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论文 > 清洁节能 > 正文

唐家沱污水处理厂启动与初期运行调试研究

关注热度:180   来源:新能源学术论文  作者:伍前程
相似论文 相关推荐 你可能关注 点击排行 我要评论

【摘要】: 本文对唐家沱污水处理厂的启动和初期的运行调试进行了研究,同时利用GPS-X软件进行多种运行工况的模拟,以指导污水处理厂的初期运行管理,取得了一下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 ①在初沉池启动期间,进水SS最低77mg/l,最高440mg/l,出水SS最低36mg/l,最高382mg/l,去除率且随启动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大,在后期去除率维持在10%和20%左右,表明初沉池进入了稳定运行阶段。 ②利用初沉污泥进行生物反应池活性污泥的培养。由于进水有机物浓度非常低,使得污泥浓度的增加非常缓慢。经过20天的培养,MLSS仍远低于1000mg/l。在投加垃圾渗滤液以增加废水碳源的初期,污泥浓度增加不明显,且VSS/SS较低,可能是污泥不适应的原因。在经历一段驯化适应期后,污泥浓度快速增加,10天左右MLSS大于1000mg/l,完成了生物反应池活性污泥的间歇培养,生物反应池启动成功。 ③在污泥连续培养后期,开始二沉池的启动。尽管随着生物反应池内污泥浓度的增加,二沉池进水的SS也不断增加,但二沉池出水的SS总体呈下降趋势。启动初期运行不够稳定,出水SS波动较大,到了第35天以后趋于稳定,基本维持在10mg/l左右,能够满足出水标准,表明二沉池开始稳定运行。 ④利用GPS-X模拟软件基于活性污泥数学模型(ASM2)模拟了主要运行参数对系统运行结果的影响,确定了初期运行调试的参数为:HRT分别为厌氧段2.5h,缺氧段2.5h,好氧段3.69h,SRT15d,内回流比300%,污泥回流比100%。利用GPS-X软件分别对设计的水力停留时间和建议的水力停留时间下的唐家沱污水处理厂运行状况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按设计值进行运行,出水磷浓度难以达标,需要增加化学除磷提高系统除磷效率。 ⑤在运行调试期间,虽然进水污染物浓度波动很大,但出水COD、BOD_5、SS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8mg/l、5mg/l和10mg/l,表明系统对有机物和悬浮物的去除效果较好,出水TP浓度最高为1.34mg/l、平均为0.60mg/l,去除率约为75%。进水NH_4~+-N和TN的平均值分别为18.7mg/l和28mg/l,出水NH_4~+-N平均浓度为0.4mg/l,远低于排放标准,平均去除高达98%,表明系统的硝化效果非常好,但是出水TN浓度平均为17mg/l,去除率仅39%左右,出水存在超标现象,主要原因是反硝化不充分,可能是由于进水有机物浓度偏低,导致反硝化碳源不足所致。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 活性污泥 A2/O工艺启动 初期运行调试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X703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英文摘要5-9
  • 1 总论9-24
  • 1.1 课题研究的意义9-22
  • 1.2.1 城市废水处理技术10-12
  • 1.2.2 废水生物脱氮除磷工艺12-13
  • 1.2.3 A2/O工艺的研究进展13-18
  • 1.2.4 低浓度废水处理18-20
  • 1.2.5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启动与调试20-22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目标和技术路线22-24
  • 1.3.1 主要研究内容22
  • 1.3.2 论文的技术路线22-24
  • 2 唐家沱污水处理厂工程简况24-34
  • 2.1 工程背景24
  • 2.2 设计规模与水质24-29
  • 2.2.1 工程服务范围24-26
  • 2.2.2 工程设计规模26-28
  • 2.2.3 设计进出水水质28-29
  • 2.3 处理工艺与技术参数29-34
  • 2.3.1 工艺流程29-31
  • 2.3.2 主要工艺构筑物及设备31-32
  • 2.3.3 工艺单元运行参数设置32-34
  • 3 唐家沱污水处理厂启动与运行调试方案34-42
  • 3.1 总体方案34-37
  • 3.1.1 运行调试方案的编制34-35
  • 3.1.2 污水厂启动准备35-36
  • 3.1.3 污水厂运行启动过程36-37
  • 3.2 主要处理单元的启动方案37-40
  • 3.2.1 初沉池启动方案37-38
  • 3.2.2 活性污泥反应器启动方案38-39
  • 3.2.3 二沉池启动方案39-40
  • 3.3 污水处理厂初期运行调试方案40-42
  • 4 处理过程单元启动42-54
  • 4.1 启动准备阶段42-43
  • 4.2 初沉池的启动43-45
  • 4.3 生物反应池和二沉池的启动45-50
  • 4.3.1 活性污泥的间歇培养45-48
  • 4.3.2 活性污泥的连续培养和二沉池的启动48-50
  • 4.4 启动过程过程中管理控制50-54
  • 4.4.1 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运行状况50-51
  • 4.4.2 污泥性能指标状况51-52
  • 4.4.3 故障管理预案52-54
  • 5 污水处理厂初期运行调试54-67
  • 5.1 主要运行调试参数54-56
  • 5.1.1 溶解氧的控制54
  • 5.1.2 混合液内回流比的控制54-55
  • 5.1.3 污泥回流(外回流)比的控制55-56
  • 5.2 唐家沱污水处理厂初期运行模拟与优化56-64
  • 5.2.1 模拟软件介绍57
  • 5.2.2 模拟流程和模型参数的确定57-58
  • 5.2.3 主要参数的影响和优化58-63
  • 5.2.4 运行过程模拟63-64
  • 5.3 唐家沱污水处理厂初期运行调试64-67
  • 6 结论与建议67-70
  • 6.1 结论67-69
  • 6.2 建议69-70
  • 致谢70-71
  • 参考文献71-74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纯氧曝气技术在中小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应用研究    徐冰清

