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城市污水深度处理与氯消毒生态风险控制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20 13:49:52
热度:

城市污水深度处理与氯消毒生态风险控制研究【摘要】:城市再生水是解决水资源短缺和水体污染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实现节能减排和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方法,而消毒作为再生水处理的最后一道屏障

【摘要】:城市再生水是解决水资源短缺和水体污染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实现节能减排和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方法,而消毒作为再生水处理的最后一道屏障,对整个再生水系统的公共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论文在分析城市污水二级出水基本特征与组成的基础上,针对“磁性树脂-混凝”("NDMP-PAC")与“超滤-臭氧”(“UF-03”)两种深度处理工艺,研究其对城市污水二级出水的净化效果及去除特性,并分别对其处理出水进行氯消毒以及对消毒出水水质安全保障指标评价,最后通过分析与对比,筛选出一种适用于城市污水深度处理的最佳工艺。 选取河南郑州、江苏南京及盐城三家有代表性的城市污水厂的二级出水进行实验,分别以A、B、C厂表示。研究表明,城市污水二级出水中含有不同分子量、亲疏水性的溶解态有机物(EfOM),其中小分子量(1000Da.1000-2500Da)组分、疏水性(HPO-A+HPO-N)组分所占比例较大,并且有较多的共轭双键、苯环、羰基、共轭羰基等官能团(以特征紫外吸光度SUVA值综合表征)存在,而这些组分或官能团恰好是重要的消毒副产物(DBPs)前体物。与小分子量、疏水性组分比例以及SUVA值的大小关系相一致,C厂二级出水中单位TOC的三卤甲烷(THMs)、卤乙酸(HAAs)生成势(THMPC、HAAPC)最高,A厂次之,B厂最低。二级出水经氯消毒后,由于DBPs的生成,急、慢性生物毒性均明显上升。 二级出水分别经过"NDMP-PAC"与“UF-O3”两种工艺处理后,有机物浓度、DBPs生成势以及氯消毒出水的生物毒性均得到有效的降低,但相比之下,"NDMP-PAC"优于“UF-O3”工艺。"NDMP-PAC"工艺对A、B、C厂二级出水的TOC去除率分别为49.88%、54.03%、44.35%,UV254去除率分别为60.14%、79.80%、59.02%:"NDMP-PAC"工艺对DBPs生成势大的小分子、疏水性组分以及SUVA值均表现出良好的去除能力,而“UF-03”工艺对上述三种指标的去除能力相对较差。由于在有机物浓度及DBPs生成势削减方面的优势,"NDMP-PAC"工艺对消毒出水生物毒性的削减效果优于“UF-O3”工艺。此外,"NDMP-PAC"工艺的使用成本相对更低,经济性更强。综上所述,与“UF-O3”相比,"NDMP-PAC"工艺更适用于城市污水的深度处理,是一种高效、可行、安全、经济的再生水制备方法。 【关键词】:城市污水 再生水 磁性树脂 混凝 超滤 臭氧 氯消毒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X703
【目录】:
  • 摘要7-9
  • Abstract9-11
  • 第一章 前言11-28
  • 1.1 城市再生水制备与利用11-18
  • 1.1.1 城市再生水利用的意义11-13
  • 1.1.2 城市污水再生工艺13-18
  • 1.2 再生水消毒工艺18-22
  • 1.2.1 消毒的必要性18-19
  • 1.2.2 消毒方式研究现状19-21
  • 1.2.3 消毒水质安全保障指标21-22
  • 1.3 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22-24
  • 参考文献24-28
  • 第二章 二级出水表征及氯消毒水质安全保障指标评价28-49
  • 2.1 引言28-29
  • 2.2 本章研究内容29
  • 2.3 实验部分29-38
  • 2.3.1 实验材料29-32
  • 2.3.2 实验方法32-38
  • 2.4 结果与讨论38-44
  • 2.4.1 二级出水表征38-42
  • 2.4.2 氯消毒水质安全保障指标评价42-44
  • 2.5 本章小结44-46
  • 参考文献46-49
  • 第三章 “树脂吸附-混凝-氯消毒”水质安全保障指标评价49-66
  • 3.1 引言49-50
  • 3.2 本章研究内容50
  • 3.3 实验部分50-56
  • 3.3.1 实验材料50-53
  • 3.3.2 实验方法53-56
  • 3.4 结果与讨论56-63
  • 3.4.1 “NDMP-PAC”工艺及出水表征56-60
  • 3.4.2 “NDMP-PAC-氯消毒”水质安全保障指标评价60-63
  • 3.5 本章小结63-64
  • 参考文献64-66
  • 第四章 “超滤-臭氧氧化-氯消毒”水质安全保障指标评价66-78
  • 4.1 引言66
  • 4.2 本章研究内容66-67
  • 4.3 实验部分67-70
  • 4.3.1 实验材料67-69
  • 4.3.2 实验方法69-70
  • 4.4 结果与讨论70-76
  • 4.4.1 “UF-O_3”工艺及出水水质评价70-72
  • 4.4.2 “NDMP-PAC”与“UF-O_3”对比72-76
  • 4.5 本章小结76-77
  • 参考文献77-78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78-80
  • 5.1 论文总结78-79
  • 5.2 论文展望79-8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80-81
  • 致谢81-82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城市污水回用于电厂循环冷却水的处理工艺研究    云霞;张学军;

