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氮肥配施小麦秸秆生物炭对稻麦轮作土壤剖面CH_4和N_2O浓度的影响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4:26:36
热度:

氮肥配施小麦秸秆生物炭对稻麦轮作土壤剖面CH_4和N_2O浓度的影响【摘要】:[目的]施用生物炭是稻麦轮作系统温室气体减排的新型措施。研究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在土壤剖

【摘要】:[目的]施用生物炭是稻麦轮作系统温室气体减排的新型措施。研究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特征,可以揭示生物炭影响温室气体的产生和排放机制。[方法]设置对照(N0B0)、单施氮肥(N1B0)、单施生物炭(N0B1)和氮肥配施生物炭(N1B1)4个处理,利用土壤剖面气体原位采集系统研究氮肥配施生物炭对稻麦轮作系统土壤剖面7、15、30和50 cm这4个层次CH4和N2O浓度周年变化的影响。[结果]N2O浓度的峰值均出现在氮肥施用后;施氮肥处理较不施氮肥处理显著增加水稻季土壤各层次CH4浓度和整个轮作期间土壤各层次N2O浓度(P0.05);施氮处理均表现出土壤上层CH4和N2O浓度高于下层。生物炭效应则随氮肥施用与否而异:施氮条件下生物炭处理显著降低水稻季土壤7和15 cm处CH4的浓度(P0.05),平均降幅为24.8%;也显著降低小麦季土壤各层次N2O的浓度(P0.05),平均降幅为33.2%;在不施氮条件下单施生物炭则显著增加了水稻季土壤各层次CH4的浓度(P0.05)。[结论]配施生物炭可以显著降低稻麦轮作体系表层土壤中CH4和N2O的浓度,从而降低稻麦轮作系统CH4和N2O的产生和排放。 【作者单位】: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江苏省低碳农业与温室气体减排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土壤剖面 甲烷 氧化亚氮 生物炭 氮肥 稻麦轮作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1238,41471192) “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计划项目(2013BAD11B01)
【分类号】:S153
【正文快照】: 大气中的CO2、CH4和N2O是引起温室效应并将长期稳定存在的温室气体[1]。农业活动是CH4和N2O浓度增加的主要来源,并占人类活动CH4和N2O排放量的52%和84%[2]。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占世界水稻种植面积的23%,主要种植方式为稻麦轮作[3];稻田CH4排放量占全球CH4总排放量的5%~19%[4],而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Enhanced and irreversible sorption of pesticide pyrimethanil by soil amended with biochars    Rai S.Kookana;

氮肥对土壤甲烷产生的影响    丁维新,蔡祖聪

长期不同施肥红壤性稻田水稻产量和氨挥发的变化    高翠民;梅新兰;商庆银;杨秀霞;沈其荣;郭世伟;

生物质炭还田对稻田甲烷的减排效果    蒋晨;麻培侠;胡保国;赵海侠;方晓波;李松;任景明;

塿土土壤剖面中N_2O浓度的时间和空间变异    梁东丽,同延安,Ove Emteryd,李生秀,方日尧,张树兰

生物质炭对土壤有机质活性的影响    章明奎;Walelign D Bayou;唐红娟;

Nitrous Oxide and Methane Emissions as Affected by Water,Soil and Nitrogen    

土壤温室气体产生与排放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李海防;夏汉平;熊燕梅;张杏锋;

沱江流域资阳段面源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漆辉;伍钧;田晓刚;杨刚;汤霖杰;

生物质炭输入对土壤CO_2释放影响的研究    花莉;金素素;唐志刚;

温度升高对湿地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王洋;刘景双;窦晶鑫;赵光影;

低量生物质炭对2种热带牧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初报    邓万刚;吴鹏豹;赵庆辉;漆智平;吴蔚东;

施氮对稻麦轮作系统综合增温潜势的影响    李小礼;韦灵林;李秀明;王伟;

长江口崇明东滩潮间带甲烷(CH_4)排放及其季节变化    杨红霞;王东启;陈振楼;陈华;王军;许世远;杨龙元;

内蒙古羊草草原不同物候期CH_4通量日变化特征与日通量比较    齐玉春,董云社,耿元波,杨小红,刘立新,李明峰,刘杏认

植物对沼泽湿地生态系统CO_2和CH_4排放的影响    卢妍;宋长春;王毅勇;赵志春;

生物炭在农业增产和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杨放;李心清;王兵;程建中;

湿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及碳动态模型    仝川;曾从盛;

沱江流域资阳段面源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伍钧;田晓刚;杨刚;汤霖杰;

沱江流域资阳段面源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伍钧;田晓刚;胡德忠;杨刚;

杭州湾滨海湿地CH_4排放通量的初步研究    王蒙;吴明;邵学新;

不同类型河滨湿地甲烷和二氧化碳排放的研究    沙晨燕

免耕方式对燕麦田温室气体排放与土壤性状的影响    张志栋

南极苔原温室气体通量时空变化规律与产生机理研究    刘雅淑

人工湿地减排温室气体估算研究    潘涛

减缓华中典型双季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措施的研究    秦晓波

黄河上游灌区稻田系统氮素气态损失及平衡研究    张惠

沼气高效厌氧发酵的条件及产气效应研究    楚莉莉

基于模型和GIS技术估算1955-2005年中国稻田甲烷排放    王平

生物黑炭抑制稻麦对污染土壤中Cd/Pb吸收的试验研究    崔立强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动态随水稻品种和生育期的变化及其农田温室气体释放意义    Qaiser Hussain

