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水解—厌氧—微氧城市污水低能耗生物处理工艺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20 13:52:30
热度:

水解—厌氧—微氧城市污水低能耗生物处理工艺研究【摘要】:本文对一种低耗的城市污水水解—厌氧—微氧联合处理工艺进行了研究。在中试规模下,对水解—厌氧串联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

【摘要】:本文对一种低耗的城市污水水解—厌氧—微氧联合处理工艺进行了研究。 在中试规模下,对水解—厌氧串联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常温(11~25℃)下,采用水解—厌氧(UASB)串联工艺处理城市污水,进水浓度为300±50mg/L的条件下,总停留时间6.5小时和平均温度分别为20℃和13℃时,出水可获得50%COD和80%SS和36%COD和70%SS去除率。在一年的试验中,污泥产量很低,水解和厌氧池排泥量很少,且污泥沉降性能很好。 在小试规模下,进行了水解—厌氧—微氧整个工艺流程的试验研究,重点研究了微氧工艺的运行参数,污泥沉淀性能。研究结果表明: ① 在总停留时间不超过8.5小时(水解2.5小时,厌氧4.0小时,微氧2.0小时)温度为19℃的条件下,进水浓度在300±50mg/L时,总COD和SS的去除率分别可达75%和80%以上,总出水的COD,BOD,SS完全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说明此工艺是完全可行的。 ② 微氧工艺对厌氧出水中的胶体和溶解性物质的进一步去除效果良好。停留时间不超过2小时,溶解氧为0.5mg/L左右,进水COD为150mg/L时,去除率可达53%以上;污泥沉降性能很好,SVI=38.8ml/g。由此说明微氧工艺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厌氧后处理工艺。 上述研究结果表明,水解—厌氧—微氧工艺在突出低能耗的前提下,达到了较高的有机物去除率,与现有的城市污水处理工艺相比有一定的优越性。但是对于合适的反应器的结构形式、微氧出水的后处理、营养物的去除等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城市污水 水解 厌氧 微氧 UASB反应器 厌氧后处理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1999
【分类号】:X703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7
  • 第一章 概述7-21
  • 1.1 低浓度污水厌氧处理技术的历史发展7-9
  • 1.2 城市废水厌氧处理技术的主要试验成果及应用情况9-11
  • 1.3 城市污水厌氧处理的影响因素11-16
  • 1.4 厌氧处理低浓度污水的基本特点16-17
  • 1.5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现状17-21
  • 第二章 水解—厌氧—微氧工艺路线的提出及研究内容21-26
  • 2.1 工艺路线的提出及设计21-23
  • 2.1.1 研究背景及路线的提出21-23
  • 2.1.2 试验安排23
  • 2.2 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23-26
  • 2.2.1 研究目的23-24
  • 2.2.2 研究内容24
  • 2.2.3 测试项目及方法24-26
  • 第三章 水解—厌氧串联工艺试验研究26-51
  • 3.1 试验目的26
  • 3.2 试验流程及反应器的结构参数26-28
  • 3.2.1 试验装置26
  • 3.2.2 试验用水26-28
  • 3.2.3 接种污泥28
  • 3.3 试验运行情况28-31
  • 3.3.1 试验条件及结果28-31
  • 3.4 试验结果分析及讨论31-41
  • 3.4.1 水解反应器的运转情况31-32
  • 3.4.2 厌氧反应器的运转情况32
  • 3.4.3 水解—厌氧串联工艺总的运转结果32-33
  • 3.4.4 结果分析与讨论33-41
  • (1) 停留时间与去除率的关系33-34
  • (2) 进水水质浓度对去除率的影响34-36
  • (3) 温度对厌氧污泥活性的影响36-41
  • 3.5 水解—厌氧串联处理工艺机理分析41-51
  • 3.5.1 水解反应器中有机物降解途径讨论41-42
  • 3.5.2 低浓度污水厌氧基质降解的动力学分析42-43
  • 3.5.3 水解反应器的稳定性分析43-46
  • 3.5.4 厌氧反应器的动力学分析46-51
  • 第四章 厌氧后处理—微氧工艺的探索研究51-56
  • 4.1 试验目的及试验装置52-53
  • 4.1.4 试验目的52
  • 4.1.2 试验装置52-53
  • 4.2 试验结果与数据分析53-56
  • 第五章 本工艺与现有城市污水厌氧处理工艺的比较分析56-58
  • 第六章 结论与问题讨论58-61
  • 6.1 结论58-59
  • 6.2 讨论59-61
  • 参考文献61-64
  • 致谢64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城市污水强化一级处理的研究进展    尤作亮,蒋展鹏,祝万鹏,师绍琪

兼氧-AB工艺处理屠宰废水工程性试验及其微生物学特性研究    郑丹丹,陈玉谷,万秀林

厌氧-缺氧-好氧处理城市废水    杨秀山,Garuti G.,Tilche A.

