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膜下秸秆还田双垄种植对土壤养分平衡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4:36:33
热度:

膜下秸秆还田双垄种植对土壤养分平衡及玉米产量的影响【摘要】:2011-2013年采用裂区试验设计,探讨膜下秸秆还田双覆盖与双垄种植对土壤养分平衡及玉米(Zea mays)产量的影响

【摘要】:2011-2013年采用裂区试验设计,探讨膜下秸秆还田双覆盖与双垄种植对土壤养分平衡及玉米(Zea mays)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模式叠加放大了地膜覆盖增温增湿、秸秆覆盖调温保湿和双垄种植集保水效应,使0-25 cm土层温度和0-100 cm土层含水量比露地平均提高3℃和3.71百分点,有效加速了还田秸秆的腐解与养分释放,第2年即明显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及速效养分含量。3年定位试验土壤有机质、土壤全N、P、K,以及土壤速效N、P、K平均含量,分别比露地增加了1.19%、3.08%、9.14%、6.78%、6.28%、1.85%和7.10%。水温环境与地力的改善优化了生境,促进了玉米生长发育,显著改善了株高、穗位、双穗率、百粒重等产量性状和用水效率,使全膜双垄膜下秸秆还田玉米较露地平均增产64.22%。因此,膜下秸秆还田双垄种植是550 mm降水量半干旱区培肥地力及玉米高效种植的有效方式。 【作者单位】: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甘肃省庄浪县农技推广中心;
【关键词】全膜双垄 膜下秸秆还田 培肥地力 玉米 高效种植
【基金】: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覆盖沟垄耕作土壤有机质提升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1204NKCA108)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学科团队——旱地作物节水栽培与生理生态(2014GAAS01)
【分类号】:S153.6;S513
【正文快照】: 玉米(Zea mays)既是粮食作物,又是优质的饲草料作物,是草地农业系统中植物生产层的主要初级生产者,也是承接动物生产层的主要承载者[1]。全膜双垄集雨沟播技术由于改善了旱地水、热、肥、气微生境,显著提高了作物产量而被旱地玉米及饲用玉米高产高效种植广泛应用[2-5]。其作为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种植密度对玉草1号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陈柔屹;冯云超;唐祈林;荣廷昭;郑常祥;

陇单7号饲用玉米适宜种植密度及施肥量和方式初探    李志明;

旱地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土壤水分效应研究    刘广才;杨祁峰;李来祥;樊廷录;赵小文;朱永永;

秸秆还田对半干旱区农田土壤养分含量及玉米光合作用的影响    徐萌;张玉龙;黄毅;张玉玲;虞娜;闫洪亮;邹洪涛;

旱地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秸秆还田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牛芬菊;张雷;李小燕;熊春蓉;张成荣;

秸秆还田对土壤质量影响研究进展    叶丽丽;王翠红;彭新华;王丽慧;

秸秆还田对宁南旱区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土壤碳矿化的影响    张鹏;李涵;贾志宽;王维;路文涛;张惠;杨宝平;

旱地玉米覆盖栽培的土壤水热及产量效应    杨封科;高世铭;张绪成;马一凡;

秸秆还田与全膜双垄集雨沟播耦合对半干旱黄土高原玉米产量和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    吴荣美;王永鹏;李凤民;李小刚;

土壤有机碳激发效应研究进展    陈春梅;谢祖彬;朱建国;

液态地膜应用技术研究    王聪慧;张洁;李俊红;丁志强;王育红;姚宇卿;吕军杰;

地面覆盖法调节土壤水热状况的研究进展    张蔚;蒋志荣;陈锋;李国保;

河北省作物秸秆资源及其利用状况分析    高利伟;王方浩;马林;张卫峰;马文奇;张福锁;

秸秆机械全量粉碎还田与密肥调控对稻麦周年生产力的影响    吴延华;黄正来;吴安昌;张长春;吴红星;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改良荒漠化退化草原的研究    朱建宁;彭文栋;张秀红;刘华;高婷;

旱地籽瓜降水高效利用覆膜模式研究    王彩斌;刘生学;林淑敏;

水稻秸秆全量还田模式下小麦高产增效创建示范    高云峰;

石质山地君迁子直播造林试验    李庆梅;侯龙鱼;刘艳;马风云;宋玉民;

旱地垄沟集雨种植紫花苜蓿最佳沟垄宽比的确定    寇江涛;师尚礼;

水葫芦沼液浸种对苗期青菜品质影响初探    薛延丰;冯慧芳;石志琦;严少华;

作物秸秆资源的农业综合利用研究    唐东民;伍钧;祝亮;胡华;

旱地玉米秸秆还田及氮肥去向研究    王小彬;蔡典雄;张镜清;高绪科;

农田土壤养分动态的知识模型    何兴兵;赵悦;黄丰;田兴军;

秸秆用量对草甸褐土腐殖质组成的影响    马丽娜;窦森;黄毅;刘永欣;陈丽珍;李慧敏;

秸秆堆肥对砂姜黑土小麦产量、养分利用率的影响及培肥效果研究    何传龙;曹承富;郭志彬;张耀兰;赵竹;张文凯;胡春华;

四川丘陵地区秸秆还田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措施——以江油市为例    陈荣树;

