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论文 > 清洁节能 > 正文

流域水污染防治法中的制衡原则

关注热度:292   来源:新能源学术论文  作者:朱雯
相似论文 相关推荐 你可能关注 点击排行 我要评论

【摘要】:为了治理流域水污染,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采取了一系列的治理措施,包括大量治理资金的投入,制定一系列政策法规,但是效果不佳,水污染状况仍在加剧。目前,涉及流域水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不可谓不多,但是实际上这些法律法规不能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法律规定流域水污染防治的主要责任在地方人民政府,一个流域内的全部行政区划单位,都有保护流域环境,执行环境法的职责。但是,在目前行政分权的情况下,处于流域内的行政区更多的是争相从流域索取而怠于环境管理纵容排污,这是造成流域水污染防治法贯彻执行不力的根本原因。笔者研究认为,明晰流域内行政区政府的责任,建立流域内政府相互制衡的机制,可以提高地方政府贯彻执行水污染防治法的动力,是治理流域水污染的有效方式。 以往学者们并没有把制衡宣布为流域水污染防治法的一项基本原则,但制衡却是流域水污染防治尤其是跨界水污染防治的应有之义,并且流域水污染防治法自身的发展也越来越多地采用了制衡的手段。构建流域内政府间制衡机制,使流域内地方政府基于不同的利益诉求和各种制约力量寻求流域整体利益和自身利益的平衡点,提高流域水污染治理的效果是本文的研究目的。 本文首先对我国目前在水污染治理上的技术、法律等措施和防治效果欠佳的矛盾进行考察,同时总结学者官员们对于水污染防治效果欠佳原因的分析。其次,以流域的整体性特征、流域水污染的整体性特征为出发点,分析认为我国目前水污染防治措施的分散性不能应对这种整体性的要求。再次,对提高水污染防治的效能的常规方法和实践效果进行评价,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即政府间相互制衡的办法,提高地方政府贯彻执行水污染防治法的动力。最后,对制衡原则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提出了建立流域管理委员会以运行制衡机制的设想。
【关键词】:流域 水污染防治法 制衡原则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22.68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前言9-12
  • 第一章 我国江河湖泊水污染防治的不足及其原因12-21
  • 第一节 水污染防治措施有力12-15
  • 第二节 水污染防治效果欠佳15-17
  • 第三节 关于水污染防治效果欠佳原因的探讨17-21
  • 第二章 从流域观点看我国水污染防治效果欠佳的原因21-32
  • 第一节 流域的整体性21-24
  • 第二节 我国水污染防治措施的分散性24-27
  • 一、立法的分散性24
  • 二、水污染控制的条块分割24-27
  • 三、法律执行困难重重27
  • 第三节 防治效果欠佳的原因分析27-32
  • 一、法律不能有效实施28-30
  • 二、执法部门没有从严执法的热情30-32
  • 第三章 提高水污染防治效能的办法32-43
  • 第一节 常规思路的办法33-39
  • 一、建立完善责任追究机制和监督机制33-36
  • 二、完善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改革政府考核机制36-37
  • 三、推行“河长制”,建立水污染防治责任制37-39
  • 第二节 制衡的办法39-43
  • 第四章 贯彻制衡原则完善水污染防治法43-52
  • 第一节 制衡原则分析43-47
  • 第二节 现行流域制度不能保证制衡机制有效运行47-49
  • 一、现行流域管理机构不能承担保障制衡机制有效运行任务47-48
  • 二、流域内地区政府间协调机制无力保障制衡机制有效运行48-49
  • 第三节 制衡机制的运作平台——流域管理委员会49-52
  • 参考文献52-57
  • 致谢57-58
  • 个人简历58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8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渤海入海流域环境法制研究    王伟

流域管理中的公众参与机制探讨    李环;

流域管理体制研究    王树义

中国流域水污染分析    吴舜泽,夏青,刘鸿亮

论社会制约权力——权力制约的再思考    汪进元,张艳

水污染的流域控制立法研究    吕忠梅

我国流域水污染治理机制:缺陷与创新    黄康森;

论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安全保护问题——以西部“圈水运动”为例的分析    蔡守秋,杜万平

从权利保障看“分权制衡”的宪法原则    崔博韬;

