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全氟化合物的检测方法开发及在污水处理中的残留特征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20 13:51:29
热度:

全氟化合物的检测方法开发及在污水处理中的残留特征【摘要】:全氟化合物是一类新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会产生长期的、潜在的危害。本研究选择全氟己酸,全氟庚酸,全氟辛酸,

【摘要】: 全氟化合物是一类新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会产生长期的、潜在的危害。本研究选择全氟己酸,全氟庚酸,全氟辛酸,全氟壬酸,全氟癸酸,全氟己烷磺酸和全氟辛烷磺酸等7种全氟化合物作为研究对象。开发了一种基于高效液相色谱离子阱质谱联用技术的分析检测方法用于测定污水中全氟化合物。选择WAX固相萃取柱,调节水样pH至3,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负电离模式电喷雾离子源离子阱质谱联用仪的二级全扫描模式检测全氟化合物,配合内标物MPFOA和MPFOS采用内标标准曲线法定量分析,有效的消除了基质效应对离子化效率的不利影响,同时获得离子阱全扫描模式下高的灵敏度。水样检测方法定量限在1-5ng/L之间,污水中代标回收率MPFOA为82±11%,MPFOS为74±8%,空白加标回收率在106%-13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的范围在7%-15%之间,满足美国环保署对痕量分析的要求。 本研究采集了6个月哈尔滨市某污水处理厂进水,初沉池出水,缺氧-好氧活性污泥工艺和曝气生物滤池工艺等7处的工艺出水。对全氟化合物的分析表明,各个工艺中总全氟化合物的浓度范围在5.4-48.5 ng/L之间,其中PFOA和PFOS是两种主要的全氟化合物污染物,其余的全氟化合物浓度一般较低,检出率不高。进水中总全氟化合物的流量为7g/d,出水中为4g/d,说明在哈尔滨地区全氟化合物的使用量不大,哈尔滨市污水中全氟化合物残留浓度水平要低于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污水处理工艺对去除污水中的全氟化合物有一定作用。初沉池能去除部分全氟化合物。A/O工艺和BAF工艺对PFOA的去除率分别为是29.4%和33.7%,对PFOS的去除效率均为11.8%。BAF工艺对污水中全氟化合物的去除效率优于A/O工艺,但是A/O工艺中好氧段工艺对PFOA和PFOS的前体物质有降解作用,BAF工艺中添加的混凝剂中可能含有PFOS和PFOA,而导致PFOA和PFOS在好氧段和强化混凝工艺段浓度显著升高。综合考虑,传统的活性污泥处理工艺和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工艺,对污水中全氟化合物的去除效果甚微,甚至可能引起全氟化合物的浓度升高。全氟化合物在污水处理工艺中随季节的变化不明显,相关性分析表明,PFOA和PFOS的来源是不同的。 【关键词】:全氟化合物 高效液相色谱离子阱质谱 污水 活性污泥工艺 曝气生物滤池工艺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X83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20
  • 1.1 全氟化合物的概述9-17
  • 1.1.1 全氟化合物的种类9-10
  • 1.1.2 全氟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10-11
  • 1.1.3 全氟化合物的生产和使用11-12
  • 1.1.4 全氟化合物的危害12-13
  • 1.1.5 全氟化合物的分析检测方法13-15
  • 1.1.6 全氟化合物在水环境中的污染状况15-17
  • 1.2 课题目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17-20
  • 1.2.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7-18
  • 1.2.2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18-20
  • 第2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20-26
  • 2.1 材料和仪器20-22
  • 2.1.1 试剂和材料20
  • 2.1.2 标准样品20-21
  • 2.1.3 实验仪器21-22
  • 2.2 水样的采集及预处理22-24
  • 2.2.1 水样的采集22-23
  • 2.2.2 水样的过滤23
  • 2.2.3 水样的萃取及浓缩23-24
  • 2.3 高效液相色谱离子阱质谱检测全氟化合物24-26
  • 第3章 污水中全氟化合物检测方法的研究26-48
  • 3.1 仪器分析方法的开发26-38
  • 3.1.1 离子阱质谱检测系统的参数优化26-36
  • 3.1.2 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系统的参数优化36-38
  • 3.2 固相萃取预处理方法的优化38-40
  • 3.2.1 固相萃取柱的选择38-39
  • 3.2.2 水样pH 的影响39-40
  • 3.3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40-46
  • 3.3.1 标准色谱图40-41
  • 3.3.2 定量方法的选择41-44
  • 3.3.3 仪器和方法的检测限及定量限44-46
  • 3.3.4 方法回收率46
  • 3.4 本章小结46-48
  • 第4章 全氟化合物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残留特征的研究48-60
  • 4.1 污水处理工艺简介48-49
  • 4.1.1 A/O 工艺简介48-49
  • 4.1.2 BAF 工艺简介49
  • 4.2 污水处理厂常规水质指标49-50
  • 4.3 全氟化合物在不同工艺中的残留水平50-54
  • 4.4 全氟化合物在不同工艺中的变化特征54-57
  • 4.5 全氟化合物在不同时期的变化特征57-58
  • 4.6 本章小结58-60
  • 结论60-62
  • 参考文献62-6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68-70
  • 致谢70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污水厂出水用于绿化时全氟辛酸健康风险评价    成兴源;常青;洪雷;

