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高效微生物絮凝剂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20 13:54:03
热度:

高效微生物絮凝剂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摘要】:污水水质的日益复杂和更多难降解物质的出现,使传统的污水处理剂已难以满足现今污水处理的要求。微生物絮凝剂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受到

【摘要】: 污水水质的日益复杂和更多难降解物质的出现,使传统的污水处理剂已难以满足现今污水处理的要求。微生物絮凝剂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受到国内外的关注,主要开展了絮凝活性微生物筛选等方面的工作。微生物絮凝剂用于污水处理中处理成本相对较高,导致微生物絮凝剂很难实现大范围的工业化应用,在降低其处理成本方面研究较少,本文以此为出发点,通过对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进行分离、选育出高效的微生物絮凝剂活性菌,并对降低微生物絮凝剂的生产成本开展实验研究。 从唐家桥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中经分离、选育得到7株微生物,然后经扩大培养等方法进行污水处理实验研究,得到三株絮凝效果较好的微生物絮凝剂活性菌(编号为:MBF—1、MBF—4、MBF—7)。正交实验发现,单独使用MBF—1微生物菌株所产生的絮凝剂对污水的处理效果最好,对所选三处污水(重庆啤酒厂污水、唐家桥污水处理厂污水、城南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的最高絮凝率分别为93.3%、88.9%、92.1%。为了降低絮凝剂的生产成本,对用廉价的黄豆来替代费用较高的酵母膏及蛋白胨进行了探索研究,发现在合适的营养物质搭配下,得到了一组既能满足MBF—1微生物活性菌生长所需的能源物质,又能大大节约微生物絮凝剂的生产成本,新培养基的组成为:酵母膏1g,蛋白胨3.0g,黄豆36g,Ca~(2+)0.2g,NaCl5g,水1000cm~3,pH为7.0~7.2。利用新培养基培养出的MBF—1号微生物絮凝剂应用于三处污水的污水处理时,其成本比用原培养基处理污水时降低了58.1%~68.6%。 【关键词】:污水处理 微生物 微生物絮凝剂 活性污泥 正交实验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X701.5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英文摘要5-9
  • 1 总论9-17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9
  • 1.2 微生物絮凝剂研究现状9-15
  • 1.2.1 传统絮凝剂在污水处理中存在的问题9-10
  • 1.2.2 微生物絮凝剂的发展10-12
  • 1.2.3 微生物絮凝剂的特点、主要类型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12-15
  • 1.2.3.1 微生物絮凝剂的类型和特点12-13
  • 1.2.3.2 微生物絮凝剂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实例13-15
  • 1.3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15-17
  • 2 优势微生物的筛选与培养17-26
  • 2.1 菌种来源17
  • 2.2 实验设备、仪器与试剂17
  • 2.3 实验方法17-18
  • 2.3.1 固体培养基的制备配方17
  • 2.3.2 培养基的灭菌与消毒17
  • 2.3.3 倒平板与接种培养17-18
  • 2.4 优势微生物筛选及鉴定18-19
  • 2.4.1 最佳絮凝效果微生物的选出18-19
  • 2.4.2 优势微生物鉴定19
  • 2.5 MBF-1、MBF-4、MBF-7的生长曲线图19-21
  • 2.6 最优微生物絮凝剂的筛选21-26
  • 2.6.1 单菌处理污水效果分析21-22
  • 2.6.2 混合菌处理污水效果分析22-26
  • 2.6.2.1 MBF-1与MBF-4微生物絮凝剂混合处理污水23
  • 2.6.2.2 MBF-1与MBF-7微生物絮凝剂混合处理污水23
  • 2.6.2.3 MBF-4与MBF-7微生物絮凝剂混合后的污水处理效果23-24
  • 2.6.2.4 MBF-1、MBF-4及MBF-7微生物絮凝剂混合后的污水处理效果24-26
  • 3 影响微生物絮凝剂活性的因素研究26-40
  • 3.1 污水来源及水质26-27
  • 3.2 实验方法(试剂及药品)27-34
  • 3.2.1 试剂及仪器27
  • 3.2.2 最佳培养基优选27-29
  • 3.2.3 pH值对絮凝效果的影响29
  • 3.2.4 最适温度29
  • 3.2.5 最佳絮凝时间29-30
  • 3.2.6 絮凝剂最佳投放量30-33
  • 3.2.7 微生物絮凝剂对废水中COD的去除33-34
  • 3.3 絮凝剂作用机理分析34-38
  • 3.3.1 胶体的性质34-36
  • 3.3.2 絮凝作用机理36-38
  • 3.3.2.1 压缩双电层作用36
  • 3.3.2.2 吸附-电中和作用36-37
  • 3.3.2.3 吸附-架桥作用37
  • 3.3.2.4 沉淀网捕作用37-38
  • 3.4 微生物絮凝剂与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在安全性上的比较38-39
  • 3.5 微生物絮凝剂与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在安全性上的比较39-40
  • 4 培养基的优选研究40-43
  • 4.1 实验方法40
  • 4.2 结果分析40-41
  • 4.3 成本核算41-42
  • 4.3.1 处理重庆啤酒厂污水时42
  • 4.3.2 处理唐家桥污水处理厂污水时42
  • 4.3.3 处理城南污水处理厂污水时42
  • 4.4 小结42-43
  • 5 结论与建议43-45
  • 5.1 结论43-44
  • 5.2 建议44-45
  • 致谢45-46
  • 参考文献46-48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郑州市惠济区张庄村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探索    孙文标;刘利英;

