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论文 > 清洁节能 > 正文

城市污水厂二级处理出水臭氧深度处理研究

关注热度:215   来源:新能源学术论文  作者:黄深
相似论文 相关推荐 你可能关注 点击排行 我要评论

【摘要】: 以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处理出水为研究对象,利用臭氧技术进行深度处理。综合考察臭氧氧化过程中粪大肠菌群灭活、有机物去除、感观指标的改善、氮的转化、内分泌干扰物的去除、副产物的生成等,讨论合理的臭氧用量,并根据水质指标之间的综合联系探讨合理的运行控制参数。 利用半序批反应器考察了水质指标的综合改善情况。当比臭氧消耗量为0.5 mg O3/mg DOC0时,溶解臭氧出现,粪大肠菌群灭活率可以达到3-lg到4-lg,UV400(色度的代替指标)和浊度能去除约30%,雌二醇等7种雌激素类内分泌干扰物质在加标到1-6μg/L的情况下能去除95%以上,同时没有溴酸盐生成;当比臭氧消耗量为0.9 mg O3/mg DOC0时,粪大肠菌群完全灭活,UV400和浊度能去除约40%,溴酸盐的浓度约为30-70μg/L;当比臭氧消耗量达到2.0 mg O3/mg DOC0后,有机物去除率和感观指标的改善不明显,此时,CODCr能降低10-20%,UV_(254)、UV400和浊度能去除约70%,溴酸盐浓度约为150-350μg/L。比臭氧消耗量0.5、0.9、2.0 mg O3/mg DOC0是三个重要的臭氧用量参考点。 臭氧处理工艺运行控制参数可以用来指示臭氧的投加量、总体水质指标的变化情况。研究表明,UV_(254)测量简单易行,易于在线监控,其去除率30%、40%、70%分别对应比臭氧消耗量为0.5、0.9、2.0 mg O3/mg DOC0,作为对应水质指标控制点;同时,UV_(254)去除率在0-70%的区间内,与UV400、浊度的去除率,粪大肠菌群灭活及小分子羧酸与DOC的比值变化等,存在线性关系,因此在实际工艺控制中,可以采用UV_(254)去除率对其它水质参数进行估算。 机理分析表明,臭氧氧化的初始阶段为传质控制阶段,实际传质系数与物理吸收时的传质系数相等;对于本研究所用二级处理出水,分子臭氧的直接氧化是臭氧氧化的主要途径。 综上,臭氧深度处理是城市污水回用的有效技术之一;在工艺的实际运行中,通过监测UV_(254)的去除率,可以考察水质指标的变化,并优化臭氧投加量。研究成果对臭氧深度处理的应用和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参考价值。
【关键词】:二级出水 臭氧深度处理 控制参数 比臭氧消耗量 UV_(254)
【学位授予单位】:清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X70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第1章 引言9-18
  • 1.1 社会背景9
  • 1.2 研究背景9-16
  • 1.2.1 臭氧在水处理中应用概述9-10
  • 1.2.2 臭氧在水中的反应10-12
  • 1.2.3 臭氧处理二级出水12-13
  • 1.2.4 臭氧处理内分泌干扰物13-15
  • 1.2.5 臭氧氧化副产物15-16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16-18
  • 1.3.1 研究目的16-17
  • 1.3.2 研究内容17-18
  • 第2章 实验分析方法及主要参数18-26
  • 2.1 臭氧浓度检测18-19
  • 2.1.1 气体臭氧检测18
  • 2.1.2 水中臭氧检测18-19
  • 2.2 常规水质指标测定方法及主要仪器19-21
  • 2.3 溴酸盐等水中阴离子的检测21-22
  • 2.4 内分泌干扰物的检测22-24
  • 2.5 比臭氧消耗量24-26
  • 第3章 二级出水的臭氧氧化工艺26-49
  • 3.1 试验方法26-28
  • 3.1.1 实验装置26-27
  • 3.1.2 臭氧实验条件27-28
  • 3.1.3 原水水质28
  • 3.2 水质结果讨论28-48
  • 3.2.1 溶解臭氧28-30
  • 3.2.2 有机物的氧化30-33
  • 3.2.3 消毒33-35
  • 3.2.4 感观指标的改善35-38
  • 3.2.5 小分子羧酸的积累38-40
  • 3.2.6 UV_(254)的去除40-41
  • 3.2.7 氮的转化41-43
  • 3.2.8 内分泌干扰物的去除43-46
  • 3.2.9 副产物的生成46-48
  • 3.3 小结48-49
  • 第4章 二级出水臭氧处理工艺简易控制参数研究49-58
  • 4.1 简易控制参数的选择49-51
  • 4.2 UV_(254)去除率与比臭氧消耗量及其它水质指标的关系51-55
  • 4.2.1 溶解臭氧出现点52-53
  • 4.2.2 消毒控制点53
  • 4.2.3 感观指标最有效控制点53
  • 4.2.4 UV_(254)去除率和水质指标的关系53-55
  • 4.3 臭氧氧化简易控制参数与污水回用标准55-57
  • 4.4 小结57-58
  • 第5章 二级出水臭氧氧化机理初步研究58-66
  • 5.1 二级出水臭氧氧化的传质58-60
  • 5.1.1 传质理论58
  • 5.1.2 传质系数58-59
  • 5.1.3 化学吸收增强因子59-60
  • 5.2 羟基自由基抑制实验60-65
  • 5.2.1 叔丁醇初步实验61
  • 5.2.2 叔丁醇抑制实验61-62
  • 5.2.3 实验结果62-65
  • 5.3 小结65-66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66-68
  • 6.1 结论66
  • 6.2 建议66-68
  • 参考文献68-74
  • 致谢74-75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75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O_3/UV工艺深度处理污水厂二级出水的研究    谢丹;汤利华;丁琦;

