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论文 > 清洁节能 > 正文

昆明城市污水水质分析与化学强化处理实验研究

关注热度:168   来源:新能源学术论文  作者:徐静圆
相似论文 相关推荐 你可能关注 点击排行 我要评论

【摘要】: 城市污水排放是造成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根据污水水质选择技术可靠、经济可行的处理工艺非常重要。 针对该现状,本文以昆明第二污水厂进水为研究对象,对污水水质现状进行长期实际监测;利用0.45μm滤膜作为城市污水中溶解性污染物与悬浮性污染物的分离界限,对水中污染物进行分类;进行了污水单纯沉淀与明通河底泥的静态沉降实验;选取几种不同的絮凝剂对城市污水进行化学强化处理,分析其处理效果,确定最优组合和最佳投药量;然后与常规城市污水处理工艺进行比较,分析其运行特点、基建费用与相同污染物削减负荷下运行费用异同。通过对实际监测数据与试验结果的分析,系统地研究了昆明城市污水的水质特征与污染物的分布特性,希望能对当前昆明城市污水水质特征有一个较为全面和准确的了解,以便合理确定按水质进行污水厂建设的方案,为制定城市水污染防治对策打下坚实的基础. 监测结果表明:各项水质指标一般随着季节和气温的变化而变化。其中,冬春季节各水质指标偏高,而夏秋季节各水质指标偏低;污水中的总BOD_5与COD比值平均值为0.51;BOD_5与TP的比值平均值为32.4,相关性较好;原污水中BOD_5与TN的比值偏低,而且波动变化较大,平均值为3.34。该市污水有机污染物浓度较低,属于典型的南方生活型城市的污水水质。可生化性较好,适合生物除磷,生物脱氮。且非溶解物质所占比例高;可考虑采用一级化学强化后置脱氮工艺对污水进行处理。 进行了污水单纯沉淀与明通河底泥的静态沉降实验。选取两种无机絮凝剂与一种有机助凝剂处理城市污水,通过大量的实验,初步确定了各种絮凝剂单独使用的最佳投药量,无机和有机絮凝剂复合作用时的最优组合:PAC+PAM(15mg/L+0.10mg/L),该条件下COD去除率可达64.2%,药剂费用为0.29元/m~3。 通过对城市污水一级、二级及化学强化一级处理工艺的运行特点,基建费用和运行费用比较分析得出:处理等量城市污水,强化一级处理比二级处理可以节省约46%的基建费用,节省35%的运行费用,处理出水能达到二级排放要求。 对昆明城市污水进行大量的细致监测,耗时长、工作量大;采用的污染物分类及分析方法具有实用价值,研究结果可为城市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提供依据。在没有条件进行污水二级处理的地区,尤其是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推荐采用强化一级处理,可有效去除污水中悬浮性污染物,达到良好的处理效果,因此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城市污水 污染物分布规律 强化一级处理 混凝 沉淀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X703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24
  • 1.1 城市污水中污染物的分类与来源10-11
  • 1.1.1 城市污水的来源10-11
  • 1.1.2 污染物的分类11
  • 1.2 国内外城市污水水质及污水处理现状11-13
  • 1.3 城市污水强化一级处理13-24
  • 1.3.1 强化一级处理工艺的定义13
  • 1.3.2 城市污水强化一级处理的意义13-14
  • 1.3.3 强化一级处理工艺的基本类型14-18
  • 1.3.4 化学强化一级处理的理论基础18-21
  • 1.3.5 化学强化一级对整个处理过程的影响21-24
  • 第二章 实验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24-36
  • 2.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24
  • 2.2 实验研究的内容24-33
  • 2.2.1 昆明城市污水污染物分布规律研究24-25
  • 2.2.2 污水单纯沉淀实验25-26
  • 2.2.3 明通河底泥自然沉降特性分析26-27
  • 2.2.4 昆明城市污水化学强化处理实验研究27-33
  • 2.3 水质分析方法与仪器33-36
  • 2.3.1 采样方法33
  • 2.3.2 水质分析方法33-34
  • 2.3.3 实验仪器34-36
  • 第三章 昆明城市污水水质特征与污染物分布规律分析36-48
  • 3.1 污水中的总悬浮固体36-37
  • 3.2 污水中有机物的分布规律37-38
  • 3.2.1 污水中COD分布规律37
  • 3.2.2 污水中BOD_5的分布规律37-38
  • 3.3 污水中N、P的分布规律38-40
  • 3.3.1 NH_3-N分布规律38
  • 3.3.2 TN分布规律38-40
  • 3.3.3 TP分布规律40
  • 3.4 污水水质对工艺选择的影响40-46
  • 3.4.1 BOD_5/COD对工艺选择的影响40-42
  • 3.4.2 BOD_5/TP对工艺选择的影响42-43
  • 3.4.3 BOD_5/TN对工艺选择的影响43-44
  • 3.4.4 污染物质物理形态分布对工艺选择的影响44-46
  • 本章小结46-48
  • 第四章 化学强化一级处理实验研究48-58
  • 4.1 单纯沉淀实验48-49
  • 4.2 明通河底泥的静态沉降实验研究49-51
  • 4.3 化学强化一级处理实验及其分析51-57
  • 4.3.1 无机絮凝剂最佳投药量的确定51-53
  • 4.3.2 助凝剂最佳投药量的确定53-55
  • 4.3.3 絮凝剂复合作用时最优组合及投药量范围的确定55-57
  • 本章小结57-58
  • 第五章 技术经济比较58-71
  • 5.1 运行特点比较58-59
  • 5.1.1 与普通一级处理比较58
  • 5.1.2 与二级生物处理(活性污泥法)比较58-59
  • 5.1.3 与两段活性污泥法(AB法)比较59
  • 5.2 成本效益分析59-62
  • 5.2.1 废水处理系统的投资费用构成59-60
  • 5.2.2 废水处理系统的处理成本构成60-62
  • 5.3 技术因素与费用的关系62
  • 5.4 等污水厂规模比较62-67
  • 5.4.1 关于基本建设投资62-64
  • 5.4.2 运行费用比较64-67
  • 5.5 相同削减负荷比较67-70
  • 5.5.1 强化一级处理的费用和效益68
  • 5.5.2 二级处理的费用和效益68-70
  • 本章小结70-71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71-74
  • 6.1 结论71-72
  • 6.2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72-74
  • 致谢74-75
  • 参考文献75-80
  •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80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蚌埠市污水处理厂建设运行状况调研分析    王海岚;刘杨;

