,离子强度为0.1 mmol/L Na Cl时,去除效果最佳;淋滤实验表明,累积吸附量为0.013 mmol/g。可见,小麦秸秆生物质炭可以用作高效吸附剂去除水中罗丹明B。 【作者单位】: 安徽科技学院城建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生物质炭 吸附 罗丹明B 淋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107070)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1508085QD744) 安徽科技学院自然科学研究项目(ZRC2013373)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08792015007,AH201410879028) 大学生创新课题(15XSZ45)
【分类号】:O647.3;X788
【正文快照】: 染料废水由于其色度高、COD高、成分复杂、水质变化大及可生化性差等特点,被公认为最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1]。当前,处理染料废水的方法,主要可分为物理化学法、化学法及生物法三大类,这些方法各有缺点[2-3]。其中,吸附法被认为是一种处理染料废水的有效方法,为国内外研究者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Fe/C微电解深度处理综合染料废水    邹海明;于群英;谢越;王艳;李飞跃;

染料微生物降解的方法研究进展    卢婧;余志晟;张洪勋;

印染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综述    刘豪;

纤维素基纳米复合材料对亚甲基蓝的吸附及解吸性能    张文睿;王丽;

农作物残体制备的生物质炭对水中亚甲基蓝的吸附作用    徐仁扣;赵安珍;肖双成;袁金华;

活性炭吸附罗丹明B的研究    卢燕;

生物改性秸秆对模拟废水中天蓝A的吸附特性研究    万传红;沈洁;朱银环;陈丽;李加友;

阴离子交换树脂负载铁取代杂多酸可见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    王靓;夏华;王崇太;华英杰;

改性煤矸石的制备及其对染料的吸附研究    李冬;陈华军;

土壤中生物质炭矿化行为研究进展    周凌云;赵烨;王水锋;徐东昱;

絮凝剂强化微电解法处理罗丹明B废水的研究    段钧元;郑婷;

铁炭微电解法处理碱性印染废水的研究    郭函君;梁晓菲;

生物炭对土壤肥力与环境的影响    朱继荣;孙崇玉;于红梅;束良佐;刘瑞;章丽萍;

生物炭对铜、铅、镉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    唐行灿;陈金林;张民;

新型生物质炭吸附剂对地下水中氟的去除作用    张瑞玲;李德生;秦松岩;王亮;周雅楠;文桦;何安;

生物炭对土壤固定铜及动植物行为的影响    唐行灿;林亚楠;陈金林;张民;

生物炭吸附去除氨氮试验研究    高菲;

热解炭与活化炭理化特性及其应用研究    韩彦雪

Fe_3O_4微/纳米磁性材料的合成、自组装及其性能研究    王旭珍

株洲市清水塘工业区生态恢复模式研究    朱云

芦竹生物炭对农业土壤环境的影响    郑浩

生物炭对西唯因与阿特拉津环境行为的影响    张鹏

石油有机污染组分在水位波动带中的分异演化机理研究    杨明星

生物炭对水体和土壤环境中重金属铅的固持    刘国成

水稻秸秆生物质炭在稻田土壤中的稳定性及其机理研究    杨敏

猪粪堆制、热解过程中重金属形态变化及其产物的应用    孟俊

水生植物基生物炭的酸碱性、碱(土)金属浸出性及对Cu(Ⅱ)的吸附效应    李蜜

电子束蒸发沉积掺杂TiO_2薄膜的结构控制及其性质研究    陆中丹

植物—GTY联合对含盐偶氮染料废水脱色的研究    陈宗昊

锯末热解炭活化与表征及对水体中典型有机污染物的吸附研究    赵秀荣

几种介孔碳材料的制备    陈刚

丝瓜络纤维对罗丹明B、Cr(Ⅵ)、磷酸根吸附性能的研究    伍心妮

生物质源和制备温度对生物炭构效的影响    王群

生物质炭对底泥吸附镉和磺胺甲恶唑的影响    韩璇

生物炭对镉污染土壤的修复效应及其环境影响行为    郭文娟

生物质炭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对苯酚废水吸附的研究    娄梅生

生物炭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研究    唐行灿

生物絮凝剂(普鲁兰)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    王莉;

复合混凝剂处理模拟酸性大红染料废水的研究    张毅;王伟;朱伟;田炯;唐秋萍;陈泽智;

碳纳米管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研究    焦新亭;李晓东;刘国文;陈全虎;

染料废水的综合处理    叶匀分,奚伟军

我国染料工业改革开放三十年回顾与展望    章杰;晓琴;

