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滴滤/淹没微曝气双模式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与H_2S恶臭气体的试验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20 13:50:15
热度:

滴滤/淹没微曝气双模式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与H_2S恶臭气体的试验研究【摘要】:目前我国污水处理厂大部分采用二级生物处理工艺,面临电耗高、运行费用大及“废水、废渣、废气”问题,生物

【摘要】:目前我国污水处理厂大部分采用二级生物处理工艺,面临电耗高、运行费用大及“废水、废渣、废气”问题,生物滴滤池作为传统生物膜法,能耗及运行费用低,剩余污泥量少。但是生物滴滤池低温状态下微生物易失活,环境温度达冰点以下时柱体易结冰,抑制了生物滴滤池在寒冷地区的应用。针对节能减排、微生物失活、易结冰等问题,本文选用传统生物滴滤池为研究基础,自行设计双模式生物滤池,温度适宜时运行滴滤模式,并且同步处理污水与臭气;当温度过低时,切换运行模式,转变为淹没微曝气模式。探索同步处理污水和臭气的去除情况及切换模式后的运行效果。 首先,自然挂膜法抗负荷能力强,稳定性高,去除效果较好,但其挂膜耗时过长;密闭排泥法抗负荷能力较弱,生物膜稳定性较低,但微生物可快速附着于填料表面,启动耗时短,去除效果同样可以达标。其次,滴滤模式下同步处理污水和臭气的研究得出,试验前期的处理效果好,火山岩试验柱H_2S出气浓度仅为0.033mg/m~3左右,焦炭试验柱H_2S出气浓度仅为0.029mg/m~3左右,达到污水处理厂厂界废气排放一级标准,随着试验进行,H_2S的去除率均在85%以上,基本能达到恶臭排放二级标准0.1mg/m~3。火山岩出水COD_(Cr)值为30mg/L左右,焦炭出水COD_(Cr)值为40mg/L左右,基本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出水氨氮分别为14.45mg/L和15.91mg/L,基本达到一级B标准。由于H_2S气体的影响,总氮的去除效果较差,但火山岩的脱氮效果优于焦炭。整个系统由于缺乏除磷机制,因而除磷效果较差,最高去除率只有30%,出水浓度只能达到二级标准。再次,切换至淹没微曝气模式,COD_(Cr)、氨氮去除效果基本不受切换模式的影响,出水均可达到一级B标准,总氮总磷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双模式生物滤池不仅解决了生物滴滤池越冬的问题,而且在电耗方面,基本等于或略大于生物滴滤池,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节能优势非常明显。 【关键词】:双模式生物滤池 H_2S 同步处理 火山岩 焦炭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X70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29
  • 1.1 研究背景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27
  • 1.2.1 生物滴滤池研究现状11-13
  • 1.2.2 城市污水处理厂恶臭物质及治理现状13-25
  • 1.2.3 生物滴滤池同步处理恶臭与污水研究现状25-26
  • 1.2.4 目前存在的问题26-27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27-29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29-35
  • 2.1 试验材料29-32
  • 2.1.1 试验用水及恶臭气体29
  • 2.1.2 试验填料29-30
  • 2.1.3 试验仪器设备30-31
  • 2.1.4 标准试剂31-32
  • 2.2 分析方法32-33
  • 2.3 试验方法33-35
  • 第三章 试验结果与讨论35-68
  • 3.1 系统启动试验35-43
  • 3.1.1 不同挂膜方式的对比研究35-38
  • 3.1.2 滴滤状态不同负荷对系统的影响38-42
  • 3.1.3 小结42-43
  • 3.2 滴滤状态同步处理生活污水和H_2S恶臭气体的研究43-61
  • 3.2.1 同步处理方式下H_2S恶臭气体的去除效果43-45
  • 3.2.2 同步处理方式下CODCr、氨氮、总氮及总磷的变化45-49
  • 3.2.3 同步处理过程中液气比对系统效率的影响49-53
  • 3.2.4 同步处理过程中去除H_2S氨氮总氮时ORP与pH值的变化53-58
  • 3.2.5 生物相的观察58-61
  • 3.2.6 小结61
  • 3.3 冬季淹没微曝气状态研究61-65
  • 3.3.1 冬季淹没微曝气pH值的变化61-62
  • 3.3.2 冬季淹没微曝气CODCr去除率的变化62-63
  • 3.3.3 冬季淹没微曝气氨氮去除率的变化63-64
  • 3.3.4 冬季淹没微曝气总氮去除率的变化64
  • 3.3.5 冬季淹没微曝气总磷去除率的变化64-65
  • 3.3.6 小结65
  • 3.4 经济能耗分析65-68
  • 3.4.1 能耗分析66
  • 3.4.2 不同污水处理方式能耗分析66-68
  •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68-70
  • 4.1 结论68
  • 4.2 建议68-70
  • 参考文献70-77
  • 致谢77-78
  • 个人简历78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填充大孔载体的生物滴滤塔脱除H_2S的研究    李晶;倪晋仁;籍国东;

