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城市污水SBR处理生物相种群与处理效率相关性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20 13:53:24
热度:

城市污水SBR处理生物相种群与处理效率相关性研究【摘要】:本文对用SBR工艺处理城市污水进行了初步试验,提出用微生物作为反应器运转效能指示指标。传统的SBR工艺具有工艺流程简单、处

【摘要】:本文对用SBR工艺处理城市污水进行了初步试验,提出用微生物作为反应器运转效能指示指标。 传统的SBR工艺具有工艺流程简单、处理效果稳定,占地面积小、耐冲击负荷能力强,操作灵活等优点。梅州首次采用SBR法处理城市污水将投入运行,快速准确地对运行效能进行监测,以保证反应器的高效运转,是污水处理厂后续工作的重点。 本文先通过工况比较确定SBR法处理废水的工艺条件以及相应的运行控制参数,然后考察其在稳定运行时对各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同时检测污泥驯化过程及稳定运行中微生物相的变化。并在以上实验基础上,阐述微生物对污水处理的作用机理。 实验结果表明,SBR法对城市污水的CODcr,TN,TP,氨氮都有很好的去除效果。COD_(cr)的去除率在84%~87%。BOD_5去除率都在88%~92%之间,氨氮的去除率在53%~78%之间,总氮的去除效率在27%~40%之问,总磷的去除在74%~78%。考察活性污泥混合液中的生物相,污泥呈灰褐色,结构紧密,原生动物的种类丰富,系统运行正常稳定。稳定运行期活性污泥混合液中细菌数量高于启动运行期33倍,原生动物中的固着型纤毛虫在出水水质良好时占绝对优势,达到10~4数量级。但在不良条件下,鞭毛虫的数量增加,出水浑浊。 实验结果表明,微型动物特别是原生动物能够对不利工况作出反应,对反应器运行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保证系统高效稳定的运行。 【关键词】:水处理效率 SBR法 生物相 相关性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X70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第一章 绪论9-19
  • 1.1 SBR法研究及在城市污水处理中应用的进展10-14
  • 1.1.1 SBR在国内外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10-11
  • 1.1.2 SBR法的特征和发展11-14
  • 1.2 环境污染生物指示作用的应用进展14-18
  • 1.2.1 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15-16
  • 1.2.2 微生物监测作用在污水处理中应用的进展16-18
  • 1.3 课题提出的目的和意义18-19
  • 第二章 实验部分19-28
  • 2.1 实验材料19
  • 2.2 实验装置19-20
  • 2.3 测试指标及分析方法20-21
  • 2.3.1 水质测试指标及分析方法20-21
  • 2.3.2 微生物的检测21
  • 2.4 运行工况的调整21-23
  • 2.4.1 SBR工艺调试21-22
  • 2.4.2 运行工况调整与确定22-23
  • 2.5 SBR中污泥活性的检测23-26
  • 2.5.1 污泥颗粒的检测23
  • 2.5.2 生物相的检测与观察23-26
  • 2.6 本章小结26-28
  • 第三章 SBR中的生物相28-36
  • 3.1 污泥培养驯化过程中的微生物变化28-33
  • 3.1.1 污泥培养驯化过程中细菌的变化28-32
  • 3.1.2 污泥培养驯化过程中原生动物群落的变化32-33
  • 3.2 稳定运行中的生物相33-35
  • 3.3 本章小结35-36
  • 第四章 微生物处理污水的作用机理2836-43
  • 4.1 细菌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36-40
  • 4.1.1 氨化作用与氨化细菌36-37
  • 4.1.2 硝化作用和硝化细菌37-38
  • 4.1.3 反硝化作用和反硝化细菌38-39
  • 4.1.4 除磷微生物39-40
  • 4.1.5 具有反硝化能力的除磷菌40
  • 4.2 原生动物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40-42
  • 4.2.1 原生动物在污水净化中的作用40-42
  • 4.2.2 原生动物作为指示来表征反应器处理效能42
  • 4.3 本章小结42-43
  • 结论与建议43-45
  • 读硕士学位间发表论文45-46
  • 独创性声明46-47
  • 致谢47-48
  • 参考文献48-50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溶解氧及活性污泥浓度对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影响    吕锡武,李丛娜,稻森悠平

螺旋升流式反应器与SBR生物除磷系统的比较研究    罗固源,豆俊峰,支银芳

废水生物除磷工艺中聚磷菌的作用机制及运行控制要点    沈耀良,玉宝贞

除磷脱氮SBR系统的污泥特性分析    吉芳英,罗固源,袁春华

武汉城市污水短时曝气生产性试验    金建华,王夏慧

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技术进展    黄明,张学洪,王敦球,陆燕勤,蒋荣华

国内城市污水处理工艺综述    郑召宏,徐琼华

SBR工艺的现状与发展    杨云龙,陈启斌

处理难降解有机物的新型SBR反应器的发展    王东海,文湘华,钱易

生物脱氮除磷工艺中的微生物及其相互关系    郭劲松,黄天寅,龙腾锐

生物技术在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    丁爱芳;