无泥化低氧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绢纺有机废水的实践    许景良

厌氧-缺氧-好氧处理城市废水系统缺氧相中的脱氮硫杆菌    杨秀山

活性污泥生物吸附性能的研究    李冰璟;刘绍根;倪丙杰;王育来;徐得潜;

化学混凝强化一级处理中曝气与机械混凝污泥的性能分析    延克军;郝振华;王子瑞;张庆国;李波;杨春香;范荣华;

水处理工艺中强化混凝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姜小东

脱氮硫杆菌同步脱硫反硝化技术的关键因素研究    王爱杰,杜大仲,任南琪

矿区生活污水强化一级处理实验研究    李福勤,华玉芝,孟文芳

BC法处理城市污水工艺研究    张玲,韩启涛,刘慧,李玲玲

一级强化处理反应器在原生纸浆造纸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袁启顺

有机污水生物脱氮除磷的生化机理、影响因素及工艺    王应红,黄健敏,龙炳清,冉鸣

化学强化一级处理城市污水的研究    肖冰

化学强化一级处理复合高级催化氧化法(CEFT+ACOM)处理城市污水研究    乔世俊;赵爱平;徐小莲;赵慧宏;薛虹;王成元;邱莉萍;

重庆市三峡库区适用污水处理工艺与技术探讨    熊勤;江开伟;

我国中小城市污水处理关键适用技术    周律;马金;张晓健;

重庆市三峡库区适用污水处理工艺与技术探讨    熊勤;江开伟;

EM技术在水处理领域的系统应用研究    王平

DASB、W-SFCW特性及联合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    何成达

高浓度米酒废水去碳脱氮新工艺研究    李军

城市尾水输移河流—新沂河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郑在洲

兼性生化—局部充氧波形潜流人工湿地处理分散污水工艺研究    任拥政

粉煤灰混凝剂制备及用于混凝—人工湿地处理污水效能研究    李亚强

A~2/O+MBR工艺特性及其膜污染控制研究    赵曙光

甲烷菌优化吸附—生物降解厌氧序批式反应器(AB-ASBR)的研究    端允

强化混凝处理微污染水源水的研究    汪进

城市雨水径流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研究    李晶

SBR及其复合工艺在南方城市小区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殷培杰

城市污水生物絮凝强化一级处理+生物膜过滤技术试验研究    邱维

混凝法强化处理城市污水与缺氧变速生物滤池(ABF)出水的试验研究    张国庆

UASB+AF复合厌氧工艺强化一级处理低浓度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刘杏

合肥市琥珀山庄污水处理厂工艺改造的研究    许震

化学强化一级处理城市污水的试验研究    吴小宁

水产品保鲜废水回用的兼性生化工艺研究    杨群

化学强化一级工艺处理污水的机理及其污泥特性研究    宋涛

对我国城市污水海洋处置的思索    吴洪杰,黄智民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处理工艺技术的发展和展望    周国成

关于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的思考    周晶,宋彧军,赵耀,安立新

中国城市污水处理技术经济政策    刘维城

浅论我国城市污水厂建设资金筹集问题    文一波

我国城市污水工业回用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探讨    尹华,彭辉

城市污水处理厂安全工作浅议    范秀磊,宋代敏

利用城市污水作电站循环水补充水的处理工艺试验研究    葛春鹏,李少春

昆明的城市污水处理现状及发展    马培舜,王海玲,成丽华,郑兴灿

电化学反应提高生物滤池的城市污水脱氮效果    张乐华,朱又春,王亚林,朱南文,李勇,贾金平

城市污水处理与一体化氧化沟技术    邓荣森;王涛;李伟民;张贤彬;

污水源热泵相关技术问题探讨    康彦青;华舟萍;马乐;

赋存于城市污水中的低温热能利用研究    尹军;

利用城市污水作为采暖热源的可行性分析    张玫;谢峰;丁学岩;

紫外消毒在南方某城市污水处理厂中的应用    蒋以元;王彬;梁福康;

城市污水热泵供热的经济性分析    李建兴;宋晓燕;刘全生;

水源热泵系统回收城市污水低温热能可行性分析    孙始财;张立智;

城市污水排海排江技术研究会工作报告    

城市污水净化厂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浅见    钱文武;

城市污水处理的初步探索    王殿伟;

拉林河流域城市污水将达标排放    徐本强 记者 王大波

城市污水净化的新途径    张晓良

衡阳城市污水垃圾处理 获中央投资    记者 匡玉 通讯员 武孝军

城市污水变废为宝    新华社记者 谢云挺

哈工大世界首创变城市污水为取暖制冷新能源    智杰 吴天飞

省督导组肯定我市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工作    记者 王文珩 实习生 刘海斌

黄石亮出利剑治理城市污水    余正明通讯员 刘和明

80座城市污水处理厂43座正常运行    本报记者 李静雯 实习生 赵安源

取暖制冷可用城市污水 哈工大研制成功新能源    于勇澜

城市污水减排向资源化利用迈进    邱笑尘 记者 赵蕴颖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系统的构建理论与方法    陈荣

中水灌溉对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价    王齐

中水灌溉对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价    王齐

城市污水再生回用系统分析及模拟预测    李梅

三柱厌氧反应器处理城市污水及水动力特性研究    陈振民

O_3-BAF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安全保障技术研究    蒋以元

城市污水高效厌氧处理技术研究    邵丕红

亚硝化细菌应用于生物滤池及反渗透深度处理城市污水现场中试研究    杨波

交替式活性污泥反应器处理市政废水试验研究    李军

化学生物絮凝—悬浮填料床处理城市污水试验及机理研究    张志斌

不确定性理论与方法在城市污水处理厂优化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蒋茹

西安市城市污水变化特性分析及规律研究    杨仙娥

混凝法强化处理城市污水与缺氧变速生物滤池(ABF)出水的试验研究    张国庆

复合生物反应器处理城市污水的试验研究    王羽生

城市污水生物絮凝强化一级处理+生物膜过滤技术试验研究    邱维

HSB高效微生物技术处理城市污水一体化装置研究    杨光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段城市污水治理工程规划研究    陈峰

污水处理厂投资及运营研究    陈涣壮

深圳市污水再生回用的研究    徐清泉

缺氧—好氧移动床生物膜处理低温城市污水    马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