等高绿篱—农业复合系统土壤CO_2和N_2O排放特征    莫琼

闽江河口芦苇湿地甲烷和二氧化碳排放通量分析    廖稷

生物炭对土壤肥力、作物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张晗芝

不同施肥对紫色水稻土水旱轮作田麦季土壤CO_2排放的影响    梁昊

火干扰对小兴安岭草丛、灌丛、阔叶林湿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张博文

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对CH_4吸收和N_2O排放影响的研究    侯建华

水热变化后温带森林土壤CO_2和N_2O排放和氮素净矿化模拟研究    王莹

鼠李糖脂对三氯生在水/底泥中分配的作用    林晖

生物炭的制备及其对Pb(Ⅱ)的吸附特性研究    安增莉

农田土壤水盐特性的空间变异性研究    郭丽俊

微生物介导的土壤甲烷循环及全球变化研究    冯虎元,程国栋,安黎哲

鼎湖山针阔叶混交林土壤呼吸的研究    周存宇,周国逸,王迎红,张德强,刘世忠,王跃思,孙扬

我国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进展    齐玉春,董云社,耿元波,杨小红,耿会立

人类活动影响下淡水沼泽湿地温室气体排放变化    宋长春;王毅勇;王跃思;赵志春;

草原土壤的碳氮含量及其与温室气体通量的相关性    耿远波,章申,董云社,孟维奇,齐玉春,陈佐忠,王艳芬

农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研究进展    李晶,王明星,王跃思,黄耀,郑循华,徐新

中国农田的温室气体排放    李长生,肖向明,S.Frolking,B.MooreⅢ,W.Salas,邱建军,张宇,庄亚辉,王效科,戴昭华,刘纪远,秦小光,廖柏寒,R.Sass

全球变化条件下的土壤呼吸效应    彭少麟,李跃林,任海,赵平

不同施氮量和施氮方式下田间氨挥发损失及其影响因素    杨淑莉;朱安宁;张佳宝;陈效民;朱强根;

鼎湖山主要森林土壤CO_2排放和CH_4吸收特征    莫江明;方运霆;李德军;林而达;李玉娥;

生物质炭输入对土壤氮素流失及温室气体排放特性的影响    刘玉学

不同水稻根系分泌物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影响的研究    周军建

不同施肥制度下红壤稻田氨挥发与氧化亚氮排放的研究    吴萍萍

生物炭生产与农用的意义及国内外动态    何绪生;耿增超;佘雕;张保健;高海英;

生物炭对土壤肥料的作用及未来研究    何绪生;张树清;佘雕;耿增超;高海英;

生物炭在农业增产和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杨放;李心清;王兵;程建中;

生物炭创造“技术土壤”    张伟;

生物炭对土壤环境及作物生长影响的研究进展    姜玉萍;杨晓峰;张兆辉;陈春宏;王良军;

功能性材料生物炭的农田应用效应    张喜娟;孟英;唐傲;王彤彤;董文军;冷春旭;姜树坤;王嘉宇;

生物炭对黄壤中氮淋溶影响:室内土柱模拟    邢英;李心清;王兵;周志红;程红光;程建中;房彬;

生物炭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武玉;徐刚;吕迎春;邵宏波;

生物炭对土壤理化性质及作物生长的影响    钱嘉文;宿贤超;徐丹;张金林;肖鹏;赵薇;叶正钱;

不同烧制温度下玉米秸秆生物炭的性质及对萘的吸附性能    黄华;王雅雄;唐景春;朱文英;

生物炭影响土壤生态系统功能的生物学机制    沈国清;

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生物炭基本性质的表征    戴中民;刘杏梅;吴建军;汪海珍;徐建明;

生物炭添加对土壤CO_2排放的影响    陆海楠;胡学玉;陈威;

把生物炭还给农田    记者 王靖瑄

生物炭的理化性质及其在作物生产上的应用    张伟明

生物炭对稻田土壤镉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研究    张振宇

生物炭改良白浆土的初步研究    殷大伟

生物炭陈化对土壤养分和水稻生长的影响    苗微

生物炭在黄土高原典型土壤中的改良作用    刘祥宏

生物炭对中国北方酸化土壤的改性研究    徐振华

生物炭对西唯因与阿特拉津环境行为的影响    张鹏

生物炭对土壤性质及作物生长的影响研究    张明月

污泥基生物炭制备及其保肥效能的应用研究    白旭佳

生物炭对土壤肥力、作物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张晗芝

黄土高原地区石灰性土壤添加生物炭的温室气体效应    颜永毫

半干旱区生物炭的土壤生态效应定位研究    王丹丹

生物炭改良土壤物理性质的初步研究    张峥嵘

生物炭对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    张成红

柠条生物炭生产及其对半干旱地区土壤微生态环境的影响    公丕涛

施用生物炭对采煤塌陷区土壤培肥效应的影响    朱继荣

生物炭对石灰土性质及土壤系统中碳迁移转化的影响研究    方培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