臭氧预氧化对城市污水二级出水可生化性的影响    王树涛;张立珠;马军;刘惠玲;

竖流式溶气气浮池提高二级出水水质的研究    朱兆亮;曹相生;李冬;孟雪征;张杰;

地表水及城市污水二级处理出水中颗粒性质及其混凝特性研究    韩芸;巨姗姗;王志鹏;杨永哲;王志盈;

加氯消毒对含盐二级出水及管道系统的影响    尹军;翟黎明;

郑州市五龙口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工程    沈连峰;刘文霞;张建新;李有;王艳丽;

O_3/BAF工艺系统中有机物生物降解数学模型    王树涛;孙兴滨;马军;刘惠玲;

城市污水地下回注:水资源的再生与循环利用    朱书堂,赵刚,马远乐,赵璇,彭珂坷,杨小晶,甘一萍

紫外分光法测定污水厂出水中的COD    宋来洲,李健,运如艳,吴国菊,侯雅丽

微絮凝-纤维过滤法去除二级出水中磷的试验研究    程丽,王铁民,李亚民

浅谈怎样利用二级出水及中水做节能环保小区    金孝诚;王静;

严寒地区城市污水冷热源对污水生化处理影响研究    吴荣华;张承虎;孙德兴;任南琪;

中水回用UF+RO联合工艺研究    范丽娜;李增朴;宣晓梅;

光催化-生物活性炭净化城市污水二级出水的研究    张彭义;李来胜;祝万鹏;

城市污水处理与一体化氧化沟技术    邓荣森;王涛;李伟民;张贤彬;

污水源热泵相关技术问题探讨    康彦青;华舟萍;马乐;

赋存于城市污水中的低温热能利用研究    尹军;

利用城市污水作为采暖热源的可行性分析    张玫;谢峰;丁学岩;

紫外消毒在南方某城市污水处理厂中的应用    蒋以元;王彬;梁福康;

城市污水热泵供热的经济性分析    李建兴;宋晓燕;刘全生;

拉林河流域城市污水将达标排放    徐本强 记者 王大波

城市污水净化的新途径    张晓良

衡阳城市污水垃圾处理 获中央投资    记者 匡玉 通讯员 武孝军

城市污水变废为宝    新华社记者 谢云挺

哈工大世界首创变城市污水为取暖制冷新能源    智杰 吴天飞

省督导组肯定我市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工作    记者 王文珩 实习生 刘海斌

黄石亮出利剑治理城市污水    余正明通讯员 刘和明

80座城市污水处理厂43座正常运行    本报记者 李静雯 实习生 赵安源

取暖制冷可用城市污水 哈工大研制成功新能源    于勇澜

城市污水减排向资源化利用迈进    邱笑尘 记者 赵蕴颖

臭氧—微滤工艺处理二级出水过程中的膜污染及控制机理    朱洪涛

改良土壤含水层处理系统对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效能    魏亮亮

气浮—好气滤池再生水深度处理工艺研究    朱兆亮

亚硝化细菌应用于生物滤池及反渗透深度处理城市污水现场中试研究    杨波

O_3/BAF联合工艺深度处理生活污水二级出水的研究    王树涛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系统的构建理论与方法    陈荣

印染碱减量废水二级出水生物活性炭法深度处理工艺的研究    田晴

基于混凝或生化处理的高盐污水氯化消毒技术研究    翟黎明

城市水循环经济模式与技术支持系统    张兴文

低温条件下组合式人工生态系统对二级出水氮磷的去除研究    熊集兵

城市污水深度处理与氯消毒生态风险控制研究    楚丽梅

典型城市污水厂二级出水水质特征分析及混凝深度处理技术研究    王奇

复合变速生物滤池处理城市二级出水再生利用的试验研究    刘少武

混凝—吸附对二级出水中氮磷及水溶性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研究    姜政圻

Scenedesmus dimorphus的光生物反应器培养及其产油特征研究    范金凤

三维电极法处理城市污水二级出水的试验研究    赵美英

西安市城市污水再生回用研究    武学军

制药厂二级出水混凝处理工艺研究    张鹏

城市污水中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分布特征及其处理特性    史新斌

不确定性理论与方法在城市污水处理厂优化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蒋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