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旱作覆膜条件下秸秆促腐还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变化特征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4:39:11
热度:

旱作覆膜条件下秸秆促腐还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变化特征【摘要】:采用盆钵培养法,研究了旱作覆膜耕作条件下,小麦、玉米秸秆添加腐解剂还田腐解120d时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的动态变化特征

【摘要】:采用盆钵培养法,研究了旱作覆膜耕作条件下,小麦、玉米秸秆添加腐解剂还田腐解120d时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小麦、玉米秸秆各处理微生物量碳氮表现出一定的规律,玉米秸秆各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碳均大于小麦秸秆,土壤微生物量氮则均小于后者,这与秸秆C/N的大小一致;小麦秸秆各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变化特点为先增加后减小,土壤微生物量氮呈现两次增减交替的变化;玉米秸秆各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则变化情况较为复杂,土壤微生物量氮变化趋势为先增后减再增;不同腐解剂对小麦、玉米秸秆微生物量碳氮含量的增加效果一致表现为:F2F3F1,即添加微生物腐秆剂效果最好,"满园春"生物发酵剂次之,最后为有机废物发酵菌曲. 【作者单位】: 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甘肃省节水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秸秆 腐解剂 土壤微生物量碳氮 动态变化
【基金】: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1160269) “十二·五”《循环农业科技工程》(2012BAD14B03) 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开放基金课题(GSCS-2013-13) 甘肃省高等学校研究生导师科研项目计划(1002-09)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专项(2012GAAS15-22-3)
【分类号】:S154.3
【正文快照】: 小麦、玉米秸秆是黄土高原旱作农业区主要的农业生产副产品.研究表明,农作物秸秆中富含氮、磷、钾以及中微量营养元素[1-2];秸秆还田后通过土壤微生物的作用,能够增加土壤肥力,促进土壤酶活性,改善土壤物理结构等[3-5];添加秸秆腐解剂可促进作物秸秆腐解,缩短腐解转化时间,并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不同还田方式下有机物料有机碳分解规律研究    迟凤琴;匡恩俊;宿庆瑞;张久明;

旱作条件下不同覆盖及耕作方式对土壤微生物量磷的影响    张丽华;黄高宝;张仁陟;

长期秸秆还田改土培肥效应的研究    劳秀荣,吴子一,高燕春

中国农作物秸秆资源及其利用现状    韩鲁佳,闫巧娟,刘向阳,胡金有

稻麦两熟条件下不同土壤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效用分析    刘世平;聂新涛;张洪程;戴其根;霍中洋;许轲;

作物秸秆腐解过程中土壤微生物量的研究    张成娥,王栓全

Effect of Incorporation of Wheat Straw and Urea into Soil on Biomass Nitrogen and Nitrogen-Supply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ddy Soil    

砂土中有机物质腐解与有机质调控    寇太记;刘世亮;介晓磊;朱建国;化党领;李有田;

秸秆促腐还田对土壤养分及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马超;周静;刘满强;郑学博;崔键;李辉信;康炳龙;

不同添加剂处理秸秆腐解物对红壤性质的影响    翟修彩;刘明;李忠佩;徐阳春;

重金属Pb、Cd在石灰性褐土上对小白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郭晓燕;袁玲;

不同钾肥品种及用量对香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崔荣宗;杨果;李彦;魏建林;姜国志;

流动注射分析法分析土壤有效磷试验    赵春芝;张守仕;王超;刘连航;陈利平;刘荣宁;

莘县保护地土壤养分含量与盐渍化状况分析    王连祥;闫传胜;袁方耀;张学锋;

不同栽培基质对甜瓜品质和养分含量的影响    姚玉敏;王秀峰;于喜艳;杨凤娟;史庆华;

转基因番茄栽培对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郭文文;诸葛玉平;李建勇;宗晓庆;娄燕宏;

蚯蚓粪对樱桃萝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王东红;史庆华;王秀峰;魏珉;胡瑾瑜;郭长美;

茶树专用控释肥在幼龄茶园的肥效研究    刘腾飞;张丽霞;韩晓阳;

控释肥对茶园生态环境及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刘腾飞;张丽霞;张民;韩晓阳;彭正云;江崇焕;

农业废弃物作为番茄穴盘育苗基质配方的筛选    余文娟;田雪梅;夏文通;温飞燕;魏珉;

安徽沿淮地区几种类型土壤的电荷性质研究    李孝良;于群英;纵艳芝;

Nutrismart生态肥中微生物释放硅的效果    甘旭华;唐欣昀;Raymond Liu;

玉米秸秆在人工瘤胃反应器中的厌氧转化    岳正波;胡真虎;俞汉青;

安徽省部分水稻土中氟含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李孝良;孙莉;于群英;

秸秆、蓝藻和餐厨废弃物等生物质资源化利用的进展与探讨    翟志军;李俊;陈祥松;吴金勇;姚建铭;

不同还田条件下稻田紫云英氮素释放及效应研究    唐杉;

