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Th-U燃料循环中形变核能级密度的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2:30:25
热度:

Th-U燃料循环中形变核能级密度的研究【摘要】:原子核能级密度对原子核结构和核反应理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核反应截面和能谱的统计模型计算中都是必不可少的。虽然经过几十年的研究

【摘要】:原子核能级密度对原子核结构和核反应理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核反应截面和能谱的统计模型计算中都是必不可少的。虽然经过几十年的研究,人们对影响能级密度的各种因素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发展了多种微观的或半经验的计算方法,但是它仍然是核物理中比较困难的问题,其理论计算和实验测量都不充分。特别是不稳定原子核能级密度的研究由于缺乏实验数据,对大形变核能级密度的研究只依赖于理论模型的计算,或从能级信息相对较多的核外推来获得不稳定原子核的能级密度信息。Th-U燃料循环中的关键核素都是具有较强集体形变的原子核,核内结构比较复杂,而现有的能级密度公式中都没有同时考虑壳修正、氘核对效应及其他修正项的影响,这对能级密度的外推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 最新精确度较高的改进宏观-微观质量公式不但体现了通过Skyrme能量密度泛函给出包括β2、β4、β6形变对宏观液滴能的贡献,包含了包括质子壳修正、中子壳修正,镜像核约束和同位旋对称性在内的壳修正项,还包含了包括镜像核约束、残余对修正、高阶形变影响的残余修正项和重核的Wigner修正项。在核素质量、中子分离能、alpha分离能及GK关系等几个方面都有明显的改进,而对U、Pa、Th诸核素的比结合能和壳修正的计算结果也表明其精度和外推结果可靠性都很高。本文通过该质量公式提取出U、Pa、Th诸核素的壳修正,氘核对效应及其残余修正项以应用于上述核素的能级密度中。 几十年来,T. von Egidy课题组在能级密度方面做了很多研究工作,该课题组利用大量的实验数据定出了从19F到251Cf之间的310个核素在BSFG和CT等简单模型中的能级密度参数,这些参数在15MeV以内都是比较可靠的。本文以T. von Egidy课题组给出的BSFG和CT模型参数(α,E1)和(T,E0)作为我们工作的“准实验数据”,对于缺失的数据,则利用相关的分立能级及其能级累积数进行拟合来获得。同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把壳修正氘核对效应和残余修正项应用到能级密度参数的计算中。最后计算得到U、Pa、Th诸核素的能级密参数精度较高而且具有较可靠的外推能力。 在能级密度的核反应模型计算中首先在基态及低激发态取分立能级以能更详细反映低激发能段信息,然后在稍高激发能段取常温模型(CT模型),最后在较高激发能段取改进的费米气体模型(BSFG模型),并在合适的激发态处设置一个使用非常方便的连接点得到光滑的能级密度。为进一步验证本文的能级密度参数的合理性,以n+238U核反应为例,通过修改UNF程序,使新的能级密度公式能重现相关反应道截面、中子能谱及出射中子双微分截面等信息,并使原程序中需人为调节的参数减少了2个,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调参所需的时间。 【关键词】:Th-U燃料循环 能级密度公式 质量公式 UNF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O571.2;TL249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第1章 引言9-13
  • 1.1 TMSR简介9
  • 1.2 Th-U燃料循环9-13
  • 第2章 能级密度简介及理论研究现状13-29
  • 2.1 能级密度简介及其研究意义13
  • 2.2 能级密度研究现状13-15
  • 2.3 能级密度的微观理论公式15-22
  • 2.3.1 费米系统能级密度理论15-18
  • 2.3.2 包含角动量和宇称的能级密度理论18-22
  • 2.4 参数化的能级密度公式22-29
  • 2.4.1 常温-费米型Gibert-Cameron公式23-25
  • 2.4.2 反移费米型(BSFGM)公式25
  • 2.4.3 超流型Ignatyuk费米型公式25-28
  • 2.4.4 裂变鞍点态能级密度公式28-29
  • 第3章 形变核能级密度29-45
  • 3.1 Th-U燃料循环相关核素的能级纲图29-30
  • 3.2 能级密度“实验值”的确定30-31
  • 3.3 改进的壳修正在能级密度中的应用31-41
  • 3.3.1 质量公式及其精度31-33
  • 3.3.2 多元线性回归法在能级密度中的应用33-35
  • 3.3.3 壳修正、氘核对效应及残余修正的应用及检验35-36
  • 3.3.4 多元线性回归法在U同位素中的应用36-38
  • 3.3.5 多元线性回归法在Pa同位素中的应用38-40
  • 3.3.6 多元线性回归法在Th同位素中的应用40-41
  • 3.4 能级密度公式在N+~(238)U核反应中的应用41-45
  • 第4章 总结与展望45-47
  • 4.1 总结45-46
  • 4.2 展望46-47
  • 参考文献47-51
  • 致谢51-52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钍基燃料循环的发展与展望    郭志锋;

