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土地渗滤系统处理村镇生活污水的实验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20 13:51:15
热度:

土地渗滤系统处理村镇生活污水的实验研究【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水环境的不断恶化,农村和小城镇的生活污水处理需求将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然而我国有关村镇生活污水处理水平极低,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水环境的不断恶化,农村和小城镇的生活污水处理需求将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然而我国有关村镇生活污水处理水平极低,适合我国国情的村镇生活污水治理技术的开发是我们所急需解决的问题。 土地渗滤系统是处理分散源污水的常用方法,具有基建及运行成本低、处理效果好、受气候影响小、几乎不消耗电力、不产生臭味、管理简单、不产生剩余污泥等优点,比较适合我国国情。该技术在国外应用比较广泛,在国内,由于技术等相关原因,没有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 本论文是在分析赣州气候、土壤等因素的基础上,参阅大量有关土地渗滤系统的资料,设计了合适的土地渗滤系统,并经过实验运行,分析实验数据,以探讨土地渗滤系统性能与机理。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与结论如下: 1)设计运行土地渗滤系统。在三种不同水力负荷条件下,运行实验装置,结果是有机物COD、总磷和氨氮的出水浓度都较低,低于常规的土地渗滤系统出水设计浓度。但是出水中总氮的排放浓度远远低于出水浓度要求,而且总氮的去除率较低。其原因为,系统反硝化能力差,从而降低了总氮的去除率,致使总氮的排放量大于土地渗滤系统的排放要求。水力负荷在土壤承受范围内,系统去除有机物、总磷和氨氮的能力较高。出水硝氮浓度大于进水硝氮浓度,说明系统硝化能力强。 2)土地渗滤系统有很强的抗冲击能力和稳定性。温度、气候对系统去除有机物能力影响较小。虽然随着水力负荷的降低,系统去除污染物的能力增强,但是在水力负荷较小时,有机物的去除率随水力负荷的影响较小。 3)系统总氮的排放浓度过高、去除率较低的原因有三点:一是水力负荷过大,二是系统反硝化作用差,三是实验过程中未能利用植物吸收除氮的作用。主要是反硝化作用差。若要改进系统,应该从提高反硝化作用入手。 4)土壤、煤渣及沙水力渗透性能大小依次为煤渣沙土壤。 5)红壤沙分层的1#装置分别在水力负荷为3cm/d、5cm/d和10cm/d下运行时,出水COD的平均浓度低于20mg/L,其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2.9%、94.7%和94.5%;出水氨氮的平均浓度低于10mg/L,其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8.4%、70.9%和97.5%;出水总磷的平均浓度低于0.2mg/L,其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8.4%、98.9%和91.6%;对总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20.1%、17.4%和9.5%。红壤煤渣分层的2#装置分别在水力负荷为3cm/d、5cm/d和10cm/d下运行时,出水COD的平均浓度低于15mg/L,其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6.1%、98.4%和95.1%;出水氨氮的平均浓度低于5mg/L,其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8.1%、72.1%和99.0%;出水总磷的平均浓度低于0.1mg/L,其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9.5%、99.8%和98.4%;对总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26.7%、18.3%和10.5%。水力负荷的增加对COD、氨氮和总磷的去除影响不明显,但会降低总氮的去除效果。总体来看,这三种水力负荷均能满足污水处理程度的要求。 总之,利用土地渗滤系统处理我国村镇生活污水的前景比较良好。 【关键词】:生活污水 土地渗滤系统 分层填料 红壤 煤渣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X703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9
