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论文 > 清洁节能 > 正文

一体化A_mO_n工艺处理小城镇污水的实验研究

关注热度:248   来源:新能源学术论文  作者:李燕飞
相似论文 相关推荐 你可能关注 点击排行 我要评论

【摘要】: 小城镇污水水质主要以生活污水为主,针对这个特点,本论文选择与小城镇污水水质相类似的上海市东区水质净化厂初沉池出水为研究对象,采用一体化A_mO_n.工艺对其进行处理。 本论文主要分为以下三部分: 1、连续曝气A_mO_n工艺试验研究,采用了池深2.3m,直径1.4m的反应器,分别考察了好氧区溶解氧浓度、穿孔曝气管工作水深、反应区水力停留时间对反应器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1)好氧区溶解氧浓度是控制工艺运行的关键参数,它不仅影响着一体化反应器好氧区微生物各种生理活动,而且影响着厌/缺氧区有效容积的大小。为了获得较好的脱氮除磷效果,保证厌/缺氧区的存在,需保持反应器好氧区溶解氧浓度在0.5~1.0mg/L。 (2)增加穿孔曝气管的工作水深,会相应的增加好氧区的容积,综合考虑氨氮、总氮、总磷的去除效果,穿孔管的最佳工作水深为1.5m,此时反应区内曝气区与非曝气区的容积比为2.4:1。 (3)反应区水力停留时间为8h时,一体化反应器具有良好的有机物去除和脱氮能力,超过8h以后,水力停留时间的延长对反应器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增加影响不明显。 2、间歇曝气A_mO_n工艺初步试验研究,采用了高1m,直径0.4m的反应器,考察了工况为2h曝气-2h停曝时间周期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初步试验未获得理想的脱氮除磷效果,对COD_(Cr)、NH_3-N、T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仅为75.7%、14.9%、12.4%和39.2%,需要进一步试验以确定最佳工况参数。 3、在总结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设计了新型射流曝气一体化A_mO_n反应器,反应器直径2.6m,高6.6m,并用CFD技术对反应器内的流态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CFD技术可以用来指导新型A_mO_n反应器的流态优化设计。
【关键词】:城镇污水 一体化反应器 A_mO_n工艺 脱氮除磷 CFD技术
【学位授予单位】:同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X703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2
  • 第1章 前言12-27
  • 1.1 小城镇水污染问题概述12-14
  • 1.1.1 小城镇污水造成的严重污染12-13
  • 1.1.2 小城镇污水的主要特点13-14
  • 1.2 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14-17
  • 1.2.1 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应满足的条件14-15
  • 1.2.2 几种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15-17
  • 1.3 一体化污水处理工艺17-21
  • 1.3.1 一体化污水处理工艺的概念17
  • 1.3.2 几种一体化污水处理工艺17-21
  • 1.4 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基本原理和影响因素21-25
  • 1.4.1 生物脱氮基本原理和影响因素21-24
  • 1.4.2 生物除磷基本原理和影响因素24-25
  • 1.5 课题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25-27
  • 1.5.1 研究目的和意义25-26
  • 1.5.2 课题来源26
  • 1.5.3 主要研究内容26-27
  • 第2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27-30
  • 2.1 A_mO_n工艺简介27-28
  • 2.2 试验水质情况28
  • 2.3 试验分析项目及测试方法28-30
  • 第3章 连续曝气A_mO_n工艺试验研究30-53
  • 3.1 试验装置介绍30-31
  • 3.2 试验活性污泥培养31-32
  • 3.3 好氧区溶解氧浓度对反应器处理效果影响研究32-39
  • 3.3.1 试验条件32-33
  • 3.3.2 试验结果与讨论33-39
  • 3.4 穿孔曝气管的工作水深对反应器处理效果的影响研究39-45
  • 3.4.1 试验条件39-40
  • 3.4.2 试验结果与讨论40-45
  • 3.5 水力停留时间对反应器处理效果的试验研究45-51
  • 3.5.1 试验条件46
  • 3.5.2 试验结果与讨论46-51
  • 3.6 本章结论51-53
  • 第4章 间歇曝气A_mO_n工艺初步试验研究53-59
  • 4.1 实验装置53-54
  • 4.2 实验结果与讨论54-57
  • 4.2.1 曝气-停曝2-2周期内溶解氧的变化54-55
  • 4.2.2 对污水中污染物的去除55-57
  • 4.3 本章结论57-59
  • 第5章 新型一体化射流曝气A_mO_n反应器的设计59-74
  • 5.1 新型A_mO_n反应器结构设计59-65
  • 5.1.1 反应器的结构59-60
  • 5.1.2 反应器结构尺寸的设计计算60-65
  • 5.2 新型A_mO_n反应器内部水力流态CFD数值模拟65-73
  • 5.2.1 CFD技术简介65-66
  • 5.2.2 FLUENT软件简介66-67
  • 5.2.3 新型A_mO_n反应器流态模拟和优化设计67-73
  • 5.3 本章结论73-74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74-76
  • 6.1 结论74-75
  • 6.2 建议75-76
  • 致谢76-77
  • 参考文献77-81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81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小城镇污水处理厂工艺及物联网控制关键因素筛选的研究    华喜萍

