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中南地区作物秸秆处理的区域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4:33:03
热度:

中南地区作物秸秆处理的区域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摘要】:我国中南地区的湖北、湖南、广西和广东四省,作物秸秆资源以及秸秆处理方式各异,探讨作物秸秆处理的区域特征和成因对理解区域土壤固

【摘要】:我国中南地区的湖北、湖南、广西和广东四省,作物秸秆资源以及秸秆处理方式各异,探讨作物秸秆处理的区域特征和成因对理解区域土壤固碳对有机物投入的响应机理以及改善秸秆资源的利用方式有重要的意义。依据各省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方式、道路交通及粮食产量等数据,沿主要省级公路每隔10km进行调查。基于统计数据和农户调研数据,分析了我国中南地区农业秸秆3种主要处理方式(留茬、秸秆焚烧和秸秆还田)的空间分布现状及其机理。中南四省的平均留茬高度为21.2cm,平均焚烧比例为33.3%,平均还田比例是46.8%。广西省农作物留茬高度主要集中在10~30cm,广东省的留茬高度为0~20cm,而湖南省和湖北省农作物留茬高度最高,集中在10~40cm。四省处于30%的秸秆焚烧比例为:广东(54.4%)湖北(41.1%)湖南(34.5%)广西(5.5%);而秸秆还田比例大小与秸秆焚烧比例相反,四省处于30%的秸秆还田比例表现为:广西(95.3%)湖南(53.3%)湖北(47.9%)广东(32.8%)。从区域差异的成因上分析,广东农村人均纯收入高、农业劳动力缺乏,导致秸秆焚烧比例高、还田比例低;广西农村人均纯收入低、农业劳动力丰富,秸秆焚烧比例低、还田比例高;湖南和湖北农村人均纯收入、农业劳动力、秸秆焚烧和还田比例皆介于广东与广西之间。研究结果表明中南地区农业秸秆处理方式的区域差异主要受经济水平和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水平影响;在秸秆利用综合规划时,要考虑经济和劳动力状况因地制宜地制定秸秆利用的合理措施。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生态农业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秸秆处理方式 空间分布 经济水平 农业劳动力
【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项目(批准号:XDA050505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201299)共同资助
【分类号】:S38
【正文快照】: 51“ 作物秸秆中包含将近一半光合作用的产物,既是重要的生物质资源[1],也是重要的农副产品和有机肥料来源[2],可用作肥料、饲料、燃料及副业生产的原料等[3]。秸秆作为宝贵的生物质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景广阔,其利用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4]。然而,目前较低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耕作措施对陕西耕作土壤碳储量的影响模拟    张凡;李长生;王政;

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的分布、利用与开发策略    汪海波;秦元萍;余康;

中国作物秸秆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高祥照,马文奇,马常宝,张福锁,王运华

农村秸秆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彭珍凤;陈杏华;查跃华;

农村能源结构与农村社会变迁相关研究——以河南省农村为例    高明国;朱启臻;

中国主要秸秆资源数量及其区域分布    毕于运;王亚静;高春雨;

安徽省农作物秸秆资源及其综合利用    徐秀娟;吴文革;

大工业应用是解决秸秆问题的根本途径    孙明湖,咸惠军,南方

中国生物质能源的定量评价及其地理分布    刘刚;沈镭;

中国作物秸秆资源及其利用    钟华平,岳燕珍,樊江文

西北农村地区的生态建筑适宜技术——以银川市碱富桥村设计为例    何泉;刘加平;吕小辉;

生物质气化导热油传导供热烘烤烟叶研究    王喜功;杨旭亮;李仁政;赵湘江;杨晓东;周建;杜传印;

作物秸秆综合开发利用途径探讨    李东升;周为华;朱新开;李春燕;郭文善;

农作物秸秆利用技术现状及发展对策    王璐;肖健;

种植密度对春大豆茎杆饲用营养价值的影响    翟云龙;章建新;

新疆生物质能资源调查与地理分布特征分析    卢燕;蒙晓琴;高婧;王哲;

我国生物质能资源及其利用技术现状    曹稳根;段红;

河北省作物秸秆资源及其利用状况分析    高利伟;王方浩;马林;张卫峰;马文奇;张福锁;

植物纤维墙体材料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盛莉;

不同播种密度和施肥量对江淮稻田免耕直播油菜产量形成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汪新国;吴文革;孔令娟;刘磊;王宏斌;吴红星;许有尊;张丽娟;

玉米秸秆在人工瘤胃反应器中的厌氧转化    岳正波;胡真虎;俞汉青;

秸秆、蓝藻和餐厨废弃物等生物质资源化利用的进展与探讨    翟志军;李俊;陈祥松;吴金勇;姚建铭;

链条滑轨式棉柴夹持起拔机构设计与仿真    张国忠;周勇;沈茂;卢元爽;李兆东;李怡;

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功能分区方法与区划方案    沈镭;刘立涛;

酶菌共降解玉米秸秆的研究    陈合;张强;

城市土壤及植被的碳储量分析——以郑州为例    黄黎;杨俊峰;吴明作;

低酸催化水解稻草制备腐植酸的工艺研究    吕品;于志民;马献发;

浅议农作物秸秆利用现状及对策    贾春雨;

中国能源农业发展的环境效益的定量评价和地理分布格局分析    张亚平;

农村环境典型污染源特征分析    陈仪;夏立江;