基因工程菌的发酵及偶氮染料脱色研究    金玉洁,金若非,王竞,周集体

活性秸杆炭素吸附-化学氧化法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芦春梅,李增文,姜桂兰

印染废水高效脱色絮凝剂的合成及其脱色性能研究    利锋,方战强,曾志勇,叶伟莹,聂俊军

生物技术在印染废水处理工艺中的应用    李雅婕;王平;

吸附-催化氧化再生法处理印染废水的试验研究    陈孟林;宿程远;王全喜;何星存;黄智;

罗丹明B在碱化丝瓜络纤维上的吸附性能    叶存玲;伍心妮;王治科;

基于罗丹明和咔唑结构的金属离子荧光合成和应用    安阳;

罗丹明类染料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进展    庄会荣,冯尚彩,平梅

罗丹明类染料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进展    冯尚彩,刘长增

负载罗丹明B的活性炭吸附富集—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的痕量钒    邵长青,刘奇

可见光照下过氧化氢氧化降解罗丹明B    孙育平;马瑜静;孙杰;邓克俭;

铽-环丙沙星与罗丹明B间稀土敏化荧光能量转移机理研究    刘保生;王云科;张彦青;傅丽;吕运开;

一种增色检测铜离子的新型罗丹明B衍生物探针    李紫凡;梅岭;向宇;童爱军;

柠檬酸-罗丹明B体系阻抑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钴(Ⅱ)    王洪福;张素兰;何黎明;李娟;

罗丹明6G-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体系的共振瑞利散射光谱及分析应用    陈兴会;吕昌银;刘红涛;贺元文;宁玲;

一种新型刚性罗丹明荧光标记探针的合成    刘畅;从宇鸿;张颖;白银娟;郭媛;杨秉勤;史真;

罗丹明染料的荧光淬灭机理研究    宋相志;

罗丹明6 G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雷洁;莫育俊;张鹏翔;屠安;

新型罗丹明B衍生物增色铜离子检测性能研究    黎俊波;潘志权;

三相内循环流化床反应器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的研究    罗薇楠;尤宏;姚杰;蔡伟民;

可见光诱导氯代含硫四氮杂卟啉铁活化氧降解罗丹明B    孙杰;陈昭;戴迎宾;邓克俭;侯浩波;

罗丹明B钙黄绿素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测定痕量锑的研究    徐玉荣;宋桂兰;黄民生;

罗丹明染料-孔雀石绿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研究    林佳丽;祖莉莉;

新型罗丹明类荧光标记探针的研究(Ⅱ)——罗丹明B-N-羟基琥珀酰亚胺酯的合成与标记应用    郁美娟;张海凤;赖奕坚;孟庆华;张万斌;

罗丹明分子异构化的理论研究    赵文伟;

罗丹明 B:染色花椒的元凶    郝凤桐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职业病与中毒医学科主任医师

全面促进我国辣椒提取行业跨越式发展    本报记者 王薇

罗丹明类衍生物的合成及表征    颜范勇

罗丹明染料的合成及作为离子探针的应用研究    张丽珠

基于萘酐及罗丹明B的分子自组装研究    王琦

罗丹明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光谱研究    刘云龙

罗丹明、荧光素、尼罗红及尼罗兰衍生物的合成及应用    刘清浩

萘酰亚胺和罗丹明类新功能性荧光染料的研究    付梅艳

罗丹明荧光染料的TICT作用机制及荧光探针的应用研究    陈颂

BODIPY和罗丹明类阳离子荧光探针的研究    田茂忠

基于罗丹明和萘酰亚胺的光化学传感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张乐

HTiNbO_5纳米片及其可见光下降解罗丹明B的催化性能研究    翟正

罗丹明B类衍生物的合成及表征    段二红

功能性罗丹明衍生物的合成及应用    郭海英

新型罗丹明B荧光分子探针的合成及其对金属离子和阴离子识别的研究    雷康

基于微萃取技术的罗丹明B分光光度检测新方法研究    李绪婷

新型罗丹明类荧光化学传感器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冯永成

罗丹明及其衍生物的合成和光谱性质的研究应用    管小余

食品中罗丹明B的残留免疫检测方法的研究    宋珊珊

基于罗丹明衍生物铜离子探针的合成与识别性质研究    郭娇娇

基于罗丹明B的新型人工核酸酶的设计合成及性能表征    王敏

罗丹明类金属离子探针的设计、合成与研究    郭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