我国中小城镇污水处理适用工艺综述    辛青,黄种买,陆其林

污水湿地处理工艺优化组合设计    李万庆,乔玉清,于秀玲,孙晓蓉

海水脱硫曝气池流场的CFD分析    张小可,姚彤

大型海水淡化装置流场数值模拟及其优化    庞虹,姚征

连续流间歇曝气工艺的氮磷脱除功能研究    华光辉,张波,何国富

人工湿地植物研究    成水平,吴振斌,况琪军

一体化生物除磷脱氮工艺装置    向仁军,张在峰,李和平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水力特性的数值模拟    季民,董广瑞,霍金胜,宋亚文,丁卫东

一体化A/O生物膜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    蒋展鹏,钟燕敏,师绍琪

A_mO_n一体化污水生物处理装置的开发    张亚雷,赵建夫,吴勇,蒋柱武

Factor Analysis on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ing Rural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 the Hilly Area of Sichuan Province,China    

大跨度连续刚构桥钝化主梁气动特性数值分析    汪斌;李永乐;郝超;欧阳韦;

大跨度城市轨道交通斜拉桥主梁气动特性CFD研究    李永乐;任红全;赵彤;安伟胜;

生物脱氮除磷新技术研究进展    杨少武;王晓青;杨顺生;

多花黑麦草人工湿地处理九峰河污水的研究    李晨军;郑春明;陈海生;

人工湿地进行污水处理的研究进展    翁美娅,刘鹏,徐根娣,蔡妙珍

中水回用及其应用研究    喻青;赵新华;秦琦;薛岩;

人工湿地研究进展    李杰;钟成华;邓春光;

混凝-SBR法处理核糖核酸废水的研究    赵志恒;严文瑶;陈银合;

人工湿地植物生理生态及其去污机理研究    徐大勇;徐祖信;

南京淳东灌区WRSIS湿地子系统的改进及其减污效应研究    李琳娜;邵孝侯;李铃君;刘钰;黄万勇;朱亮;吴七斤;徐征;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研究进展    陈小敏;王梅;

系统优化法解决氨氮高浓度条件下氧化沟稳定运行技术研究    石寿林;仪献福;孙泽锋;

不同处理能力人工湿地净化效果的比较    黄龙;韩春元;田娟;刘杰;

综合生物措施处理养殖废水初探    彭建华;陈文祥;郑金秀;

人工曝气生态净化系统治理黑臭河流的原理及应用    熊万永;李玉林;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新方法——人工湿地技术    王皓;王晨雨;宋小刚;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及其应用    左文涛;康苏花;

沈阳市环境质量现状及“十一五”环境治理措施    陶飞;刘涛;臧树良;

应用复合生物技术处理制药废水的探讨    郎咸明;赵玉彬;孔祥顺;刘峰;魏德州;祁佩时;