生物滤池对气相与液相中污染物质的净化    郭静,邵敏,李敏,匡颖,梁娟

生物法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气的填料选择研究    魏在山,孙佩石,黄若华,徐晓军

生物滤池工艺处理污水厂恶臭气体    何厚波;郑金伟;金彤;奉桂红;

生物除臭技术研究进展    刘国华;

复合床生物反应器处理恶臭气体和污水    郭静,匡颖,王召,杨秀文

ORP检测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陈韬,彭永臻,田文军,高景峰,曾薇

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复合工艺的应用    丁永伟,王琳,王宝贞,袁玉斗,宋凤鸣

潜流人工湿地与其他工艺组合处理低浓度生活污水    丁志斌;程婷婷;余占环;王秀春;张平;刘宇;

污水处理厂化验室建设的思考    郑波;李俊英;黄伟明;方闻;

装填不同填料的生物滴滤池法对甲苯废气处理    孙端方;李建军;叶广运;孙国萍;

生物滴滤池处理含甲苯废气的研究    李云路

水解池—滴滤池—人工湿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研究    余浩

浅谈SBR法的发展、特点及其在磺胺废水中的应用    郑林树,郑苏云,钱仕虎,毛小勇

奥贝尔(Orbal)氧化沟充氧量的计算    杨根权

生物法处理VOCs废气的研究进展    朱英俊;谢国建;柳展飞;王蕴赟;施丽莉;沙昊雷;

景观水微污染控制    蔡昌凤,徐建平

琥珀山庄居住小区污水处理工艺试验研究    黄明,黄显怀,刘绍根,赵峰

浅谈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应用    方文秀;

现代居住区水景治理方法的探讨    李茂茂;

微生物在生物脱氮过程中的作用    鲍立宁

沿海软基城市污水收集处理系统现状、问题及改进思路    金丹越;白献宇;徐南妮;

稻瘟酰胺在水溶液中的光解研究    邬立伍;李学德;邹广迅;花日茂;唐俊;

不同阴离子在生物质发酵产氢中的作用研究    马欢;刘伟伟;王秀菊;刘士清;李建昌;张无敌;

生物法治理恶臭气体的工艺研究进展    邓志华;周成;宁平;王学谦;瞿广飞;

浅谈微生物絮凝剂(MBF)物质组成和应用    刘涛;

二级处理水中残留有机物分子量分布特征及适用的膜法预处理技术    王磊;王旭东;刘莹;段文松;

乳制品公司废水处理的研究进展    马丽卫;翟海瑞;王倩;张利娟;杨劲松;

氮掺杂ZnO纳米晶表面改性及其抗菌性、紫外防护性研究    郑敏;吴佳卿;许乐;殷骏;

畜禽废水的处理方法及畜禽养殖的清洁生产    傅学起;谭海周;

论国内城市污水处理现状及发展趋势    吴坚;罗春;马立实;周超平;

烟气生物脱硫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黄海鹏;

沙化退化土壤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和趋势    于江;郭萍;田云龙;蒋细良;朱昌雄;

层状氢氧化镁铝的改性与成型及其对磷/氮阴离子的吸附脱除性能    邢坤

固定化微生物净化低浓度SO_2烟气研究    黄兵

人工湿地处理城镇污水和猪场废水研究    李淑兰

钛硅复合氧化物的制备及在微污染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王韵芳

改性吸附材料对恶臭气体的吸附效应与机理研究    刘南

超声预处理组合技术改善污水污泥厌氧消化的研究    刘畅

人工湿地减排温室气体估算研究    潘涛

聚环氧氯丙烷胺及其聚合氯化铝复合混凝剂的脱色性能研究    王元芳

复合膜生物反应器地下水脱氮技术研究    张立辉

微污染原水处理过程中溴代/碘代消毒副产物形成特性研究    魏源源

武汉市内湖富营养化周年变化规律的监测及初步讨论    杨文静

烟道气微生物脱硫反应器研究    马岩岩

泥布湾污水处理厂除臭工艺设计及研究    郭秀娟

苯系物的新型吸收剂制备及性能研究    刘英

一种新型厌氧化反应器的研制与启动试验研究    孙延格

生物过滤法净化及回收含氨废气研究    杨松波

UCT工艺脱氮除磷运行优化试验与研究    郭姣

A~2/O~2在工艺不同运行方式下的脱氮试验研究    李石磊

潍坊地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    薛梅

土酸介质中锌缓蚀剂的研制    任晓英

利用微生物高效率脱臭处理技术    宣华;刘殿生;