化学强化一级处理城市污水的研究    肖冰

化学强化一级处理(CEPT)技术    邱慎初

混凝法强化城市污水厂一级处理的试验研究    姜应和,李玲玲

化学—生物联合絮凝的污水强化一级处理工艺    郑兴灿,张悦,陈立

混凝法在城市污水强化处理中的应用    姜应和,张发根

生物滤塔/射流曝气/BAF法处理制糖废水    张征,周兴求,方江敏,汤凌洪,罗周铨

强化混凝对水力条件的要求    刘海龙;王东升;王敏;汤鸿霄;

混凝—二氧化氯法对印染废水脱色的研究    苏玫舒;张继东;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设备的现状与发展之浅见    赵亚乾,凌京蕾

肉类加工废水生物脱氮工艺的工程应用    朱杰;付永胜;

化学强化一级处理城市污水的试验研究    吴小宁

昆明市污水资源化研究    付忠志

蚯蚓生物滤池处理农村分散生活污水效果研究    尹志高;陆志波;杨健;刘静;

河南康鑫药业污水治理方案设计    郭一飞;魏勇;

深水增氧装置的研究    张肇鲲;李秀金;

浅谈SBR法的发展、特点及其在磺胺废水中的应用    郑林树,郑苏云,钱仕虎,毛小勇

奥贝尔(Orbal)氧化沟充氧量的计算    杨根权

聚合氯化铝(PAC)在啤酒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李昂,楼菊青

聚合氯硫酸铁絮凝剂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的研究    卫艳新;许俊翠;