普适费米气体型能级密度公式及其参数    陆海涛;张茂林;赵福建;任琼英;刁浩;

钍铀核燃料循环研究    张家骅,包伯荣,夏源贤

钍资源的核能利用问题探讨    顾忠茂;

超流模型能级密度公式及其参数研究    吕国雄,董燎原,黄忠甫,丘国春,苏宗涤

铀-钍混合燃料反应堆的可行性分析    贺国珠;易艳玲;孔祥忠;

核能级密度的唯象表示及其参数    丘国春

未来先进核裂变能——TMSR核能系统    江绵恒;徐洪杰;戴志敏;

原子核能级密度的半经验分析    金炳年;陆中道;陈星蕖;王顺金;

能级密度参数a(E)的参量计算    陆中道 ,卓益忠

用双键链式模型计算稳定核的比结合能    胡昌贵

磁共振成像——2003年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评介    张刚,陈红,丁义国,胡必禄

级联电磁跃迁计算程序设计    杨帆

质子─核(~(208)Pb)弹性散射与核半径常数的确定    郭振华

锂原子里德伯态能级的位移公式    胡先权,林祯祺,戴持力

中子发生器中二次电子抑制的数值模拟    金大志;杨中海;戴晶怡;

岩样自然γ能谱的测量与分析    郭余峰,韩有信

莫塞莱公式与屏蔽常数    韩绍先,陈国平

用动量矢量图求解粒子的弹性散射问题    劳五一

T(d,n)~4He反应运动学    孔祥忠

Pu材料周围中子场的蒙特卡罗计算    张宏俊;胡碧涛;

裂变丰中子碎片核的中子能谱多参数测量系统研究    黎光武;韩洪银;顾先宝;曲从会;王涛峰;

地磁场对NaI(T1)γ谱仪全能峰位的影响的实验研究    张宇;刘正民;李公平;

含硼塑料闪烁体的中子-γ甄别    王冬;何彬;张全虎;吴创新;罗忠辉;

《核物理与粒子物理导论》课的教学    叶沿林;

多位翻转研究及其加固处理    汪俊;师谦;邓文基;

镤(~(233)Pa)对钍基反应堆启停堆反应性的影响研究    侯周森;周涛;孙灿辉;

JLF-1钢的循环软化与安全设计    李怀林;

D-T/D-D中子发生器技术研究    张宇

基于全反射X射线荧光技术的武汉市大气颗粒物有害元素浓度分析    刘光亚

嫦娥一号月球伽玛能谱数据分析与处理方法研究    徐宏坤

新型酞菁分子、自组装纳米结构合成及应用研究    高俊珊

双奇核~(122)Ⅰ高自旋态谱学研究    刘弓冶

黑洞辐射效应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杨树政

~6Li第二激发态晕结构的实验研究    李志宏

弱束缚核6Li+208Pb重要反应道的综合研究    阮明

β-射线探测的核磁与核电共振和原子核核矩测量    周冬梅

加速器驱动洁净核能系统中子能谱测量的叠层探测技术研究    李义国

~(197)Au中子核反应数据的理论计算    罗磊

用两步模型研究超重核的形成过程    王晓琳

改进型AP1000失水事故的仿真模拟    刘爱明

自媒体崛起背景下的传统媒体新闻生产方式嬗变研究    陈晨

14MeV快中子成像的Geant4模拟以及3D图像重建方法研究    王晓冬

利用MCNP程序模拟快中子探测输油管道油垢厚度方法探究    李长园

一种核信号处理电路的开发    张美琴

基于CPLD的低功耗数字化伽玛能谱仪的研制    刘良

伽马能谱测量在稀土生产放射性监测中的应用    任秀龙

壳模型哈密顿量中的张量力分析    王韩奎

钍基燃料循环的发展与展望    郭志锋;