城市污水A~2/O处理工艺的启动及运行    范奎

膜生物反应器在日本的应用现状    张颖,任南琪,陈志强

工艺模拟技术用于SBR优化设计    胡志荣,S.Snowling,H.Andres

ASM1模型参数的多因素灵敏度分析    蓝梅;周雪飞;顾国维;

低溶氧下低C/N值生活污水的同步硝化反硝化    闫骏;王淑莹;高守有;程英睿;

A/O—MBR处理低浓度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李红瑛;陈卫;孙敏;

一体化间歇曝气多级生物膜反应器处理低温、低浓污水    周健;林明波;龙腾锐;姜文超;王国冬;

UASB处理低浓度城市污水的生产性研究    李平;张永利;吕先林;温青;

曝气生物滤池处理低浓度生活污水的研究    王立立,刘焕彬,胡勇有,周勤

低温低浓度下城市污水活性污泥自然培养和驯化    江建权;杨殿海;周琪;

WEST仿真软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揭大林;操家顺;花月;孙大伟;

数学模拟技术用于生物絮凝——再生工艺参数优化    赵二燕;刘绍根;刘娟;

DE氧化沟工艺城市污水处理厂快速启动研究    李继武;唐文浩;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模式研究    白晓龙;顾卫兵;杨春和;金胜哲;姚进一;花海蓉;乔启成;

序批式生物膜法处理低浓度城市污水的研究    李璐;潘名宾;杨小俊;林碧花;

QIC有机废水处理技术应用于畜禽养殖废水处理——以江西正邦集团凤凰父母代猪场养殖废水处理为例    杨向阳;李君;李布青;

序批式生物膜(SBBR)同步硝化反硝化特性研究    蒋山泉;郑泽根;肖海文;翟俊;

CANON工艺中的微生物及其相互关系    王盼盼;陈建中;

运用活性污泥一号模型对缺氧—好氧生物废水处理工艺的模拟    胡晓东;

活性污泥3号模型对实际工艺的模拟与分析    赵玲;彭党聪;朱南文;

