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有机废水低温菌的筛选及模拟污水处理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20 13:49:12
热度:

有机废水低温菌的筛选及模拟污水处理研究【摘要】:据统计全国污水处理量中的80%以上所采取的技术是生物活性污泥法及其强化衍生技术,生物法处理污水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生物法处理技术中起

【摘要】:据统计全国污水处理量中的80%以上所采取的技术是生物活性污泥法及其强化衍生技术,生物法处理污水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生物法处理技术中起主要作用的活性菌株大多为环境中温菌。这类菌株在环境温度10℃以下时,其活性骤降,因此在我国冬季低温环境下,采取生物活性技术处理污水的污水处理设备其效率会受到严重影响。 本研究从冬季4-8℃的环境中筛选出能在4℃C环境下生长的8株低温耐受菌株,在15℃、100rpm的培养条件下研究8株单菌株分别处理高浓度废水的效果,经过6天处理后发现处理效果最好的菌株B2效率达87%、效果最差的菌株Y7达到63.40%。将筛选菌株按污水处理效率高低进行混合,测定混合菌株处理高浓度废水的处理效率,结果发现混合菌处理效率最低的为73.6%,最高为80%。混合菌在处理效率上虽不及部分单菌,在其不同混合菌处理效率之间的波动并不大。 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从筛选菌株中扩增出与相关脂肪酸脱氢酶基因,采用生物信息学的手段研究多物种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在分子进化间的关系,并揭示了嗜冷黄杆菌的铁离子结合活性位点的氨基酸位置His114、Glulll Glu76、 His200、Glu197、Glu164。从筛选菌株扩增出的脂肪酸脱氢酶基因中发现了其存在着HRLWSH、HRRHH、HNFHH的铁离子结合活性组氨酸区,这与多物种保守基序中发现的组氨酸活性区HxxxxH、HxxHH、HxxHH一致。 从筛选菌株应用到实际污水处理的角度,利用自制10L反应池,电磁式空气泵作为鼓气装置,选用聚烯烃类的立体弹性材料及醛化纤维的生物组合填料作为固定化微生物的材料来模拟实际污水的曝气处理过程。环境平均气温15。C条件下经6天处理后发现混合菌3和材料2(醛化纤维组合材料)的COD降解效率达70.9%,苯酚去除率达92%远高于其他混合菌及固定材料组合,后经单因素废水处理效果分析,进一步确定混合菌3和材料2为最优污水处理的组合。最后在环境平均温度20。C条件下,分析混合菌3和材料2组合处理污水过程中的各影响因素,曝气下的混合菌3和材料2在2天处理后COD降解达91%,3天处理后COD降解率几乎达100%,而苯酚处理率也达94.7%,效果远好于非曝气反应池。而只投加材料2的曝气反应池COD和苯酚降解率也较为显著。经上述对于筛选出的混合菌3和材料2组合进行的模拟实际污水处理的过程,发现在20℃环境下其处理效果较好,其在15℃环境下COD和苯酚的降解率分别也能达到70.9%和92%,这也说明筛选出的菌3材料2组合在实际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应用的可行性。 主要结论:在低温环境下筛选出8株能在4℃下生长的低温耐受菌株,15℃下单菌处理高浓度废水(COD为17763mg/L)最高处理效率达86%,混合菌处理污水效率达80%且相对稳定。筛选并研究了固定化材料2与混合菌3组合在污水处理中的显著效果,为其在污水处理的实际应用中奠定基础。 【关键词】:低温菌 污水处理 脂肪酸脱氢酶 固定化材料 曝气池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X703;X172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3
  • 第一章 绪论13-26
  • 1.1 引言13-15
  • 1.2 耐低温微生物的冷适应机制及研究现状15-21
  • 1.2.1 耐低温微生物细胞膜的流动性15-16
  • 1.2.2 耐低温微生物的冷传导机制16-18
  • 1.2.3 耐低温微生物的相关研究进展18-20
  • 1.2.4 低温微生物在环境中的应用20-21
  • 1.3 固定化生物填料的发展现状21-24
  • 1.4 课题的研究意义与内容24-26
  • 1.4.1 课题的研究背景24
  • 1.4.2 课题的研究内容与目的24-26
  • 第二章 冷适应微生物筛选与鉴定26-40
  • 2.1 引言26
  • 2.2 材料26-28
  • 2.2.1 水样来源26
  • 2.2.2 培养基26-27
  • 2.2.3 COD测定所需试剂27
  • 2.2.4 细菌形态及分子鉴定所需材料27-28
  • 2.2.5 主要仪器设备(见附录1)28
  • 2.3 方法28-30
  • 2.3.1 水样COD测定方法28
  • 2.3.2 耐低温菌的筛选28-29
  • 2.3.3 筛选污水处理能力较好的低温耐受菌29
  • 2.3.4 混合菌株处理污水能力研究29
  • 2.3.5 筛选出的优势菌株的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29-30
  • 2.4 结果30-39
  • 2.4.1 COD测定标准曲线的绘制30-32
  • 2.4.2 低温耐受菌分离筛选32-34
  • 2.4.3 低温耐受菌降解污水分析34-37
  • 2.4.4 筛选菌株的鉴定37-39
  • 2.5 小结39-40
  • 第三章 脂肪酸脱氢酶的序列及分子进化40-53
  • 3.1 引言40-41
  • 3.2 材料41-42
  • 3.2.1 分子进化分析所需材料41-42
  • 3.2.2 PCR扩增脂肪酸脱氢酶材料42
  • 3.3 方法42-44
  • 3.3.1 脂肪酸脱氢酶分子进化分析方法42-43
  • 3.3.2 PCR获取筛选菌株脂肪酸脱氢酶43-44
  • 3.5 结果与分析44-51
  • 3.5.1 PCR扩增获取△~9-脂肪酸脱氢酶44-45
  • 3.5.2 氨基酸序列分析45-46
  • 3.5.3 系统发育分析46
  • 3.5.4 保守基序分析46-47
  • 3.5.5 分子建模47-49
  • 3.5.6 分子建模评估49-50
  • 3.5.7 活性位点分析50-51
  • 3.6 讨论51-52
  • 3.7 小结52-53
  • 第四章 冷适应微生物污水处理工程实验53-67
  • 4.1 引言53
  • 4.2 材料53-54
  • 4.2.1 重铬酸钾法测化学需氧量COD所需试剂54
  • 4.2.2 烘箱消解—分光光度法测定COD所需试剂54
  • 4.2.3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苯酚所需试剂54
  • 4.3 方法54-56
  • 4.3.1 重铬酸钾测定COD步骤54
  • 4.3.2 烘箱消解—分光光度法测定COD步骤54
  • 4.3.3 苯酚含量测定54
  • 4.3.4 固定化微生物降解模拟污水方法54-55
  • 4.3.5 电镜材料的制作方法55-56
  • 4.4 结果56-65
  • 4.4.1 COD测定标准曲线的绘制56-57
  • 4.4.2 苯酚含量测定标准曲线的绘制57-58
  • 4.4.3 最优固定化材料与微生物的组合筛选58-59
  • 4.4.4 单菌或材料投加反应池的污水处理结果59-61
  • 4.4.5 微生物材料组合处理污水的因素研究61-63
  • 4.4.6 固定化材料2的电镜扫描结果63-65
  • 4.5 讨论65-66
  • 4.6 小结66-67
  • 总结67-69
  • 致谢69-70
  • 参考文献70-77
  • 附录77-8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84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处理含酚废水    刘和,王晓云,陈英旭