污水处理厂出水中雌激素活性物质浓度与生态风险水平    孙艳;黄璜;胡洪营;李轶;

我国人工湿地在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脱氮除磷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管策;郁达伟;郑祥;魏源送;

沸石—活性炭复合滤料生物滤池与O_3-BAC组合工艺处理微污染水源水中试研究    赵南南

市政污泥氧化破膜深度脱水机理探讨    李明松

城市再生水消毒中试试验研究    张朋锋

城市景观湖水藻类及水体污染控制技术研究    赵静霄

臭氧湿式氧化氨氮的降解过程研究    钟理

污水厂二级处理出水的臭氧氧化特性及其动力学    王树涛;马军;田海;张海洋;

紫外消毒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邵林广,刘艳萍,江小林,陈威

含溴水源水臭氧处理时溴酸盐的产生与控制    裴义山;杨敏;郭召海;张昱;于建伟;张君枝;张金松;

再生水中内分泌干扰物的初步研究    曹仲宏,马永民,胡伟,王玉秋,刘克明,庄源益

我国水资源污染治理的技术策略    杨鲁豫,王琳,王宝贞

城市回用水致突变性研究    刘克明;姜淑青;李国星;王春花;张静姝;何宁;

微滤膜工艺处理自来水生产废水试验研究    胡小兵;管留忠;钟梅英;

中水回用及其应用研究    喻青;赵新华;秦琦;薛岩;

葡萄采后生理生化特征及贮藏保鲜的研究进展    武杰;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处理研究进展    郭琇;孙彦富;

臭氧对亚硫酸铵的氧化效果研究    危海涛;吴春笃;

关于临沂市生态工程建设方案的思考    姜彬;王琳琳;汤国伟;崔爱君;

环境污染对几类水生无脊椎动物内分泌功能扰乱的研究现状(英文)    Enmin ZOU

尾水用于循环冷却水的主要障碍和防腐试验研究    华素兰,王丽萍,张雁秋

超重力-臭氧法处理TNT红水的试验研究    刘有智;刁金祥;王贺;李鹏;康荣灿;焦纬洲;

中国北方新兴村镇生活污水预处理工艺选择——以青岛北龙口村污水处理工艺选择为例    袁惠萍;彭昌盛;王震宇;

二级处理水中残留有机物分子量分布特征及适用的膜法预处理技术    王磊;王旭东;刘莹;段文松;

卷烟厂污水处理方式探讨    刘志旺;

浅议利用城市污水资源营造城市森林大业    肖锦;

浅析中水回用    张晔;陈海燕;杨睿戆;

臭氧降解有机磷类农药残留的研究    王瑾;林向阳;阮榕生;刘玉环;

臭氧处理对温州蜜柑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    乔勇进;王海宏;叶正文;仲伯扬;

紫外消毒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前景浅析    张保国;刘春霞;

浅议《利用城市污水资源,营造城市森林大业》    肖锦;

臭氧污水治理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周志刚;李杰;