膜生物反应器在处理污水中的应用与发展    桂娟;王玲;张睿;

混合菌絮凝性能的研究    崔亚楠;张从良;王岩;

新型污水处理复合絮凝剂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谢玲玲;何国利;张磊;周鹏;刘永德;

一株产微生物絮凝剂菌培养条件的优化    刘刚磊;邱业先;

微生物絮凝剂MBF TS-1的表征    潘素娟;王长青;雷新有;李会学;

循环式活性污泥法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刘立云;

青啤创立低碳“问责制”污水处理“零费用”    刘成;

MBBR工艺在烟草行业污水处理的应用    李子俊;陈广平;

高压电瓷厂污水处理浅谈    张艳侠;崔素珍;

中国水业创新问题杂谈    甄建伟;

ZnAl-LDH的合成及应用于污水处理    杜尚丰;陈运法;梁云;

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工程设计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黄鸥;

四川天华化工股份有限公司γ-丁内酯系列产品项目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韩小清;

充气水力旋流器在污水处理中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刘洪敏;郭绍辉;闫光绪;

我国水资源污染治理的技术策略    王宝贞;

环流塔式曝气石化废水处理过程的人工神经网络仿真研究    陈筛林;李飞;范轶;丁富新;

浅议UNITANK技术在中小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杨波;陈兰;

关于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对策的研究    王军;王淑燕;郑飞;翟帆;

大力推进自动化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李国银;

污水处理迫在眉睫    本报记者 胡涛

污水处理6项目延至年底开工    彭青林

污水处理:难以承受的成本之重    本报记者 陈建中

西部污水处理中心成“白鹭乐园”    本报记者 李欣汪洋

日本企业组团开拓中国污水处理市场    胥会云任绍敏

污水处理得好 国家发“奖金”    特约通讯员 谢占全 记者 董连辉

污水处理电价降1毛/千瓦时    记者 朱桂芳 通讯员 高诒茜

“奥运膜”正式投产污水处理摆脱进口依赖    记者 万一

中南建筑设计院创建三峡污水处理新模式    记者 杨捷 通讯员 费天翔

专业化道路破解污水处理难题    本报记者 王忠陆

重庆市城镇污水处理系统碳排放研究    张成

污水处理人工快速渗滤系统研究    张金炳

金刚石薄膜电极的电化学特性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李学敏

固定化藻类去除污水中氮磷及其机理的研究    邢丽贞

特种电源技术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李冬黎

缺氧变速生物滤池污水处理系统混合智能控制研究    冯裕钊

新型复合生物反应器    王然

基于光谱法的等离子体针应用及机理研究    张先徽

天然高分子基有机及碳气凝胶的制备、结构和性质研究    常新红

重金属离子吸附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马非

高效微生物絮凝剂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余荣升

我国污水处理行业建设与运营模式探讨    党超

污水处理中的COD模糊控制系统的研究    谢源

基于PLC的污水处理控制系统的研究    蔡晓霞

农村生活污水与垃圾处理工艺研究    王芳

中国城市污水处理行业经济与管理政策的研究    李壮

渤南油田水质处理技术研究    陈君

污水处理中溶解氧模糊控制的研究    欧林林

污水处理出水水质软测量预测预报系统开发    彭云峰

淄博市污水处理与排放的监测和控制研究    吴忠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