烘箱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测定制浆废水中的COD    张信旭;赵劲;叶瑾;

利用耐冷菌处理低温污水的研究    孟雪征,曹相生,姜安玺,李杰瑞

逆境对真菌膜脂肪酸成分的影响    陆合,张学昆,李加纳,雷天刚

极端环境中分离放线菌的方法    沈玲;郭正彦;吴文君;

污水处理的固定化微生物与游离微生物性能的比较    叶正芳,倪晋仁

低温耐冷菌在寒冷地区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李亚选;贠英伟;焦瑞虎;张晓玲;姜安玺;

低温和外源不饱和脂肪酸对高山被孢霉脂肪酸脱氢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于爱群;石桐磊;张飙;邢来君;李明春;

聚氨酯材料固定化微生物处理含酚废水的研究    王蕾;曹德菊;张娟;

冬季污水处理厂现状及运行管理    叶红;徐成善;

固定化微生物处理河流微污染水体试验研究    廖日红;王培京;许志兰;

生物强化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及发展展望    郭静波;崔凤国;杨世东;吕淑清;王伟卓;乔楠;李俊文;

低温菌及其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韩晓云,姜安玺,何丽蓉

竹炭固定化微生物处理低浓度含酚废水的初步研究    孙翔;周汇;沈宇;周珊;

菌株qy37吸附包埋固定化的脱氮效果研究    张晨;张培玉;孙梦;吴玉光;

高效复合菌群JHD降解苯酚的特性及途径    方芳;姜和;曾虹燕;

固定化技术在环境修复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邓福;

微生物固定化技术处理废水的应用研究进展    贾彩云;甄海欣;

环保型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吴永娟;杨莉丽;刘振法;

生物法处理低温生活污水试验研究    侯世全;水春雨;程学友;

生物法处理低温生活污水试验研究    侯世全;水春雨;程学友;