阻流板对双体船水动力性能影响的数值研究    邓锐

船体与节能附体及螺旋桨的非定常干扰研究    沈海龙

污水生化处理的智能建模与优化控制策略应用研究    杨红

流域非点源污染过程动态模拟及其定量控制    沈晔娜

常温下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研究    袁志宇

人工湿地处理城镇污水和猪场废水研究    李淑兰

陕西省农业非点源污染评价与控制研究    陈勇

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适用技术及机理研究    张增胜

崇明前卫村微污染水体的生态修复与基质研究    张小东

光催化氧化联合工艺处理不同污染物的研究    张峰

基于植物群落分析的武汉城市湖泊湿地植被恢复典型模式研究    曾毅

多孔质气体静压止推轴承关键技术研究    吴定柱

变压吸附管道流体动力学特性研究    苏超

波形潜流人工湿地处理模拟生活污水的研究    楚伟伟

土壤渗滤处理小城镇污水的试验研究    田立

A/A/O工艺处理城市污水除磷脱氮性能试验研究    吕晶晶

UCT工艺脱氮除磷运行优化试验与研究    郭姣

M-CASS工艺处理酒精废水实验研究    马永鹏

基于ANSYS的离心压缩机主要零件建模和受力分析    谷骁勇

喷杆弥雾机气流辅助系统的设计与试验    马伟伟

常规废水生物处理方法优缺点比较及生物处理技术新进展    陈水勇,俞伟波,杨伯起

适宜中小城镇的水污染控制技术    杨鲁豫,王琳,王宝贞

柠檬酸废水生物处理过程中的pH值问题    马三剑,刘锋,吴建华,蒋京东,郭维华

工艺优化诊断技术用于污水厂的改造    George Lee;Jim Goodley;尚爱安;徐鸿德;朱石清;唐建国;周骅;张善发;高允础;姚彬;

大型污水处理厂工艺优化及改造案例分析    朱石清;George Lee;尚爱安;张欣;麦穗海;杨彩凤;徐鸿德;张善发;

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艺的模拟预测    王垦宇;石长恩;George Lee;姚依群;徐鸿德;吕贞;张珏;

提高 A~2/O 工艺总体处理效果的措施    娄金生,谢水波

新型污水处理工艺——MSBR    罗万申

污水处理中pH值微电脑自动控制系统    张荣标

有机废水SBR反应器研究进展    杜中典,崔理华,高婷,朱夕珍

烟气扩散的CFD数值模拟    金颖,周伟国,阮应君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新工艺    张悦,姚念民

北京市小城镇污水处理工程规划设计探讨    廖日红

应用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处理中小城市排放废水    程树培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季民,杨造燕,薛广宁,郭静,宋亚文,李清雪

污水湿地处理工艺优化组合设计    李万庆,乔玉清,于秀玲,孙晓蓉

生态塘——简易高效的污水处理技术设计应用    王宝贞,王琳,杨鲁豫,万玉衡

湿地土壤因素对污水处理作用的模拟研究    陈博谦,王星,尹澄清

人工湿地系统去除藻毒素研究    吴振斌,陈辉蓉,雷腊梅,宋立荣,付贵萍,金建明,贺锋,何振荣

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研究    彭超英,朱国洪,尹国,余以刚,曾姗姗

自由面附近运动物体流场的数值与试验研究    洪方文

城镇低浓度污水强化一级处理工艺分析比较    张芹芹;钟贵水;王文静;

射流曝气SBR在小城镇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赵子龙;高激飞;

小城镇污水化学强化一级处理试验研究    王龙;张真真;张百德;刘海军;

折流式BAF/稳定塘工艺处理小城镇污水的效果分析    翟俊;阮雨;占宏;郭大敬;

小城镇污水处理排放标准小议    苏诚;刘康怀;史奇峰;司圣飞;廖桃红;李付勤;

奥贝尔氧化沟工艺处理小城镇污水    王淑贤;

适合于小城镇污水处理的生物净化技术探讨    米世侨;才捷;

农村及小城镇污水的稳定塘处理技术    郭志宏;夏振平;

一体化多级生物膜反应器处理高氮小城镇污水脱氮试验研究    周健;李志刚;龙腾锐;姜文超;杨涛;

新疆兵团农九师小城镇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思考    孙力;

我国小城镇污水处理现状及发展趋势    朱易春;黄国新;刘祖文;

小城镇生活污水治理所需政策与监督管理措施的探讨    李联合;李洪君;

小城镇污水处理技术探讨    李成江;李晶;

低能耗组合工艺处理小城镇污水的中试研究    张选军;张亚雷;周雪飞;马秀娟;赵建夫;

小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技术应用探讨    李成江;李晶;张秀芳;

MST小城镇污水处理技术研究    梅鹏里

小城镇污水膜生物反应器处理试验研究    陈玉霞

某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设计与调试研究    王晓华

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选择研究    李安静

序批式人工湿地脱氮效能研究    王继欣

一体化多级生物膜反应器处理中、高浓度小城镇污水试验研究    杨涛

土地生物过滤与SBR工艺处理性能比较研究    郑志佳

 
关键词: 城镇污水

[ 学术论文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学术论文推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论文
智能推荐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