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论文 > 清洁节能 > 正文

MCMP-II多功能复合微生物制剂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减量的生产性试验研究

关注热度:214   来源:新能源学术论文  作者:张海珍
相似论文 相关推荐 你可能关注 点击排行 我要评论

【摘要】: 随着城市污水处理量和处理率不断提高,伴随产生的污泥量也与日俱增。污泥通常含水量高、易腐败、有恶臭,含有毒物质以及大量有害病原物,必须及时处理与处置。而填埋、焚烧和土地利用等污泥处理技术因其需占用大量的土地、产生二次污染及高成本预处理等越来越受限制。因此对污泥的处理应从源头着手,从根本上、实质上减少污泥量,污泥减量技术应运而生。 20世纪90年代提出污泥减量化的概念,以污泥减量为目的对整个污水处理系统的研究日益广泛。世界各国陆续展开各种污泥减量的新工艺、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本文着重阐述了在生活污水处理好氧反应段直接投加MCMP-Ⅱ多功能复合微生物制剂,通过微生物强化、酶的作用、生物降解、延长污泥龄、提高污泥浓度、生物捕食及解偶联代谢等作用,实现污泥减量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在重庆市某污水处理厂进行生产性试验研究,试验过程中,在好氧反应段直接投加MCMP-Ⅱ多功能复合微生物制剂,使其与原有的活性污泥结合,不增加专用的处理设施单元,也不改变原有的处理设施。试验结果表明:投加了MCMP-Ⅱ多功能复合微生物制剂后,污水处理厂仍按原有的运行参数运行,不改变原有的运行方式,曝气量完全一样,不增加动力消耗,也不影响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水质。该污水处理厂的污泥目前还处于负增长,污泥减量效果远远好于试验前确定的污泥减量比例达到80%以上的目标。通过污泥减量,还可以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由此证明,向污水处理厂好氧生物处理段投加MCMP-Ⅱ多功能复合微生物制剂进行污泥减量是十分有效的一种方法。并且全面验证了多功能复合微生物制剂(MCMP-Ⅱ)在污泥减量方面的各种特点,取得各种运行参数,为以后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多功能复合微生物制剂 污泥减量 解偶联 生物捕食 微生物强化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X70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3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9-11
  • 1.1.1 问题的提出9-11
  • 1.1.2 研究的意义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2
  •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研究内容12-13
  • 1.3.1 本文研究的目的12
  • 1.3.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12-13
  • 2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减量的理论研究13-34
  • 2.1 概述13-17
  • 2.1.1 城市污水处理技术13-14
  • 2.1.2 污泥的产生过程14
  • 2.1.3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现状及存在问题14-16
  • 2.1.4 利用微生物进行污泥减量的思路来源16-17
  • 2.2 污泥减量的理论基础17-26
  • 2.2.1 降低细菌细胞的合成量18-21
  • 2.2.2 通过溶胞强化细菌自身氧化速率21-23
  • 2.2.3 增强微型动物对细菌的捕食23-26
  • 2.3 污泥减量技术的比较26-28
  • 2.4 MCMP-Ⅱ多功能复合微生物制剂污泥减量的理论依据28-33
  • 2.4.1 MCMP-Ⅱ多功能复合微生物制剂简介28
  • 2.4.2 MCMP-Ⅱ多功能复合微生物制剂使污泥减量的有关理论基础28-33
  • 2.5 小结33-34
  • 3 生产性试验情况简介34-39
  • 3.1 生产性试验的前期工作准备34-35
  • 3.1.1 污泥减量中试情况简介34
  • 3.1.2 试验污水处理厂简介34-35
  • 3.2 生产性试验的目的和目标35-36
  • 3.2.1 生产性试验的目的35
  • 3.2.2 生产性试验的目标35-36
  • 3.3 生产性试验过程简介36-39
  • 3.3.1 前期准备工作完成情况36
  • 3.3.2 微生物制剂的投加情况36-37
  • 3.3.3 实际处理水量37
  • 3.3.4 进出水水质指标统计37-38
  • 3.3.5 设备运行管理情况38
  • 3.3.6 安全管理工作开展情况38
  • 3.3.7 生产性试验方案的执行落实情况38-39
  • 4 试验期间的数据分析39-48
  • 4.1 污泥减量的分析39-40
  • 4.1.1 投加生物制剂前的污泥产生量39
  • 4.1.2 投加生物制剂后污泥减量情况39-40
  • 4.1.3 污泥减量分析结论40
  • 4.2 进水量的分析40-42
  • 4.2.1 投加生物制剂前的进水量40-41
  • 4.2.2 试验期间的进水量41
  • 4.2.3 试验前后进水量的对比41-42
  • 4.2.4 进水量分析的结论42
  • 4.3 进水水质的分析42-43
  • 4.3.1 投加生物制剂前的进水水质42-43
  • 4.3.2 试验期间的进水水质43
  • 4.3.3 试验前后进水水质的对比43
  • 4.3.4 进水水质分析的结论43
  • 4.4 出水水质的分析43-45
  • 4.4.1 投加生物制剂前的出水水质43-44
  • 4.4.2 试验期间的出水水质44
  • 4.4.3 试验前后出水水质的对比44
  • 4.4.4 出水水质分析的结论44-45
  • 4.5 活性污泥的分析45-48
  • 4.5.1 投加生物制剂前的活性污泥45-46
  • 4.5.2 试验结束时的活性污泥46-47
  • 4.5.3 验前后活性污泥的对比47
  • 4.5.4 活性污泥分析的结论47-48
  • 5 效益分析48-50
  • 5.1 经济效益分析48-49
  • 5.2 环境效益分析49
  • 5.3 社会效益分析49-50
  • 6 结论与建议50-52
  • 6.1 结论50
  • 6.2 建议50-52
  • 致谢52-53
  • 参考文献53-58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慢性生长菌的分离及其在污泥减量化中的作用效能评价    丁一