微生物在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刘灵芝;陈志刚;

土滤法处理生活污水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吴桃娥;袁宜如;计斌;徐幸福;

木薯酒精生产中厌氧消化液的回用工艺研究    张成明;翟芳芳;张建华;毛忠贵;

微生物降解农药的研究进展    刘建亲;花日茂;

新型污泥减量技术研究    付丽丽;

A/O-MBR工艺污染物去除特性及膜性能研究    郭海英;

常德市城区排水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潘哲;

生物法在我国轻工业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与进展    杨立新

高效生物脱氮途径短程硝化——反硝化    杜丽平,闻建平,张涛

活性污泥微型动物种群动态与水质净化效能的关系    陈声贵,许木启,曹宏,周可新,徐军,杨向平,甘一萍,翟家骥,刘伟岩,邵永怡

活性污泥中原生动物种类及数量变化对污水处理效率的指示作用    王超,陈致和

我国湖泊富营养化的现状和治理对策    田永杰;唐志坚;李世斌;

浅谈国内外江河湖库水体富营养化状况    马经安,李红清

同步硝化反硝化实现途径的探讨    谢珊,李小明,曾光明,杨麒,刘精今

CAST工艺处理城市污水原理及设计    陈克玲,詹键

低DO下同步硝化反硝化现象新形式探讨    周国胜;刘年丰;姚瑞珍;张杰;王琪;

pH、ORP监控在亚硝酸型生物脱氮过程中的应用    邓嫔;刘威;李小明;杨麒;张少强;管慧玲;

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富营养化发生机制与控制途径初探    秦伯强

氧化还原电位作为生物除磷、氮流程控制参数    汪慧贞,KOCH.F.A.

倒置A~2/O法处理混合污水去氮除碳研究    石明岩;冯兆继;余建恒;夏耿东;

SBR法处理油田采出水    李哲,刘振华,张俊贞

我国污水处理的发展趋势    赵恩海,朱文亭

厌氧水解-高负荷生物滤池处理城镇污水的中试研究    杨健,吴一蘩,王树乾,施鼎方

淹没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技术    李军,夏定国,赵琦,聂梅生

SBR法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的研究    肖大松

SBR法在屠宰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张传书,张德寿

厌氧──交替好氧缺氧工艺(AAA)处理城市污水的研究    谢雄飞,肖锦

21世纪中国水资源持续开发利用问题    陈志恺

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综合报告    中国工程院“21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项目组

SBR法的五大优点    彭永臻

栖霞山化肥厂循环冷却水中的生物相概况    徐薇松 ,王月娴 ,仇庆娣

海水及淡水混合污水生化处理过程中的生物相    王伟

生物处理过程中生物相与运行效果的相关性    周瑞云;于鲁冀;韦贞鸽;

东方红炼油厂循环水的生物相及加氯除藻杀菌的试验    

生物相分离技术处理染料废水的研究    马放,李环,任南琪

生物滴滤净化VOC_s进展    都基峻,季学李,羌宁

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环境生物学    

西南地区晚古生代深水生物相初探    高卫东,张廷山

一体化生物反应器中生物相的观察与研究    侯琳;周如金;李德豪;陈敏东;

生物滤料净化精养池塘废水的效果研究    王璐;刘玥姗;傅啊慧;陈睿;敬小军;

台灣澎湖地區潮間帶藻類、魚類相調查及生物資源增加之可行做法    曾建璋;徐振豐;

臺灣生物多樣性地理資訊平臺建置與資料整合    賴昆祺;陳欣瑜;楊傑倫;嚴漢偉;邵廣昭;彭鏡毅;

问责还需治本——探寻避免蓝藻危机之路    汪汀段志勇

生物转鼓净化NO废气及微生物学研究    陈浚

铌酸锂钠钾新型生物压电陶瓷的研究    王鹏

钛合金表面图案化处理及生物活性化机理    梁春永

生物滤塔处理恶臭气体及微生物学机理    殷峻

生物滴滤器净化甲苯废气工艺及机理研究    华素兰

生物滴滤法去除低浓度苯乙烯    陈波

透水混凝土生态膜生物相及其净水机理研究    袁杰

生物滤沟处理受污染城市河水运行性能试验研究    肖海文

多层生物滤塔净化硫化氢废气研究    张华新

平绒、灯芯绒印染废水深度处理的研究    代学民

生物转鼓内一氧化氮去除过程的研究    张海杰

生物相关性的计算及其在候选化合物库设计中的应用    吕巍

生物造粒流化床对污染物转移转化模式研究    张斌令

生物吸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王文国

生物栅集成装置及C、N去除机理研究    杨清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