硝化动力学研究进展    祖波;祖建;

中国北方新兴村镇生活污水预处理工艺选择——以青岛北龙口村污水处理工艺选择为例    袁惠萍;彭昌盛;王震宇;

复合式UCT-MBR在中水回用中的试验研究    孟繁丽;李亚峰;

微氧条件下煤气化废水脱氮途径及机理    张雷;钱大益;陈凯华;潘建通;

波形潜流湿地对低浓度生活污水净化效果的研究    曾祥英;章北平;孙高升;

低浓度城市污水兼性生化工艺参数的优化    曾祥英;李尔;

浅析微生物净水新技术在流动水体修复中的应用    刘青;袁观洁;

浅谈水污染节能减排治理问题    赵诗卉;

城市污水COD组分划分、测试与标准化表征    张代钧;卢培利;

采用水解—接触稳定—立体生态土地处理污水的研究    徐东升;段龙傲;

城市污水脱氮除磷技术的研究进展    王振栋;

中国水资源配置管理研究    陈旭升

低C/N比污水间歇曝气MBR脱氮研究    陆谢娟

城市污水生物絮凝吸附工艺的特性及模拟研究    刘绍根

崇明前卫村微污染水体的生态修复与基质研究    张小东

智能化控制SBBR处理城市污水脱氮除磷性能和微生物学研究    金云霄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污染物去除机理及动力学研究    许文来

污泥吸附除磷脱氮工艺及其数学模型研究    李昂

反硝化同步除磷动力学原理及其在改善MSBR性能中的应用    汪林

三沟式氧化沟工艺数值模拟与优化运行研究    杨跃

玉米深加工过程废水处理及回用模式研究    高磊

抗铅联合苯酚降解多功能菌的构建    彭冉

好氧厌氧多级串联潜流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艺优化    宋妮

两种人工湿地对污水的净化能力研究    张永静

城市污水处理厂脱氮工艺诊断及优化运行研究    肖伟

IC+BCO+氧化塘工艺处理养猪废水的工程应用研究    陈菁

生物滤池除磷填料的筛选及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研究    吴瑛瑛

预处理技术在大型污水处理厂COD减排中的效能研究    虞伟权

MSL系统对猪场废水中C、N、P的去除效果及去除途径研究    张春娣

活性污泥数学模型在济南水质净化二厂工艺优化改造中的模拟研究    苏强

人造沸石—水溶液混合离子体系中锌、镉离子的吸附特性与机理研究    赵崇

A/A/O工艺探讨    王正刚;

自动控制系统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高峰;何昌军;杨顺生;

初沉污泥水解酸化对A~2/O工艺强化除磷影响    吕鑑;赵永志;王佳伟;周军;王洪臣;张成惠;张莉;

富氧曝气污泥性能及生化机理的研究    姜汉元;吴江;李燕城;

纯氧曝气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经济性比较    李志娟

中国水资源状况与水资源安全问题分析    张利平;夏军;胡志芳;

啤酒废水改良Bardenpho工艺除磷脱氮技术研究    郭远凯;黎松强;

关于污水处理厂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周雹

倒置A~2/O工艺的原理与特点研究    张波,高廷耀

中、小型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优选工艺    周雹,谭振江

城市污水处理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    柳春平

焦化废水处理系统纯氧曝气技术研究与应用    王莉敏

污水处理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    王辰熙

小城镇污水生物处理方法的比较研究    李宁

城市污水A~2/O处理工艺的运行与探讨    安少锋

城市污水脱氮除磷及污泥水强化生物脱氮试验研究    邵军峰

BIOSTYR生物滤池在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应用及其性能评价研究    杨慧心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新工艺    张悦,姚念民

我国污水处理的发展趋势    赵恩海,朱文亭

厌氧水解-高负荷生物滤池处理城镇污水的中试研究    杨健,吴一蘩,王树乾,施鼎方

淹没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技术    李军,夏定国,赵琦,聂梅生

活性污泥法动力学模型研究进展和展望    卢培利,张代钧,刘颖,王飞

厌氧──交替好氧缺氧工艺(AAA)处理城市污水的研究    谢雄飞,肖锦

21世纪中国水资源持续开发利用问题    陈志恺

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综合报告    中国工程院“21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项目组