聚氨酯包埋硝化菌颗粒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董亚梅

滩涂海水种植-养殖系统微生物修复研究    黄凤莲

南极嗜冷菌Colwellia sp.NJ341产适冷蛋白酶及低温适应性的研究    王全富

有机废水压力式接触氧化法降解技术研究    张勇

低温污水生物强化处理技术应用研究    赵立军

电—微生物技术处理含重金属离子及难降解有机物废水    王韬

固定化热带假丝酵母降解苯酚的实验与理论研究    刘献玲

不同温度下EGSB反应器运行机制研究    贾学斌

新型生物载体的制备、表征及其在废水生物处理中的应用基础研究    李杰

放线菌19G-317菌株及其代谢产物抑菌活性研究    张武岗

城市生活污水中低温高效苯酚降解菌的生理生化机制和降解特性的研究    李凤敏

利用矿物吸附材料处理含酚废水的研究    胡玲

云南热泉可培养高温厌氧菌多样性研究    陆月情

光催化联合生物膜法处理低浓度含酚废水的实验研究    叶林

固定化微生物去除地下水中氯苯的研究    毛霞飞

固定化细胞对微囊藻毒素的降解研究    陈博

缺氧—好氧移动床生物膜处理低温城市污水    马华敏

基于固定化微生物的厌氧—好氧组合工艺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研究    徐艳艳

石油降解细菌的降解能力以及降解相关酶活性研究    祝慧慧

南极海洋石油烃低温降解菌Shewanella sp.NJ49加氧酶及其基因研究    梁强

含甲醇废水的生物处理实例    周雪飞,任南琪,陈漫漫,刘艳玲,刘士锐

几种主要稀有放线菌的选择性分离    李文均,张忠泽,姜成林

用耐低温酵母菌处理寒冷地区生活污水的研究    孟雪征,姜安玺,赵汝毅,王照凤

专家系统在废水生物处理操作和控制中的应用    高旭,郭劲松

几种固定化细胞载体的比较    蒋宇红,黄霞,俞毓馨

固定化细胞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及前景    周定,王建龙,侯文华,岳奇贤,熊岳平

聚乙烯醇包埋活性炭与微生物的固定化技术及其对水胺硫磷降解的研究    陈敏,罗启芳

微生物固定化技术在污水生物脱氮中的应用    王磊,兰淑澄

海洋极端微生物的分离及其开发研究——Ⅰ 嗜碱、嗜冷微生物的分离及其产生的活性物质    方金瑞,黄维真

嗜碱放线菌生理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张永光,唐蜀昆,李文均,徐丽华,姜成林

放线菌选择性分离方法及系统分类研究    张秀敏

低温菌穿梭质粒的构建及转化方法研究    魏云林;林连兵;季秀玲;井申荣;

一株抗小鼠乳腺癌和一株有抑菌活性的北极细菌的初步研究    商红强,朱天骄,顾谦群,朱伟明,管华诗

产木聚糖酶白地霉培养特性及部分纯化的酶学特性    谢占玲;汪永录;赵国珍;张曼;侯辉;朱海梅;刘英;吴润;

青海湖中低温菌的分离及生化测定    焦迎春;

一株产高温β-半乳糖苷酶低温菌株及其酶学性质研究    史应武;娄恺;常玮;欧提库尔;

低温石油降解菌LHB16的筛选及降解特性研究    李兵;张庆芳;窦少华;孙子羽;王宇;迟乃玉;

低温石油烃降解菌LHB16的筛选及降解特性    李兵;张庆芳;窦少华;孙子羽;王羽;迟乃玉;

低温海洋微生物产碱性蛋白酶菌株的筛选    刘朝谊;郭凯;许峰;张键俊;王淑军;

长春南湖水耐冷菌的筛选及其产酶特性    黄继国;杨柳;王玉;朱婧;丛伟;

一株低温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特性研究    闫法军;田相利;董双林;牛宇峰;

低温菌复合系SFL在水稻秸秆发酵中的定殖及动态    杨洪岩;王小芬;高丽娟;李献梅;崔宗均;

推广冰缸贮奶 提高乳品质量    王隽峰;王颖伟;王慧峰;

袋栽平菇高产稳产要点    东闻

怎样种植阿魏菇    钦涛

昆明理工大学校长周荣:依靠核心人才强校    本报记者 罗霞

扣紧养殖鱼冷却链 完善鲜鱼物流体系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许钟 肖琳琳 杨宪时

水稻栽培亦可不用除草剂    贺仁

防治袋科香菇出菇困难的措施    王新发

鲜罗非鱼冷链流通温度应不超过5℃    许钟 杨宪时 肖琳琳

极地细菌Pseudomonas putida S1海藻糖合成酶的研究    段作营

适冷菌Pseudoal teromonas sp.Bsi590嘌呤核苷磷酸化酶基因克隆及酶学性质研究    李晓晖

节杆菌电转化方法的优化及6-磷酸海藻糖酯酶基因的功能研究    张海红

有机废水低温菌的筛选及模拟污水处理研究    张远

低温污水曝气生物滤池处理技术中试试验研究    王燕妮

低温降油脂菌剂的开发及应用研究    黄凌

低温微生物处理有机废水的研究    徐巧

低温蛋白酶的分离、纯化及其酶学性质研究    陆小波

产生物表面活性剂低温菌的筛选及初步应用研究    刘畅

产冷活性β-半乳糖苷酶低温菌株的筛选及产酶条件的优化    张博

降解六六六低温菌的筛选研究    张春玲

低温菌重金属和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克隆    季秀玲

产低温蛋白酶菌株Halomonas sp.SD-02的分离鉴定及其酶的提纯与特性研究    陈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