固定化生物催化剂应用于污泥消化的研究    林亮

臭氧化污泥减量及碳源回用研究    潘艳萍

蚯蚓与污水土地处理试验研究    吉方英,罗固源,周健,刘鸿霞

复配优势菌用于污水处理及污泥减量的研究    王艳红;田永淑;孙俊芹;

城镇污水处理最佳实用技术新进展    俞庭康,杨健

污泥减量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梁鹏,黄霞,钱易,丁国际

污泥减量技术    王琳,王宝贞

大旱后对城市缺水的思考    鲍宪枝,王佐洁,周向争,周彤

原生动物在反应器中的增长速率与功能    金成清

城市污水处理的污泥减量技术    张雷,洪瑛,李昭,叶飞,曾向前

污泥减量化的生物化学技术研究进展    刘新文,沈东升

生物砾间接触氧化反应器中原核生物多样性及其对剩余污泥减量化的贡献    林山杉;金玉花;付丽丽;全成实;

我国超声波处理污泥技术的研究进展    刘春红;杨顺生;戴本林;

利用微生物促进污泥减量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动态    张华;

超声破解对剩余污泥减量的影响    张凤杰;李海山;赵轶男;孙红杰;刘莹;袁玲玲;王磊;

改性粉煤灰复配物絮凝除藻的初步研究    季程晨;王旭;许明亮;王相勤;吴跃进;余增亮;

抚河源头水生生态环境评价    黄德娟;黄德超;徐卫东;罗明标;金卫根;刘亚洁;饶军;

微生物对污水的生物处理作用    付丽丽;

新型污泥减量技术研究    付丽丽;

抚河河口浮游动物多样性研究    金卫根;唐婷婷;黄德娟;周亚平;

吉首大学风雨湖淡水原生动物群落结构研究    阎中军;张佑祥;

泾洋河夏季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    邢娟娟;张建军;杨兴中;吕彬彬;王晓臣;

污泥减量化的研究现状    吴俊锋;冯晓西;魏兴义;

中小城镇高效低耗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    刘智晓;杨蛟云;连宝良;刘龙志;

白洋淀原生动物初步调查    王宏伟;郭立格;张蕾颖;杨丽坤;沈卓;赵建华;张振强;