染料废水COD_(Cr)去除工艺的比较    胡天媛;陶博;孟庆凡;章琪;

制革污泥的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孙阿惠;柳莹;李琛;

某污水处理厂污水深度处理回用设计研究    熊鸿斌

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镇)污水处理问题刍议——运城市城市(镇)污水处理问题的思考    曹醒侨;薛晓光;

中国北方新兴村镇生活污水预处理工艺选择——以青岛北龙口村污水处理工艺选择为例    袁惠萍;彭昌盛;王震宇;

β-环糊精聚合物的合成及对间苯二酚的吸附性能研究    董晓蕾;李莉;陈晴川;王杰;郭旭虹;

二级处理水中残留有机物分子量分布特征及适用的膜法预处理技术    王磊;王旭东;刘莹;段文松;

A/O-MBR处理生活污水低温启动试验研究    刘慧君;许晓毅;朱跃敏;肖瑞;

乳制品公司废水处理的研究进展    马丽卫;翟海瑞;王倩;张利娟;杨劲松;

静电纺PET纳米纤维填料对酸性金黄G的去除研究    李从举;周欢;徐国荣;

卷烟厂污水处理方式探讨    刘志旺;

长江上游三峡库区低温、低C/N城市污水中TN去除对策分析    雷晓玲;叶方剑;刘贤斌;陈文华;

牛仔布纺织洗水的深度处理回用研究    汪晓军;顾晓扬;

单质硅粉氧化法制备二氧化硅溶胶及其应用特性研究    田立朋

中水灌溉对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价    王齐

层状氢氧化镁铝的改性与成型及其对磷/氮阴离子的吸附脱除性能    邢坤

长江口水沙运动及三维泥沙模型研究    刘高峰

低C/N比污水间歇曝气MBR脱氮研究    陆谢娟

人工湿地处理城镇污水和猪场废水研究    李淑兰

城镇污水处理定价研究    马乃毅

聚环氧氯丙烷胺及其聚合氯化铝复合混凝剂的脱色性能研究    王元芳

污泥混煤燃烧热解特性及其灰渣熔融性实验研究    刘亮

严重受污染河道水处理工艺的研究及重金属对其处理效果的影响    王令

武汉市内湖富营养化周年变化规律的监测及初步讨论    杨文静

优势脱氮菌的筛选及工业化应用基础研究    孙菲

A/A/O工艺处理城市污水除磷脱氮性能试验研究    吕晶晶

A~2/O、倒置A~2/O和前置缺氧A~2/O工艺处理城市污水比较研究    侯亚辉

蔬菜(大蒜)加工废水资源化利用研究    王伟锋

液体电极沿面放电等离子体灭活大肠杆菌的研究    王天威

双氧水、活性炭、沸石不同组合对污水深度处理的试验研究    李海洋

猪胰酶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郭兆斌

城市污水混凝预处理及污泥厌氧消化试验研究    明磊

活性炭和膨润土强化SBR工艺脱氮性能研究    于群

昆山市北区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及深度处理工程设计    王文生;赵翔;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张志斌;张晓全;陶俊杰;田顺;刘文军;马立志;孙凯;陈玉梁;

化学生物絮凝—悬浮填料床处理城市污水试验及机理研究    张志斌

北京污水资源化与回用问题——《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订后的思考    唐志伟

城市污水强化一级处理新工艺——活化污泥法    蒋展鹏,尤作亮,师绍琪,祝万鹏,管运涛

化学强化一级处理(CEPT)技术    邱慎初

混凝法强化城市污水厂一级处理的试验研究    姜应和,李玲玲

关于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的若干问题    沈光范

强化SBR工艺脱氮除磷效果的若干对策    沈耀良,赵丹

化学—生物联合絮凝的污水强化一级处理工艺    郑兴灿,张悦,陈立

用物理化学概念剖析污水水质特性    陈为庄,曹佳红

以DO、ORP、pH控制SBR法的脱氮过程    高景峰,彭永臻,王淑莹,曾薇,隋铭皓

SBR法处理城市污水的脱氮除磷功效    张可方,张朝升,方茜,伍小军,周莉萍,谭小萍

兼性生化工艺处理城市污水的试验研究    李强

城市污水变模式生化前处理试验研究    李敏

《国外城市污水工业污染源排放总量控制系统述评》研究课题通过鉴定    徐淑英;