流域管理体制的构建与运行    李启家,姚似锦

美国水污染控制法的调控机制    徐祥民;于铭;

流域水资源管理制度研究    雷玉桃

流域政府间横向协调机制研究    王勇

流域管理体制中的协调管理研究    郭峰

论我国流域水污染法制建设    付贲

中国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研究    范红霞

对我国水污染防治的立法思考    邢艾莉

我国流域水污染防治的法律对策研究    毛术文

论政府在长江流域水污染防治中的政府行为研究    周萍

跨行政区水污染治理的合作机制研究    陶菲

中国流域综合管理法律制度研究    张翔鹏

近年来国内清末新政研究概述    吴磊;于春江;

构建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法理思考    杨斐;

法的和谐价值:可持续发展时期的新要求    何志鹏;

论自然的属性及环境法的理念    吴亚平;

新世纪中国司法改革之路    王超;

国际环境法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刍议    杨兴;

可持续发展观下的环境法理念    周娉

行政相对人监督行政的理论基础    钟娟;姜起民;

亨廷顿的政治稳定理论及其借鉴意义    朱士群

WTO框架下贸易与环境问题的法律冲突与协调    张荣芳

城市社区公共服务多元协作组织研究    李春;

公诉专业化相关问题研究    刘涛;

商会史研究与新史学的范式转换    马敏;

环境受损河道生态整治规划设计方法——以汾河灵石段为例    汪自书;季海波;

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发展历史与研究现状    杨珊珊;

和谐社会下我国公民法治精神的培育    白云;

提高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力的对策    朱宇佳;

论法院的组织属性    梁三利;

红色资源在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培训中的运用探讨    胡硕兵;

珠三角城市间环境合作治理机制研究    王玉明;刘湘云;

职业体育联盟的经济分析    王岩

中国水资源配置管理研究    陈旭升

胶州湾流域与海岸带综合管理研究    余云军

美国清洁空气法研究    梁睿

后代人权利论批判    刘卫先

海洋环境监测法研究    石欣

北极生态保护法律研究    杨凡

论我国破产企业环境法律责任制度的设立    朱晓燕

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市场配置研究    周莉荔

新疆农村基本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研究    李霞

基于社区发展的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法律问题研究    胡纯

鄱阳湖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法律问题研究    吴薇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农村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    周荣

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社会化研究    董海宁

孝妇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法律问题研究    丛忻

我国矿区地下水资源的法律保护    郭琳

环境法律政策的执行机制研究    刘园园

跨界环境损害法律责任研究    蒋士锋

完善我国节能减排法制的思考与建议    袁苑

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法律制度研究    孙云文

中国的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LOICZ)研究    刘瑞玉,胡敦欣

渤海海域环境问题及其综合整治的几点构想    屈强;

人类活动对河流入海流量下降的影响——以长江黄河为例    张二凤,陈西庆

我国流域管理立法现状及反思    徐军

流域管理体制的构建与运行    李启家,姚似锦

完善政府环境责任问责机制的若干思考    张建伟;

渤海海域环境现状及保护对策    赵章元,孔令辉

渤海近岸水域近年生态退化状况分析    刘学海;袁业立;

关于制定渤海环境保护单行法必要性的思考    周珂;吕霞;

我国流域管理研究述评    邓泽延;周明;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中的政府环境责任研究    许继芳

渤海环境保护中非滨海省区的法制建设任务    宁丹源

我国流域管理立法中的若干问题研究    徐荟华

我国流域水资源管理的法律问题    李燕玲

我国水资源流域管理法律问题研究    沈泽清

黄河入海径流量变化对河口及邻近海域生态环境影响研究    马媛

水资源管理体制法律问题研究    赵华艳

淮河水污染及其治理的现状和展望    葛继志,陈巨华,万一

我国水资源流域立法探讨    周琳;

论我国流域治理法律制度的完善    邓可祝;

实施水环境全流域管理的初步研究    薄燕怀

近50年来淮河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变化    王官勇;戴仕宝;

