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复合填料床渗滤系统对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效果的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20 13:51:07
热度:

复合填料床渗滤系统对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效果的研究【摘要】:污水土地处理法是利用土壤及生存于该环境中的植物、动物、尤其是微生物的相互依赖共同作用的生态学方法,以同时实现对污水中污染物“

【摘要】: 污水土地处理法是利用土壤及生存于该环境中的植物、动物、尤其是微生物的相互依赖共同作用的生态学方法,以同时实现对污水中污染物“处理”与“利用”的两大个功能,达到污水的充分净化以及水、土地资源的循环再生和有效利用。 土地毛细管渗滤处理系统特别适用于污水管网不完备的地区,是一项处理分散排放的污水的实用技术。被输送到渗滤场的污水先经布水管分配到砾石层中,然后在土壤毛细管的作用下上升至填料区,通过土壤的物理、化学、微生物的生化作用和植物的吸收和利用得到处理和净化。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对BOD_5、氮、磷去除率高;维护简便,基建投资少,运行费用低;整个系统在地下,不会散发臭味,地面草坪还可美化环境;污水的储存、输送等过程均在地下进行,热损失较少,在冬季仍能保持一定温度,维持基本的生化反应,保证较稳定的去除效果。但其对总氮的去除效果不显著;占地面积较大。 本课题针对上海市郊新城市化地区污水量小、分布散,污泥处理处置困难,污水处理设施滞后等问题,研究了土地毛管渗滤系统对城镇污水的处理。从土壤与煤渣分层填料,土壤、煤渣与草炭分层和混合填料,煤渣渗滤柱反应器三个方面研究了土地毛细管渗滤系统对污水中有机物、氨氮、总氮和总磷等的去除效果;比较了不同填充介质对各类污染物质的去除效果;研究了不同运行工况(进水方式、水力负荷等)对不同污染物质去除的影响,并确定推荐的运行方式;为该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工艺设计参数和运行管理方案。 本课题主要得出以下研究结论: 1.研究表明,与传统土壤毛细管渗滤系统相比较,土壤与煤渣分层装填的土地毛管渗滤系统不易堵塞、对生活污水处理效果显著;从去除不同污染物性能的综合比较来看,采用土壤与煤渣分层装填的填料构造,改善了土壤的水力渗透性能,对生活污水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污水中有机物、氨氮、悬浮物和磷的去除率较高,在水力负荷0.1m/d条件下对TP和SS的去除率可达80%以上。 2.连续运行方式与运行周期为2天(1天进水,一天落干)的间歇运行方式相比,总体上连续运行方式比间歇运行方式的处理效果较好一些。COD平均去除率增加约10%;NH_3-N平均去除率增加不大;TN平均去除率增加约8%;TP平均去除率增加约14%。 3.系统稳定运行后对总氮的去除效果不明显。结果表明装置底部的厌氧环境和碳源不足,反硝化效率不高,使出水总氮浓度仍然较高。在排放要求较高的场合,需要考虑后续的脱氮补充工艺,或对系统进行改良以提高脱氮能力。 4.为提高土地毛细管渗滤系统对TN的去除效果,在土壤中添加草炭后,构成土壤、煤渣与草炭的分层和混合填料,在水力负荷0.1m/d的条件下,试验结果表明,添加草炭并未明显提高系统对TN的去除效果。 5.土壤、煤渣与草炭分层和混合系统的进水中添加1g/L的葡萄糖,连续运行两个月后,试验结果表明,系统的TN去除率提高到50%,而且COD的去除率也有大幅提高。结果表明,溶解性的碳源能被微生物很好的吸收并提高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率。 6.对土壤和煤渣分层系统中的不同高度处填料的SS和含水率的分析可知,煤渣高于土壤,因此,有必要将煤渣作为填料,观测煤渣反应器对于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煤渣对NH3-N, COD, TP, SS的去除率均70%,尤其对于有机物的去除具有效果好,耐冲击性的特点,试验结果说明煤渣对于有机质的去除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反应的动力学常数为0.0147。 7.在较高的水力负荷0.4m/d的条件下,煤渣反应器对于生活污水中的污染物去除效果如下:反应器对COD的去除效果稳定且80%,与0.2m/d相比差别不大;对NH_3-N的去除率达到99%以上,说明煤渣对氨氮具有很好的吸附性能;反应器对TP的去除率在较高水力负荷条件下,下降明显,TN的去除率也不足20%,表明较高的水力负荷会影响填料与污水的接触,从而影响系统对TP和TN的处理效果。 8.土地毛管渗滤系统对生活污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在0.1m/d水力负荷下运行时,能满足其出水污染物指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二级排放标准:而在小于0.1m/d的较低水力负荷下运行时,处理效果则更好。 土地毛管渗滤系统集污水和污泥处理于一体,具有能耗低、运行稳定、产泥量少和管理方便的优势,适合我国中小城镇现有的经济和社会条件,符合可持续发展需要。本工艺具有一定的技术经济竞争优势,社会、环境效益显著,在小城镇和新城市化地区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前景。 【关键词】:城镇污水 可持续发展 土地毛细管渗滤系统 生活污水 氮磷