填料强化生化池剩余污泥减量试验    仉春华;崔玉波;安晓雯;

污泥减量化的研究现状    吴俊锋;冯晓西;魏兴义;

抚河源头血木岭山涧溪流水生生态环境评价    黄德娟;黄德超;饶军;熊小文;程晖;张红英;

朱庄水库水体氮磷营养物质变化规律分析    王振强;乔光建;刘春广;

污泥水解残渣施用于金盏菊的实验研究    华佳;张林生;霍苗;李亚东;

城镇规划设计中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    朱玉琦;崔凯;于树利;王旭东;

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与运行的几点经验及建议    何宏胜;冯生华;倪梦贤;

旋唇纲、寡膜纲和前口纲纤毛虫原生动物研究    伊珍珍

崇明前卫村微污染水体的生态修复与基质研究    张小东

青海湖夏季饵料生物资源研究    姚维志

上海城市水源地蓝藻暴发的影响因素及控制管理体系研究    王铭玮

海洋盾纤类及膜口类纤毛虫的多样性    范鑫鹏

医院污水膜生物反应器(MBR)污泥消毒处理的研究    张景丽

螺旋升流式SUFR-UCT系统脱氮除磷试验研究    张园

城镇生活垃圾与污水厂污泥一体化处理技术研究    吴正松

ClO_2耦合超声波破解污泥溶出机理与微生物隐性生长的污泥减量研究    王广华

城市污水污泥电动脱水机理试验研究及多场耦合作用理论分析    冯源

锰氧化物改性沸石(MOCZ)对罗丹明B和4-氯苯酚的吸附研究    马江雁

具有最佳预测的多通道水质监测仪系统设计    段志峰

城市污水混凝预处理及污泥厌氧消化试验研究    明磊

酵母菌在不同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分子生态及功能研究    王哲

新型气升式三相内循环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    蒋晓昊

生物滤池除磷填料的筛选及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研究    吴瑛瑛

旁侧化学除磷-SBR工艺处理小城镇污水工艺的研究    罗彦章

蚯蚓微生物生态滤床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应用研究    边静

蓝藻定向发酵产丁酸的条件研究    吕娴

变形假单胞菌吸附镉的机制及其吸附条件的研究    郑晓丹

我国超声波处理污泥技术的研究进展    刘春红;杨顺生;戴本林;

低温条件下SBR处理城市污水污泥的影响因素    安红莹

污泥处理、处置与利用的研究现状分析    韦朝海,陈传好

污泥减量技术及解偶联剂的应用    安晓雯,仉春华

能量解偶联代谢对剩余污泥的减量化研究    叶芬霞,陈英旭

浅谈城市污泥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张卫河;

城市污水厂污泥的堆肥处理    章非娟

剩余污泥好氧消化处理的效能及机理研究    周春生,尹军

城市污水污泥处理与处置的途径    薛文源

EM对生活污水中常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邵青

印染废水生物处理中剩余污泥减量化技术研究    朱虹

自热式高温(微)好氧消化对城市污水污泥处理研究    程洁红

微生物菌剂对污水处理厂污泥减量的影响研究    李俊

污泥热干燥与焚烧特性研究    肖汉敏

单段式自热高温(微)好氧消化工艺处理城市污水厂污泥及其稳定化机理研究    刘树根

分段组合式厌氧生物反应器工作性能的研究    季军远

污泥溶胞一水解酸化-CAS减量工艺中试设计及研究    郭幸丽

初沉污泥中温厌氧消化和消化池内硫化氢的抑制研究    王璐

超声波—厌氧消化处理不同种类污泥的效果研究    刘广益

Fenton氧化及厌氧消化对城市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研究    潘胜

纤维素功能菌群及其木薯酒糟高效甲烷发酵技术的研究    何江

两种微型动物减量污泥的初步研究    白润英

污泥减量工艺OSA系统影响因素研究    张斌

臭氧-SBR原位污泥减量工艺研究    徐飞

除磷脱氮LSP&PNR污泥减量工艺试验研究    左宁

三峡库区城市污水厂污泥处置技术筛选    李月琴

慢速生长细菌原位代谢实现污泥减量化研究    王乐

污水处理中的污泥减量新技术    王启中,宋碧玉

污水蚯蚓土地处理与资源回归    罗固源,周健,吉方英,刘鸿霞

蚯蚓与污水土地处理试验研究    吉方英,罗固源,周健,刘鸿霞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其培养条件研究    黄凯,李小明,曾光明,刘精今,杨麒