化学强化一级处理(CEPT)技术    邱慎初

混凝法强化城市污水厂一级处理的试验研究    姜应和,李玲玲

日本霞浦污水处理厂除磷除氮工艺    阮如新;

卡劳塞尔污水处理技术在贵石沟矿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刘相国;

物元分析法在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效果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郭景海;

土壤类型与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功能的关系    杨昌凤;夏盛林;许春所;陈华;刘天兵;

污水处理厂引进高速风机的探讨    冯生华

优序法在污水处理厂优选中的应用    田贵全

城市污水处理厂在工业污水管理中的地位    杨玲,李宁江,张鸣

高碑店污水处理厂回用水工程    朱向东

杭州四堡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的实施特色    王光荣

水环境中的药物对污水处理厂和地面水的潜在影响    荃葳

洛阳市污水处理与节能减排的思考和建议    王建美;丁绍凯;

湖州市北污水处理厂卡鲁塞尔氧化沟运行管理    黄海明;

污水处理设备国产化——众望所归    高相升;

污水处理厂臭气的生物滤床处理    罗春;马立实;吴坚;周超平;

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的水资源应对措施——谈国外水循环利用及其对我国的借鉴    王苗苗;

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置与资源化技术研究    班福忱;程琳;张佩泽;苑晓叶;

我国城镇污水处理系统能源回收的潜力分析    雷洋;王玉明;杨勇;郑祥;

污水处理厂曝气控制    夏文辉;刘芬;周雹;

污水处理厂污泥资源化利用之探讨    徐志瑛;徐志明;

污水处理厂的恶臭污染控制    耿静;王元刚;李秀荣;徐金凤;

BOT污水处理厂落户武汉阳逻    金涛 陈克斌

河湖水质每季度向社会公布    闫雪静

山东通报批评治污不力者    记者  周雁凌

56座污水处理厂实现市场化    记者 周雁凌 季英德

加快污水厂建设步伐 足额征收污水处理费    刘剑辉

市政府下达污水处理厂“限期整改令”    记者  庄云锋

11月底前10个污水处理厂投用    记者  李江涛 通讯员  韦建飞

全省最大污水处理厂主体完工    蒋凌

污水处理厂每天“生产”污水    雒焕素

兰州最大污水处理厂9月投用    孙存德

氧化沟工艺污水处理厂优化与综合评价研究    陈立爱

反馈支持向量回归算法与ASM2D在污水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杜敬

深圳河及沿岸污水处理厂典型雌激素微生物转化研究    王凌云

基于不确定性理论与方法的城市污水处理厂优化决策研究    蒋茹

类固醇类内分泌干扰物分析方法及其在滇池水系环境化学行为研究    黄斌

广州市典型污染河道与城市污水处理厂中恶臭有机硫化物的初步研究    盛彦清

基于CAST工艺的低碳氮比城市污水高效脱氮调控技术研究    刘少武

再生水灌溉对植物生长及土壤微生物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    焦志华

人工湿地深度处理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试验研究    许兵

碱性磷酸酶在点面污染源磷形态转化中的作用研究    谢春生

山东嘉祥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武秋生

萧山污水处理厂改建工程处理工艺研究    修燕

大庆西城区污水处理厂生物除臭技术应用研究    邢世才

污水处理厂节能控制策略的研究和工程应用    谭晶

城市污水处理工艺的能耗评价体系研究    李为

污水处理厂远程交互式系统    王伟东

城镇生活污水深度处理研究    田秀芳

沌口污水处理厂水质水量调查与预测    张齐云

广东某污水处理厂强化除磷工艺实验研究    贾丽玥

南方某污水处理厂工艺优化方案研究    陈广

 
关键词: 污水处理厂

[ 学术论文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学术论文推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论文
智能推荐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