【学位授予单位】:同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X703
【目录】:
  • 摘要6-9
  • ABSTRACT9-15
  • 第1章 引言15-23
  • 1.1 课题来源15-18
  • 1.1.1 上海市郊新城市化地区污水处理现状15
  • 1.1.2 上海市郊新城市化地区污水处理面临的问题和对策15-18
  • 1.2 课题背景18-20
  • 1.2.1 国外研究进展18-19
  • 1.2.2 国内研究进展19-20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20-22
  • 1.3.1 研究目标20
  • 1.3.2 研究内容20-22
  • 1.4 研究技术关键与创新点22-23
  • 1.4.1 技术关键22
  • 1.4.2 创新点22-23
  • 第2章 土地毛细管渗滤系统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23-54
  • 2.1 土壤与煤渣填料床小试23-24
  • 2.2 进水水质和测定方法24
  • 2.2.1 进水水质24
  • 2.2.2 监测项目及方法24
  • 2.3 试验条件的确定24-31
  • 2.3.1 适宜水力负荷的确定25-27
  • 2.3.2 适宜湿干比的确定27-31
  • 2.4 土壤与煤渣填料床中试31-39
  • 2.4.1 试验装置31-32
  • 2.4.2 试验水质32
  • 2.4.3 试验方法32
  • 2.4.4 监测项目及方法32-33
  • 2.4.5 试验结果及分析33-39
  • 2.5 连续进水条件下,中试装置对生活污水的季节性处理效果39-45
  • 2.5.1 试验水质40
  • 2.5.2 试验方法40
  • 2.5.3 监测项目及方法40-41
  • 2.5.4 试验结果41-43
  • 2.5.5 试验结果的讨论43-45
  • 2.6 添加草炭的小试系统对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45-52
  • 2.6.1 试验装置与方法45-46
  • 2.6.2 试验结果与讨论46-52
  • 2.7 本章小结52-54
  • 第3章 煤渣渗滤柱对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54-75
  • 3.1 煤渣的物理和化学性质54
  • 3.2 试验装置与方法54-55
  • 3.2.1 试验装置54-55
  • 3.2.2 试验方法55
  • 3.3 试验水质和测试方法55-56
  • 3.3.1 试验的进水水质55-56
  • 3.3.2 监测项目及方法56
  • 3.4 试验结果56-63
  • 3.4.1 NH3-N的去除效果56-57
  • 3.4.2 TN的去除效果57-58
  • 3.4.3 COD的去除效果58-60
  • 3.4.4 TP的去除效果60-61
  • 3.4.5 SS的去除效果61-62
  • 3.4.6 填料和系统出水的pH值变化62-63
  • 3.5 煤渣处理城市生活污水中有机质的动力学探讨63-69
  • 3.5.1 煤渣处理有机质的数学模型64
  • 3.5.2 生物反应动力学模式简介64-66
  • 3.5.3 煤渣处理有机质的反应动力学66-69
  • 3.6 不同高度层煤渣的呼吸强度69-70
  • 3.7 较高水力负荷下煤渣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70-73
  • 3.7.1 试验水质和测试方法70
  • 3.7.2 试验结果70-73
  • 3.8 本章小结73-75
  • 第4章 结论及建议75-77
  • 4.1 结论75-76
  • 4.2 建议76-77
  • 致谢77-78
  • 参考文献78-81
  • 附录81-82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82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污水土地处理系统中干湿周期的室内模拟试验研究    郝火凡