中水灌溉对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价    王齐

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卵黄蛋白原代谢相关基因的克隆和表达研究    赵卫红

人工湿地处理城镇污水和猪场废水研究    李淑兰

崇明前卫村微污染水体的生态修复与基质研究    张小东

臭氧水治疗慢性骨髓炎的路径选择及机理研究    崔宜栋

污泥混煤燃烧热解特性及其灰渣熔融性实验研究    刘亮

典型环境雌激素对九孔鲍胚胎变态发育的急性毒性研究    刘莹

高铁酸盐去除水中双酚A和磷酸盐的效能研究    马维超

低C/N比污水EMBR脱氮工艺研究    杨群

熔融悬浮结晶法提纯湿法磷酸    陈爱梅

腐蚀环境下ICMS传感器耐久性体系研究    刘健光

液体电极沿面放电等离子体灭活大肠杆菌的研究    王天威

臭氧果蔬保鲜设备的研制    崔强

生物膜法对淋浴废水中表面活性剂和氨氮去除效果试验研究    沈一村

酚类污染物对金鱼体内卵黄蛋白原的诱导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刘萍

BAF处理效能及化学除磷试验研究    王俊

三维电极技术在中水回用中的试验研究    田婵婵

珠三角居住区景观水体研究    李志斌

Fenton试剂氧化法在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的应用研究    周赞民

环境中臭氧的被动采样—仪器分析方法研究    张薇薇

人工湿地对二级出水中NH_3-N、TP去除效果    康军利;

市政水处理消毒技术现状与进展    马小杰,杨健,吴敏,吴一蘩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资源化研究探讨    班福忱;刘明秀;李亚峰;张吉库;

浅谈饮用水微量有机污染物处理技术    刘继凤;

用颗粒计数和浊度联合评价颗粒物去除作用    杨艳玲;李星;刘美洲;张辉;张琳琳;陈曦;

垂直流人工湿地净化机理及工程实践    白玉华;章小军;雷志洪;张春玲;杨立君;

城市河流面源污染控制技术    许志兰,廖日红,楼春华,胡秀琳,孟庆义

城市河流在城市生态建设中的意义和应用方法    阎水玉,王祥荣

人工湿地中蛭石填料净化污水中氨氮能力    聂发辉,吴晓芙,胡曰利

污泥臭氧化减量技术的影响因子    何圣兵,薛罡,王宝贞

城市污水处理厂水样中烷基酚、双酚A残留分析    任仁;陈明;

北方都市生态人工湿地深度处理污水厂二级出水的研究    王昊

城市污泥中污染物的化学形态分析研究    田冬梅

环境中类固醇类内分泌干扰物的检测技术及其降解行为研究    王玲

低温条件下组合式人工生态系统对二级出水氮磷的去除研究    熊集兵

臭氧破解污泥的溶出机制及同步臭氧氧化对污泥减量效能的影响研究    王嵘

高藻高有机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研究    侯翠荣

O_3/BAF联合工艺深度处理生活污水二级出水的研究    王树涛

某城市污水处理厂A~2/O工艺脱氮问题诊断与优化研究    李培

城市污水脱氮除磷及污泥水强化生物脱氮试验研究    邵军峰

固相萃取技术用于城市污水中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的研究    易伟程

在北方地区利用潜流人工湿地处理地表水试验研究    刘学燕

西安市污水处理厂强化一级与A~2/O系统效果分析及运行参数优化试验研究    张兴兴

生物沸石反应器处理微污染原水技术研究    王超

混凝—超滤组合工艺处理湘江微污染源水特性研究    刘萍

石灰混凝法去除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中有机物的工艺研究    龙向宇

生物沸石滤池在处理微污染水源水中的应用研究    汪胜

新型多孔填料的加工工艺及过滤应用研究    周鹏

大连地区环境水体中六种雌激素的残留特征及随季节变化情况    高会;那广水;方小丹;李永东;陈彤;祖国仁;

石化废水生化处理前后抗雌激素活性的变化    张晶;谭小艳;赵文玉;王灿;吴乾元;胡洪营;

雌酮(E1)在土壤中的吸附特性    岳波;靳青;黄泽春;刘敏;

河流型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    杜大仲

城市污泥中重金属的稳定化研究    彭韬

木质素降解动力学及其反应机理的研究    龚岳

紫外线消毒工艺与应用概况    张立成,傅金祥

污水厂二级出水的臭氧反应动力学研究    王晟,王晓昌,张玉先,徐祖信

叔丁醇的复合氧化反应动力学及其降解的研究    钟理,ChiangHaiKuo

臭氧与过氧化氢反应动力学及机理    钟理,KuoCH,ZappiEM

污水回用是解决城市缺水的有效途径    周彤

高纯水与紫外线技术    沈健

臭氧预氧化工艺处理微污染水源水的中试研究    傅金祥;梁建浩;杨涛;