  • 第一章 前言9-16
  • 1.1 我国村镇生活污水处理概括9-13
  • 1.1.1 我国村镇生活污水的特点9-10
  • 1.1.2 我国村镇生活污水的现有处理技术10-13
  • 1.2 研究的内容,技术路线13-16
  • 1.2.1 研究内容13-14
  • 1.2.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14
  • 1.2.3 研究意义、难点与创新点14-16
  • 第二章 土地渗滤系统16-31
  • 2.1 土地渗滤系统简介16
  • 2.2 土地渗滤的类型16-21
  • 2.3 土地渗滤的污水去除原理21-26
  • 2.3.1 固体悬浮物的去除机理21-23
  • 2.3.2 COD 的去除机理23
  • 2.3.3 磷的去除机理23-24
  • 2.3.4 氮的去除机理24-26
  • 2.3.5 致病微生物的去除机理26
  • 2.3.6 重金属及有机有毒物的去除26
  • 2.4 土地渗滤系统的影响因素26-29
  • 2.4.1 土壤26-28
  • 2.4.2 地下水位的高低28
  • 2.4.3 地形28
  • 2.4.4 气候28
  • 2.4.5 距离地表水的距离28
  • 2.4.6 处理面积28-29
  • 2.4.7 污水性质29
  • 2.5 污水处理的选择性29-30
  • 2.6 土地渗滤与其它处理方法的比较30-31
  • 第三章 实验31-44
  • 3.1 实验设计31-34
  • 3.1.1 实验目的31
  • 3.1.2 实验装置31-33
  • 3.1.3 实验设计工艺及原理33-34
  • 3.2 设计要点34-35
  • 3.2.1 限制设计参数34
  • 3.2.2 渗滤场特性分析34
  • 3.2.3 确定污水投配方式34-35
  • 3.3 实验条件35-39
  • 3.3.1 实验测定方法35
  • 3.3.2 实验所需仪器35-36
  • 3.3.3 实验试剂36-37
  • 3.3.4 实验供试填料的选择37
  • 3.3.5 填料的渗透系数37-38
  • 3.3.6 实验气候条件38-39
  • 3.4 实验分析方法39-41
  • 3.4.1 水质分析39-41
  • 3.4.2 实验数据的处理41
  • 3.5 实验过程41-44
  • 3.5.1 实验装置的启动41-42
  • 3.5.2 实验室准备42
  • 3.5.3 实验运行42-44
  • 第四章 实验结果分析44-73
  • 4.1 进、出水化学需氧量的变化44-51
  • 4.1.1 污水的可生化性能分析44
  • 4.1.2 实验结果分析44-51
  • 4.2 进、出水氨氮的变化51-56
  • 4.2.1 氨氮转化机理51
  • 4.2.2 实验结果分析51-56
  • 4.3 进、出水总磷的变化56-62
  • 4.3.1 总磷去除机理56-57
  • 4.3.2 实验结果分析57-62
  • 4.4 进、出水总氮的变化62-63
  • 4.4.1 总氮去除途径62
  • 4.4.2 实验结果分析62-63
  • 4.5 进、出水硝氮的变化63-67
  • 4.5.1 硝氮污染及转化机理63
  • 4.5.2 实验结果分析63-67
  • 4.6 进、出水亚硝氮的变化67-71
  • 4.7 本章小结71-73
  • 第五章 结论和建议73-75
  • 5.1 结论73
  • 5.2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73-75
  • 参考文献75-79
  • 致谢79-80
  • 附录A 填料水力渗透系数的测定方法80-81
  • 附录B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参与的科研项目81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的研究综述    何耘,刘成