基于凹凸棒石粘土的麦秸木质陶瓷制备与性能表征    吴文涛

有机废弃物CO_2施肥发酵过程中基质理化性状变化及残渣培肥土壤的作用    李玲玲

颗粒物对藻华生物的絮凝作用及其分形数值模拟研究    王洪亮

活化生土基低碳节能村镇建筑材料研究    谭晓倩

木质纤维素大分子白腐菌改性机制及热解性质研究    杨雪薇

生物质常温开模致密成型研究    闫文刚

中国木本油料能源树种资源开发潜力与产业发展研究    刘轩

玉米秸秆及其纤维素的改性和吸附水体镉离子的机理研究    郑刘春

建筑复合材料界面改性研究    何娟

秸秆循环利用模式、物流能流分析及功能评价    高雪松

可降解育苗盘及其在半夏组培苗栽培中的应用研究    周滢

秸秆生物发酵对日光温室辣椒越冬栽培的影响    付乃旭

可降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菌群筛选及其性质初探    于洁

膨化技术制备颗粒饲料的研究    臧艳茹

平山木柄瑶的社会变迁与科学发展    李博

生物质综合利用CDM项目方法学应用研究    李威

新疆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研究    刘彦东

稻草秸秆成分分离及其水解液的发酵制取乙醇研究    李钦凤

生物质电厂燃料供应系统的模拟与优化    俞宏德

农业有机废弃物发酵CO_2施肥及残渣对植物生长和培肥土壤的作用    宗晓波

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及配套机具(综述)    夏萍,江家伍

我国畜禽粪便中氮素养分资源及其分布状况    刘晓利,许俊香,王方浩,张福锁,马文奇

我国畜禽养殖业粪便污染风险与控制策略    高定;陈同斌;刘斌;郑袁明;郑国砥;李艳霞;

土壤碳及其在地球表层系统碳循环中的意义    潘根兴,曹建华,周运超

土壤碳储量减少:中国农业之隐患──中美农业生态系统碳循环对比研究    李长生

生物地球化学的概念与方法──DNDC模型的发展    李长生

气候变化对黄土碳库效应影响的敏感性研究    秦小光,李长生,蔡炳贵

土壤温室气体昼夜变化及其环境影响因素研究    秦小光,蔡炳贵,吴金水,王国安,刘东生

中国土壤有机碳库量与农业土壤碳固定动态的若干问题    潘根兴,李恋卿,张旭辉,代静玉,周运超,张平究

我国农田土壤碳库演变研究:全球变化和国家粮食安全    潘根兴,赵其国

切实搞好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    

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途径——玉米整株还田    任山中,温勤连

秸秆的开发利用    韩秀珍

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的发展趋势    王树义

充分利用资源 加快秸秆综合利用步伐    张艳菊 ,刘志刚 ,孙万军

农作物秸秆治理和资源化利用    

秸秆焚烧的危害与控制    康团飞;

为秸秆问题支几招    柯永春

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分析及新途径探讨    万晓红;

秸秆焚烧 路还有多远    蔡冬青;

两部委联合发布指导意见加快推动秸秆综合利用    

全国秸秆综合利用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启动    

近20年中国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动态及现状    李茂松;汪亚峰;

关于制止焚烧秸秆 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的调查    王英;

秸秆处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李逸川;王海涛;

对秸秆进行物质与能量梯级利用的方法、效益及政策建议    于爱华;

加快秸秆综合利用应用技术推广 推动内蒙古低碳农业发展    陈道华;

农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对策    侯方安;董佑福;张杰云;

秸秆收集体系空间布局规划研究——以苏州市为例    陈瑜雯;袁中金;赵邹斌;

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的问题及对策    徐延军;陈为铸;黄丽娜;杨建一;

秸秆摇身变能源 耿官屯村民过上新生活    本报记者 常素莉 王永康 实习生 姜薇

农民为啥年年烧秸秆?    本报记者 刘文忠

面对“禁烧令” 部分地区秸秆焚烧仍屡禁不止    本报记者 薛秀泓

疏堵结合 今夏全面禁烧秸秆    杨怀周 李凤之 滕宏山

秸秆综合利用步入产业化    记者 刘伊婷

秸秆综合利用将进入产业化    本报记者 李雁争

秸秆综合利用规划编制工作启动    本报记者 胡浩 晓刚

纸店镇:低碳经济助推秸秆热    记者 韦伟 实习生 张煜贞

秸秆综合利用 让农民得实惠    本报记者 喻剑 钟华林

秸秆综合利用前景广阔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 杨茂林

作物秸秆的微生物降解研究    刘保平

江苏省农户秸秆综合利用的实证研究    王舒娟

生物质秸秆—高密度聚乙烯定向秸塑板的制备及其热压成材机理研究    漆楚生

秸秆降解菌的选育及复配研究    杨小丽

秸秆禁烧与秸秆处理处置问题研究    姜荣鹏

洛阳市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    刘芳

秸秆焚烧的法律规制    陈蒙蒙

稻秸秆提取纤维农用非织造地膜的研究    程士润

商丘地区秸秆机械化处理与利用模式研究    何勋

黑龙江作物秸秆不同利用模式下的效益评价    于春燕

秸秆焚烧治理的法律对策研究    吴迪

奉贤区农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可行性研究    肖伟

基于环境一号卫星数据的小麦秸秆焚烧点提取方法研究    张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