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20 13:51:27
热度:

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摘要】:人工湿地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新型污水处理工艺,因出水水质稳定、耐冲击负荷强、基建成本及运行费用低、易维护、去污效果好、可脱氮除磷等优点,越

【摘要】: 人工湿地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新型污水处理工艺,因出水水质稳定、耐冲击负荷强、基建成本及运行费用低、易维护、去污效果好、可脱氮除磷等优点,越来越受到重视。该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我国的农业点源和面源污染治理、生活污水处理以及富营养水体的治理。 本研究模拟生活污水,构建土壤-炉渣-珍珠砂(湿地1)和陶瓷环-蛭石-砾石(湿地2)的两种组合基质湿地,湿地均种植美人蕉和菖蒲,分别建立单一垂直流人工湿地,改进单一垂直流人工湿地和复合垂直流湿地三个小试系统,考察三种人工湿地系统对进出水溶解氧(DO)浓度变化的影响,以及对COD、BOD5、凯氏氮(KN)和总氮(TN)去除效果的影响,并进行不同水力负荷下的动力学分析。本论文研究表明: 单一垂直流人工湿地在落空运行方式下,与土壤-炉渣-珍珠砂组合基质湿地比较,陶瓷环-蛭石-砾石组合基质湿地氧转移速率的能力更强,吸附能力也更好,去除COD、BOD5和KN的效果更明显;两湿地系统都利于大气复氧和植物的输氧,创造适合去除COD、BOD5和KN的环境,但是不利于去除TN。 改进单一垂直流人工湿地在水位小幅度变化下(在40 cm、30 cm、20 cm和10 cm之间变化)和水位大幅度变化下(仅在40 cm和0 cm之间变化),都有利于大气复氧,尤其是当水位大幅度变化时,供氧速率更大;良好的DO环境使得COD和BOD5去除能力都得以提高,但是水位变化幅度对COD和BOD5去除的影响不大;当水位大幅度变化时,TN和KN的去除率都相对较高;两种水位运行状况下去除COD、BOD5、KN和TN能力的差异是在溶氧环境、基质吸附和植物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是将湿地1和湿地2合并而成,与单一垂直流人工湿地和改进单一垂直流人工湿地比较,出水DO浓度虽然偏低,但去除COD、BOD5、KN和TN的效果最好。 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水力负荷在5-20 cm3/cm2·d之间变化时,COD、BOD5、KN和TN的去除均随着水力负荷的增加而降低,水力负荷在8-10 cm3/cm2·d时,适宜去除COD、BOD5、KN和TN;同时进行不同水力负荷下的动力学分析,表明一级动力学模型可以较好的说明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中COD、BOD5、KN、TN的降解规律。 【关键词】:垂直流人工湿地 去除 生活污水 试验
【学位授予单位】:南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X703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23
  • 1.1 人工湿地技术9-12
  • 1.2 人工湿地去除有机污染物的现状和研究进展12-17
  • 1.3 人工湿地去除氮素的现状和研究进展17-22
  • 1.4 本研究主要目的和内容22-23
  • 第2章 单一垂直流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23-39
  • 2.1 试验设计和方法23-30
  • 2.2 试验结果和讨论30-39
  • 第3章 改进单一垂直流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39-56
  • 3.1 试验设计和方法39-41
  • 3.2 水位小幅度变化下的试验结果和讨论41-47
  • 3.3 水位大幅度变化下的试验结果和讨论47-52
  • 3.4 两种水位变化下的去除机理差异研究52-55
  • 3.5 小结55-56
  • 第4章 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56-59
  • 4.1 试验设计和方法56-57
  • 4.2 复合垂直流湿地系统去污试验结果57-58
  • 4.3 小结58-59
  • 第5章 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动力学分析59-69
  • 5.1 不同水力负荷下的试验结果和讨论59-63
  • 5.2 动力学分析63-68
  • 5.3 小结68-69
  • 第6章 结论和建议69-71
  • 6.1 结论69-70
  • 6.2 建议70-71
  • 参考文献71-75
  • 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75-76
  • 致谢76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潮汐流-水平潜流组合人工湿地的污水处理效果    宋玉丽;吴树彪;王飞;张东晓;李春燕;吕涛;董仁杰;庞昌乐;

用总有机碳浓度表达活性污泥反应动力学的研究    张振家,朱琳,朱花

人工湿地中蛭石填料净化污水中氨氮能力    聂发辉,吴晓芙,胡曰利

人工湿地中微生物生态的研究进展    殷峻;闻岳;周琪;