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PFOS)分析研究进展    蒋闳;盛旋;杨嫣嫣;张蕾;郑屏;

污水中短长链全氟羧酸检测方法的开发    李飞;张超杰;曲燕;陈晶;周琪;颜湘波;马金星;

全氟辛烷磺酸盐在天然水体沉积物中的吸附-解吸行为    贾成霞;潘纲;陈灏;

我国PFOS/PFOA的生产、应用以及国内外标准现状    梅胜放;

全氟辛酸的污染状况及环境行为研究进展    祝凌燕;林加华;

我国部分地区自来水和不同水体中的PFOS污染    金一和,刘晓,秦红梅,麻懿馨,范轶欧,张颖花,齐藤宪光,佐佐木和明,小泉昭夫

山东沿岸经济贝类体内重金属含量分析    杜瑞雪;范仲学;魏爱丽;蔡利娟;张斌;

陕西理工学院校园噪声测量与评价    米涛齐;张虹;王俊;田晓婷;宋宾涛;刘智峰;

酚氰废水对水源保护区域污染的应急控制技术研究    谢乔光;郑西强;蔡昌凤;周福来;

德州市区大气环境质量监测与分析研究    张存兰;靳梅芳;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现状及来源分析    刘潇;王婷;

宁波市某化肥厂空气污染的调查与树种的耐污染评价    王桂林;吴秋峰;沈微微;雷伟成;

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海娜中的铬    徐爱列;

食品分析实验教学改革综述    彭湘莲;李忠海;钟海雁;付红军;

B类维生素对活性污泥处理污水的影响    霍培书;管越强;周可新;毕小宝;杨秀芬;马向民;

施用秦淮河底泥对田间土壤及小麦生长的影响    高俊;汤莉莉;徐建强;谢学俭;陈苏敏;

开封市近地层PM_(10)、PM_(2.5)中金属元素垂直分布特征研究    翟秋敏;袁媛;路晓芳;王广华;

太湖和滇池水环境中全氟化合物含量水平和分布特征    郭昌胜;张远;徐建;李蕾;

低乳糖牛奶水解率的快速测定    王子龙;梅林;王志耕;

质谱法海水重金属元素在线测量系统    杨立;刘孟德;

Perfluorooctane Sulfonate(PFOS)and Perfluorooctanoic Acid(PFOA)in Precipitation in Dalian,China    Norimitsu Saito;Kazuaki Sasaki;

毛细管电泳在腐植酸领域的应用    常利红;李文德;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_xNi_(0.02)Co_(0.02)Mn_(1.96)O_4中镍和钴的连续测定    张海朗;邱燕华;

微波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有机氯农药    姜婧;

武汉市大气环境质量变化趋势与预测分析    王杰;

活性炭纤维改性对印刷废气中乙醇吸附的研究    李洪美;迟广俊;张建军;王同华;