对我国城市污水海洋处置的思索    吴洪杰,黄智民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处理工艺技术的发展和展望    周国成

关于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的思考    周晶,宋彧军,赵耀,安立新

中国城市污水处理技术经济政策    刘维城

浅论我国城市污水厂建设资金筹集问题    文一波

我国城市污水工业回用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探讨    尹华,彭辉

城市污水处理厂安全工作浅议    范秀磊,宋代敏

利用城市污水作电站循环水补充水的处理工艺试验研究    葛春鹏,李少春

昆明的城市污水处理现状及发展    马培舜,王海玲,成丽华,郑兴灿

城市污水处理与一体化氧化沟技术    邓荣森;王涛;李伟民;张贤彬;

污水源热泵相关技术问题探讨    康彦青;华舟萍;马乐;

赋存于城市污水中的低温热能利用研究    尹军;

利用城市污水作为采暖热源的可行性分析    张玫;谢峰;丁学岩;

紫外消毒在南方某城市污水处理厂中的应用    蒋以元;王彬;梁福康;

城市污水热泵供热的经济性分析    李建兴;宋晓燕;刘全生;

水源热泵系统回收城市污水低温热能可行性分析    孙始财;张立智;

城市污水排海排江技术研究会工作报告    

城市污水净化厂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浅见    钱文武;

城市污水处理的初步探索    王殿伟;

拉林河流域城市污水将达标排放    徐本强 记者 王大波

城市污水净化的新途径    张晓良

衡阳城市污水垃圾处理 获中央投资    记者 匡玉 通讯员 武孝军

城市污水变废为宝    新华社记者 谢云挺

哈工大世界首创变城市污水为取暖制冷新能源    智杰 吴天飞

省督导组肯定我市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工作    记者 王文珩 实习生 刘海斌

黄石亮出利剑治理城市污水    余正明通讯员 刘和明

80座城市污水处理厂43座正常运行    本报记者 李静雯 实习生 赵安源

取暖制冷可用城市污水 哈工大研制成功新能源    于勇澜

城市污水减排向资源化利用迈进    邱笑尘 记者 赵蕴颖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系统的构建理论与方法    陈荣

中水灌溉对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价    王齐

中水灌溉对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价    王齐

城市污水再生回用系统分析及模拟预测    李梅

三柱厌氧反应器处理城市污水及水动力特性研究    陈振民

O_3-BAF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安全保障技术研究    蒋以元

城市污水高效厌氧处理技术研究    邵丕红

亚硝化细菌应用于生物滤池及反渗透深度处理城市污水现场中试研究    杨波

交替式活性污泥反应器处理市政废水试验研究    李军

化学生物絮凝—悬浮填料床处理城市污水试验及机理研究    张志斌

不确定性理论与方法在城市污水处理厂优化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蒋茹

西安市城市污水变化特性分析及规律研究    杨仙娥

混凝法强化处理城市污水与缺氧变速生物滤池(ABF)出水的试验研究    张国庆

复合生物反应器处理城市污水的试验研究    王羽生

城市污水生物絮凝强化一级处理+生物膜过滤技术试验研究    邱维

HSB高效微生物技术处理城市污水一体化装置研究    杨光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段城市污水治理工程规划研究    陈峰

污水处理厂投资及运营研究    陈涣壮

深圳市污水再生回用的研究    徐清泉

缺氧—好氧移动床生物膜处理低温城市污水    马华敏

 
关键词: 城市污水

[ 学术论文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学术论文推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论文
智能推荐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