土壤毛细管渗滤处理生活污水    田宁宁,杨丽萍,彭应登

地沟式土地处理技术净化污水的机理及其管理与维护    杨星宇,彭润芝

微生物处理有害的有机化合物    Hester Kolayashi ,Bruce E.Rittmann ,广奉

土壤渗滤处理技术研究现状与进展    成徐洲,吴天宝,陈天柱,杨天竹

垃圾焚烧厂焚烧底灰的处理研究    赵由才,宋立杰

不同基质垂直流人工湿地对猪场污水季节性处理效果的研究    丁晔;韩志英;吴坚阳;陈英旭;吴伟祥;

地沟式土地处理技术净化污水的机理及其应用——以贵州省为例    杨星宇,彭润芝

利用微生物净化环境    汪静琴

填料层高度对接触氧化反应器工作性能的影响    汪艳霞;杨云龙;

污水土地生态处理脱氮机理与效率的研究    关小满

污水处理用高发泡E/VAC悬浮填料的研制与应用    刘宇航;陆晓中;胡翔;赵明;孙晓民;

低分子有机酸对土壤氟吸附的影响    鲁红侠,耿明

厌氧-复合人工湿地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研究    蒯圣龙;尹程;

山东高产粮田腐殖质组成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    杨力,于淑芳,宋国菡,张民,丁光国

滨海盐渍地种植紫花苜蓿对土壤盐分特性和肥力的影响    董晓霞,郭洪海,孔令安

蔬菜主产区耕地管理与质量状况调查    蒋庆功,万广华,李涛

山东褐土高产农田的供磷特性    孟庆华;李根英;王吉光;王刚;张延亮;

地膜覆盖对青花菜吸肥特性的影响    陈建美;蔡葵;赵征宇;柳伟英;

泰安、威海棕壤高产农田的供磷特性    葛晓轩;孟庆华;李根英;

高产条件下大葱干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规律的研究    江丽华;刘兆辉;张文君;陈清;郑福丽;王梅;林海涛;

玉米-线辣椒套作系统中土壤养分与土壤生物因子的关系    徐强;谢宝英;

安徽沿江地区水稻施钾效应研究    胡春艳;陶乐明;刘枫;赵俊兰;

非洲菊连作对土壤理化性状与生物性状的影响    马海燕;徐瑾;孙霞;朱翠英;郑成淑;

粤北大宝山铅锌矿区土壤—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植物体系的微生物特征研究    秦建桥;罗育池;阮文刚;刘源锋;

Multi N/C 2100S总有机碳水质分析仪校准方法的建立    王琳;孙国鼐;

用白腐真菌-泥炭净化处理DDNP废水的研究    王惠娥;孙继林;颜事龙;张学才;

膜生物反应器的脱氮性能    邓春华;李方;李俊;奚旦立;

纳滤处理含镍、铜和锌废水的试验研究    薛莉娉;张显球;杜明霞;

采用MPE延缓MBR工艺中膜污染的研究    刘志阳;赵英;顾平;

纳滤膜在饮用水生产中的应用    胡锦英;张阳;王浩然;韩璐;易小祺;

连作杨树人工林地力衰退研究:酚酸的累积及其化感效应    王延平

温性荒漠草原放牧利用退化草地生态系统营养动态研究    焦婷

保护性耕作对旱区小麦—菘蓝轮作土壤生态及作物生理特性的影响    杨江山

淀山湖氮磷营养物与浮游藻类增长相互关系的研究    程曦

基于近红外光谱分析的土壤水分信息的提取与处理    陈祯

城市污水生物絮凝吸附工艺的特性及模拟研究    刘绍根

毛竹林生态型模式施肥应用研究    王宏

两种典型盐生植物耐盐机理及应用耐盐植物改良盐渍土研究    李瑞利

江苏部分地区土壤属性高光谱定量估算研究    郑光辉

高效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富集培养物的研究    胡安辉

阳离子淀粉/壳聚糖交联共混絮凝剂(CATCS)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游力军

养分管理措施对丹江口库区橘园氮磷行为特征的影响    毕磊

施用工程菌和草木灰对污染土壤Cd形态和小麦生长的影响    朱小娇

鄂北岗地不同品种冬小麦氮效率差异性的研究    柴彦君

鄂南棕红壤区施用石灰对桃园土壤和树体营养的效应研究    蔡东

动物废弃物培养蕹菜、蝇蛆的研究    贝亦江

耕作方式对稻田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    乐丽鑫

双能场/生物法降解废水中苯酚的研究    陈静颖

改良剂调控对海州香薷修复铜镉复合污染红壤的影响    刘燕红

浊点萃取光度法测定铬及萃取剂回收方法研究    金洪洙

浅谈土壤净化法    张旭东;