美盛肥料对油菜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张祥明;

氮肥运筹对小麦产量及生长性状的影响研究    王家嘉;李录久;吴萍萍;

安徽省主要土壤铅含量及其与小麦幼苗生长相关性研究    常江;杜艳;姚艳娟;

水肥一体化对生姜产量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刘虎成;徐坤;

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轮作秸秆全量还田对冬小麦的生理生态效应    屈会娟

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秸秆全量还田对夏玉米生育及产量影响研究    沈学善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高寒地区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研究    赵锦梅

施肥对枸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效应研究    贺春燕

绿洲棉田磷素养分资源高效利用机理和技术研究    陈波浪

伊犁绢蒿生理生态适应性的研究    侯钰荣

氮、水和温度对羊草有性生殖及克隆生长的影响    王俊峰

填闲作物阻控设施蔬菜土壤硝态氮累积和淋失的研究    吉艳芝

江苏部分地区土壤属性高光谱定量估算研究    郑光辉

废纸二次纤维氰乙基化改性及制备复合材料的研究    张春红

铁锰硅对凤眼莲生物质结构的影响    武少伟

等高绿篱—农业复合系统土壤CO_2和N_2O排放特征    莫琼

砷污染地下水修复的渗透反应墙材料筛选及除砷机理研究    马琳

菹草对长江中游湖泊沉积物及上覆水间钙、磷循环的影响    倪玲珊

不同油菜品种硼吸收利用差异与细胞壁组分关系的研究    潘媛

江汉平原油菜—水稻轮作制度下施肥效果及经济效益的研究    宁大伟

施用工程菌和草木灰对污染土壤Cd形态和小麦生长的影响    朱小娇

不同修复措施下侵蚀红壤的团聚体稳定性与肥力特点    杨莹莹

污泥污染土壤中接种AM真菌对紫云英生长及重金属吸收的影响    费云舟

鄂南棕红壤区施用石灰对桃园土壤和树体营养的效应研究    蔡东

不同还田方式作物秸秆腐解特征研究    王允青;郭熙盛;

EM技术在有机物料造肥上的应用研究    郭亚芬,赵伟,何万云,赵玉臣

秸秆常温快速腐熟生物技术的研究    姜佰文,潘俊波,王春宏,崔正忠

秸秆常温快速腐熟生物菌剂的筛选    姜佰文;王春宏;李建林;吴立全;崔正忠;

调理剂在猪粪秸秆堆肥中的保氮效果    牟克珺;王平;

玉米秸秆堆肥处理对芥菜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黄继川;彭智平;于俊红;杨林香;林志军;

农作物秸秆处理技术的研究进程    陈智远;蓝天;应梅华;

旱作麦田秸秆覆盖的生态综合效应研究    巩杰,黄高宝,陈利顶,傅伯杰

寿阳旱农试区保护耕作体系研究    蔡典雄,王小彬,张志田,高绪科,张镜清

重视秸秆还田 增加土壤肥力    张立荣

不同土壤类型和农业用地方式对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    刘文娜;吴文良;王秀斌;王明新;毛文峰;

地膜覆盖及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的影响    于树;汪景宽;高艳梅;

不同温湿条件对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    吕丽平;刘国栋;王登峰;魏志远;漆智平;唐树梅;

保护性耕作对黄土高原小麦田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    樊丽琴,南志标,沈禹颖,高崇岳

施肥措施对不同母质发育的稻田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周卫军;曾希柏;张杨珠;周清;郭海彦;颜雄;陈建国;

茂兰喀斯特植被演替中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研究    刘玉杰;王世杰;刘秀明;刘方;

不同土壤微生物量碳与有机碳矿化的关系研究    王翠萍;

黄土丘陵区植被类型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的影响    赵彤;闫浩;蒋跃利;黄懿梅;安韶山;

科尔沁沙地土壤微生物量碳的测定分析    石建光;

淮南大通矿区复垦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分布特征    张杰琼;方凤满;余健;江培龙;邓正伟;林跃胜;

不同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比较    高艳梅;

UV-B辐射增强下施氮对大麦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娄运生;程焕友;王恩眷;武君;

岩溶土壤系统中生物作用及有机碳转移对于CaCO_3-CO_2-H_2O体系的调节与控制    曹建华

黄土区不同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含量及其影响因素    汪文霞

水土保持耕作对黄土高原玉米—小麦—大豆轮作系统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樊丽琴

武夷山不同海拔植被带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研究    王丰

松嫩草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对模拟增温及氮沉降的响应    杨建琴

不同种植年限设施土壤微生物学特性变化研究    王珊

长期施肥对中国3种典型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微生物碳源利用率的影响    孙凤霞

黄土高原区不同类型植物残体碳氮分解转化特性研究    陈兴丽

种植方式对苜蓿人工草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齐都吉雅

土壤微生物特性对不同耕作方式的响应    汪娟

DEP与DOP对土壤酶、土壤呼吸及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研究    祝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