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其环境效应    冯起,刘蔚,司建华,苏永红

中国政府的府际关系研究    谢庆奎

流域良治—流域管理的发展方向    杨娟,潘秀艳

制度变迁中的行动者——从梁祝的悲剧说起    苏力

建立节水型水价体系促进城市节约用水    董睿 ,张征 ,张玉森

赣江流域空间结构模式研究    俞勇军

流域经济论    胡碧玉

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机理研究    江涛

流域治理投资战略理论与应用研究    程娟

组织的管理沟通研究    崔佳颖

流域管理法研究:生态系统管理的视角    陈晓景

论流域经济发展    张彤

公共池塘资源治理的制度分析    胡杨

我国环境保护经济手段研究    程立峰

我国流域水资源管理的法律问题    李燕玲

当代中国公私伙伴关系中的政府变革管理研究    唐德龙

论我国流域水污染法制建设    付贲

我国水资源流域管理体制研究    周琳

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法律对策研究    徐春艳

流域水环境保护政策与法规探讨    许继军;桑连海;

流域水污染防治监督管理机制浅论    陈晓景;

福建今年将投23.9亿元整治闽江等三大流域水环境    

流域水环境保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杜梅,马中

漓江流域城市污水处理技术研究    喻泽斌;姜文超;龙腾锐;

因子分析与聚类法的复合模型在水环境评价和管理中的应用    杨道军;钱新;殷福才;张玉超;钱瑜;

网络版摘要    

发改委:我国将建立保护太湖流域水环境长效机制    

沙溪流域水环境问题及对策措施    许天金

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技术研究(Ⅲ)——水环境流域监控技术研究    孟伟;秦延文;郑丙辉;张雷;张楠;

保护海南乡村小流域水环境    陶铮;

流域水环境空间数据库建设探讨    黄明祥;张波;李顺;王利强;孙强;虞朝晖;杨少辉;

论我国流域水生态安全的法律保障——以风险防范为视角    卢俊辉;王世进;

汤逊湖流域水环境污染的特征与调控对策    褚俊英;肖伟华;秦大庸;王浩;

流域水环境潜在环境风险识别和防范及其污染监控预警体系的建立    岳有来;

我国流域水环境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研究    马放;赵泽斌;王立;

论流域水污染防治中的监督管理机制    陈晓景;

流域生态补偿:国外的实践与我国的借鉴    樊万选;

汉江中下游流域水环境保护的经济手段探讨    敖荣军;

论流域污染物总量监控    李宇斌;胡成;李璇;

东阳江流域水环境污染整治稳步推进    记者 陆旭升

整治重点流域水环境    詹国兵

要让清流入黔中    本报记者 王斌 实习生 黄朝香 魏坤燕

依法履行人大监督职能 为成都全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作出积极贡献    记者 黄颖 实习记者 曲干年

保护长江流域水环境刻不容缓    本报记者 赵建平 赵洪涛

整治重点流域水环境    赵雪银

太湖局:让太湖明珠再现碧波美景    太湖记者站提供

长江流域水环境安全隐患不小    勾晓峰 李佳鹏

松花江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    记者 邱丽娜

全流域治污 彰显昆明绿色责任    记者 饶嵬

基于BMPs的农业非点源污染主导流域总氮总量控制目标研究    谢阳村

水资源公允配置理论研究    王炜

生态补偿机制的财政视角研究    杨晓萌

流域二维水权的分配模型研究    赵宇哲

松花湖流域水土侵蚀和水体富营养化综合防治研究    孙立新

淮河上游洪河流域水环境污染源强解析及防治技术应用研究    刘群

中国环境跨域治理研究    欧阳帆

流域土地利用功能分区体系研究    刘世斌

我国国家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刘丽

流域环境泥沙氮、磷平衡吸附与饮用水源地水质评价    王小云

流域水污染防治法中的制衡原则    朱雯

水资源流域管理规划体系研究    翟曌

太湖流域水环境统计图表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孙赫

负荷历时曲线法在江西省五河流域TMDL计划中的应用    高园

流域水污染防治法律问题研究    金琳

从流域水污染防治看工厂排污防治法律措施的完善    于琳

太湖流域水环境信息共享与互动机制构建    马春燕

基于多智能体流域跨界环境风险协同决策模型与程序设计    高琪

基于流域统一管理的地方政府合作研究    曾庆庆

黑河流域生态环境历史演变研究    李静

 
关键词: 流域

[ 学术论文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学术论文推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论文
智能推荐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