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论文 > 清洁节能 > 正文

丽江市污水处理厂改良型ICEAS工艺调试运行研究

关注热度:250   来源:新能源学术论文  作者:金璇
相似论文 相关推荐 你可能关注 点击排行 我要评论

【摘要】: 丽江市古城区污水厂一、二期工程均采用ICEAS工艺。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人数不断增加,尤其是丽江县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自然文化双遗产以后,知名度越来越高,旅游人数逐年增加,水体污染程度将日趋加大,处理量已远远小于实际污水排放量。因此增加截污管道,扩建污水处理厂已势在必行。 针对ICEAS工艺在处理低浓度城市污水中出现的除磷率不高,污泥量少以及污泥老化等问题,为了使ICEAS工艺的处理效果,尤其是对氮、磷的去除率得到改善,丽江市古城区污水厂在扩建工程中设计采用了改良型ICEAS工艺。此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排放的污水提出了进行消毒的要求,该厂在扩建问题中也考虑到了这一问题。改良型ICEAS工艺主要针对ICEAS工艺存在的问题,在其基础上改进而成。改良型ICEAS工艺是A2/O工艺和ICEAS工艺相结合的一种工艺,通过设置厌氧区(选择区)以及进行污泥回流来改善ICEAS工艺的除磷功能和抑制污泥膨胀的效果。 调试运行期间进行了供配电调试、PLC自动控制系统调试以及系统的试运行包括进行了低进水浓度下处理效果分析,工艺运行模式研究、较佳运行参数正交实验、污泥龄与除磷效果研究,改良型ICEAS与原ICEAS工艺处理效果对比分析一系列实验研究。最后还进行了该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分析。 低浓度下改良型ICEAS工艺调试运行。各项进水浓度均低于设计进水值,出水CODcr浓度在20~44.3mg/L之间,去除率67.1~83.3%,出水BOD5在8.5~19.1mg/L之间,去除率53.6~72%;出水NH3-N在0.3~2.5 mg/L之间,去除率84.1~97.1%;出水TP在0.8~1.5 mg/L之间,去除率16.7~69.2%;出水SS在10~21 mg/L之间,去除率84.2~91.3%。总的来说,处理效果均较好,各项指标均满足了排放标准。 选取DO、污泥负荷和污泥回流比三个因素进行试验研究。根据实际运行情况,DO、污泥负荷和污泥回流比分别选取三个水平进行正交实验,由于TP是该污水厂运行控制的限制性因素,故将TP的去除率视为最主要考核指标,分析得出在低浓度下该工艺的较佳运行参数为:DO为3mg/L,污泥负荷为0.2kgBOD5/(kgMLSS*d),污泥回流比为25%。 当污泥龄为设计污泥龄17d,在污泥浓度维持在3000mg/L左右的条件下,能较好的保证CODcr、BOD5、氨氮等污染物的处理效果,同时除磷效果也得到提高,出水中TP含量降低到0.63mg/L,完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 改良型ICEAS工艺与原ICEAS工艺去除效果对比分析。改良型ICEAS工艺对各种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均有所改善,尤其是磷的去除效果有着较大的改善。在低浓度下改良型ICEAS工艺同原工艺相比,对TP、BOD5、CODcr、NH3-N的平均去除率较ICEAS工艺分别提高了22%、7.8%、8.3%和2.7%。此外,改良型ICEAS池的污泥活性较ICEAS池要好。 该示范项目的建设和运行,有效地保护和改善了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水环境及城市人居环境,促进了旅游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该项目具有较大的社会效益,对该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亦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关键词】:污水处理 改良型ICEAS工艺 脱氮 除磷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X70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1 绪论11-22