土壤磷、硅吸附性能研究    李孝良,于群英,许箴

土壤毛管渗滤污水净化绿地利用研究    杨丽萍,田宁宁,褚富春

城市污水强化一级处理技术及发展趋势    张智,邱维,张国庆

水力停留时间、水温与氨氮浓度对浸没式生物滤池氨氮去除速率的效应    刘飞,胡光安,韩舞鹰

沱江上游深丘地区不同立地土壤抗蚀性、渗透性及其影响因素    余树全,苏增建

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工艺及膜材料的选择    王猛,柴晓利

适合西北地区城镇废水处理的新技术—土地处理系统    完颜华

化学—生物联合絮凝的污水强化一级处理工艺    郑兴灿,张悦,陈立

微污染原水的生物接触氧化预处理研究    张东,许建华,刘辉

Factor Analysis on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ing Rural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 the Hilly Area of Sichuan Province,China    

生活污水土地处理技术    封丹;严群;李健昌;赖兰萍;韩磊;黄俊文;罗仙平;

城市污泥的一种全新处理方式    钱光毅;

砂滤池系统处理北方农村生活污水试验研究    王艳芹;袁长波;边文范;姚利;李国生;张昌爱;刘英;

淮河流域贝类生物地球化学研究与水污染治理    李玉成

聚合氯化铝(PAC)在啤酒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李昂,楼菊青

造气废水混凝实验研究    陈金思,彭书传

乡镇生活污水水体高效氨氮降解菌株的筛选    袁征;徐建平;

浅谈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应用    方文秀;

现代居住区水景治理方法的探讨    李茂茂;

人工快速渗滤技术及其水处理应用    崔康平;周元祥;许为义;彭书传;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工程实践分析    张建强;李倩囡;许文来;

中国北方新兴村镇生活污水预处理工艺选择——以青岛北龙口村污水处理工艺选择为例    袁惠萍;彭昌盛;王震宇;

生物渗滤床处理养殖废水的技术经济性研究    王守伟;祝明;赵燕;朱百泉;万波;

养殖水体内小球藻对鱼类密度制约作用的影响和生长特征    刘兴国;徐皓;顾兆俊;宋洪桥;

新型高效厌氧生物反应器类型和应用    王凯军;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蔡佩英;马祥庆;

人工曝气生态净化系统治理黑臭河流的原理及应用    熊万永;李玉林;

应用一体化生物脱臭装置净化污水泵站臭气试验研究    刘学欣;郭静;朱珂;邱中行;张海忠;曲扬;崔芳春;周理智;徐金凤;

人工湿地对污水中氮磷的去除机理    张黎;王延松;

中水灌溉对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价    王齐

层状氢氧化镁铝的改性与成型及其对磷/氮阴离子的吸附脱除性能    邢坤

绿洲棉田磷素养分资源高效利用机理和技术研究    陈波浪

污水生化处理的智能建模与优化控制策略应用研究    杨红

流域非点源污染过程动态模拟及其定量控制    沈晔娜

人工湿地处理城镇污水和猪场废水研究    李淑兰

蛭石—水溶液体系中锌、镉离子吸附特性与离子吸附理论    赵芳

陕西省农业非点源污染评价与控制研究    陈勇

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适用技术及机理研究    张增胜

崇明前卫村微污染水体的生态修复与基质研究    张小东

波形潜流人工湿地处理模拟生活污水的研究    楚伟伟

土壤渗滤处理小城镇污水的试验研究    田立

一种新型厌氧化反应器的研制与启动试验研究    孙延格

污水灌溉对苜蓿生长、品质及土壤相关理化性质的影响    张志华

蔬菜(大蒜)加工废水资源化利用研究    王伟锋

厌氧折流板—好氧反应器处理染废水中试试验研究    呼冬雪

无纺布膜的亲水改性及其抗污染性能研究    冯冉冉

巢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染源产排污特征与规律研究    孙兴旺

阜新矿区矿井水混凝及过滤优化研究    唐寿明

辽河沉积物对磷的吸附特性研究    薛杨

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废水处理技术    浜本洋一;赵玉龙;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其絮凝除浊性能    尹华,彭辉,贾宗剑,梁郁强,刘慧璇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的有效措施    王琳,杨鲁豫,王宝贞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艺与设计    王薇,俞燕,王世和