污泥减量技术的研究及其应用    魏源送,樊耀波

利用红斑顠体虫减少剩余污泥产量的研究    梁鹏,黄霞,钱易

EM复合培养液对生活污水的净化作用    田永淑

用超声波法减少污水中污泥量    黄汉生

城镇污水处理最佳实用技术新进展    俞庭康,杨健

污泥减量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梁鹏,黄霞,钱易,丁国际

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处理及利用    徐明德;李琼;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热化学处理技术初探    李国平 ,丁建伟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状况令人担忧    郭丽;

污水处理厂污泥消化系统设计及运行    李霞;李国金;郭淑琴;罗亭;

日均4500吨污泥的“活路”    符永康;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环境保护部和科学技术部联合发布《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试行)》    本刊编辑部;

对《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解读    唐建国;

污泥重金属去除技术研究现状    韩汝佳;沙明卓;

南京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现状    王瑞慧;宋永忠;任兰;赵春霞;

浅谈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处理与处置    陈冰芳;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解读?    唐建国;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解读    唐建国;

基于泥质泥量浅析成都市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方式    廖嘉玲;杨凯;姚远;

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    张小雄;陈文和;邓明佳;林益晓;曾钜建;刘志强;谢任芝;杨明中;

低碳理念下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规划——以天津市为例    王新亮;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好氧堆肥技术及工程应用    杨侃;张健;刘荃;徐梅宁;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制备活性炭的研究    李依丽;田婧;钱文娇;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综述    席欣欣;徐鸿魁;王鹏;陈磊;闻笑男;王勋;

污水处理厂污泥对Cu~(2+)、Zn~(2+)吸附性能的研究    加紫薇;廖力;朱维琴;金俊;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制备吸附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研究    谷晋川;张君;张蔓;叶春燕;

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工程开工    记者董馨

污水处理厂污泥变沃土    通讯员 徐小怗 邵艺 记者 解悦

我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的困境及对策建议    市环保局

利用污水处理厂污泥生产烧结砖    记者 王长河

福建出台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工作实施方案    镇建

青浦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工程开工建设    通讯员 卿勋

江西加大资源综合利用力度    驻江西记者 王永康 通讯员 王昊阳

吉林石化污水处理厂褐煤造气工艺退出历史舞台    特约记者 毛人德 通讯员 邓有

处置规范化 去向审核严    本报见习记者 范圣楠 李莉 记者 闫艳 高杰

我区确定五项环保整治重点    记者 王海英 实习生 吴 璇

城镇生活垃圾与污水厂污泥一体化处理技术研究    吴正松

城市污泥在科尔沁沙地土壤改良中的应用及风险分析    李霞

泥质活性炭的制备及污泥热解动力学研究    邵瑞华

还原屏障控制重金属污染的可行性研究    王宝

市政污泥热解减排技术的研究    李钢

城市污水污泥热解实验研究    刘秀如

污泥重金属生物沥滤和电动去除的技术研究    彭桂群

城市污泥农用的可行性及风险评价研究    李琼

泥布湾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方案研究    马杨

西安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在市政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研究    刘新安

太原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的重金属分析及农用潜力    孙瑞卿

长春市市政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方案研究    王玮瑜

污水处理厂污泥在燃煤电厂焚烧处理技术研究    康鹏

邢台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好氧堆肥的研究    程永高

昌平污水处理厂污泥膨胀特征及控制措施研究    郭航军

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评估    姚金玲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农肥化关键技术研究    柳青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建材利用工艺研究    汪齐

 
关键词: 多功能复合微生物制剂

[ 学术论文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学术论文推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论文
智能推荐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