  • 1.1 西部小城镇污水处理现状及发展11-13
  • 1.1.1 西部小城镇污水水质、水量特点12
  • 1.1.2 西部小城镇污水处理存在的问题12-13
  • 1.2 ICEAS 工艺原理及应用现状13-19
  • 1.2.1 ICEAS 工艺背景及发展13-15
  • 1.2.2 ICEAS 工艺脱氮除磷原理15-19
  • 1.3 课题的提出、来源及研究内容19-22
  • 1.3.1 课题的提出19-20
  • 1.3.2 课题来源20
  • 1.3.3 研究目的20
  • 1.3.4 研究内容20-22
  • 2 丽江市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概况22-27
  • 2.1 工艺简介22-23
  • 2.2 改良型ICEAS 工艺流程图23-24
  • 2.3 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污泥处理设施24-26
  • 2.4 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水质26-27
  • 3 改良型ICEAS 工艺的启动运行和处理效果27-41
  • 3.1 调试前的准备工作27-28
  • 3.2 活性污泥培养驯化方案的选择28-29
  • 3.3 活性污泥培养结果及分析29-33
  • 3.3.1 污泥沉降比及污泥容积指数29-32
  • 3.3.2 生物相的观察32-33
  • 3.4 活性污泥培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33-34
  • 3.5 低浓度下改良型ICEAS 工艺的处理效果34-39
  • 3.5.1 改良型ICEAS 工艺对CODcr、BOD_5 的去除效果35-36
  • 3.5.2 改良型ICEAS 工艺对NH_3-N 的去除效果36-38
  • 3.5.3 改良型ICEAS 工艺对TP 的去除效果38-39
  • 3.5.4 改良型ICEAS 工艺对SS 的去除效果39
  • 3.6 本章小结39-41
  • 4 改良型ICEAS 工艺影响因素的研究41-49
  • 4.1 溶解氧(DO)的影响41-43
  • 4.2 污泥龄(SRT)的影响43-47
  • 4.2.1 长污泥龄下污染物周期变化研究44-45
  • 4.2.2 中长污泥龄下污染物周期变化研究45-46
  • 4.2.3 设计污泥龄下污染物周期变化研究46-47
  • 4.3 水温的影响47-48
  • 4.4 本章小结48-49
  • 5 改良型ICEAS 工艺运行工况及运行模式的优化研究49-62
  • 5.1 改良型ICEAS 工艺运行模式研究49-56
  • 5.1.1 A 运行模式效果研究49
  • 5.1.2 B 运行模式效果研究49-52
  • 5.1.3 C 运行模式效果研究52-55
  • 5.1.4 三种运行模式的比较55-56
  • 5.2 改良型ICEAS 工艺运行工况研究56-59
  • 5.2.1 兼氧区曝气量的确定56
  • 5.2.2 主反应区曝气时间及曝气量56-57
  • 5.2.3 最优沉淀时间及排水时间的确定57
  • 5.2.4 较佳运行参数的确定57-59
  • 5.3 改良型ICEAS 工艺同ICEAS 工艺处理效果的对比59-60
  • 5.4 本章小结60-62
  • 6 工程经济及环境效益分析62-66
  • 6.1 运行费用计算62-64
  • 6.2 运行费用的比较64-65
  • 6.3 环境效益分析65-66
  • 7 结论及建议66-68
  • 致谢68-69
  • 参考文献69-72
  • 附录72-74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RBS+纳滤”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调试运行研究    钱莉