不同净化植物组成的污水漫流净化系统净化能力的研究    董克虞

城市污水不同土地处理条件下土壤-作物系统中氮净化模拟模型与模拟分析    王红旗,陈家军

土壤毛管渗滤污水净化绿地利用研究    杨丽萍,田宁宁,褚富春

成都市活水公园人工湿地塘床系统的生物群落    王庆安,任勇,钱骏,张秋劲

污水渗滤土地处理系统中水力停留时间与出水效果的讨论    何江涛,段光杰,张金炳,汤鸣皋,钟佐燊

污水土地处理技术与污水资源化    何江涛,钟佐燊,汤鸣皋,陈鸿汉

慢速渗滤系统地下水硝酸盐的潜在污染及调控措施的研究    杜道灯;李应学;刘素云;戴碧琼;张大芳;

影响活性污泥脱氮效率的因素    申秀英,许晓路

人工湿地植物研究    成水平,吴振斌,况琪军

生态-人工渗滤技术在高速公路收费站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张子云;温可;王冬波;王义军;虞桂强;杨波;

人工湿地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的设计应用研究进展    成先雄;赵永红;张涛;

SBR与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何强;梁建军;柴宏祥;魏武强;Wisaam S.Al-Rekab;

A/O与人工湿地耦合处理生活污水实验研究    赵兢兢;李晓东;张巍;晁雷;

生物转盘处理城镇污水的试验研究    李莎;王凯;王优魁;

论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城市污水的回收利用及对策    丁娜;石艳玲;张振华;郭和民;

生态住宅小区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探讨    林雄平;

UASB处理生活污水二次启动试验研究    王丹丹;曹敬华;姜阳;夏夕娟;

一体化氧化沟工艺在中原油田污水处理厂的应用    张国辉;宋小云;乔齐;赵荣峰;

HABR反应器处理城镇污水启动试验研究    苏鸿洋;夏雪芬;

MBR式船用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及其处理效果    李树清;李海平;李冠伦;

我国市镇生活污水治理可持续发展的两点战略思考    肖锦;

广东住宅产业现代化环境资源政策研究    陈章;

科学发展观与浦东的可持续发展    朱斌;

全国矿山地质及21世纪可持续发展研讨会    

我国高速公路可持续发展的相关问题思考    徐刚;

区域支柱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与调控系统研究    叶民强;张世英;

西部应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区域创新系统    郭丕斌;

浅析《贵阳市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条例》    王密;屠玉麟;何谋军;

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定量分析——以承德兴隆县为例    孟丽静;

城镇污水纳管展开“百日攻坚”    吴骏

我市获中央资金4950万    韶关日报记者 魏生革 通讯员 王婧 刘佰骐

努力完成全区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工作    实习记者 陈艳艳

湘潭城镇污水不再直排湘江    记者 李光华 通讯员 陈冠军 彭娟

楚雄州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提速    记者 周永源 吕瑾

今年23亿建设城镇“污垃”处理设施    记者梁佳佳 通讯员宁国用

省人大环资委来我州调研城镇污水及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情况    记者 李天涛

一个引人注目的跨越    本报记者 莫艳萍 本报通讯员 宁国用

省政府治污项目专项督查组到我州开展专项督查    本报记者 武爱萍

市人大常委会视察城镇污水纳管工作    陈文闵怡

可持续发展与中国自然资源特权制度之变革    桑东莉

南京都市圈可持续发展研究    胡建渊

环保产业与可持续发展    彭善枝

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李咏梅

可持续发展与财税政策研究    蔡自力

城市生态系统诊断预警研究    陈军飞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运输体系研究    张周堂

可持续发展条件下我国环境税有关问题研究    王哲林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张安顺

论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可持续发展观    田治威

人工湿地改善湖泊水质试验研究    谭琴

人工湿地系统实现中水回用实验工艺研究    王俊

马克思的经济发展理论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刘修岩

内蒙古镶黄旗草原生态可持续发展研究    塔娜

宜宾市大气污染防治与可持续发展浅析    刘玉为

延续地域特色,营造可持续发展的数字城镇    温小英

关于我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研究    杨薇薇

风景名胜区近期规划研究    崔雁

农户小额信贷问题研究    任鑫鹏

新疆可再生能源发展研究    宋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