钍基重水核能系统燃料的物理特性研究    王煜宏,王侃

镤在无机吸附剂上的吸附行为及它与铀、钍的分离    包伯荣,王荫淞,李燕飞,陈洛娜

偶氮氯膦-mA分光光度法测定水相中微量钍    夏源贤,钱和生

应用偶氮氯膦-mA分光光度法测定水相中微量铀    夏源贤,陈洛娜

钍铀核燃料循环研究    张家骅,包伯荣,夏源贤

用钴活化法测定反应堆中热中子积分通量    陈洛娜,包伯荣,李燕飞,夏源贤

聚变中子源驱动的次临界清洁核能系统──聚变能技术的早期应用途径    吴宜灿,邱励俭

压水堆中使用分立型铀、钍燃料组件的堆芯物理特性研究    张家骅,包伯荣,陈志成,司胜义,朱鑫官

钍资源的核能利用问题探讨    顾忠茂;

Back-Shifted费米气核能级密度参量的研究    何平,黄忠甫,苏宗涤,周春梅

能级密度参数经验公式的研究    姚立山,王锡林

利用MSDM分析1GeVp+~(208)Pb散裂反应产物    樊胜,阎芳,张鸿洲,荣健

磁通量对二维谐振子的量子能级密度的影响    王德华;李红艳;马晓光;王美山;杨传路;

利用MSDM分析p+~(208)Pb散裂反应产物    樊胜,阎芳,张鸿洲,赵志祥

超流模型能级密度公式及其参数研究    吕国雄,董燎原,黄忠甫,丘国春,苏宗涤

转晕线上的能级密度    张锡珍;

电子辐照硅层中缺陷能级的研究    吴凤美,赖启基,沈波,周国泉

重离子裂变反应中的能级密厦参数和裂变几率    刘国兴,郑纪文,陈克良,王素芳

固体介质中电偶极子介电常数温度特性与能级密度分布关系    刘付德,凌志远,熊茂仁

利用MSDM分析1GeVp+~(208)Pb散裂反应产物分布    樊胜;阎芳;张鸿洲;荣健;

利用MSDM分析p+~(208)Pb散裂反应产物    樊胜;阎芳;张鸿洲;赵志祥;

(p,n)反应和核能级密度    周祖英;唐洪庆;周陈维;祁步嘉;柯尊健;沈冠仁;

α结团模型在形变核区域的推广    任中洲;许昌;

费米气体核能级密度的研究    苏宗涤;周春梅;庄友祥;黄忠甫;何平;吕国雄;

中子星强磁场的物理本质——超相对论强简并电子气体Pauli顺磁现象    彭秋和;

FSUGold参数对形变核的应用    圣宗强;任中洲;

轻核形变的计算    李先胤;

量子代数SU_q(2)与核的准分子态    谢淑琴;

~(147)Pm激发能级研究    李燕;石双惠;黄文达;田家祺;顾嘉辉;刘静怡;施德堂;宋海军;

反射不对称壳模型的推广和应用    陈永静

反射不对称壳模型    高早春

强子椭圆流作为探测QCD临界点和相边界的信号以及选择长寿命高密相UU碰撞    吴科军

~(114)In能级结构和~(174)Os形状演化的研究    李聪博

Th-U燃料循环中形变核能级密度的研究    梁月花

相对论平均场理论对原子核形状演化的研究    王刚

平均场加邻近轨道对力模型的角动量投影及对~(18,20)Ne的描述    谭奇

协变密度泛函对原子核形状演化及八极振动的研究    向剑

A-90区核高自旋态g-因子测量及其对核结构的预测    王勇刚

相对论平均场理论对奇特核的研究    圣宗强

相对论平均场对原子核形状演化和相变的研究    姚宝梅

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中的高阶项研究    滕维新

赝自旋对称性的研究    孙银文

原子核壳修正方法研究    刘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