新农村社区污水生物/生态处理工程试验研究    褚正虎

循环式活性污泥法处理城市污水    陈小燕

采用ICEAS工艺进行瓦房店市污水处理厂设计    李洪静,王宝贞

关于活性污泥同步培养与驯化的研究与探讨    靳慧霞

西部小城镇建设中的环境管理政策    闫亚鹏

SBR工艺的发展类型及其应用特性    王凯军,宋英豪

循环式活性污泥法(CAST)的应用及其发展    MervynC.Goronszy,朱明权,K.Wutscher

论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陶晓燕,朱九龙,王世军

有机废水SBR反应器研究进展    杜中典,崔理华,高婷,朱夕珍

同步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技术研究    尤勇军;沈娟;王艳萍;

SBR生化系统的应用及其发展    陈国喜,詹伯君

奥贝尔(Orbal)氧化沟充氧量的计算    杨根权

生物脱氮除磷新技术研究进展    杨少武;王晓青;杨顺生;

SBR法处理亚胺法造纸废水研究    吕玉珍;王玉军;

固定化小球与悬浮态菌去除氨氮的比较研究    陈前;章正勇;戴昕;

DGGE技术在废水生物脱氮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柳栋升;王海燕;杨慧芬;周岳溪;葛建团;

污水处理厂生物脱氮除磷工艺选择    赵宁宁;

循环活性污泥法处理生活污水的脱氮性能实验研究    汪艳宁,熊振湖,王秀朵

屠宰废水处理技术与应用进展    于凤,陈洪斌

海南省椰树集团第二工业城污水处理工程设计    马云;高艳玲;黄志茹;黄应忠;

废水除磷技术及进展分析    夏宏生;向欣;

四种填料对模拟原位修复太湖水的生化效果研究    王红专;俞晟;林健;史乐;陈艳艳;刘景明;

微生物在城市污水污泥处理中的应用    黄小兰;陈建耀;

重庆市三峡库区适用污水处理工艺与技术探讨    熊勤;江开伟;

咸阳市黏虫大突发的气象条件分析及防御措施    赵西社;王斌生;王维;钱丰;

肃宁县第一污水处理厂百乐克工艺调试及试运行    武艳娥;

浅析我国水体污染现状、来源及治理措施    王皓;

采用“水解+A/O”工艺处理化工废水    万维光;陈蓓;

城市景观水体污染控制    杨运琼;王少平;

焦化污水脱氮处理技术研究    诸献雨;

CAST工艺在惠阳污水厂的应用和运行    陈航;刘惠成;

低C/N比污水间歇曝气MBR脱氮研究    陆谢娟

城市污水生物絮凝吸附工艺的特性及模拟研究    刘绍根

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适用技术及机理研究    张增胜

铵态氮在包气带介质中的吸附机制及转化去除研究    陈坚

缺氧—好氧生物脱氮系统中N_2O的释放机理与减量化控制研究    胡振

复合膜生物反应器地下水脱氮技术研究    张立辉

严重受污染河道水处理工艺的研究及重金属对其处理效果的影响    王令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污染物去除机理及动力学研究    许文来

地质生态环境多尺度非线性智能评估研究    龙晓君

三沟式氧化沟工艺数值模拟与优化运行研究    杨跃

不同结构氧化锰矿物氧化硫化物动力学特点及影响因素    李倩

A/A/O工艺处理城市污水除磷脱氮性能试验研究    吕晶晶

磷酸铵镁结晶法去除和回收猪场废水中氮磷    孙国平

A~2/O、倒置A~2/O和前置缺氧A~2/O工艺处理城市污水比较研究    侯亚辉

UCT工艺脱氮除磷运行优化试验与研究    郭姣

改良UASB反应器内气液两相流模拟及启动性能研究    孙向鹏

M-CASS工艺处理酒精废水实验研究    马永鹏

重金属离子对好氧活性污泥活性影响的研究    赵晓宁

好氧厌氧多级串联潜流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艺优化    宋妮

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含盐污水的试验研究    袁慧

曝气生物滤池(BAF)的发展与现状    张薇,史开武,孔惠

城市生活垃圾渗滤液土地处理的模拟研究    陈玉成,陈小龙,皮广洁

驯化活性污泥处理垃圾渗滤液研究    康建雄;郑军;丛培龙;李道圣;朱浩;

论述SBR工艺在污水处理厂中的应用    吴国栋;

以溶解氧浓度作为SBR法模糊控制参数    曾薇,彭永臻,王淑莹,高景峰,李探微

改善氧化沟流速分布的措施    曹瑞钰,付见中

高浓度氨氮废水的高效生物脱氮途径    赵宗升,刘鸿亮,李炳伟,袁光钰

SBR工艺的发展类型及其应用特性    王凯军,宋英豪

活性炭—H_2O_2催化氧化处理垃圾渗滤液    张跃升,栾智慧,卫潘明,赵坤

Biolak工艺及其在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王涛

应用自然净化法RBS技术处理高浓度有机污水    姜兆武;镰田进;黑木学;宫本知;于广军;王洪宁;王青躍;