利用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    岳春雷,常杰,葛滢,俞建德,朱荫湄

人工湿地土壤堵塞现象及机理探讨    雷明,李凌云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及其发展应用    白晓慧,王宝贞,余敏,聂梅生

复合植物床式人工湿地研究    段志勇,刘超翔,施汉昌,黄霞,胡洪营

净化湖水的垂直流人工湿地的脱氮研究    杨立君;余波平;王永秀;彭立新;

污水芦苇湿地处理系统示范工程的研究    丁廷华

不同深度人工复合生态床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比较    刘超翔,胡洪营,张建,黄霞,施汉昌,钱易

污水土地处理系统填料的研究进展    韩磊;严群;赖兰萍;封丹;李健昌;罗仙平;

生活污水土地处理技术    封丹;严群;李健昌;赖兰萍;韩磊;黄俊文;罗仙平;

污水处理用高发泡E/VAC悬浮填料的研制与应用    刘宇航;陆晓中;胡翔;赵明;孙晓民;

厌氧-复合人工湿地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研究    蒯圣龙;尹程;

一株氨氮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特性的初步研究    杨代金;张穗;王玉军;温广月;

好氧颗粒污泥吸附孔雀绿研究    詹婧;孙庆业;石先阳;

Cu~(2+)与解偶联剂协同作用污泥减量化    石先阳;凌晨慧;鲍婷;谢继峰;周芬;盛雅琪;

荧光法与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a的对比试验    孙力

EDTA滴定法测定水中钙镁总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汪海波

人工神经网络光度法同时测定水中Fe(II)、Fe(III)    郭小慧,孙静月,赵中一

生物强化滨岸湿地系统处理入江溢流污染中试研究    陶明清;张耘;成小峰;

Multi N/C 2100S总有机碳水质分析仪校准方法的建立    王琳;孙国鼐;

用白腐真菌-泥炭净化处理DDNP废水的研究    王惠娥;孙继林;颜事龙;张学才;

膜生物反应器的脱氮性能    邓春华;李方;李俊;奚旦立;

纳滤处理含镍、铜和锌废水的试验研究    薛莉娉;张显球;杜明霞;

采用MPE延缓MBR工艺中膜污染的研究    刘志阳;赵英;顾平;

纳滤膜在饮用水生产中的应用    胡锦英;张阳;王浩然;韩璐;易小祺;

MBR处理偶氮染料废水的启动特性研究    陈桂娥;李啸寰;许振良;

不同处理能力人工湿地净化效果的比较    黄龙;韩春元;田娟;刘杰;

三门峡城市供水安全现状分析及评价    刘茹;索虎勤;李明;席凤霞;何化平;

蘸粘式光纤液体分析技术研究    周爱

磺化聚醚砜纳滤膜荷电机理的动电法分析及其截留性能预测    马准

淀山湖氮磷营养物与浮游藻类增长相互关系的研究    程曦

低C/N比污水间歇曝气MBR脱氮研究    陆谢娟

城市污水生物絮凝吸附工艺的特性及模拟研究    刘绍根

喷雾药液在靶标植株上的沉积与润湿研究    陆军

毛竹林生态型模式施肥应用研究    王宏

内循环三相流化床生物高效降解炼油污水技术研究    秦统福

高效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富集培养物的研究    胡安辉

钒氧化物纳米管的表面修饰与气敏特性研究    金伟

阳离子淀粉/壳聚糖交联共混絮凝剂(CATCS)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游力军

养分管理措施对丹江口库区橘园氮磷行为特征的影响    毕磊

动物废弃物培养蕹菜、蝇蛆的研究    贝亦江

双能场/生物法降解废水中苯酚的研究    陈静颖

改性茶叶对工业废水的吸附性能研究    黄江胜

浊点萃取光度法测定铬及萃取剂回收方法研究    金洪洙

PTFE微孔膜物理亲水改性研究    刘鸣

水刺非织造材料工艺参数与其保湿性之间的关系研究    张锐

波形潜流人工湿地处理模拟生活污水的研究    楚伟伟

环境水中二甲胺和二乙胺分析方法的研究    马兴华

同步硝化与反硝化(SND)好氧颗粒污泥脱氮过程初步研究    阮文权,陈坚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及其在我国发展的现状与前景    于少鹏,王海霞,万忠娟,孙广友

人工湿地废水处理机理    吴晓磊

复合垂直流与潜流人工湿地沿程脱氮除磷对比研究    栾晓丽;王晓;赵钰;强艳艳;

潮汐流人工湿地低温下NH_4~+-N去除模型的比较和优化    叶捷;彭剑峰;高红杰;宋永会;邱光磊;张盼月;曾光明;

潜流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氮去除及氮转化细菌的研究    张甲耀,夏盛林,邱克明,熊凯

