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A/O-混凝沉淀”工艺处理城市污水运行控制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20 13:48:21
热度:

“A/O-混凝沉淀”工艺处理城市污水运行控制研究【摘要】:本文以石家庄市某城市污水处理厂为对象,对主要处理设施的启动运行控制进行了研究。石家庄市某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工艺为“粗格栅

【摘要】:本文以石家庄市某城市污水处理厂为对象,对主要处理设施的启动运行控制进行了研究。石家庄市某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工艺为“粗格栅-细格栅-曝气沉砂-A/O-混凝沉淀-过滤-消毒”,设计处理能力为1.6×105m3·d-1。A/O组合生物池设计总泥龄11day,污泥负荷0.136kgBOD5·kgMLSS-1,产泥率0.67kgSS·kgBOD5-1,停留时间13.7h;混凝沉淀设施由配水混合池和高密度沉淀池组成,整体系统处理后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GB18918-2002)中一级标准的A标准要求。A/O组合生物池采用间歇进水方式进行启动,闷曝15天后,开始连续进水。在对两类脱氮微生物培养的过程中,控制进水量为4000 m3·h-1,硝化液回流为2,污泥回流为50%,溶解氧为2.0~4.0 mg·L-1,污泥浓度为3500~4500 mg·L-1。连续运行30日后,出水COD和氨氮浓度分别保持在60 mg·L-1和5 mg·L-1以下,可认为A/O组合生物池内脱氮微生物以基本适应了污水水质。系统负荷运行结果表明:当进水COD为370~430 mg·L-1、氨氮为42~48 mg·L-1,控制溶解氧为3~4 mg·L-1,硝化液回流比为2,运行过程中不断提高运行负荷,出水COD和氨氮浓度分别保持在55 mg·L-1和5 mg·L-1以下。通过对不同运行条件下运行结果的分析可知,A/O组合生物池运行控制参数:硝化液回流比为2、溶解氧为4 mg·L-1、水力停留时间为14 h时,系统的运行效果最佳。采用硫酸铝、聚合氯化铝(PAC)和聚合硫酸铁(PFS)对废水进行混凝沉淀试验,确定的最佳混凝剂为聚合氯化铝(PAC),最佳投加量为0.8 mg·L-1;作为运行控制条件,混凝沉淀装置的运行结果表明,当进水COD为47.7~54.6 mg·L-1、TP为1.17~1.38mg·L-1时,出水COD和TP的平均值分别为42.1 mg·L-1和0.23 mg·L-1,去除率分别为17.1%和81.4%。该污水处理厂工艺技术路线合理,各处理装置(设备)运行高效、稳定,出水水质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一级标准要求。主要污染物削减量为:COD:23360吨/年;BOD5:11680吨/年;NH3-N:2336吨/年;TP:204.4吨/年。环境效益、社会效益显著。污水处理厂总投资55467.30万元,单位水量生产成本0.633元/立方米。 【关键词】:城市污水 A/O工艺 运行效能 混凝沉淀 影响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X703.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19
  • 1.1 我国水污染现状9-10
  • 1.2 国内外城市污水处理发展及现状10-11
  • 1.3 城镇污水处理基本原理11-13
  • 1.3.1 有机物生物去除11
  • 1.3.2 氮的生物去除11-13
  • 1.3.3 磷的生物去除13
  • 1.4 城镇污水脱氮除磷工艺及发展概况13-16
  • 1.5 课题研究的对象、目的及研究内容16-19
  • 1.5.1 研究对象16
  • 1.5.2 研究目的16
  • 1.5.3 研究内容16-19
  • 第2章 研究方法及过程19-27
  • 2.1 污水处理厂概况19-24
  • 2.1.1 基本情况19
  • 2.1.2 设计参数19
  • 2.1.3 工艺流程的确定及描述19-21
  • 2.1.4 主要处理单元的设计及描述21-24
  • 2.2 试验方法及过程24-26
  • 2.2.1 试验用水24
  • 2.2.2 接种污泥24
  • 2.2.3 测试项目及方法24-25
  • 2.2.4 试验过程25-26
  • 2.3 本章小结26-27
  • 第3章 A/O组合生物池的启动及运行控制研究27-39
  • 3.1 A/O组合生物池的启动27-30
  • 3.1.1 微生物的培养与污泥驯化27-28
  • 3.1.2 A/O组合生物池的运行效能28-30
  • 3.2 A/O组合生物池运行控制条件的研究30-38
  • 3.2.1 硝化液回流比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30-33
  • 3.2.2 溶解氧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33-34
  • 3.2.3 水力停留时间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34-37
  • 3.2.4 温度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37-38
  • 3.3 本章小结38-39
  • 第4章 混凝条件的选择及运行控制研究39-49
  • 4.1 混凝原理及影响因素39-42
  • 4.1.1 混凝基本原理39-41
  • 4.1.2 影响混凝的因素41-42
  • 4.2 最佳混凝条件选择的试验研究42-45
  • 4.2.1 试验材料与方法42-43
  • 4.2.2 最佳混凝条件的选择43-45
  • 4.3 混凝沉淀处理装置的运行结果45-46
  • 4.4 小结46-49
  • 第5章 技术、经济效益可行性分析49-53
  • 5.1 工艺技术可行性分析49
  • 5.2 工程投资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49-50
  • 5.2.1 工程投资49-50
  • 5.2.2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50
  • 5.3 效益分析50-51
  • 5.3.1 环境效益50
  • 5.3.2 社会经济效益50-51
  • 5.4 本章小结51-53
  • 结论53-55
  • 参考文献55-59
  • 致谢59-61
  • 个人简历61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高浓度洗消废水混凝沉淀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    朱安娜;王晓晨;刘英莉;王大炜;安艳;李颖;