生物滤塔处理VOCs的挂膜启动方法研究    尚巍,王启山,石磊,吴希文,李秀荣,徐金凤

生物滤池处理生活垃圾恶臭    方向平,罗永华,邓穗儿,岑英华,孙国萍

一种新型微生物除臭剂的垃圾除臭实验    罗永华,邓穗儿,孙国平

生物膜法控制硫化氢气体污染的试验研究    黄焱歆,郭静,杨秀云,石磊

生物过滤技术在大气污染控制中的应用    周琪

生物膜填料床内废气净化的理论模型    廖强,陈蓉,朱恂

生物脱臭技术初探    吴志超,李国建,马肖卫

恶臭污染的防治    纪树满

生物膜填料塔净化低浓度甲苯废气研究    李晓梅

超导磁分离污水处理系统中纳米磁种子材料的制备和表征    张浩;黄荣进;蔡方硕;徐向东;李来风;

新型生物滤池滤料的开发及其应用    孙莹

生物滤池对气相与液相中污染物质的净化    郭静,邵敏,李敏,匡颖,梁娟

生物法降解低浓度含甲苯废气的研究    郑连英,邓献存

封闭循环海水育苗系统生物滤池的应用    冯志华,俞志明,刘鹰,刘志培

水解(酸化)-生物滤池处理城市污水过程中氮转化与平衡    韩润平,朱路,杨健,陆雍森,刘宏民

曝气生物滤池及其研究进展    马军,邱立平

生物滤池对生活污水中细菌总数及粪大肠菌群的去除效果分析    陈艺娟,方少波,杨湘霞,杨正焱

不同pH条件下除臭生物滤池微生物种群结构的分子生态分析    陈桐生,李建军,岑英华,孙国萍

生物滤池预处理黄浦江原水的研究    岳舜琳;许建华;

大阻力布水系统在生物滤池中的应用和拓展    江志伟,全燮,赵兵,赵雅芝

医院污水、生活污水净化处理的研究    方少波,王廷哲,陈艺娟,杨湘霞,黄建平,何继宝,张风雷

悬浮生物滤池处理印染废水中试    徐灏龙;白俊跃;王付超;章一单;

生物滤池除臭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赵越;

臭氧-生物滤池组合工艺深度处理印染废水    郭召海;刘文保;

生物滤池处理恶臭气体和废水的同步试验研究    郭静;朱珂;刘学欣;石磊;

处理渗滤液的不同填料生物滤池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戴淑萍;谢冰;

BIOSMEDI生物滤池处理微污染源水    邹伟国;李春森;万毅峰;郑一宁;

大洋锰结核氨浸渣煅烧产物脱除H_2S的性能研究    常冬寅;陈天虎;吴雪平;陈冬;黄晓鸣;

无极紫外灯降解H_2S废气的动态研究    张宝;孙晓;范晓鹏;张仁熙;侯惠奇;

H_2S保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内质网应激机制研究    胡敏;李满秀;陆欢;蒋汉霞;陶江;王桂美;严晓红;

超声辅助浸渍法制备H_2S脱硫剂的研究    杨学丽;孙同华;贾金平;

伊宁县建生物滤池污水处理厂    通讯员陈咏梅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南——西南篇    镇建

专家呼吁用清洁技术擦亮清洁世界    通讯员 郜玉环 王祥峰

军队专家走出生活污水处理新路    田兆运 张建明

不能稳定达标问题何在?    詹爱华

生物法脱除含硫恶臭技术问世    记者 郭薇

上海加快推进资源节约型农业    本报记者 黄勇娣

南林大专家给污水“净身”    唐萍

废弃蚝壳“净化”红树林    黄青山 实习生 李仕昭 通讯员 侯帼豪

绿色港城高唱节约曲    本报记者 邱岩

生物滴滤塔净化H_2S气体的菌种筛选、填料改性及反应动力学分析    葛洁

微通道内溶液吸收H_2S传质特性的研究    苏宏久

适用于微污染水源水的农村饮水浸没式超滤组合工艺研究    张伟

CRH及内源性H_2S对临产前后子宫肌收缩性的不同调节作用    游兴姬

不同亚型过氧化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对胎盘11β-HSD2和H_2S合成酶表达的调节作用    何平

亚硝化细菌应用于生物滤池及反渗透深度处理城市污水现场中试研究    杨波

高含H_2S、CO_2油气田缓蚀剂的设计与合成    胡松青

H_2S对心肺复苏后脑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    陈娣

湿H_2S环境下防喷器用钢应力腐蚀分析及其机理研究    付春艳

EM技术在水处理领域的系统应用研究    王平

滴滤/淹没微曝气双模式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与H_2S恶臭气体的试验研究    陈晨子

新型分层蚯蚓生物滤池对生活污水处理效果的研究    戴一琦

生物滤池工艺系统处理微污染水源水中试试验    赵博

生物滤池—生态砾石床联用处理硝酸盐微污染地表水研究    高建文

生物滤池处理微污染水源水的试验研究    梁娟

生物滤池反应器脱除沼气中硫化氢的中试研究    孙万刚

生物滤池除磷填料的筛选及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研究    吴瑛瑛

单级间歇曝气生物滤池脱氮除磷研究    曾龙云

组合式分层生物滤池与人工湿地联合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研究    欧文韬

温室甲鱼养殖废水生物滤池—蔬菜水培系统联合处理技术研究    张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