潮汐流人工湿地床处理生活污水的优化研究    吴树彪;张东晓;柳清青;翟旭;胡静;董仁杰;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应用与研究进展    吴树彪;董仁杰;

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郑振晖;王红梅;于玉华;

人工湿地植物生理生态及其去污机理研究    徐大勇;徐祖信;

人工湿地植物在污水处理系统中的作用探讨    李宝宏;曹文平;

用总有机碳浓度表达活性污泥反应动力学的研究    张振家,朱琳,朱花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艺与设计    王薇,俞燕,王世和

人工湿地中蛭石填料净化污水中氨氮能力    聂发辉,吴晓芙,胡曰利

湿地土壤因素对污水处理作用的模拟研究    陈博谦,王星,尹澄清

人工湿地在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方面的应用    许春华,周琪,宋乐平

深圳白泥坑、雁田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场    陈韫真,叶纪良

城市污水易生物降解COD组(分Ss)实验测定进展    卢培利;张代钧;曹海彬;

垂直流人工湿地净化湖水的应用研究    余波平

昔日污水河 今朝泛绿波——晋城丹河人工湿地掠影    王秉哲;

垂直流人工湿地出水口位置与植物种类对农村生活污水净化效果的影响    刘芬芬;王德建;

水环境生态修复中人工湿地技术比较    徐明德,周文瑞

酸模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的效果研究    张海莉;胡小兵;戴波;

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在城市生活小区污水处理和回用中的应用    宣亚红;王小江;白玉华;彭立新;

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的影响因素分析    胡小兵;鲍静;周俊;

生态城市水环境技术系统研究    金元欢;王建宇;周全;

脉冲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污染河水的试验研究    陈泽涛;易皓;庞志华;罗云;

垂直流人工湿地净化湖水的除磷研究    余波平;彭立新;

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除氮正交试验研究    王全金;李忠卫;李丽;

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对景观水体的生态修复    何池全;李春辉;方焰星;雷雁茹;陈学萍;梁霞;

污水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系统技术的研究进展    崔理华;骆世明;

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对生活污水净化效果的研究    刘雯;崔理华;

潜流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除磷效果试验研究    李丽;王全金;李忠卫;

利用粉煤灰处理生活污水的动态试验研究    韩秀丽;陈稳;

岱庄煤矿矿井水及生活污水的处理与资源化技术    张志刚;赵丙庆;沈海东;

生活污水处理与利用技术    陈斌;张宗军;

土地渗滤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    卢会霞;孙红文;傅学起;

波形潜流湿地对低浓度生活污水净化效果的研究    曾祥英;章北平;孙高升;

改良型氧化沟工艺脱氮除磷效果分析    路畅;

宜居深圳 绿色未来    

排水集团夏季降温靠污水空调    通讯员 刘海

芦苇水葱前晃一圈 生活污水黑“发”转清    本报记者 缪琴

无锡惠山区落实污水管网建设任务    刘桂兰 高杰

提高土壤肥力中水变成宝    杨涛利

市河水“一夜变黑变臭”    朱雅萍

乡镇污水垃圾治理工程实施    记者 李枝宏

饭店林立煞风景 溪源景区盼保护    本报记者  原仁开

从治污、绿化到树立环保意识    记者 沈洁通讯员 姚莹

治污费用高 钱该谁来出?    陈宇

垂直流人工湿地水力学规律与数学模型研究    芦秀青

不同基质对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效果及堵塞影响研究    张翔凌

城镇生活污水杨树林地慢速渗滤生态处理研究    白保勋

侧向流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的特性及其除磷脱氮效能研究    张红晶

交替式曝气生物滤池组合系统生物除磷试验研究    郑蓓

粉煤灰混凝剂制备及用于混凝—人工湿地处理污水效能研究    李亚强

分散式生活污水多级生物膜处理工艺及菌群特性研究    刘智晓

污水处理人工快速渗滤系统研究    张金炳

BAF强化人工湿地工艺处理生活污水试验研究    韩晓丽

垂直潜流人工湿地中污染物去除机理研究    叶建锋

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廖颉

垂直流人工湿地基质堵塞问题及解决方法研究    熊佐芳

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系统的研究    刘娜娜

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李芳

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天然橡胶加工业低浓度废水的实验研究    刘坤

水平潜流人工湿地与垂直流人工湿地对受污染河水的处理研究    谢湉

添加植物碳源对多级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氮、磷去除能力的影响    孙蕾

垂直流人工湿地净化湖水的应用研究    余波平

不同基质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猪场污水的应用研究    丁晔

垂直流人工湿地填料淤堵机理研究    童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