膜分离活性污泥法的研究    林喆,赵庆祥,陆美红,祁世民,翟亚连

土壤毛管渗滤污水净化绿地利用研究    杨丽萍,田宁宁,褚富春

城市污水强化一级处理技术及发展趋势    张智,邱维,张国庆

成都市活水公园人工湿地塘床系统的生物群落    王庆安,任勇,钱骏,张秋劲

铁系和铝系无机絮凝剂的性能分析    徐国想,阮复昌

湿地生态系统模型研究进展    崔保山,杨志峰

不同基质人工湿地处理低磷负荷生活污水的研究    余占环;丁志斌;程婷婷;

煤渣床层烟气脱硫除尘试验    季学李,羌宁

改性磨细粉煤灰掺入煤渣生产小砌块    张文渊

改性磨细粉煤灰掺入煤渣生产小砌块    张文渊

煤粉炉煤渣形态的控制和煤灰的清理    孟运杰

改性牡蛎壳粉处理生活污水COD_(Cr)    吴贤格;蒋剑波;肖俊霞;

用煤渣烧制水泥熟料的试验研究    闫秀清;

基于PLC控制和组态监控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姚白莹;芮贤义;

中原油田采油二厂生活污水用于回注的初步研究    高宝玉;王淑仁;段学文;

吉化公司生活污水处理场设计    赵伯和;马绍基;廉基;

微波敏化剂在生活污水处理中应用的研究    杨注程;

流离生化技术在生活污水处理中的有效应用    宛金晖;武晓燕;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生活污水处理及回用    曾志武;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实践与对策    刘顺炎;

不同介质中红壤对CI~-的吸附及其与表面电荷性质的关系    徐明岗;

青西三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应用研究    赵贤豹;曾艳丽;陈剑中;李祥;

人工湿地在生活污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陆继来;赵璇;王惠中;夏明芳;王琳;王志良;

一级强化处理技术改造生活污水处理站工程介绍    李新红;余承烈;杨智斌;长有彬;

生活污水处理及再资源化技术    张统;

曝气生物滤池在生活污水处理中的技术应用    郑家麒;

治理生活污水 改善农村卫生    本版编辑 辛华文 卫平 苏宝 何会文 周炜 张冬素

海南力争3年实现污水处理覆盖市县    何伟

水处理化学品公司竞相来华“赶集”    徐正文

湖北巴东两乡镇污水治理工程开工    李学辉

江阴璜土镇生活污水处理率骤升    周建国高杰

大连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赵蕴颖杨安丽

生活污水处理费下月调整    记者 闫莹莹 通讯员 萧学谦

苏家屯区城乡联手治污水    沈洪颖记者 杜一鸣

垃圾有了好去处 乡村有了好“气色”    本报记者 朱琳

海南立法保护南渡江    王万程 陈祖洪

重金属污染下红壤微生物生态特征及生物学指标研究    滕应

非织造布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研究    孟志国

降雨过程中红壤表土结构变化与侵蚀特点    李朝霞

红壤铜污染的物理化学行为和生物学表征    俞慎

红壤表土团聚体稳定性特征及其对坡面侵蚀过程的影响    闫峰陵

低丘红壤水分特性和农田作物水分模拟信息系统研究    柳云龙

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开发及机理研究    冯华军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机理及其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陈俊敏

华中亚热带红壤与水稻土磷素的形态与转化过程    向万胜

我国南方红壤矿区复垦土壤微生物生态特征及其恢复研究    龙健

土地渗滤系统去除生活污水总氮的试验研究    封丹

帘式超滤膜在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杨晓今

基于PLC控制的生活污水处理控制系统设计    姚白莹

施肥对不同耕型红壤镉的化学行为及其生物效应的影响    陈修晓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谢伟红

红壤胶体对铀(Ⅵ)的吸附性能研究    曹存存

鄂东南红壤水分特性和入渗性能的研究    陈浩

砾石接触氧化法对生活污水处理及回用研究    付丽丽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实用技术研究    白磊磊

红壤中秸秆降解的微生物演替及应用研究    史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