菌渣还田处理下土壤微生物碳、氮的变化特征分析    曾敏;黄小林;

稻草覆盖还田对小麦机播质量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李朝苏;汤永禄;吴春;黄钢;吴晓丽;

秸秆还田在盐渍土改良中的研究进展与前景分析    吴从稳;陈小兵;金海珠;孙运朋;颜坤;张立华;

河西绿洲灌区不同还田方式下玉米秸秆的腐解特征    车宗贤;卢秉林;

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秸秆全量还田对夏玉米生育及产量影响研究    沈学善

环保型地膜覆盖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及玉米生长的响应    张杰

黄土高原地膜覆盖栽培玉米的产量与土壤生态效应    海龙

半干旱地区兰州百合对地膜覆盖和施肥的生态学效应研究    杨雨华

不同经营措施下果园土壤有机碳库特性及固碳潜力研究    王义祥

模拟氮沉降对华西雨屏区苦竹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和特征的影响    涂利华

渭北旱原不同量秸秆覆盖对农田环境及春玉米生理生态的影响    蔡太义

土壤动物活动对农田温室气体(CO_2、N_2O)排放的影响    罗天相

培养条件下小麦及玉米秸秆在土壤中的腐解特性研究    Shaukat Ali Abro

河北省主要污灌土壤质量及其污染风险评价研究    薛占军

砂姜黑土玉米秸秆碳、氮矿化特征研究    张丽娟

旱地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土壤水温、光合生理及产量表现研究    方彦杰

不同覆膜方式对旱地小麦籽粒灌浆的影响    蔺艳春

杭嘉湖平原稻田不同施氮水平下氮素利用效率及环境效应研究    杨梢娜

灌水与覆膜对冀西北高原礼品西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张飞

土下覆膜的作物生长与土壤生态效应研究    唐继军

杨树人工林不同措施的保水效应及对林木生长量影响研究    吴落霞

玉米蔬菜不同间套模式对菜田土壤特性影响的研究    仲惟磊

秸秆直填槽式栽培环境效应及其对甜椒、番茄生长的影响    冯连杰

河西灌区不同覆膜和灌水处理玉米的节灌增产效应    王绍美

太湖稻麦地区秸秆还田增产及培肥效果    王振忠,董百舒,吴敬民

实施“沃土工程” 强化秸秆还田    谢平,韩民,姜兴顺

我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与循环经济    任仲杰;顾孟迪;

平衡施肥对全膜双垄沟播春玉米产量及养分吸收规律的影响    吕军峰;郭天文;侯慧芝;谭雪莲;

农作物秸秆还田好处多    戴厚升

浅谈玉米免耕栽培秸秆还田培肥地力配套技术应用    蒙成;李体琛;

泸县土壤肥力现状及有机质提升行动实施措施    陈定素;陈祖君;刘明星;

玉米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    薛玉华;

施肥与秸秆还田对太湖稻-油复种系统春季杂草群落特征的影响    黄爱军;赵锋;陈雪凤;张莉;杨菲;张卫建;

秸秆还田添加氮素调节碳氮比的研究    刘臧珍,王淑敏,杨丽琳

秸秆还田量的农田生态效应研究    强学彩

不同生态条件下稻米品质对施氮反应的差异    刘阳

秸秆还田土壤中与纤维素降解相关的微生物的分子生态学研究    张晶

不同耕作方式和稻草还田量对晚稻生长发育与土壤肥力的影响    卜毓坚

还田秸秆腐解特征及其对稻田土壤碳库的影响研究    陈尚洪

长期与短期秸秆还田后稻米品质的差异性变化研究    顾丽

旱地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增产效应研究    孙学保

旱作农业区裸地与双垄玉米地土壤温湿度变化规律分析    杨文凯;杨文月;孙玉莲;黄成秀;

坡耕地玉米双垄种植及地表覆盖保持耕作措施研究    安曈昕,吴伯志

微天下    

玉米双垄全膜覆盖集雨    王始峰;王天勇;

民和县机械化双垄全覆膜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对策    冉文清;

稻田双垄厢沟养鱼技术    袁大林;

旱地双垄面集水全膜不同时期覆盖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张雷;

双垄面全地膜覆盖沟穴播技术示范推广    张梅秀;

双垄全膜覆盖栽培技术的优点及操作要点    刘世明;

玉米开沟双垄种植对坡地水土流失的影响    李涛,杨宝嘉

坡耕地玉米双垄种植及地表覆盖保持耕作措施研究    安曈昕;吴伯志;

玉米抗旱覆膜双垄集雨增墒技术试验成功    记者 丛培国

旱作双垄地膜新技术增产1亿元    王忠德

我省推广双垄旱作农业165万亩    王朝霞

海东推广双垄集雨栽培技术    记者 王颖

专家直通车开进干旱山区    王忠德

屯字镇群众喜种增收田    张绪勇 李宏岳 冯永勤

旱田里唱起“赞双垄”    本报记者 王劲松

全膜双垄栽培 开辟民和农业转型路    石晶 田得乾

“顶凌覆膜”助抗旱保收    记者 王忠德

乐都10万亩全膜双垄马铃薯长势良好    应存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