城市污水处理连续流一体化生物反应器工艺研究与能效分析    刘礼祥

超临界水氧化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试验研究    王天烽

吸附法预处理生活垃圾渗滤液的研究    仲于广

Fenton-双泥SBR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试验研究    覃芳慧

社区污水处理一体化FIBR工艺研究    高兰

生物絮凝沉淀—生物联合强化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    智芳芳

西北地区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方案优化研究    赵莉

SBR工艺对垃圾渗滤液处理的研究及改进探讨    陈凌

生物接触氧化—电絮凝复合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试验研究    高艳娇

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试验研究    欧阳衡

垃圾渗滤液生化处理—膜过滤综合处理工艺研究    贾寅卯

美国CASS法城市废水处理技术    柏景方

过量储存-SND作用脱氮特性及机理研究    李军,王淑莹,赫俊国

脱氮技术的发展    李云婷

北京地区城市污水处理现状及污水排放对区域水环境的影响    王殿芳,谷庆宝,韩梅,李发生

SBR法处理油田采出水    李哲,刘振华,张俊贞

城镇污水资源化技术发展状况    张智,阳春,曾晓岚

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邓洪权,杨平,潘永亮

西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水危机分析    江平,康晓慧

大都市周边小城镇规划的实践与思考——以南海市南庄镇城乡协调发展规划为例    顾京涛,尹强

1990年代以来我国小城镇研究综述    徐少君,张旭昆

目前镍铬改良型精密高电阻合金的发展概况    何志渊;

腈纶改良型纺丝线的工艺及设备设计    朱可强;

改良型复合味的调制与运用    王镇

改良型双滤膜法测定呼气的研究    丛树樾,戴素华,孙达人,俞云珍,陆菊芳

科技兴厂 攻关莫畏难    乔子元;

改良型《斜板》道尔沉清桶    叶佩娟;

改良型液体洗衣净的配制方法    梅光泉

用改良型燃烧瓶微量测定有机物中的卤素和硫    刘润清;

空气助沸在真空闪蒸过程中的作用    刘自珍

改良型A~2/O工艺试运行实践    王莉;

改良型厌氧卫生填埋工艺及其应用    吴文涛;徐晓春;陈天虎;

B超引导下改良型赛丁格技术在PICC置管中的应用    贺雪梅;陈燕;徐军霞;

改良型手夹板治疗儿童伤残手的临床研究    陆廷仁;俞瑾;刘晓华;

改良型微创治疗腋臭77例临床分析    詹太国;王玉玲;李娟;郭磊;朱春梅;

改良型微创治疗腋臭77例临床分析    詹太国;王玉玲;李娟;郭磊;朱春梅;

“改良型”还是“革命型”?    何宝宏 通信标准研究所互联网中心主任

改良型PTE有望抵御生化袭击    陆志城

昆山用重点工程推进污水处理    李莉 范圣楠

1000个“双瓮漏斗式”卫生厕所惠百姓    特约记者 辛志锋

改良型ICEAS工艺同时硝化反硝化试验研究    周芳

改良型ICEAS污水处理技术试验研究    曾晶

丽江市污水处理厂改良型ICEAS工艺调试运行研究    金璇

改良型A~2/O工艺脱氮除磷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庞锋

改良型A~2/O工艺雨季除磷的小试研究    郭丹丹

长春南部污水厂改良型A~2/O工艺研究    霍宏伟

改良型A~2/O处理低碳源城市污水的效果研究    刘佳

改良型SBT试验和不间断无创通气序贯在合并心功能不全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脱机过程中的应用    白珀

安庆市城东污水处理厂改良型A/A/O工艺运行参数优化    章静

 
关键词: 污水处理

[ 学术论文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学术论文推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论文
智能推荐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