城市污水回用问题分析    王志文,朱维斌,许光明

气浮/沉淀技术提高二级出水水质对比试验研究    朱兆亮;翁皓琳;张从菊;宋华;

城市污水回用于电厂循环冷却水的处理工艺研究    云霞;张学军;

深圳市布吉污水处理厂构建人工湿地试验研究    陈雯;杨波;汪诚文;

生物滤池对生活及医院污水中微生物的影响    黄广文,杨正炎

超滤去除二级出水中PAEs的试验研究    李清雪;李曼;赵海萍;梁晓;

低温条件下组合式人工生态系统对二级出水中氮磷的去除效应研究    熊集兵;高冲;白向玉;丁杰;

三维电极法深度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    杨纪伟;武燕蕾;田婵婵;赵美英;

城市污水深度处理试验    薛志康;郭连起;

UBAF用于城市污水深度处理的生产性试验    贾建军;陈吕军;

滤布滤池强化处理城市二级出水中试研究    孙士权;刀钟颖;郭文文;洪俊明;张金松;

浅谈怎样利用二级出水及中水做节能环保小区    金孝诚;王静;

光催化-生物活性炭净化城市污水二级出水的研究    张彭义;李来胜;祝万鹏;

投加PAC对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城市二级出水的影响研究    林红军;陆晓峰;王文浪;梁国明;

曝气生物滤池去除二级出水中NH_3-N的试验研究    王岽;郦和生;刘德华;

北京城市再生水水质和农业灌溉安全研究    邓金锋;焦志华;黄占斌;

几种典型再生水处理工艺出水水质对比分析    冯运玲;戴前进;李艺;方先金;

滨河污水处理厂出水氯与紫外消毒对比试验研究    邹启贤;黄文章;肖维贵;

粉煤灰作为水环境净化材料的改性研究    苗文凭;林海;卢晓君;

污水超高速过滤的水质过程    孙力平;贾仁勇;齐兆涛;韦立;吕建波;王洪云;

泥渣回流强化混凝工艺在污水回用处理中的应用    伏培仟;孙力平;王少坡;姜春杰;王建伟;

三峡“粪大肠菌群”不会造成严重后果    刘卫宏 陈敏

支持提高二级出水和再生水水质    记者 张翰轩

长沙水源达标率为零,粪大肠菌群等超标    陈净植

“变废为宝”换来“绿色发展”    实习记者 海艳丽

建设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    资敏

开源节流话“中水”    本报记者 李晔

6月水环境质量状况月报    实习生 张月 本报记者 李丹

COD去除率超过90%    申吉忠通讯员 孙妙 陈哲

17家企业和生产线被关闭或淘汰退出    尹义龙

从末端处理向源头治理拓展    轩永利

改良土壤含水层处理系统对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效能    魏亮亮

臭氧—微滤工艺处理二级出水过程中的膜污染及控制机理    朱洪涛

气浮—好气滤池再生水深度处理工艺研究    朱兆亮

O_3/BAF联合工艺深度处理生活污水二级出水的研究    王树涛

印染碱减量废水二级出水生物活性炭法深度处理工艺的研究    田晴

低温条件下组合式人工生态系统对二级出水氮磷的去除研究    熊集兵

哈尔滨污水深度处理工艺优化及生产性试验研究    马立

城市水循环经济模式与技术支持系统    张兴文

KMnO_4与FeSO_4联用去除水中磷的效能与机理    刘可

KMnO_4与FeSO_4联用去除水中磷的效能与机理    刘可

城市污水厂二级处理出水臭氧深度处理研究    黄深

二级出水回用于景观水体的研究    康军利

制药厂二级出水混凝处理工艺研究    张鹏

三维电极法处理城市污水二级出水的试验研究    赵美英

Scenedesmus dimorphus的光生物反应器培养及其产油特征研究    范金凤

臭氧处理印染废水二级出水的试验研究    陈曦

臭氧强化混凝深度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试验研究    姜婷婷

城市再生水消毒中试试验研究    张朋锋

复合变速生物滤池处理城市二级出水再生利用的试验研究    刘少武

西安市典型地表水体常规水质指标与病原微生物的相关性研究    李昂臻

 
关键词: 二级出水

[ 学术论文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学术论文推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论文
智能推荐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