发育期全氟辛烷磺酸盐暴露对成年子代大鼠的糖脂代谢的影响及神经毒性研究    吕子全

碘氧化铋分级微纳结构的合成、表征和可见光光催化活性研究    肖信

杨树木材木质素含量快速评价及漆酶活化木质素制备纤维板的研究    周冠武

破碎废弃硒鼓、废旧冰箱箱体的涡流分选及工程应用    阮菊俊

液质发酵食品紫外光谱特性研究及鉴真技术体系建立    解华东

紫外光固化天然生漆及其复合体系的研究    夏建荣

取代腙配体和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    王璟琳

纳米氧化镁基吸附剂烟气同时脱硫脱硝研究    高宇

竹炭环境效应及作用机理的研究    周建斌

多分离模式/电喷雾质谱联用方法发展及相关基础研究    梁振

我国高职院校融资问题研究    马志峰

乙二胺硅胶材料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王玲慧

糕点中合成色素、苹果汁中有机酸和中成药中马兜铃酸A的HPLC(MS)检测方法研究    牛宏亮

微乳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多种金属离子    丁连明

水热合成TiO_2纳米管及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訾彤彤

A群链球菌胞内有效物质的提取纯化及其结构和活性的分析    白莹

萃取与溶剂回收联合装置的开发研究    周捷

改性污泥作填埋场封场覆盖材料的实验及评价研究    王静

印楝素提取后的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生物化学处理技术的研究    赵琳娜

胺类阳离子捕收剂的生物降解性能研究    刘晓烨

再生水道路降尘化学污染物的健康风险评价研究    何星海;马世豪;潘小川;陈清;李安定;王静芬;

松花江水系江水中全氟辛烷磺酸和全氟辛酸污染现状调查    刘冰;金一和;于棋麟;王柯;董光辉;李洪源;齐藤宪光;佐佐木和明;

再生水用于绿化灌溉的健康风险评价研究    何星海;马世豪;潘小川;陈清;李安定;王静芬;

水环境PFOS和PFOA的污染现状及毒理效应研究进展    韩建;方展强;

全氟辛酸的污染状况及环境行为研究进展    祝凌燕;林加华;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健康风险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    仇付国

有机污染物在自然沉积物上的吸附行为——固体浓度对吸附分配系数的影响    赵元慧,郎佩珍

苯酚在海洋沉积物上的吸附作用    吴萍,杨桂朋,赵润德

沈阳地区成人血清和脐带血中全氟有机物污染现状    金一和,刘晓,李彤,秦红梅,张颖花,齐藤宪光,佐佐木和明,小泉昭夫

沈阳和重庆人群血清中全氟辛烷磺酸和全氟辛酸的污染水平比较研究    金一和;董光辉;舒为群;丁梅;翟成;王烈;刘晓;齐藤宪光;佐佐木和明;

污染生态化学:现状与展望    周启星,孙铁珩

应用生态学的研究与发展趋势    周启星,孙顺江

全球性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环境污染及其生物效应    金一和,汤先伟,曹秀娟,张颖花

从蒸发浓缩磷酸所得到的蒸汽中分离氟化合物    于慧生;

氢氟酸生产的简介    胡国泰

日本开发成功氟化合物工艺技术    

虫藥常識(三)    黄瑞綸;

熔炼焊剂中氟化钙的测定    沈观根

日本开发氟化合物工艺技术    郑元昌

一类新的造纸工业用油脂拒斥性氟化合物    黄汉生,E Deisenroth

LODYNE(劳达)抗油脂抗水的氟化合物施胶剂    曹昶铉,TedDeisenroth,刘跃,忻刚

瑞翁建氟化合物生产装置    任伟成

几种有机磷化合物的化学及其用途    胡秉方;

用CFC(氟里昂)数据确定地下水的年龄    秦大军;

羟基多氯联苯和多氟类化合物与人运甲状腺素蛋白结合模式的差异    杨先海;陈景文;李雪花;张翼飞;李斐;

科学家变废为宝二氧化碳制成塑料    

日本发现新制冷物质    记者 何德功

氟化学工业曙光初现    宋玉春

大金汽车用氟树脂研发获突破    彭丽

蒋锡夔追求科学梦    黄健元

冷媒回收:环保新理念    程晓

德国科学家制成氙金属化合物    陈勇

日本氟石材养护剂进入中国市场    

低氟茯砖茶生产技术获重大突破    通讯员 卢跃 记者 杨军

Bi系和Y系高温超导材料的形成机理、结构与缺陷的研究    吴力军

芳香族氟化合物的合成研究    姜小明

放电条件下SF_6气体分解物的检测与研究    李绍志

~(19)F-NMR定量分析氟及其应用的研究    黄娟娟

全氟烯丙基碘和末端炔烃的加成及其加成产物的转化    刘淑芹

碳纳米管内吸附NF_3的理论研究    沈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