五矿营钢废水混凝沉淀预处理调试分析    曾华;包春波;

混凝沉淀装置    周佳

混凝沉淀物的电镜观察    陈锋,朱淑媛

联合利华肥皂废水的混凝沉淀实验研究    纪桂霞,徐小军,蔡志明,陈玮婷

混凝沉淀水处理实验设备设计制作    单立志;王锐;

混凝沉淀—生物接触氧化处理研磨废水实例    马杰;王海霞;赵惠;

压力强化混凝沉淀除藻工艺研究    丛海兵;陈雯婧;徐亚军;王巍;张颖;

郑州市白庙水厂混凝沉淀除藻的研究    尹卫红,宋向阳,张湛军,施东文,孙仲平

城镇污水处理中混凝沉淀技术的应用    蔺向阳;

跌流掺气对混凝沉淀的影响及对策    姜威;刘鸿鹄;曹志立;

滤池反冲洗水回用对混凝沉淀影响的研究    翟雅琴;张增光;

混凝沉淀—酸化水解—接触氧化工艺处理聚苯乙烯生产废水    王连军;刘晓东;于文敦;孙秀云;樊明;

焦化厂生化出水回用可行性研究    蒋文新;张巍;常启刚;张怀旭;付丽君;应维琪;

饮用水源的保护和消毒    

BAF与混凝沉淀组合工艺处理污染河水的试验研究    李文捷

混凝法强化去除中药废水中生化抑制物研究    余登喜

松花江微污染水源水强化混凝沉淀试验研究    何开帆

中冶银河制浆造纸废水深度处理工艺研究及实践    张义华

预压力混凝沉淀除藻工艺中有机物变化规律与去除研究    陈雯婧

超声波强化混凝沉淀安全除藻水处理试验研究    倪金春

预压力混凝沉淀去除蓝藻工艺研究    徐亚军

“A/O-混凝沉淀”工艺处理城市污水运行控制研究    梁卉

磁性离子交换树脂与混凝沉淀组合对有机物去除特性研究    沈兆欢

混凝沉淀作为微滤膜预处理工艺的研究    郭渊明

混凝沉淀—砂滤—离子交换预处理丙烯酸丁酯废水的研究    易然